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清史稿·劉長佑傳》文言文翻譯

《清史稿·劉長佑傳》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導語:對於文言文,同學們應該多多練習。翻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史稿·劉長佑傳》文言文翻譯,供各位參閱,希望對大家有用。

《清史稿·劉長佑傳》文言文翻譯

原文:

劉長佑,字印渠,湖南新寧人。道光二十九年拔貢。與同縣江忠源友。咸豐二年,忠源率鄉勇赴廣西助剿,長佑從。粵匪自桂林走湖南,忠源破之於蓑衣渡,長佑有贊畫功,獎敘教諭。又從破瀏陽徵義堂會匪,擢知縣。咸豐三年,平衡山土匪,擢同知直隸州。

十年,擢廣西巡撫。時廣西土匪猶蔓延,大者踞郡縣,小者千百爲羣,倏兵倏賊。長佑蒞任,整飭吏治,興練水師,匪氛漸戢。軍事餉事差能自固,不盡仰資鄰省。十一年,遣劉坤一剿柳州土匪,斬其渠伍聲揚,餘黨就撫。

擢雲貴總督二年抵任先是滇邊野番殺英人馬加理爲交涉鉅案及議定允於雲南設埠通商詔下其議,長佑疏言:“萬一防護不及,致有同於前案,或更甚於前案,其有害於雲南一隅猶小,其有撓於中夏全局甚大。洋人通商,意在圖利,亦斷無不思遠害之理。應俟三五年內外官民稍稍安定,遣員商辦。”長佑以滇事漸定,屢疏引病乞罷,優詔慰留。

七年,法兵窺越南東京。長佑疏言:“與其既失越境,爲守邊之計,不若乘其始動,爲弭釁之謀。請以廣西兵二萬爲中路,廣東、雲南各以萬人相犄角。廣東之兵自欽、連而入,雲南之兵出洮江而東。別以輪船守廣東順化港口,斷其首尾,法人必無自全之理。”又力言劉永福可禦敵,請密諭越王給其兵食。疏入,詔下廷議。

尋坐雲南報銷失察,降三級。十三年,卒於家。詔念前功,嘉其端謹老成,開復處分,仍依總督例議恤,諡武慎。廣西、雲南、湖南並立專祠。

(選自《清史稿·劉長佑傳》,有刪節)

譯文:

劉長佑,字印渠,湖南新寧人。道光二十九年被選做拔貢。他與同縣的江忠源是好友。咸豐二年,江忠源率領鄉勇奔赴廣西幫助剿匪,劉長佑跟隨前往。廣西的土匪從桂林逃跑到湖南,江忠源在蓑衣渡剿滅土匪,劉長佑有輔佐謀劃的功勞,朝廷獎勵他擔任教諭。劉長佑又跟從江忠源打敗瀏陽徵義堂的會匪,提拔做知縣。咸豐三年,平定衡山的土匪,升做直隸州同知。

十年,提升做廣西巡撫。當時廣西的匪情還在蔓延,大的土匪盤踞在郡縣,小的土匪成百上千集結成羣,一下子是兵一下子又是賊。劉長佑到任後,整頓官府秩序,設立訓練水師,土匪慢慢地收斂了。商貿流通,稅收增倍,軍費勉強能夠自己保障,不用全部仗仰鄰省資助。十一年,劉長佑派遣劉坤一剿柳州的土匪,斬了土匪首領伍聲揚,土匪餘黨被安撫。

劉長佑被提升做雲貴總督,第二年,纔到雲南上任。在此之前,雲南邊境不受約束的少數民族殺了英國人馬加理,爲了交涉處理這個大案,到後來商議決定,允許在雲南設口岸通商。皇帝下詔大臣諫議,劉長佑上疏說:“萬一防護措施不周全,導致又發生與從前相同的案子,甚至比以前更嚴重的案子,這對雲南一個角落有害尚且是小事,它擾亂國家全局就很嚴重了。洋人通商,用意在謀取利益,也斷無沒有圖謀長遠禍害中國的道理。應該等三五年後雲南境內的官民慢慢安定下來,再派官員與英國人商議辦理。”劉長佑認爲雲南的事逐漸安定,多次上疏以生病爲由請求辭職,皇帝用褒美嘉獎的'詔書安慰挽留他。

七年,法國軍隊窺視越南東京。劉長佑上疏說:“與其在失去越南邊境後,再作守邊考慮,不如趁法國軍隊纔開始行動,就做好消除邊境爭端的謀劃。請用廣西二萬兵作爲中路,廣東、雲南各用一萬兵來牽制夾擊敵人,互相支援。廣東的軍隊從欽、連進入,雲南的軍隊過洮江向東推進。另外用輪船守住廣東順化港口,切斷法軍的後路,法軍一定沒有自我保全的道理。”又極力進言劉永福能夠抵禦敵軍,請求祕密告訴越王供給劉永福軍糧。奏疏呈上,皇帝下詔在朝廷上討論。

