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終南山》古詩賞析3篇

《終南山》古詩賞析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作爲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終南山》古詩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終南山》古詩賞析3篇

《終南山》古詩賞析1

《終南山》

作者: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終南山》【註解】

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峯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爲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2.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峯。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這裏指帝都長安。

4.青靄:淡淡的雲氣。山中的嵐氣。靄:雲氣。入:接近。

5.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爲誇張之詞。

6.分野兩句:言終南山高大,分隔山南山北兩種景象,各山谷間的陰晴變化也有所不同。古以二十八宿星座的區分標誌地上的界域叫分野。

7.人處:人家、村子。指有人煙處。

《終南山》【韻譯】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連着山一直蜿蜓到海邊。

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峯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終南山》【背景】

開元二十九年(741),王維回到京城後,曾隱居終南山,該詩當作於這一時期。

由於終南山靠近帝都長安,達官顯貴、風流雅士凡在長安待過一段時間者無不遊覽終南山,又無不詩興大發,吟詠這瑰麗無比的風光。據不完全統計,《全唐詩》中有關終南山者,在1500首以上。但詩名直書“終南山”者,唯王維一人耳。王維傾慕終南山美景,後來索性在藍田輞峪內購置了別業,長時期地在那裏住了下來。他在輞峪寫下了大量山水詩篇,表現那裏千變萬化的奇景。王維“山水詩人”的美譽也由此而來。後世公認,唐詩寫終南山最多最好的是王維,而王維寫終南山的諸多詩篇中尤以《終南山》一詩最具代表性。

本詩以作者的遊蹤爲主線,對終南山的美麗景象進行了生動描繪。首聯寫遠眺,用誇張手法勾勒出了終南山的高峻、寬廣;頷聯寫近觀,採用了互文見義的手法描寫山中雲霧繚繞,變幻莫測的奇妙景象;頸聯寫俯視,從咫尺山水見萬里之勢,突出了終南山的遼闊、景象的千形萬態;尾聯寫詩人自己,流連往返,以至於天晚欲找人家投宿。

《終南山》【評析】

詩歌的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 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於遙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峯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纔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裏爲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峯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峯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峯”,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從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峯”,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怎麼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終南山》【點評】

田園山水詩人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清新淡雅;讀其詩似遊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盡是詩人豪情萬丈。

《終南山》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亮點之作,全詩共八句,層次分明,詩意明朗。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陝縣,東西綿延八百里,其勢之大,其峯之高是令無數文人騷客所折服和吟詠的,這些王維都把握得相當好,傳神之筆將其描繪得淋漓盡致。

首聯詩人運用誇張的手法,給讀者一個終南山海拔高,延綿遙遠的整體印象。“太乙”爲終南山主峯,其高何許,詩人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或是大概數據,一個“近”字,還有“天都”,將終南山的“高峻”勾勒出來了。“到海隅”有又令讀者感到終南山延綿之廣,視野之開闊,意境之宏大。

頷聯王維通過“白雲”作襯,虛實結合;“青靄入看無”一句帶讀者進入神祕的終南山的氤氳之中。其觀景視角又遠及近,先白描出終南山的遠景,爾後隨着遊蹤的變化,景色也迥異。原先白雲繚繞的山峯,此時卻沒有一點霧靄的蹤跡。神祕之境在詩人的“引帶”下“真相大白”,暢快之意油然而“升”。

頸聯“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此刻詩人着眼於終南山的各個子峯,“變”字道出了終南山的山巒起伏之大,子峯之多。接着王維巧妙的對“衆壑”的陰晴對比,間接地把終南山的羣峯相隔的距離點出,“殊”更意味深長的道出了“同山不同天”的奇異。

