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論語》文言文(15篇)

《論語》文言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爲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相信很多人都在爲看懂文言文發愁,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論語》文言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文言文(15篇)

《論語》文言文1

課內文言文閱讀(12分)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 對文中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三人”指三個人 B.“焉”是語氣助詞,可不譯。C.“擇”是選擇之意。 D.“從”是跟從,意譯爲學習。

7.翻譯(3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也是與“取長補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 (3分)

9.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從這則語錄中,你能得到怎樣的啓示?(3分)

參考答案:

6.A

7.看見賢人就應該想到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8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 不畏嚴寒,堅強(意思對即可)。

《論語》文言文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5分)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3.3)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26)

小題1:根據上述內容,概括“仁”跟“禮樂”“志”的關係。(2分)

答:

小題2:朱熹引程頤的話:“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志有大小之分,請對三人的“志”作簡要評析。(3分)

答: 參考答案:

小題1:“仁”是“禮樂”的內核(本質),“志”是“仁”的外在表現(體現)。

小題2:子路願將車馬輕裘與朋友共享,輕財重義,有愛人之心,表現了對仁的追求;顏淵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把勞苦之事加與他人,是心中有仁而不違仁,其境界是子路無法相比的;孔子要讓老人安逸,對朋友信任,關心年輕人,以人爲本,心懷天下,境界最高。

《論語》文言文3

文言文閱讀

《論語》四則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①,友多聞,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損矣。”(《季氏》)

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無忘其所能⑥,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

註釋:①友諒: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諒,誠信。②便辟:習於擺架子裝樣子,內心卻邪惡不正。③善柔:善於阿諛奉承,內心卻無誠信。④便佞:善於花言巧語,而言不符實。⑤所亡:自己所沒有的知識、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無”。⑥所能: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釋下列加粗詞在文中的意思。

(1)擇其善者而從之 從_____________

(2)學而不思則罔 罔_____________

(3)可謂好學也已矣 好_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談談你對第④則內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從:聽從或:採納、聽從(答“學習、跟從”也可)

(2)罔:迷惑

(3)好:喜愛 或:喜好、喜歡

2.(1)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見聞學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處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學習,那就危險了。

3.“略”。

《論語》文言文4

《論語》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童趣》

②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 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數十,驅之別院。

1.解 釋下列加粗字的含義。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

②鞭數十_____________

2.選出下列選項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學而時習之

B.故時有物外之趣

C.觀之,興正濃

D.鞭數十,驅之別院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從三句中任選二句)

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述的是學與思的辯證關係,請結合你的學習、生活經歷,加上你的切身體驗和獨特感受來談一談你的認識。(60字以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多次進行自我反省

②用鞭子打

2.B

3.①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③ 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都被它吞了進去。

4.“略”。(言之成理即可)

《論語》文言文5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課文下面註釋:

1、《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時習:經常地複習。

4、說():“悅”的古字,愉快。

5、慍():生氣、發怒。

6、君子:這裏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7、吾:人稱代詞,我。

8、日:每天。

9、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誠,誠實。

11、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12、溫故而知新: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4、殆:有害。

15、女:通“汝”,人稱代詞,你。

16、是知也:這是聰明的。是,此、這。知,通“智”。

17、見賢思齊焉: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

18、弘毅:剛強,勇毅。

19、凋:凋謝。

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文後練習:

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溫故而知新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附加練習

1、閱讀理解。

①選文中講學習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講學習樂趣的句子是。

③講學習態度的句子依次是

④講思想道德修養的.句子依次是

2、寫出出自選文的六個成語,並任選其中三個造句或寫話。

成語:

造句或寫話:__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有過不同看法。請你聯繫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觀點。

答案:

1、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③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任重道遠死而後已擇善而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回答時應該要肯定這種說法。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

《論語》文言文6

一、文學常識

1.《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

2.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

二、原文

1.子(1)曰(2): “學而時(3)習(4)之,不亦說(5)乎?有朋(6)自遠方來,不亦樂乎(7)?人不知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2.子曰:“溫故(10)而知(11)新,可以爲(12)師矣(13)。”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4),思而不學則殆(15)。”

4.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16)而好(17)學,不恥(18)下問,是以(19)謂之‘文’也。”

5.子曰:“默(20)而識(21)之,學而不厭(22),誨(23)人不倦,何有於我哉(24)?”

