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窮人教學反思3篇

窮人教學反思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窮人》一文在單元教學中理應要讀懂課文,體會情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窮人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窮人教學反思3篇

  窮人教學反思1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托爾斯泰的這句話“如果忘記了自己而愛別人,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爲主體線索,以理解《窮人》的“物質貧窮”以及“精神富足”這兩大部分爲思路,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爲主要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抓住環境描寫、人物語言、心理描寫的句子去分析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品質,去學習作者抒發美好情感的寫作方法。兩節課下來,孩子們收穫多多。

第一課時,學生們在主題網站進行了備學,他們通過學習資源和拓展閱讀,初步瞭解了作家托爾斯泰的一些基本情況,瞭解了托爾斯泰的部分代表作品,瞭解了當時的寫作背景,並在交流中心發帖,發表自己對本課文的學習和感受。在這一環節中,大部分學生能夠按照要求認真去做,感受和學習有一定的深度,但也有個別學生只是將交流中心的問題進行了回答,對學習資源和拓展閱讀裏邊的有關資料未能夠認真學習,看來這一環節還要琢磨怎樣監督學生認真閱讀呢?

第二課時,我們進行了組內交流和全班交流,在品味“物質窮苦”的部分上,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體會窮人的“窮”。從學生的回答上看,學生能夠從生活條件、工作環境中體會桑娜一家的窮苦,並由環境描寫中確實地體會到了作爲窮人的那種悲慘的境地。爲了達到更透徹瞭解窮人的境況,營造悲涼的氣氛,我再讓學生從描寫寡婦西蒙的句子延伸開去,想象一下作爲殘缺的窮人家庭的生活會如何更加的悽慘。

對“物質貧窮”的品味越到位就越能達到表現“精神富足”的目的。其實,在品味環境描寫的過程中,學生不但體會出生存環境的惡劣,同時也體會到窮人在困境中保持的那種美好的品質。對窮人的善良、勤勞的品質有了初步的瞭解。而品味精神富足部分,重頭戲在於品味人物的語言以及心理的描寫。在此環節上,主要抓住桑娜的複雜心理,我們反覆朗讀、反覆品味,去體會桑娜的忐忑不安以及矛盾心理中的堅定,去體會桑娜那種義無反顧地幫助窮人的愛心與同情心,去體會兩人對話中體現出的善良的本性。尤其是結尾的對話“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嗎,別等他們醒來”對這個“熬”字,孩子們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認爲漁夫是一個善良寧可吃苦也要助人的人。當我們說到結尾這段話:

但桑娜坐着一動不動。

“你怎麼了?不願意嗎?你怎麼啦,桑娜?”

“你瞧,他們在這裏啦。”桑娜拉開了帳子。

我朗讀,讓生想象着這個畫面,孩子們彷彿感覺到了桑娜因與丈夫的不謀而合而表現出的那種激動、興奮和快慰,看到了桑娜拉開帳子後夫婦二人相視一笑的溫馨場景,感受到了“如果忘記了自己而愛別人,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的境界。

“太有收穫了”六年一班的周鬆情不自禁地大聲說道。

交流過程中,有的同學發言積極,幾乎每個問題都舉手回答,而有的孩子卻緘默不語 ,我在思考:如何讓不愛舉手發言的同學的手舉起來,口張開呢?

  窮人教學反思2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短篇小說。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下漁民的悲慘生活,讚美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在於:在讀懂課文、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學習課文是如何通過對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抒發美好情感的。

在本文的教學上,我一改以往的教學設計,力求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圈找、自主感悟,真切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首先,我在教學開始時,讓全班同學齊讀課文一遍,接着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閱讀本文的興趣,如,“爲什麼用‘窮人’做題目?”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把描寫桑娜、漁夫家裏“窮”的語句畫出來,把最能體現他們“窮”的詞語圈畫出來,並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圈找、自主感悟以後,就進行全班彙報,補充,隨即結合句子,指導學生體會作者通過對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神態、動作等方面的描寫,抒發美好情感的寫作方法,並及時進行閱讀指導,使學生的情感體會得到進一步的昇華。接着,我設計了第二個主要的環節:他們雖然生活窮苦,但是他們的心卻一點也不窮。讓學生把能體現出桑娜、漁夫的善良、樂於助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句子、詞語圈找出來,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通過全班的彙報、交流、補充,學生找出了描寫桑娜、漁夫的語言、心理、動作、神態等的句子,我再次通過感情朗讀來體會其抒發的桑娜、漁夫的美好品質。

因爲課後小練筆是續寫《窮人》。桑娜告訴丈夫自己已經把孩子抱回家後,課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運會怎麼樣呢?桑娜與漁夫又會帶領孩子怎樣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問題牽動着學生的心。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第三個重要的環節:鼓勵學生對課文的結局進行大膽想象和創造。於是,我先舉行《窮人》續寫交流會,先讓他們進行小組的交流,說說接下來的情節將會是怎樣的。然後讓他們繼續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下一段精彩而又富有個性的續寫,全班交流。在學生的彙報中,我欣喜地發現原來學生的想象能力是如此豐富,他們充滿愛心,編寫的結局迂迴曲折、引人入勝。

  窮人教學反思3

《窮人》這篇課文列夫·托爾斯泰從“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內心獨白,環境烘托等不同表達方式,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寫活了。這個經典的片段,語言很簡潔,層次很清晰,具有學習和借鑑的價值。所以,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

作者在描寫桑娜時,採用了多種形式的心理描寫:讓人物直接流露自己的心理活動,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些什麼呢?……”或者從旁邊介紹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她的心跳得很歷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此外還用了幻覺描寫“彷彿有人進來,桑娜一驚!”景物襯托“古老的鐘嘶啞地敲……”等方法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表現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

從文中找出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桑娜的美好品質對學生並不困難,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從這些描寫中體會出這樣寫作的妙處。我以爲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進行藝術再創造應該是可行的。在引導學生比較自己的補白和原文的留空後,就能很快發現作者描寫這些心理活動時的精妙之處。

在讓學生理解了心理活動描寫對錶現人物品質的作用後。我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聯繫主題叢書中的文章《虛職實愛》,運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心理活動的句子,理解人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