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幼兒園實施個案記錄的反思及改進策略精選示例大綱

幼兒園實施個案記錄的反思及改進策略精選示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56K 次

幼兒園實施個案記錄的反思及改進策略精選示例

幼兒園實施個案記錄的反思及改進策略精選示例

本文認爲個案記錄是評價幼兒行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肯定其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者結合在幼兒園實施個案記錄時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反思及研究,總結經驗,對今後實施個案記錄提出了獨特的,具有建設性的見解.

評價是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在新的教學理念中,評價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過程,其目的是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促進幼兒的進步和發展.在幼兒園,對幼兒的評價應針對對象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簡便易行的評價方式提高科學性和實效性,其中,對幼兒進行個案記錄就是一個較好的評價手段,它既能反映新綱要對幼兒的基本要求,又能反映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適應社會對價值規律多樣化的需求.

所謂個案記錄就是一種有系統的收集各類觀察記錄的方法.好的個案記錄不僅反映了幼兒在一定時段內活動所獲得的成果,而且也反映了幼兒爲達到這樣的水平所經歷的整個發展過程.通過對各類資料的收集整理及最後的分析,教師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瞭解每一個幼兒及評價自己的教學,進而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一,實施個案記錄時所遇到的問題及困惑

長期以來,我國的幼兒教育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注重知識的簡單傳授忽視幼兒的操作和探索活動;注重對活動結果的簡單評價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性發展.自新《綱要》實施以來,雖然教師也在有意識地逐步轉變自己的觀念,但是由於舊有觀念根深蒂固,仍然會有一些殘存的比較落後的觀念在左右着教師的評價行爲,在個案記錄中也存在着類似的情況.雖然個案記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評價幼兒行爲的方式,但是在我們目前所進行的個案記錄中,往往還存在着一些缺點與不足之處.

1,流於形式或經驗不足,不能真實反映幼兒的活動情況

有的教師由於種種原因,在進行個案記錄的時候有形式主義的傾向,沒有及時,悉心收集真正能夠反映幼兒活動情況的資料,很少與幼兒交流,較少注意幼兒,傾聽幼兒的心聲,而是抱着應付的思想隨意記錄一些資料了事.還有的教師爲了達到一定的效果而對幼兒的某些行爲進行操縱,缺乏記錄的真實性.如:在進行《不倒翁》的科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材料來製作不倒翁,琳琳面對着橡皮泥,螺絲,積木等一堆材料,不知道該怎麼辦.老師看到後,爲了能有較高的成功率,就提示她:"你把橡皮泥放進去塞緊就可以了."於是琳琳在沒有探索的情況下"輕鬆"地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任務.雖然琳琳最終制作出了不倒翁,但是這種經過"人工雕琢"的行爲到底有多少價值呢 而有的教師雖然意識到個案記錄的必要性,但是由於經驗不足,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不自覺地違背了準則,如:爲了趕進度而忽視幼兒的操作;由於幼兒活動場面的紛亂而忽視了個別幼兒創造性的舉動;由於擔心活動目標難以實現而去限制幼兒的活動……這一些因素都影響了個案記錄的真實性.

2,着重量的收集,針對性不強,資料割裂,沒有聯繫

即使教師克服了上述所提到的主觀因素的影響,採用真實的記錄手法,但是仍然會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困難.教師在進行個案記錄時,經常採用"照片","文字說明","幼兒作品"等形式來記錄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爲表現,雖然體現了個案記錄的生動直觀性,但是有的.資料沒有緊扣住幼兒在活動中的突出表現,隨性記錄,沒有針對性,缺乏有目的的收集及記錄;有的資料雖然很多,但是資料之間沒有建立聯繫,也不成章法,比較亂,從這些雜亂無章的信息中難以完整分析幼兒的表現,能力,發展等情況;還有的資料沒有統一範圍限定,導致反映幼兒情況的信息內容不夠全面.如:在科技操作間活動中,教師對淼淼進行了跟蹤記錄,將他的行爲悉數記錄了下來,但是在分析這些資料的時候,發現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分析些什麼.從中可以看出,教師在記錄的時候沒有明確此次記錄的目的性,雖然有了材料,但是無法分析幼兒行爲表現的意義.

3,個案記錄與指導全體之間存在矛盾,個案記錄中存在主觀傾向

在進行個案記錄的時候,還往往會存在着這樣一個問題,即如何把握其與指導全體之間的矛盾.有時爲了能詳細,全面地跟蹤記錄個別幼兒的典型行爲,教師不得不放棄了對多數幼兒的指導,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出了對其他幼兒的不公正.另外,在進行個案記錄時,有的教師常有一定的主觀性,例如:有的孩子長得比較可愛,在幼兒共同活動時,教師自然而然就會對他多關注一些,這些主觀因素常常會影響記錄的結果.這也是多數教師在進行個案記錄時所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困惑.

4,缺乏個案記錄後及時,有效的評價與反思

有了真實詳盡的記錄後,許多教師也往往會缺乏及時,深入的反思,或者不知道該從何種角度進行反思,有的反思內容浮於表象,表述寬泛,顯得比較空洞,對幼兒今後的發展沒有實質的有建設性的建議,對今後的教學也沒有具體的指導意義,缺乏個案記錄的價值性.如:在點畫鮮花的繪畫活動中,老師要求點畫一個小點就是一朵鮮花,可盈盈卻將許多小點組合成一朵花的外形,然後添畫上莖和葉子.她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作畫,卻表現出了一種創新性的行爲.但是在她整個作畫過程中,老師並沒有與她交流,溝通,也沒有思考她如此作畫的意圖,在講評的時候,她"理所應當"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在活動後的反思中,老師是這樣評價的:盈盈掌握了點畫的方法,在活動中能夠比較熟練地作畫,但是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在今後的活動中,應提醒她注意傾聽,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顯然,這樣的評價是不規範的,也是不科學的,抹殺了幼兒的創造性行爲,這樣的個案記錄也就沒有了其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