6.子曰:“三(25)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26)善者而從(27)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曾子曰:“吾日三省(28)吾身(29)--爲人謀(30)而不忠(31)乎?與朋友交(32)而不信(33)乎?傳(34)不習乎?”

8.子曰:“見賢(35)思齊(36)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子貢問曰:“有一言(37)而可以終身行(38)之者乎?”曰:“其(39)恕(40)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41),任重而道遠。”

11.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42)得之,不處(43)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44)也。”

12.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45),不成人之惡(46)。小人反是。”

14.子曰:“富而(47)可求(48)也,雖執鞭之士(49),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5.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50)爲(51)樂之至於斯也。”

16.(點)曰:“莫(52)春者,春服(53)既成,冠者(54)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55)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56)點也!”

三、註釋

(1) 子:古代特指有學問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稱,這裏指孔子。(2) 曰:說。

(3) 時:時常,常常。(4) 習:溫習,複習。(5) 說:通“悅”,愉快,高興。

(6) 朋:這裏指同一師門的師兄弟。(7) 不亦……乎:表示反問。乎:相當於“嗎”。

(8) 慍:怨恨,心裏不滿。(9) 君子:這裏指道德修養高的人。(10) 故:舊。這裏指學過的知識。

(11) 知:這裏有理解、領會的意思。(12) 爲:做。(13) 矣:相當於“了”。

(14) 罔:通“惘”,迷惑不解。(15) 殆:危險。這裏是“學業上陷入困境”的意思。

(16) 敏:聰明。(17) 好:愛好,喜歡。(18) 恥:認爲可恥。

(19) 是以:因此。(20) 默:暗暗,私下。(21) 識:記,記住。

(22) 厭:滿足。(23) 誨:誘導,教導。(24) 哉:相當於“呢”,表示反問。

(25) 三:在這裏表示數量少,不是確數(“幾”)。(26) 其:他們,他們的。

(27) 從:採納,聽從。(28) 省:對自己的言行反省與檢查。(29) 身:自己。

(30) 謀:謀劃,商量辦法。(31) 忠:誠心誠意。(32) 交:交往。

(33) 信:誠實。(34)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35) 賢:指德、行優秀的人,賢人。

(36) 齊:看齊。(37) 一言:這裏指一個字。(38) 行:遵守,奉行。

(39) 其:大約。在這裏是表推斷的語氣詞。(40) 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

(41) 弘毅:寬宏堅毅。這裏指抱負遠大、意志堅強。(42) 道:方法。

(43) 處:據有,取。(44) 去:背離,拋棄。(45) 美:好的。

(46) 惡:壞的,不好的。(47) 而:如果,表假設。(48) 求:求得,追求。

(49) 執鞭之士:這裏意爲低微的官職。(50) 圖:料想。(51) 爲:作,這裏指欣賞。

(52) 莫:通“暮”。(53) 春服:春天穿的單夾衣服。(54) 冠者:成年人。

(55) 詠:歌唱。(56) 與:讚賞。

四、譯文

1.孔子說:“學了並經常溫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同門師兄弟從遠方來(與我探討學問),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自己又沒什麼不滿,不也算得上君子嗎?”

2.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上陷入困境。”

4.子貢問孔子說:“孔文子(死後)憑什麼被稱作‘文’呢?”孔子說:“聰敏而且愛好學習,向低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而不以爲恥,因此被稱做‘文’。”

5.孔子說:“默默地記住它,學習而不知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樣呢?”

6.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師;選取他們好的東西加以學習、採納,他們(身上)不好的東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7.曾子說:“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爲別人謀劃不誠心誠意嗎?與朋友交往不誠實嗎?(老師)傳授的知識不去複習嗎?”