到了尾聯,王維卻拋開寫景,轉向記事。面對如此美好的終南山,景色悠然,令無數遊客戀戀不捨,以至於他“欲投人處宿”,其愜意心境由此看出。一則可以舒緩遊走之累,二則,能飽覽山色只美,山野之趣,品味其幽靜,而自古終南山就是文人騷客隱逸休憩之地,王維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隔水問憔夫”有把讀者的注意力投向山中之水,山野之夫。那種生活該是多麼清明潔淨的山水啊,樵夫該是多麼淳樸和藹啊!此時又似詩人內心對終南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蟲一人的鐘愛。

整首詩情景交融,寓心於山水,詩人心緒的愉悅如山泉般噴涌而出,沒有小女子的柔情描摹,展現的是一種恢弘壯大的氣勢,是終南山之壯美境象。

《終南山》【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爲維摩詰,維摩詰經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爲淨名、無垢稱詰,意思是以潔淨,沒有染污而稱的人,但是,因爲如此拆分,意思變成了渾身上下髒的很均勻。儘管如此,但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爲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上理。”(苑鹹《酬王維序》),死後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裏,根據王維寫的《請施莊爲寺表》雲:“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的薰陶,同時,根據《王右丞集註》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係是說:“維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可見王維確實也佛家姻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着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爲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牀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爲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中進士第,爲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爲中書令。王維被擢爲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爲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爲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着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爲一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的後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爲“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爲“王孟”。

《終南山》古詩賞析2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註解】

⑴終南山:即秦嶺,在今西安市南,唐時士子多隱居於此山。過:拜訪。斛(hú)斯山人:複姓斛斯的一位隱士。

⑵碧山:指終南山。下:下山。

⑶卻顧:回頭望。所來徑:下山的小路。

⑷蒼蒼:指灰白色的山路。翠微:青翠的山坡,此處指終南山。

⑸相攜:下山時路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及:到。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⑹荊扉:荊條編扎的柴門。

⑺青蘿:攀纏在樹枝上下垂的藤蔓。行衣:行人的衣服。

⑻揮:舉杯。

⑼松風:古樂府琴曲名,即《風入松曲》,此處也有歌聲隨風而入松林的意思。

⑽河星稀:銀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謂夜已深了。

⑾陶然:歡樂的樣子。機:世俗的心機。忘機:忘記世俗的機心,不謀虛名蠅利。

【韻譯】

從碧山下來,暮色正蒼茫,

伴隨我回歸,是皓月寒光。

我不時回頭,把來路顧盼:

茫茫小路上,橫臥青翠坡。

路上遇山人,邀去他草堂,

孩兒們聞聲,把荊門開放。

一條小幽徑,入繁茂竹林,

枝丫的蘿蔓,拂我的衣裳。

歡聲笑語時,主留我住宿,

擺設的美酒,把盞話蠶桑。

長歌吟唱的,風鬆的樂章,

歌罷夜闌後,漢稀星閃亮。

我醉得糊塗,你樂得癲狂,

同歡樂陶醉,把世俗遺忘。

【評析】

我國的田園詩以晉末陶潛爲開山祖,他的詩,對後代影響很大。李白這首田園詩,似也有陶詩那種描寫瑣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風格。

詩以“暮”開首,爲“宿”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鬆,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

此詩以田家、飲酒爲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然陶詩顯得平淡恬靜,既不首意染色,口氣也極和緩。如“曖曖無人村,依依墟里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等。而李詩卻着意渲染。細吟“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就會覺得色彩鮮明,神情飛揚。可見陶李兩者風格迥異。

《終南山》古詩賞析3

《終南山》

唐代: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譯文

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着山一直蜿蜒到海邊。

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峯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註釋

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峯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爲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峯。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這裏指帝都長安。

青靄:山中的嵐氣。靄:雲氣。

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爲誇張之詞。

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分中國境內的地域,被稱爲分野。地上的每一個區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

壑:山谷。“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這兩句詩是說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峯兩側的分野都變了,衆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人處:有人煙處。

賞析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 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於遙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峯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王維卻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蘊。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纔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裏爲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峯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峯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峯”,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衆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峯”,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怎麼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詩旨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蘊。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