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案及教學反思大綱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案及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教學要求】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案及教學反思

1、使學生了解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裏,窮人們受苦受難卻能互相關心、相濡以沫。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歸納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抓重點詞“忐忑不安”,引讀課文

1、板書:

忐忑不安。

讀,今天我們抓住這個重點詞語來讀懂9課──窮人。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朗讀課文9~11節:

⑴ 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會怎麼說?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呢?(生邊說師邊貼紙條)

⑵ 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還(想到)……”來概括地說一說?

⑶ 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牀前想了這麼多的事情,你能把這些事情有順序有條理地排一排嗎?(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呢?他會說什麼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練讀9~11節,同學們讀桑娜想的話,老師讀其他的。

5、剛纔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內容,(板書:沉思)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學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來幫助我們讀懂課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動,串讀全文

1、我們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這樣四方面的事,下面我們先來學習“自己的五處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2、你從課文哪兒具體讀懂了“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⑴ 學習課文第二節“你從這一節讀懂了什麼?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內容(板書:沉思)

⑵ 學習課文第16節,你讀懂了什麼?

學習“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

⑴ 請同學默讀課文3~8節,思考:桑娜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

⑵ 完成練習紙第一大題:口答,聯繫課文補充句子句式訓練。

① 如果桑娜不把這兩個孤兒抱過來,( )。

② 如果桑娜把這兩個孤兒抱過來,( )。

③ 桑娜想:與其( ),不如( )。寧可( ),也要( )。

3、我們一起讀第8小節,體現出桑娜這種美麗的心靈──指導朗讀,齊讀第8節。

⑴ 下面我們再來學習“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

⑵ 自由朗讀桑娜對漁夫說的話,21節、23節,想:你從桑娜這些話中讀懂了什麼?

⑶ 此時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這裏出現了兩次沉默,請大家聯繫課文想象桑娜和漁夫爲什麼沉默?在這兩次沉默中他們各自會想些什麼?(板書:沉默、沉默)

⑷ 學習第一次沉默內容。(板書:沉默)

想象:桑娜爲什麼沉默?心裏在想什麼?漁夫爲什麼沉默?心裏在想什麼?

⑸ 學習第二次“沉默”內容。

想象:桑娜爲什麼沉默?心裏在想什麼?漁夫爲什麼沉默?心裏會想什麼?

⑹ 自讀第24節,你漁夫的話中讀懂了什麼?

筆頭訓練:

漁夫心裏想: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來,( )。

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來,( )。

與其( ),不如( )。寧可( ),也要( )。

① 你從哪些詞句中讀懂了漁夫在想如果不把他們抱來( ),如果把他們抱來( ),這種矛盾憂慮的心理?

② 你又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他想與其( )不如( ),寧可( )也要( )。( )的這種決斷的心理?──(熬)什麼意思?你從這個字中體會到什麼?(生活的不易和態度的決斷)──訓練朗讀?怎樣體現漁夫這種決斷的心理?

⑺ 齊讀漁夫說的話:24~27節。

⑻ 課文《窮人》的中心──寧可自己受苦受難,也要互相幫助。

三、總結

  【板書設計】

窮人

(沉思1) 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

(忐忑不安) 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 (沉默1)

(沉思2) 如今叫我怎麼對他說

他會說什麼呢 (沉默2)

【練習紙】

一、口答:聯繫課文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桑娜心裏想: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

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

與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寧可_________,也要_________。

二、想象

第一次沉默時,桑娜心裏想:_________;漁夫心裏想:_________。

第二次沉默時,桑娜心裏想:_________;漁夫心裏想:_________。

三、筆練。根據課文內容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漁夫心裏想:_________,如果不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如果把這兩個孩子抱過來,_________;與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寧可_________,也要_________。

【教學反思】

分以下三步來談:

1、初讀課文,自學字詞,瞭解大意,梳理思路。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感知大意,總攬全局,使學生學習全文時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2、精講細讀,體會感情。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由於文章篇幅較長,爲了實現長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學法把學生一步步帶入故事情節之中,再用抓重點詞句的分析理解,以點帶面的導讀法,幫助學生讀懂全文。

⑴ 學習第一段。我先用導語把學生帶入一個海風呼嘯的夜晚,一個漁家的'小屋。極富感情的朗讀,逼真的模擬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溫暖而舒適”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幹。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悲慘的生活。並在此設置疑問:這裏的“溫暖而舒適”僅僅是指“地掃得乾乾淨淨,爐子裏火還沒有熄……”這些外在的表象嗎?它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這樣巧設懸念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⑵ 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自由朗讀,瞭解故事的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爲、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學生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

⑶ 第三段的故事極富戲劇性,集中表現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爲了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學生自行品味。

⑷ 文章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象的翅膀,續定‘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後。”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善於想象是學生最寶貴的思維品質,教師爲學生營造了想象的空間,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能的增強。同時,引導學生進入意境,爲學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礎,使想象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