8.孔子說:“看見德行優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優秀的人也要(對照着)檢查自己。”

9.子貢問:“有一個字可以作爲終身遵行的準則嗎?”孔子說:“是‘恕’吧!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別人的身上。”

10.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承擔的責任重大,艱險的道路還很長。”

11.孔子說:“富裕和做官是人們追求的,可如果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取得的,就不應該擁有。貧窮和低賤是人們厭惡的'。講仁義之道反而受窮而卑微,也不應該拋棄仁義之道。”

12.子貢請教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先行動,有關行動的話以後再發表。”

13.孔子說:“君子應該成就別人的美德,不應該促成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相反。”

14.孔子說:“富裕如果能夠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職,我也盡力而爲。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從事愛好的事業。”

15.孔子在齊地聽了《韶樂》,三個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嘆道:“沒有想到對音樂的欣賞竟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16.(曾點)說:“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經做好了(穿上),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臺上吹風,(然後)唱着歌回家。”

孔夫子嘆了口氣,說:“我讚賞曾點說的啊!”

五、內容

1~3論述了學習方法,4~6論述了學習態度。

1.提出學習要複習的觀點。

當別人不瞭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爲應當採取的正確態度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在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

3.要辯證地看待學習與思考之間的關係。

4.要謙虛好學。

5.學習要不知滿足,不斷進取。

表明要有正確的教學態度的句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6.要隨時隨地向人學習,擇善而從。

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哪一句話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7~9告訴我們:做人要有道德修養,多自省,講恕道。

7.做人要從三個方面反省自己。

8.孔子要求人們對待先進與落後的態度。

9.(孔子回答子貢問題)。

孔子認爲有一句話可以拿來作爲終生遵守的準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14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有追求、抱負,對富貴取之有道,要重實踐,能成人之美。

10.做人應該抱負遠大,意志堅強。

11.孔子贊成人們追求富與貴,但要“以其道得之”。

12.表述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標準是先行而後言。

人應該把行爲端方和勇於實踐放在第一位(孔子認爲言與行的關係):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3.孔子主張“成人之美”。

14.富裕如果能夠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職,孔子也盡力而爲。如果不能追求得到,孔子就從事愛好的事業。

15~16告訴我們:人要有藝術修養,要親近自然,鍛鍊身體。

15.表述孔子聽了美好音樂的感受,要求人應該有多方面的愛好、才能。

16.提倡人的自然常態,人要和大自然親近。

《論語》文言文7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題。

《論語》十則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二)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五)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

於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七)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八)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九)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十)

(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

(2)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圖:___________

(3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文中有很多語句都己成爲成語,請你寫出其中的三個。(3分)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請任選一則,次談對你的啓示

1、(2分)答案:()信:誠實。(2)圖:料想。(3)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4)而:然後,表順接。

2、(4分)()譯文: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承擔的責任重大,艱險的道路還很長。

(2)譯文:看見德行優秀的人要向他看齊,看見不優秀的人也要(對照着)檢查自己。

3、(3分)見賢思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任重道遠,成人之美

(答題要點:寫出一個給分,增字減字不得分)

4、(3分)

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答題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入”說的是自己不喜歡的言行,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不要強人所難。

《論語》文言文8

論語一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一則翻譯: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裏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裏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論語二則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論語三則3.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裏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論語四則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論語八則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點。

【提示】這是孔子說的話,也是後世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說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說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斷跟別人墮落下去。孟子的母親因爲怕孟子受到壞鄰居的影響,連搬了三次家;杜甫寫詩自我誇耀“李邕求識面,王翰願爲鄰”,都說明了這種“榜樣的作用。

論語八則6.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道:“孔文子爲什麼被諡爲‘文’呢?”孔子說:“他聰明好學,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以爲恥,所以被諡爲‘文’。”

論語八則7.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與我哉?

孔子說:“默默地增加知識,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對我有什麼難呢?”

論語八則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爲謙虛的學習態度。

《論語》文言文9

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參考譯文】

孔子說:“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因難呢?”