不久,劉長佑因爲被雲南軍費報銷舞弊案牽連,降了三級官。十三年,劉長佑在家裏去世。皇帝下詔追念他從前的功勞,表彰他的端正謹慎穩重,免除他過去的處分,仍舊依照總督先例評定功績,褒贈撫卹,封他諡號爲武慎。廣西、雲南、湖南都爲他建立專祠。

  《宋書·何承天傳》文言文翻譯

原文:

何承天,東海郯人也。承天五歲失父。母徐氏,聰明博學,故承天幼漸訓議,儒史百家,莫不該覽。隆安四年,南蠻校尉桓偉命爲參軍。時殷仲堪、桓玄等互舉兵以向朝廷,承天懼禍難未已,解職還益陽。義旗初,長沙公陶延壽以爲其輔國府參軍,遣通敬於高祖,因除瀏陽令,尋去職還都。撫軍將軍劉毅鎮姑孰,版爲行參軍。毅嚐出行,而鄢陵縣吏陳滿射鳥,箭誤中直帥,雖不傷人,處法棄市。承天議曰:“獄貴情斷,疑則從輕。昔驚漢文帝乘輿馬者,張釋之劾以犯蹕,罪止罰金。何者?明其無心於驚馬也。故不以乘輿之重,加以異制。今滿意在射鳥,非有心於中人。按律過誤傷人,三歲刑,況不傷乎?微罰可也。”謝晦鎮江陵,請爲南蠻長史。晦進號衛將軍,轉諮議參軍,領記室。前益州刺史蕭摹之、前巴西太守劉道產去職還江陵,晦將殺之,承天盡力營救,皆得全免。晦既下,承天留府不從。及到彥之至馬頭,承天自詣歸罪,彥之以其有誠,宥之,使行南蠻府事。七年彥之北伐請爲右軍錄事及彥之敗退承天以才非軍旅得免刑責以補尚書殿中郎,兼左丞。承天爲性剛愎,不能屈意朝右,頗以所長侮同列。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國史。二十四年,承天遷廷尉,未拜,上欲以爲吏部,已受密旨,承天宣漏之,坐免官。卒於家,年七十八。先是,《禮論》有八百卷,承天刪減併合,以類相從,凡爲三百卷,並《前傳》、《雜語》、《纂文》、論並傳於世。又改定《元嘉歷》,語在《律曆志》。

(節選自《宋書·何承天傳》)

譯文:

何承天,東海郯城人。何承天五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徐氏,生性聰慧學識廣博,所以何承天小時候便受到訓詁教育的薰陶,經史百家,沒有不詳盡通習的。晉隆安四年,南蠻校尉桓偉任命何承天爲參軍,當時殷仲堪、桓玄等人相繼舉兵反抗朝廷,何承天懼怕禍亂不息,就棄職回到益陽。起義之初,長沙公陶延壽任命何承天爲他的輔國府參軍,派人通報以尊奉宋高祖,於是任命何承天爲瀏陽縣令,不久他便離職回到京都。撫軍將軍劉毅鎮守姑孰城,授予何承天爲行參軍的官職。劉毅曾經外出行走,鄢陵縣吏陳滿用弓箭射鳥,箭誤中了值勤的將領,雖然沒有傷到人,但是被處以棄市的刑罰。何承天提議說:“官司應重視實情斷決,有疑問則從輕處理。先前使漢文帝劉恆所乘之馬受驚的人,張釋之以犯蹕之罪名彈劾,而處罰也只到罰金,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明白他無意驚動帝王之馬,所以不以驚駕的重罰施加於他,而是施加以不同的條例。現在陳滿的本意在於射鳥,不是有意射人。按照法律,過失傷害人命的,判三年刑,何況還沒有傷人呢?輕微處罰一下就行了。”謝晦鎮守江陵,拜請何承天爲南蠻長史。謝晦晉升爲衛將軍,何承天就轉任爲諮議參軍,兼做記室。益州前任刺史蕭摹之,巴西郡前任太守劉道產離官還於江陵,謝晦想殺掉他們,何承天竭力營救,所有的人得以倖免。謝晦被攻克,何承天留在城府中不隨行,等到到彥之到馬頭時,何承天親自去見他並向他請罪,到彥之因爲他有誠意,寬恕了他,命他兼作南蠻府事。元嘉七年,到彥之出師北伐,拜請任命何承天爲右軍錄事。等到到彥之戰敗潰退,何承天因才能不適于軍旅,得以免除刑罰,而任命爲尚書殿中郎,併兼左丞。何承天本性倔強固執,不能委屈心意逢迎朝中的大官,常用自己所長輕慢同僚。元嘉十六年,被任命爲著作佐郎,編撰國史。元嘉二十四年,何承天遷職爲廷尉,還沒有正式授予官職,皇上又準備任他爲吏部尚書,已下達了密令,何承天泄密,因此被免官,死在家中,享年七十八歲。原來的《禮論》有八百卷,何承天刪減合併,按門類相合並,共有三百卷。此外還有《前傳》、《雜語》、《纂文》、《論》等流傳於世。另外,還修訂了《元嘉歷》,這在《律曆志》中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