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2016人教版初一第二次月考試複習題

2016人教版初一第二次月考試複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一、基礎知識及應用(30分)

2016人教版初一第二次月考試複習題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5分)

枯涸( )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g( )清 棲息( )

肥shuò( ) 清liè( ) yùn niàng( ) 山島竦zhì( )

2.結合課文語境,解釋下列詞語。(4分)

(1)朗潤: (2)花枝招展:

(3)響晴: (4)德高望重:

3.運用疊字、疊詞,可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請模仿下面的例子填空。(2分)

例:偷偷地鑽出來 輕悄悄 舒活舒活筋骨 滾滾流水

吃一頓 慢 房間 綠草

4.填空題。(10分,除特別指出外,每空0.5分)

(1)現代詩人、評論家 所寫的詩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動鮮明的畫面,構成一組絢麗多彩的鄉村晚景圖。詩中以擬人化的寫法,寫到:“秋天 在農家裏”、“秋天在漁船上”、秋天 在牧羊女的眼裏“。

(2)《觀滄海》作者是東漢末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詩中用誇張手法描繪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渾景象的詩句是 , ;

, 。

(3)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揭示新舊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4)《天淨沙•秋思》的文體是 ,作者 , 朝著名的 。其中,各具色彩的九種景物 (2分)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渲染了淒涼的氣氛。而文末的“”三個字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一般來說,人們對景物特徵的觀察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覺度來進行。試指出下面的句子是從什麼覺度來觀察、描寫景物的。(4分)

(1)“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 ( )

(2)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 )

(3)走出門,就與含着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 ( )

(4)震落了清晨披着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 )

6.在下面四個詞語中選擇合乎句子語義要求的詞語填空: (2分)

急促 柔和 清脆 微弱

①可它們的聲音不強,我耳朵的鼓膜並不都能捕捉到這( ) 的聲音。

②我所能聽到的一點點歌聲則是非常( ) 的,與夜色蒼茫中的靜謐氣氛再適合不過了。

7.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內填人恰當的標點符號 (2分)

這一小步 對一個人來說 是小小的一步 對整個人類來說 是巨大的飛躍。

二、閱讀(60分)

(一)春之懷古(15分)

(1)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掌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臉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雲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隻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牀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2)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渾燉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雲,一陣杜鵑啼,可以鬥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請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件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邏jì,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

(3)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裏千宅萬戶的屋樑受盡風欺雪壓猶自溫柔地抱着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後,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團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集小羊在齧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汗,一個孩子在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的舒活,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huàn沙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ju 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量來爲這季節命名——“春”。

(4)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那雙yì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於還是不敢宣佈統計數字。

(5)至於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點數。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6)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或者,在什麼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籮與煙籮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8.根據拼音在文中橫線處填空。(4分)

9.根據上下文解釋詞語。(2分)

A.攻陷: B.丈量:

10.文中畫線句採用了 和 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一幅 的美麗圖景。(3分)

11.請寫出第(2)段的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答:

12.第(3)段把春天比做“旌旗鮮明的王師”,這與文中的哪個詞語相互應?從中表現了春天的什麼特點?(2分)

答:

13.文章爲什麼不用“春天”爲題,而加上“懷古”二字?請用簡潔的話回答。(2分)

答:

(二)閱讀下面選自課外的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20分)

生命必定要死亡嗎?不,有兩個事實可以證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細胞就是不死的。它們已經不斷分裂、不斷生存了幾千萬年以上,而且還在繼續生存下去。沒有生殖細胞的永生,也就沒有物種的延續。第二,癌細胞不會自動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細胞,這是多年前從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宮頸癌細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個實驗室裏分裂繁殖,每24小時倍增一次,生長分裂極其旺盛,至今已傳了上千代,仍沒有死亡的徵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細胞卻能永生。這裏的奧祕何在呢?

美國細胞學家海弗利克發現,人體細胞從第一次分裂開始算起,畢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後便衰老死亡。爲什麼癌細胞和生殖細胞可無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認爲,這是因爲正常體細胞之間緊密聯結,閉關自守,缺乏遺傳信息的交換,而癌細胞恰恰相反,它能與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質發生信息交換,從而使自身生命不息。這也許是永生的奧祕吧。

如果我們將癌細胞或生殖細胞永生的機理弄清楚,並應用於人類,豈不是也可讓我們的體細胞獲得永生嗎?如果體細胞也與外界進行遺傳信息交換,是否也可無限期分裂而長生不老呢?有一位細胞學家,利用遺傳工程學將哺乳動物的神經細胞移植到金魚卵細胞中(體細胞與生殖細胞結合),促進了遺傳信息的交換,使神經細胞分裂了lOO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機蓬勃。

14.請你用一句簡短的話把這幾段文字說明的中心內容寫在下面。(4分)

15.選文第二段主要說明了什麼內容? (4分)

16.選文第二段最後畫橫線的句子中,作者爲什麼要用“也許”一詞? (4分)

17.用一句話概括第一段中所舉具體事例的內容。作者列舉這個例子要說明什麼問題?(4分)

18.第三段中列舉了一個將哺乳動物的神經細胞移植到金魚卵細胞中的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麼?實驗結果如何?你怎樣評價這個實驗的價值? (4分)

(三)山市(25分)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爲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裏,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19.本文選自 ,作者蒲松齡, 文學家,號 。(3分)

20.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4分)

⑴然數年恆不一見(恆: )

⑵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無何: )

⑶高垣睥睨,連亙六七裏(連亙: )

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 )

2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⑵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

22.用課文原句回答:“山市”從開始到最後是怎樣一步步變化的? (4分)

23.爲什麼那時候的人把“山市”又稱爲“鬼市”? (2分)

24.山市的出現經歷了三個階段,從 到 爲初生階段; 爲發展階段; 是高潮階段。(4分)

25.課文如刪掉“始悟爲山市”一句,並不影響文中對“山市”描寫的連貫性,爲什麼不能刪去?(4分)

三、寫作(60分,其中卷面5分)

我們走進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請先用“我喜歡……因爲……”的句式寫一句話,(如:我喜歡秋天,因爲秋天吹熟了稻穀,吹紅了果實,給大地披上了新裝。)並進一步把這句話擴展成一篇500字以上的描寫性文章。

更多熱門試題推薦:

1.2016朝陽區初一語文期末試題(附答案)

2.2016初一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3.2015-2016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4.2015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5.2016七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及答案

6.2015年初一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7.初一語文基礎知識專項測試題

8.七年級語文競賽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