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

孔子閒居在家裏的時候,衣冠楚楚,儀態溫和舒暢,悠閒自在。

孔子說:“我衰老得很厲害了,我好久沒有夢見周公了。”

孔子說:“以道爲志向,以德爲根據,以仁爲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孔子說:“只要自願拿着十餘乾肉爲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啓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孔子在這一天爲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幹;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

孔子所謹慎小心對待的是齋戒、戰爭和疾病這三件事。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爲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爲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爲有,虛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恆乎。”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爲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孔子說:“再給我幾年時間,到五十歲學習《易》,我便可以沒有大的過錯了。”

孔子有時講雅言,讀《詩》、念《書》、贊禮時,用的都是雅言。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爲什麼不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爲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爲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幹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裏,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孔子認爲)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陳司敗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禮。”孔子出來後,陳司敗向巫馬其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爲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爲吳孟子。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句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

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孔子說:“就書本知識來說,大約我和別人差不多,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孔子病情嚴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說:“有的。《誄》文上說:‘爲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很久以來就在祈禱了。”

孔子說:“奢侈了就會越禮,節儉了就會寒酸。與其越禮,寧可寒酸。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祥。

《論語》文言文10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1)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①之;惡不仁者,其爲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篇第四》)

(2)冉求曰:“非不說②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③畫④。” (《論語·雍也篇第六》)

【注】 ①尚:超過。②說:同“悅”。③女:同“汝”,即“你”。 ④畫:畫線爲界,止而不進。

你認爲這兩段體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孔子認爲不存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不是“不能”,而是“不爲”。這和“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講的是同一個道理。孔子認爲爲仁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一個自覺性和由此帶來的決心和毅力問題。

附【譯文】

(1)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喜歡仁的人,也沒有見過討厭不仁的人。喜歡仁的人,是受人崇敬無法超越的;討厭不仁的人,實行仁德的時候,是不會讓不仁的人對自己有不好的影響的'。有誰能夠用一天的時間把力量花在仁上的呢?我沒有見過力量不夠的人。大概有這種人吧,只是我沒有見過。”

(2)冉求說:“不是我不喜歡老師您的學說,而是我的能力有限。”

孔子說:“如果能力不夠的話,那麼到半路走不動了才停止前進,現在是你自己畫線爲界,止而不前啊!”

《論語》文言文11

1.學到學問知識,然後按時去溫習它們,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一起探討問題),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卻不怨恨,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嗎?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聰明的啊。

3(對於知識)瞭解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學習爲快樂的人。

4.幾個人一同出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在裏面。(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5.複習舊的`知識時,又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藉(這一點)成爲老師了。

6.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候,這樣以後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7.不要想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要速成,那麼就不能達到目的;貪圖小利,那麼就做不成大事

8.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這些時間)來思考,也沒有什麼益處,不如去學習更好。

《論語》文言文12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靈公》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譯文

①孔子說:“我大約十五歲志於學習堯、舜、禹、湯、文、武等先王之道。認真研究歷史,用心學習《詩》、《禮》、《書》等文化。三十歲時,我的學說已經建立了基礎,我也可以以我的學說立身於社會。四十歲時,我已知道我的學說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雖聽到各種議論,也不疑惑動搖。五十歲時,我已經明白道就是天。同時明白我是上天的僕人,上天交給我的使命就是修道、傳道。六十歲時,一聽別人的話,就能準確的理解,並能辨別判斷他的話正確與否。如果他的話有錯誤,我也知道他的話錯在什麼地方,爲什麼錯。而我的判斷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別人提出的問題,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歲時,天在我裏面,我在天裏面,天與我同在,天與我合一。因此能隨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規矩、法則。”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②孔子說:“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③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着胳膊來做枕頭,這樣做我很快樂。用不正當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貴,這對我如同浮雲一般(指不值得關心)。”

④敝縕袍:敝,破壞義。縕,亂絮。古無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稱綿,如今之絲綿

狐貉:以狐貉之皮爲裘,裘之貴者。

其由也與:《檀弓》,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爲養,死無以爲禮也。”《家語》:子路爲親負米。則衣敝縕袍乃實況,非設辭。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衛風雄雉》之詩。忮,害義。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傷之心也。求,貪義。恥己之無而欲求取於人。臧,善義。若能不忮不求,則何爲而不善?

