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田父得玉文言文翻譯

田父得玉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大家是否閱讀過《田父得玉》這篇文言文呢?知道這篇文言文的解釋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田父得玉文言文翻譯,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田父得玉文言文翻譯

  田父得玉-原文:

魏田父有耕於野者⑴,得寶玉徑尺⑵,弗知其玉也,以告鄰人。鄰人陰欲圖之⑶,謂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⑷,弗如復之”⑸。

田父雖疑,猶錄以歸⑹,置於廡下⑺。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稱家大怖⑻,復以告鄰人。鄰人曰:“此怪之徵,遄棄⑼,殃可銷⑽。”於是遽而棄於遠野⑾。

鄰人無何盜之⑿,以獻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⒀。玉工望之,再拜卻立⒁,曰:“敢賀大王得此天下之寶⒂,臣未嘗見。”

王問其價。玉工曰:“此玉無價以當(22)之。五城之都⒃,僅可一觀。”魏王立賜獻玉者千金,封以上大夫祿⒄。

――節選自尹文⒅《尹文子·大道上》⒆

  田父得玉-翻譯

魏國有個在野外耕作的農夫,揀到一塊直徑有一尺的寶玉,但他不識寶,便把此事告訴了(他的)鄰居。鄰居暗中盤算要把寶玉弄到手,欺騙農夫說:“這是一塊鬼怪石頭,收藏起來,對家庭不吉利,不如把它再放回原處去。”那農夫雖然心中疑懼,還是把它搬回家中,(農夫把寶玉)放在房廊之下。當夜寶玉通明,(光)照亮了整個房子,農夫全家驚恐萬狀,又把發生的事告訴鄰居。鄰居說:“這就是鬼怪的徵兆,趕快丟掉,災禍即可消除。”老農夫感到害怕就把寶玉丟到很遠的'野外去了。那鄰居沒等多久就偷偷去把它偷取回來,(鄰居將玉石)獻給了魏王。魏王召玉工來鑑別,玉工遠遠一看,朝魏王行了隆重的再拜之禮,然後站起來說:“我冒昧地恭賀大王得到了這塊天下名寶,這樣的稀世珍寶小臣還從沒見過啊。”魏王問那玉石的價值,玉工說:“這是無價之寶。就是拿五座城池來換,也就只可以看一眼而已。”魏王立即賞賜給獻玉人千斤金子,還封他爲上大夫。

  田父得玉 -字詞註釋:

1. 魏:魏國,戰國時諸侯國之一,都城在現在河南省開封市西北。田父:年老的農民。

2. 徑尺:直徑一尺。

3. 陰:暗中。圖:圖謀,謀取。

4. 畜:收藏,保留。

5. 復之:把寶玉放回原處。

6. 猶:還。錄:取。

7. 廡(wǔ):廊,廂房。

8. 舉家:全家。怖:恐懼。

9. 遄(chuán):快,迅速。遄棄:趕快丟棄。

10. 銷:消失。

11. 於是遽(jù):於是:因此,就這樣。遽:立即

12. 無何:沒等多久,無幾何。

13. 相(xiàng):察看,鑑別。

14. 再拜:古人行禮的1種方式,跪拜兩次。卻:退。

15. 敢:謙詞,有“冒昧”的意思。

16. 五城之都:泛指天下的名都。即以五城爲價,纔可以看上一眼。

17. 長食上大夫:永遠享用上大夫的俸祿。

18.田父:農夫。

19:錄:取。

20:詐:欺騙。

21:食:享用,享受。

22:當:適合,得當。

上大夫:僅次於卿的官職。

22:尹文(約公元前350-前285):又稱尹文子,戰國中期齊國思想家。齊宣王時在齊國都城臨淄稷下學宮講學。他強調名實一致和法治。

23:《尹文子》由後人收集尹文的文章編撰而成的集子:系戰國時墨家後學之作,大都是先秦人物故事、寓言小品,文簡理豐,辭約而精,現存《尹文子》二篇,系魏晉人僞託之書,分《大道上》、《大道下》二篇,其大旨本黃老刑名家言,泛論大道無形,檢形定名,以仁義禮樂名法刑賞爲治世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