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窮人》課文教學反思

《窮人》課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窮人》課文中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小編整理了《窮人》課文教學反思,歡迎欣賞與借鑑。

《窮人》課文教學反思

  《窮人》課文教學反思一:

《窮人》是俄國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寫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艱難貧窮的情況下,收養因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舊俄時代人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的善良。

本文對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感人至深。我主要通過讓學生感情朗讀、思維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在本文的教學上,我力求讓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首先,我在教學開始時採用引導學生解決的提出問題,激發學生閱讀本文的興趣。“漁夫和桑娜是怎樣的人?”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學生讀懂課文後,讓學生通過認真研讀,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環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句子,體會窮人的高尚品質。其次,我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兒回家後複雜的心理活動以及桑娜與漁夫的對話,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桑娜這樣做的意義,從而體會桑娜的善良品質。因爲理解桑娜複雜的心理活動,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所以,我讓學生用充足的時間朗讀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讓學生想象:桑娜在繼續等待丈夫的時候想到了哪些?爲什麼會想到這些?接着讓學生再讀讀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瞭解省略號的作用。最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進一步體會桑娜的崇高品質。

此外,我還注重加強學生的感情朗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好桑娜複雜的心理活動與她和丈夫的對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自說,自讀,自評,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有的說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說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甚至說因爲桑娜擔心要讀得慢,而有爭議的說因爲桑娜緊張、着急要讀得快……而從另一個角度,學生們從讀中也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冶。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

在閱讀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情感性朗讀,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

  《窮人》課文教學反思二:

《窮人》這篇課文,我是第二次上,而且已經是六年了,對於我而言又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課前設計時我緊扣本單元的學習目標:讀懂課文,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環境、人物的心理活動等的.描寫抒發美好的情感的。因此在設計研讀時,緊抓環境、人物對話和心理的句子來體會。

教學中,我以生爲本,創設出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學生的表現出人意料,能迅速通過抓出句子中關鍵詞句,體會出真摯的感情。

如:“漁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爐旁補一張破帆。”“丈夫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麪包,菜只有魚……”等,孩子們都能找出這些句子來,感受漁夫一家的窮。又如:“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感受到桑娜善良是本能是出自內心深處的想法。這比預設中的關心窮人更貼切更能說明桑娜的品質。

整節課,學生在聯繫背景與實際深入體會人物心理,感受人物的品質中,表現出來的理解力,真摯情感令人驚歎。我們彷彿看電影般地看到了漁夫和桑娜。課文學完了,但故事還沒有完,我們還進行了續寫,看着孩子們的續寫,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們對漁夫和桑娜這一對富有同情心的夫妻那種真摯的情感,他們也堅信,好人一生平安!

  《窮人》課文教學反思三:

《窮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首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你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及心理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以讀代講,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

本文細節描寫特別突出,尤其是人物的動作、神態、語文和心理活動,刻畫得淋漓盡致,人物的品質不言自喻,所以引導學生反覆品讀,在讀中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質,是很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採取了自由讀、指名讀、師範讀、生仿讀、組賽讀、分角色讀、全班齊讀等多種形式反覆朗讀,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在讀中品悟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把握了人物特點。

二、努力創設了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所謂“一百個讀者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學生在對文本的理解中,肯定各有各的不同,教師充分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並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對每個學生的發言都予以讚賞,並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

三、以案導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習慣。

在教學本課之前,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目標導航”作到充分預習,特別是充分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瞭解作者的生平身世,爲本文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再來學習課文,就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也節省了學習時間,才使課堂上更能充分地進行朗讀感悟。

四、抓住重點語句,培養閱讀方法。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爲、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學生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

五、拓展練筆,培養想象能力。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象的翅膀,續定‘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後。”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善於想象是學生最寶貴的思維品質,教師爲學生營造了想象的空間,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能的增強。同時,引導學生進入意境,爲學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礎,使想象合理化。事實證明,學生們的練筆特別好,想象力極爲豐富,起到了拓展延伸、昇華主題的作用。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多遺憾,比如,本文內容與學現在的學生生活都有很大的時空差距,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有些孩子甚至對其窮苦的生活表現得毫不在意,這更需要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探索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善解人意的美好品質。

  《窮人》課文教學反思四:

一、談成功之處:

在本課的教學中,整體思路分爲理解《窮人》的“物質貧窮”以及“精神富足”這兩大部分。

在品味“物質窮苦”的部分上,我設計的是讓學生自行讀文章,在1~2自然段中找到相關的句子體會窮人的“窮”。從學生的回答上看,學生能夠從生活條件、工作環境中體會桑娜一家的窮苦,並由環境描寫中確實地體會到了作爲窮人的那種悲慘的境地。爲了達到更透徹瞭解窮人的境況,營造悲涼的氣氛,我再讓學生從描寫寡婦西蒙的句子延伸開去,想象一下作爲殘缺的窮人家庭的生活會如何更加的悽慘。

在品味環境描寫的過程中,學生不但體會出生存環境的惡劣,同時也體會到窮人在困境中保持的那種美好的品質。對窮人的善良、勤勞的品質有了初步的瞭解。

二、 談不足之處:

品味精神富足部分,主要品味人物的語言以及心理的描寫。在此環節上,主要抓住桑娜的複雜心理,通過用朗讀、品味的形式去體會其中的忐忑不安以及矛盾心理中的堅定。在學習中學生能夠體會到桑娜那種義無反顧地幫助窮人的愛心與同情心。可對人物那種矛盾心理,以及複雜心理的原因卻是無法理解到位。

由於學生對一些關鍵詞句的理解仍然是不夠透徹。而後來體會漁夫與桑娜對話的環節中,學生始終也無法模仿出文本的味道。尤其在末段的對話中,雖然抓住了“熬”字進行體會,但對漁夫那種善良、寧可吃苦也要助人的精神的體會就不夠深刻了。

原因之一是始終沒有讓學生進入情境的朗讀,對篇章長的文段沒有引導學生抓有效信息,進而朗讀不到位,從而也沒有對關鍵詞句進行透徹的體會,這就導致了一知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