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詩以美子路,子路終身誦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將不復於道更求進,故孔子復言此以警之。或說:不忮不求以下當別爲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組狐貉之對立來,分章則義不見,今不從。

先生說:“穿着破舊的綿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爲恥辱的,只有由了吧!”“《詩經》上說不忮刻,不貪求,這有什麼不好呀?”子路聽了,從此常誦止此詩。先生說:“這樣又何夠算好呀。”

⑤子貢問怎樣培養仁德。孔子說:“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們住在這個國家裏,就要敬奉那些賢能的大夫,結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爲仁”,培養仁德,修煉仁德。子貢問如何培養仁德,孔子回答怎樣做事。敬奉賢德的大夫,結交仁德的士人,目的是爲了培養仁德,人的才德,是經過磨礪薰陶形成的;工匠磨快他的工具,目的是爲了做好他的工作,工匠的工具是經過切磋琢磨形成的。二者一個是爲了培養仁德,一個是爲了做好工作,把做事比喻成爲仁。做事須要鋒利的工具,培養仁德須要敬奉結交賢德之人;有了鋒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學習賢人的機會就能培養仁德。

此文明確地告訴人們,培養仁德必須深入社會進行磨礪,以謙恭的態度尊重賢德之人,以真誠的行動結交仁德之士,有了這樣的機會和環境,就能成功地修煉仁德。

注釋:(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鋒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賢者”,“事”,敬奉。“友”,結交朋友。

⑥子貢問孔子說:“全鄉人都喜歡、讚揚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還不能肯定。”子貢又問孔子說:“全鄉人都厭惡、憎恨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鄉的好人都喜歡他,全鄉的壞人都厭惡他。”

⑦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比哪個更強些?”子貢答道,“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能聞一知十,我只能聞一知二。”孔子說,“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論語》文言文13

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

②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①。(《論語·公冶長》)

③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離婁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遠怨的方法?請簡要概括。(2分)

(2)在品德修養上,孔、孟爲什麼都主張反求諸己,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9.(1)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②不計較過去的仇怨。(每點1分)

(2)反求諸己,就是自我反省。因爲孔子認爲多責備自己就可以大大減少別人對自己的怨恨,孟子認爲凡是行爲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從自身找原因。(孔、孟的理由各2分)

參考譯文

①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說:愛別人,別人不來親近,就要反問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別人卻治理不好,就要反問自己智的程度;禮貌待人,別人卻不理睬,就要反問自己恭敬的程度。行爲有得不到預期效果的,都要反過來求問自己。

《論語》文言文14

11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1)。”請益(2)。曰:“無倦(3)。”

【註釋】

(1)先之勞之:先,引導,先導,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勞。

(2)益:請求增加一些。

(3)無倦:不厭倦,不鬆懈。

【譯文】

子路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勞。”子路請求多講一點。孔子說:“不要懈怠。”

12 仲弓爲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2)?”

【註釋】

(1)有司:古代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

(2)諸:“之乎”二字的合音。

【譯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先責成手下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讓他們各負其責,赦免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才來任職。”仲弓又問:“怎樣知道是賢才而把他們選拔出來呢?”孔子說:“選拔你所知道的,至於你不知道的賢才,別人難道還會埋沒他們嗎?”

