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2015年初二級語文科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2015年初二級語文科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一、基礎知識和運用

2015年初二級語文科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1.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錯的是()(3分)

A. 綏(suí)靖穿梭(suō)提(tī)防銳不可當(dāng)

B. 仄(zè)歪驚駭(hài)蜿(wān)蜒 氣勢磅(páng)礴

C. 盟(méng)誓憧(chōng)憬聳(sǒng)立高屋建瓴(líng)

D. 阻遏(è)崢(zhēng)嶸吆(yāo)喝精疲力竭(jié)

2.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①困守各個孤立的據點內的敵人,不得不被迫棄城。

②納粹將其所有的憤怒殘酷地在這個溫和的小城裏

③幾小時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堆起了一個小小的墳堆。

④這一支和墳上的快點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樣,是一對

A. 逃竄發泄竟然顯然 B. 撤退發泄居然果然

C. 逃竄宣泄居然顯然 D. 撤退宣泄竟然果然

3. 沒有語病的句子是()(3分)

A. 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上又不料被我軍突破了。

B. 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從葦塘裏有一隻小船撐出來。

C. 這時候,披着黑色大圍巾的高身材的一個老婦人走近來了。

D. 一個外國人從一個國家帶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兒感受到的痛苦。

4. 下列加點詞語使用不妥當的一項是( )(3分)

A.由於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所以西路當面之敵銳不可當,紛紛潰退。

B.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C.老婦人又捧起土來繼續往墳上蓋,她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墳堆。

D.兩個強盜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蕩然無存。

5. 下列有關文字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消息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六個要素,包括標題、導語、背景、主體和結語

五部分結構。

B.《蘆花蕩》的作者是我國當代作家趙樹理寫的小說,他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人物。

C.《蠟燭》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西蒙諾夫。

D.雨果,法國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等。

6.閱讀一則簡訊,按要求作答。(4分)

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獲悉,“青少年”這個概念即將“淡出”,18歲以下的孩子統稱爲“兒童”,都可以盡情享受“六一”兒童節。

北京市婦聯兒童部有關人員說,國際上習慣把0歲至18歲的孩子統稱爲“兒童”,18歲以上爲成年人。爲了與國際接軌,北京市已經採納了這一稱號方式;市婦聯近期出臺的工作文件中,已經儘量少使用“青少年”這個詞了。

請補出簡訊的標題:

  二、古詩文積累(2小題,共15分)

7、(1) 默寫(8分)

①晴川歷歷漢陽樹,。(崔顥《黃鶴樓》)

②烽火連三月,。(杜甫《春望》)

③,孤帆天際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④浮雲遊子意,。(李白《送友人》)

(2)理解性默寫(2分)

古代不少詩人在詩詞中都曾表達過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懷——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爲

國立功。請寫出兩句表達這種情懷的詩句。

詩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照課文的意思,解釋下面文言句子中加點的詞。(5分)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落英繽紛,芳草鮮美。

(4)復前行,欲窮其林

(5)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第二部分 閱讀與鑑賞(共56分)

  三、古詩文閱讀(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1題。(11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 武陵人以捕魚爲業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B. 問所從來,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 其中往來種作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D. 便扶向路 尋向所志

1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1.作者在文中勾畫了自己的理想社會,請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4分)

12. 閱讀下面的古詩,然後回答問題。(7分)

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徙倚欲何依”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2)發揮你的想象,用現代漢語描繪一下“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景象。(4分)

  四、現代文閱讀(9小題,共38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13-16題。(16分)

文明與野蠻(節選)維克多• 雨果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成就盡在於此。和巴特農神廟不一樣,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如果幻想能有一個典範的話。請您想象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爲了創建圓明園,曾經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築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爲誰而建?爲了各國人民。因爲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人們常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要是說,大家沒有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傑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

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對圓明園進行了打規模的竊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致於蕩然無存。我們所有的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寶,還有大隊的金銀製品。豐功偉績!收穫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裏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您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法蘭西帝國吞下了這次勝利的一半贓物,今天,帝國居然還天真的以爲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拿來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

13. 下列說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是()(3分)

