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教學反思

語文《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導語: 《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是四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篇童話,作者是丹麥作家安徒生。課文主要講了一個豆莢裏有五顆豌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教學反思,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語文《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教學反思

  《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教學反思【一】

一、教學效果

本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讓學生們通過課前預習瞭解本文的作者和寫作背景。

上課之前,通過佈置的課前作業,讓學生們充分的瞭解本文是安徒生創作於1853年的一篇童話故事,鼓勵孩子們有機會了讀一讀安徒生寫作《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的寫作原文,瞭解安徒生寫這篇童話時的一個小故事,關充分感受作者在文中的蘊涵的情感。

2、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語文學科具有積澱豐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弘揚學生個性,陶冶、塑造學生心靈,本文通過描寫第五粒豆子的經歷,在夾縫裏不屈不撓的發芽、開花,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強大,由豆莢的生長到小姑娘的病逐漸好起來,更讓我們感受到生長力量的鼓舞。

3、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因爲本文比較長,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爲依託,個性化地體味語言,在字、詞、句、篇的聯繫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比如“該怎樣就怎樣”這樣的語句體現出豆子不畏艱難,不怕困境,隨遇而安,卻能逆境生存,不但發芽,還開出了美麗的花,讓久病的小姑娘看到了希望,並且努力地戰勝病魔,恢復健康,從而使學生在心中涌動着生命之歌。

4、以讀爲本,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們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接着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會童話的魅力,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淺顯易懂,詞彙豐富、筆調靈活,很適合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體會語言中蘊含的情感之美,進而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2、本課的教授中我注重以教材爲基礎,啓發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再通過設置多個有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的答案一步一步的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人文主義價值

三、不足之處

本課的不足之處還是對課堂的時間的把握不精準,在課文的閱讀上沒有取捨,所以造成前鬆後緊的情況。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更精心地備課,精細地計算課堂時間的運用,不浪費一分鐘,對課文內容進行取捨,不必要的內容,與主旨內容關係不大的內容就斷然捨棄,相信自己通過不斷的努力,會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突出,能更精準地把握課堂。

  《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教學反思【二】

《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是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有五顆小豌豆出生了,一個小男孩撿到了他們,便把他們當做水槍的子彈用。第一顆被鴿子吃了,第二顆和第三課在地上打滾的豆子沒走多遠,也被鴿子吃掉了,第四顆落到了水溝裏。第五顆被髮射到一個花盆裏,這戶人家有一個多病的小女孩,當她看着小豌豆一天長大時,她對生活也有了希望,身體開始一天天好起來。當豌豆藤結出一串綠色的豆莢時,小女孩的病全好了,故事告訴我們生命是可貴的,更可貴的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創造價值。

在本文的教學中,上課伊始,爲了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我先提出問題,“你知道作者是誰嗎?你知道關於他的哪些方面的內容?”果然,他們對我提的問題很感興趣,他們個個揚起小臉兒,爭相舉手,回答我提的問題,把作者安徒生寫的一些有名的書籍也說出來了,我就此也提出,讓他們多去閱讀,他們很高興地答應了,我暗自慶幸一一畢竟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接下來,我通過安徒生的一段話介紹了本文的創作背景,即:這個故事來自我兒時的回憶,那時我有一個小木盒,裏面盛了一點土,我種了一根蔥和一粒豆。這就是我的開滿了花的花園。”學生們瞭解了創作背景,更有利於把握本文的主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我在教學中立足於學生的發展,爲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搭建展示平臺。學習課文時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從而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在學習中採取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獨立品悟的基礎上彼此交流,相互補充,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一直引導學生認識到作者寫作手法很巧妙,用 擬人,比喻等手法將五顆豆子寫得淋漓盡致,寫第五顆豆子的寶貴,給小女孩帶來希望,卻反映出前四顆豆子的平凡,自大,自滿。讀完課文,我引導學生去體會第五顆豌豆雖然落到一個“長滿青苔和黴菌的地方”卻給小女孩帶來了生命的希望與生機,所以這顆豆子既平凡卻又寶貴。

我在本文的教學中,不足還有很多,其中一點就是沒有與學生進行實際的聯繫,我在講到小女孩看到豌豆發芽逐漸好起來時,應設計問題:“同學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從而是學生對本文要揭示的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要學生明白生命是可貴的,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尊敬,進而提出問題,“今後的生活你打算怎麼做?”讓學生設計以後的人生目標。

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備課,充分備課,多設計問題,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去思考,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和我的學生們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

  《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教學反思【三】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爲自己的成功之處在於:

一、以讀帶講,邊讀邊悟。

本文的語言簡潔明瞭,通俗易懂。我決定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孩子們在盎然的興趣引導下把課文讀熟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教學本科的時候,我採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多要講述的人生哲理。在進行分角色朗讀前,我要求學生們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想一想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說話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配合上什麼樣的神態或者肢體語言更合適。這樣學生們就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聯繫實際生活經驗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二、小組合作,用表演課本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講述的人生哲理。

表演課本劇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自己根據課文內容來設計課本劇的劇本。然後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想一想表演課本劇是否應該和分角色朗讀完全一樣?如果不一樣應該加入哪些東西。第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排練課本劇。第四,全班展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小組合作探究課文的主要內容的過程,又有學生們把自己的主動探究所得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結果。所以,我認爲這是本節課最大的一個亮點。

三、充分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所講述的人生哲理。

作爲一個老師,我們有在學生們自己編導排演課本劇的時候撒手不管,而是幫助學生積極地選擇各小組不同的背景音樂。因爲有合適的背景音樂做鋪墊能夠幫助表演的學生和觀看錶演的學生更加深入得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更加深刻地體會課文所講述的人生哲理。

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之後,我發現本節課還有以下不足之處:我在處理一些教學環節的時候,有些地方處理得不細緻。課堂上教學節奏的掌控還沒有達到收放自如的地步。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彌補這些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