13 子路曰:“衛君(1)待子爲政,子將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5)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6),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7)而已矣。”

【註釋】

(1)衛君:衛出公,名輒,衛靈公之孫。其父蒯聵被衛靈公驅逐出國,衛靈公死後,蒯輒繼位。蒯聵要回國爭奪君位,遭到蒯輒拒絕。這裏,孔子對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ī,什麼。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闕: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當。

(7)苟:苟且,馬馬虎虎。

【譯文】

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評析】

以上三章所講的中心問題都是如何從政。前兩章講當政者應當以身作則。要求百姓做的事情,當政者首先要告訴百姓,使百姓能夠搞清楚國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講的引導百姓。但在這三章中講得最重要的問題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組成部分。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纔可以做到“言順”,接下來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14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3)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註釋】

(1)圃:音pǔ,菜地,引申爲種菜。

(2)用情:情,情實。以真心實情來對待。

(3)襁:音qiǎng,背嬰孩的揹簍。

【譯文】

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以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揹着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裏用得着自己去種莊稼呢?“

【評析】

孔子毫不客氣地指責想學種莊稼和種菜的樊遲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認爲,在上位的人哪裏需要學習種莊稼、種菜之類的知識,只要重視禮、義、信也就足夠了。他培養學生,不是爲了以後去種莊稼種菜,而是爲了從政爲官。在孔子時代,接受教育的人畢竟是少數,勞動者只要有充沛的體力就可以從事農業生產,而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培養實行統治的知識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並不是爲了培養勞動者。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相對的合理性。

15 子曰:“誦三百,授之以政,不達(1);使於四方,不能專對(2)。雖多,亦奚以(3)爲?”

【註釋】

(1)達:通達。這裏是會運用的意思。

(2)專對:獨立對答。

(3)以:用。

【譯文】

孔子說:“把《詩》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不能獨立地辦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麼用呢?”

【評析】

詩,也是孔子教授學生的主要內容之一。他教學生誦詩,不單純是爲了誦詩,而爲了把詩的思想運用到指導政治活動之中。儒家不主張死背硬記,當書呆子,而是要學以致用,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

1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B>

孔子說:“自身正了,即使不發佈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自身不正,即使發佈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17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譯文】

孔子說:“魯和衛兩國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樣。”

【評析】

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衛國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當時兩國的政治情況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說,魯國的國事和衛國的國事,就像兄弟一樣。

18 子謂衛公子荊(1):“善居室(2)。始有,曰:‘苟(3)合(4)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註釋】

(1)衛公子荊:衛國大夫,字南楚,衛獻公的兒子。

(2)善居室:善於管理經濟,居家過日子。

(3)苟:差不多。

(4)合:足夠。

【譯文】

孔子談到衛國的公子荊時說:“他善於管理經濟,居家理財。剛開始有一點,他說:‘差不多也就夠了。’稍爲多一點時,他說:‘差不多就算完備了。’更多一點時,他說:‘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19 子適衛,冉有僕(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註釋】

(1)僕:駕車。

(2)庶:衆多,這裏指人口衆多。

【譯文】

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爲他駕車。孔子說:“人口真多呀!”冉有說:“人口已經夠多了,還要再做什麼呢?”孔子說:“使他們富起來。”冉有說:“富了以後又還要做些什麼?”孔子說:“對他們進行教化。”

【評析】

在本章裏,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後教”。這是正確的.。但這並不是說,對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觀念中,教化百姓始終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所以,在這裏,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1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譯文】

孔子說:“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國家,一年便可以搞出個樣子,三年就一定會有成效。”

111 子曰:“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譯文】

孔子說:“善人治理國家,經過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殘暴,廢除刑罰殺戮了。這話真對呀!”

【評析】

孔子說,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時間,可以“勝殘去殺”,達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實,從這句話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並不排除刑罰的必要手段。這在現實的政治活動中,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1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譯文】

孔子說:“如果有王者興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實現仁政。”

【評析】

上一章孔子講,善人施行德治需要一百年的時間纔可以到達理想境界,本章又說,王者治理國家也需要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實現仁政。同樣,王者在實現仁政之前的三十年間,也不能排除刑罰殺戮手段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13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爲,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爲,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評析】

俗話說:“正人先正己。”本章裏孔子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從政爲官的重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價值的。

1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譯文】

冉求退朝回來,孔子說:“爲什麼回來得這麼晚呀?”冉求說:“有政事。”孔子說:“只是一般的事務吧?如果有政事,雖然國君不用我了,我也會知道的。”