A.圓明園屬於幻想的藝術,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成就盡在於此。

B.圓明園不如巴特農神廟,因爲它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

C.圓明園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因爲它是無法形容的恍如月宮的建築。

D.圓明園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是世世代代的結晶,是東方文明的剪影。

14. 文章第五段引出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之一額爾金與被老殖民主義者破壞的古蹟巴特農神廟,其目的是:

()(3分)

A. 引起人的回憶,說明新老殖民主義者是一脈相承的,就連竊掠的手段都一樣。

B. 說明殖民主義者罪惡累累,讓人不忘新仇舊恨,表達對圓明園遭毀的遺憾。

C.通過比較表明今天的強盜比歷史上的強盜更兇殘,是人類文明更兇惡的敵人。

D.暗示額爾金是毀滅巴特農神廟、焚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以突出他是歷史的罪人。

15. 作者說“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請從文章中找出可做依據的語句。(4分)

16. 依據全文內容,扼要說明題目“文明與野蠻”的含義。(6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17-21題 (22分)

夢裏開滿泡桐花

春天來了。

窗外斑鳩的聲聲啼鳴,喚醒了我對兒時故鄉的回憶。

在湛藍的天空下,在綠色的田野上,故鄉的春天悠閒寧靜得如同一個天然的大花籃,裏面盛滿了高高低低五彩繽紛的鮮花:有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紫的苦楝花、金黃的棗花、火紅的楊樹花、碧綠的榆錢……其中開得最盛、最惹眼的還要數家鄉的泡桐花。

泡桐的生命力極強,用指頭粗細的一段根隨便往土中一插,春雨一淋,春日一曬,春風一吹,它便頂着一個綠色的夢想破土而出。頭年的泡桐樹像竹竿一樣筆直地向上生長,沒有一點枝杈,而且像竹子一樣翠綠且是中空的,因此長得特別快,一年就可以長十來米高。泡桐樹的葉子爲了吸收到陽光,頭一年也特別多、特別大,從根部一直長到頂端,大的像荷葉一樣,小時候在河堤上放羊,我們常用泡桐葉當傘去遮風擋雨。泡桐樹身直質輕,且有韌性,過去家鄉蓋房的樑檁最佳的選擇便是泡桐,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少不了泡桐樹做的脊檁。

春節剛過,泡桐的細枝頂端便生出一串串帶有黃綠斑紋的卵形花蕾,一串挨一串地向上舉着,遠遠望去就像一隻開屏的孔雀。但這還不算真正的開屏,隨着陽光的溫度逐漸升高,那卵形的花蕾便從頂端裂開,這時淺紫色的花朵便像出了殼的小雞一樣從裏面頂了出來,然後像吹氣球一樣向上伸展,顏色越來越淺,最後變成了粉色的小喇叭,一朵挨一朵,一叢接一叢地開滿了枝頭,那微紫的泡桐花在金色陽光和黃色的土地相互調和的色調背景中,顯得格外醒目。沒有綠葉的映襯,遠遠地望去一棵棵泡桐便是一隻只五色繽紛的花孔雀在春光中盡情地開屏來抒發內心的喜悅,又像一羣美麗的少女穿着紫色的彩裙微笑着在那裏翩翩起舞,是那麼的新鮮動人惹人喜愛。

每當我看到熱情綻放的泡桐花,嗅着略帶苦味的淡淡的清香,依稀之間,彷彿又看見了那個像泡桐花一樣美麗的兒時夥伴桐花。桐花是鄰家的大女兒,聰明而美麗。童年美好的記憶幾乎都有桐花的影子,我們一起快樂地放羊,一起蹦跳着上學,曾共撐過一柄桐樹葉,她也曾送給我用泡桐花蕾串成的項鍊,我也送給她用泡桐花編成的花環。可好花不常開,桐花因爲還有四個妹妹,中學只上了半學期,便隨表姐去省城服裝廠打工,後來被老闆的兒子相中強行佔有,而老闆的兒子又醜又殘疾。桐花家便蓋起了我們村第一座氣派的小洋樓,桐花的妹妹也隨桐花相繼進了城。桐花回孃家的次數越來越少,雖然每次回來都穿得珠光寶氣,但她嬌美的面容美得有點蒼白,眼睛中流露出來的眼神看不到一絲喜悅,只有哀愁。

