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六年級窮人教學反思

六年級窮人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窮人》是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課文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以下是六年級窮人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六年級窮人教學反思

  六年級窮人教學反思1

《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

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採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析、指導朗讀來解決重難點;啓發學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點、思想品質及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質疑問難,使學生進一步領悟到主人公美好心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

一、突出主體,注重層次。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已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力求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得學習”。在閱讀中要注重層次性,即引導學生一層深一層地理解課文。在教學1-2節時,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描寫“窮”的語句及關鍵的詞語,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後指導朗讀。採取從“感知”到“揣摩”,再到“吟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閱讀過程,引導學生沿着這條思維途徑,一步一步地閱讀理解。

二、語言訓練要落到實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能丟開課文語言搞騰雲駕霧式的內容分析,也不能脫離內容搞支離破碎的語言訓練,而是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如在學習課文第一段中,研究“溫暖”、“舒適”這兩個詞語,首先讓學生聯繫生活理解“溫暖、舒適”,然後再看圖,從圖上看出桑娜家的“溫暖、舒適”,最後回到課文,從文中進一步體會“溫暖”指什麼?“舒適”指什麼?此時,學生的回答中已不僅僅是孤零零的描寫小屋的語言文字了,還有描寫小屋外的呼嘯怒吼的寒風,洶涌澎湃的大海的語言文字,還有對在這兩種不同的環境中的人的處境和感受的聯想,從而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桑娜的勤勞能幹。這樣,詞義的內涵拓展了,學生的聯想空間擴大了,看問題的視野也開闊了。

三、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爲,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本文着重讓學生體會“忐忑不安”這一段的心理描寫,採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交流感受,讀出感受。學生用心讀文,把握朗讀時的感情語氣,有的說桑娜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說桑娜怕丈夫回來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學生從讀中體會到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治。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

  六年級窮人教學反思2

剛剛執教完《窮人》一課,對教學中的一個片斷深有感觸。《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讚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課文是通過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爲了讓學生充分體會窮人的高尚品質,在教學中我抓住桑娜抱孤兒回家後複雜的心理活動以及桑娜與漁夫的對話這些內容組織學生深入研讀。桑娜與漁夫的對話部分,有兩處沉默,引導學生理解這兩處沉默的不同含義,能更好地體會兩人不同的性格。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從課文中找出這兩處沉默,再進行體會。第一次是桑娜與漁夫同時沉默。我問學生:桑娜爲什麼沉默?當時她心裏會想些什麼?這個問題大家一致認爲面對剛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丈夫,桑娜不知怎麼向丈夫說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盤算着從何說起,這種沉默正掩蓋着桑娜內心的激烈鬥爭。而漁夫爲什麼會沉默?學生的回答似乎離標準答案差那麼一點兒,教參上寫着漁夫是因爲還沉浸在與海浪搏鬥的恐怖中,心裏尚存餘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說話了。而學生的回答卻是多元化的,有的認爲:漁夫在擔心明天是否仍是這樣的鬼天氣,會影響打魚,所以沉默;有的認爲:魚網給撕破了,漁夫擔心第二天用什麼工具去打魚;有的認爲:漁夫心想,這鬼天氣再這樣下去,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該怎麼辦?

雖然不是標準答案,但我認爲學生的答案言之有理,漁夫的沉默也許是因爲天氣的惡劣,也許是因爲生活的壓力,這都符合漁夫的生活實際。新課標提出,閱讀評價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精讀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感情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我想,作爲一名教師,應該提倡標新立異,允許學生見仁見智地解讀文本,對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思考,要將過去那種答案標準化的僵化模式改爲答案多元化的彈性模式,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學生,也不使學生受到教參的限制,而是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以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鼓勵學生,讓他們大膽地學,充滿自信地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才能真正放飛學生的個性。

  六年級窮人教學反思3

分以下三步來談:

1、初讀課文,自學字詞,瞭解大意,梳理思路。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感知大意,總攬全局,使學生學習全文時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2、精講細讀,體會感情。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由於文章篇幅較長,爲了實現長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學法把學生一步步帶入故事情節之中,再用抓重點詞句的分析理解,以點帶面的導讀法,幫助學生讀懂全文。

⑴學習第一段。我先用導語把學生帶入一個海風呼嘯的夜晚,一個漁家的小屋。極富感情的朗讀,逼真的模擬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溫暖而舒適”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幹。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悲慘的生活。並在此設置疑問:這裏的“溫暖而舒適”僅僅是指“地掃得乾乾淨淨,爐子裏火還沒有熄……”這些外在的表象嗎?它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這樣巧設懸念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⑵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自由朗讀,瞭解故事的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爲、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學生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

⑶第三段的故事極富戲劇性,集中表現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爲了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學生自行品味。

⑷文章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象的翅膀,續定‘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後。”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善於想象是學生最寶貴的思維品質,教師爲學生營造了想象的空間,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能的增強。同時,引導學生進入意境,爲學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礎,使想象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