115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爲君難,爲臣不易。’如知爲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爲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譯文】

魯定公問:“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興盛,有這樣的話嗎?”孔子答道:“不可能有這樣的話,但有近乎於這樣的話。有人說:‘做君難,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難,這不近乎於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嗎?”魯定公又問:“一句話可以亡國,有這樣的話嗎?”孔子回答說:“不可能有這樣的話,但有近乎這樣的話。有人說過:‘我做君主並沒有什麼可高興的,我所高興的只在於我所說的話沒有人敢於違抗。’如果說得對而沒有人違抗,不也好嗎?如果說得不對而沒有人違抗,那不就近乎於一句話可以亡國嗎?”

【評析】

對於魯定公的提問,孔子實際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勸告定公,應當行仁政、禮治,不應以國君所說的話無人敢於違抗而感到高興,這是值得注意的。作爲在上位的統治者,一個念頭、一句話如果不當,就有可能導致亡國喪天下的結局。

116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

【譯文】

葉公問孔子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來歸附。”

117 子夏爲莒父(1)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註釋】

(1)莒父:莒,音jǔ。魯國的一個城邑,在今山東省莒縣境內。

【譯文】

子夏做莒父的總管,問孔子怎樣辦理政事。孔子說:“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評析】

“欲速則不達”,貫穿着辯證法思想,即對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轉化。孔子要求子夏從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則就無法達到目的;不要貪求小利,否則就做不成大事。

118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證(4)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

【註釋】

(1)黨:鄉黨,古代以五百戶爲一黨。

(2)直躬者:正直的人。

(3)攘羊:偷羊。

(4)證:告發。

【譯文】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的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告發了父親。”孔子說:“我家鄉的正直的人和你講的正直人不一樣:父親爲兒子隱瞞,兒子爲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評析】

孔子認爲“父爲子隱,子爲父隱”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看來,他把正直的道德納入“孝”與“慈”的範疇之中了,一切都要服從“禮”的規定。這在今天當然應予揚棄。

119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譯文】

樊遲問怎樣纔是仁。孔子說:“平常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

【評析】

這裏孔子對“仁”的解釋,是以“恭”、“敬”、“忠”三個德目爲基本內涵。在家恭敬有禮,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辦事嚴肅謹慎,就是要符合“禮”的要求;待人忠厚誠實顯示出仁德的本色。

120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硜硜(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註釋】

(1)士:士在周代貴族中位於最低層。此後,士成爲古代社會知識分子的通稱。

(2)果:果斷、堅決。

(3)硜硜:音kēng,象聲詞,敲擊石頭的聲音。這裏引申爲像石塊那樣堅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狹小的人。

《論語》文言文15

原文

第一到第九則爲語錄體,第十則爲對話體。這裏所編的十則分別選自《學而》、《爲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衛靈公》。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爲政》)

5.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zhì)也。”(《爲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hǎn)》)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複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爲“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爲“時常”。“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爲朋,同志爲友。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爲並且)例:學而時習之。

轉折。(可譯爲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瞭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爲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爲“我”或“自己”

第二則:爲人處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爲(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爲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檢查,反省。

爲:替。

謀:謀劃。

忠:盡心盡力。

信:誠信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藉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 注: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爲“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爲“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爲合併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爲完整:在能力範圍以內,儘量廣泛閱覽典籍,反覆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複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爲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爲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爲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爲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藉。

爲:作爲。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爲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係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錶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這裏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的辯證關係,認爲二者不可偏廢。

第五則: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zhì)也。”(《爲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爲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聰明的。”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註》)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纔是聰明智慧。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

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有要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看齊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句末語氣詞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爲鑑,取長補短。

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爲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 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爲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詞“於之”,在那裏;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第八則: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爲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意志堅強 :剛強,勇毅

仁:這裏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已:結束

第九則:修身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爲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裏的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的”。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然後(古今詞):然 ,後。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後,以後。

士:有抱負的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

第十則:修身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爲警世格言。

逐則註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啓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係。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