桐花家蓋了小洋樓,但院子裏已經沒有了泡桐。漸漸地我們村的泡桐也越來越少,不知什麼時候村子裏已經再也找不到一棵泡桐樹了。不僅是泡桐樹,還有洋槐樹、苦楝樹、桑樹、皂莢樹等都是越來越少,漸漸地走出了我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楊樹,年輕人說楊樹長得快而且板材廠收購的價值也高,因爲楊樹侵佔了其他樹的空間,所以年老人說楊樹是羊樹,羊吃樹,其他樹早晚都得被吃掉。不僅村裏村外的雜樹被換成楊樹,連種莊稼的地裏也被楊樹成片成片地佔領,其實不是楊樹惹的禍,它再怎麼着也只是一種樹,是我們心裏的楊樹長的太多,遮住了我們的雙眼。

我時常在夢中回到泡桐花開的季節,樓房的四周又栽滿了各種雜樹,泡桐尤其最多,所有的枝頭都開滿了平凡樸素的泡桐花,怒放的泡桐花熱情地散發着濃烈的芬芳,夾着兒時夥伴桐花銅鈴般的笑聲,綿綿不絕地盪漾着,伴着一波又一波醉人的花香向我襲來……

17. 根據文章內容,說說“桐花”的含義;文題中,作者爲什麼說“夢裏”開滿泡桐花?(3分)

18.請分析文中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4分)

19.爲什麼桐花“每次回來都穿得珠光寶氣”,但是“眼睛中流露出來的眼神看不到一絲喜悅,只有哀愁”呢?(4分)

20.文章結尾描寫夢中開滿泡桐花的情形,有什麼作用?(5分)

21.“是我們心裏的楊樹長得太多,遮住了我們的雙眼”,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第三部分 寫作(共60分)

22. 請以“回報”爲題,自選角度,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思想感情健康,有真情實感。2.字數不少於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語文科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答案(B卷提升篇)

1.A

2.A

3.D

4.A

5.B

6.“青少年”這個詞將不再使用。

7.(1)

①芳草萋萋鸚鵡洲

②家書抵萬金

③鄉淚客中盡

④落日故人情

(2)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8.(1)沿着

(2)交錯相通(互相通達)

(3)花

(4)窮盡

(5)通“邀”,邀請

9.D

10.(1)領着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2)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4分,每句2分)

11. 示例:沒有戰爭、沒有飢餓,沒有貧窮,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科學技術發達,社會文明進步。評分標準:(3分)內容合理2分,語言表述1分。

12.(1)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2)每一棵樹都頂着一抹金黃的秋色,起伏的山脈重巒疊嶂,披上了落日的餘暉。一幅寧靜和諧的秋季圖畫。

13、B

14、C

15.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16.被認爲是“野蠻人”的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文明的傑作,而自稱爲“文明人”的英法人卻野蠻地焚燒、劫掠了人類文明的傑作

17.暗含文章內容;表達作者對兒時故鄉的懷念;題目新穎,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一點1分,共3分)

18.(5分)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2分),將開滿泡桐花的樹比喻成五彩繽紛的花孔雀和穿着紫色彩裙的少女,賦予人的情態和行爲,生動形象地寫出泡桐花的美麗和醒目(3分)

19.(4分)表達對兒時故鄉的懷念;襯托兒時的夥伴桐花;與下文村裏只種“清一色的楊樹”形成對比.(一點2分,共4分.答兩點即可得滿分)

20.(4分)結構上點題,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2分)內容上描寫夢裏開滿泡桐花的情形,表達對兒時故鄉的留戀和懷念.(2分)

21.(6分)“心中的楊樹”指人們對財富追求的慾望,這句話指人們追求財富的慾望已經改變了村莊的自然生態,也使人性中的樸實、善良等美點逐漸消失.(3分)示例:①關注環境問題,提醒我們保護好生存的家園.②關注保護美好事物的問題,提醒我們保護好曾經給我們帶來美好的事物.③關注人性,提醒我們要堅守人性中的美點.(3分,一點一分,三點即得滿分.言之有理即可)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