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6篇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那麼你有了解過發言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6篇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1

親愛的父母:大家好!

今天我們坐在這裏討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希望孩子有優異的學習成績,是每一位家長的共同願望。但是每個孩子之間都有個體差異。家長只能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少一些困惑,多一些睿智;孩子會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成功。自從徐燕航上了小學,我們的父母也跟着她一起學習長大。在這方面,我們也得到一些小啓示:

1、瞭解學習成績與學習習慣的關係。

每次考試,100分不是最好的,90分不一定比100分差。只有當家長在100分試卷中發現不足,在90分試卷中發現期望,這纔是家長應該做的功課。首先要發現孩子的進步,鼓勵她每一次成長,批判地看待孩子的缺點。一般來說,對於高分的試卷,我們採取挑毛病的方法,因爲孩子這個時候很開心,心理上能承受一點打擊。這時候教育可以起到兩個作用:一是不自滿,更重要的是爲以後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方向。至於孩子們認爲不好的論文,應該給予鼓勵。分析原因的時候,找出改正的方法,不能用簡單的方法批量去掉。這樣孩子就會形成對考試的正確態度,以後對待其他問題也是一樣或者差不多。學習不是給父母的,是一種習慣。

2.引導孩子自覺、獨立、快樂地學習。

學習成績好與孩子的學習習慣、先天智商、學習環境、教學方法有關。學習環境和教學是外因,智商是內因,習慣是外因和內因的綜合結果。內因是天生的,我們可以改變,可以改變的,最容易改變的是外因。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要從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入手。我們家長的任務是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爲家庭中的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讓孩子當小學老師”是我們找到的好辦法。徐燕恆會承擔學習上的困難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2

尊敬的學校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年級三班的xx同學的媽媽,今天非常榮幸來到咱們的家長交流會上,與大家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在交流之前,請允許我向學校領導和全體老師由衷的說聲謝謝,孩子來到外海實驗學校的每一分成長都離不開您的悉心指導和教育,我相信這不僅是我的心聲,也是在座所有家長們的心聲。

我一直認爲女兒能夠來到這所學校,她好有福氣。首先是因爲有兩位德高望重的校長,您二位在辦學上始終堅持以學生爲本的辦學理念,堅持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而不是急功近利,單純的追求學習成績,這是讓我們家長深感欣慰和踏實之處。一直讓我尤爲感動的是,咱們學校幾年來一直進行的詩文考級活動,這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將是受益無窮的。我在後邊的講述中會重點來談。其次,孩子在外海期間所有的班主任都極爲負責,中低年級時有細緻入微的閆老師,是您讓孩子愉快地度過了轉學的過渡期,儘快的融入到了這所學校。還有就是現今的李老師,作爲六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壓在您身上的重擔可想而知了。在如此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壓力下,您不僅教書更加重視孩子心智的成長,不斷地給孩子鼓勵,讓孩子逐漸增強自信心。感謝班主任們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對她的諸多幫助。再就是任課老師,每次接送孩子與各科老師去交流時,在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同時又被老師們的敬業精神感染着,感動着。感激之詞溢於言表,還有很多很多,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會有許多心得體會,與其說是教育孩子,不如說是與孩子共同成長。各位家長朋友們,是否還依稀記得十幾年前當我們的孩子呱呱落地時,我們的那份欣喜,那份激動。而那一刻起,我們不僅擁有了爲人父母的榮耀,更是有了一份責任和重擔。從那以後我們就開始慢慢求學路,學習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回顧這十餘年來,我也有心得,感謝曉楠老師,感謝領導老師們,感謝各位家長給到我這一次與大家分享的機會。

首先,性格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完善的性格是極爲重要的。

讓孩子擁有積極快樂的心態,懂得感恩,學會與人相處,在集體中擁有團隊合作精神。衆所周知,言傳重於身教,這些優良性格的培養,是需要家長在平日的生活中身體力行的去做。

與孩子相處時,學會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有人說讚美和鼓勵能使白癡變成天才,這句話可能有點誇張,但是也有其一定的道理。想想我們成年人在工作單位都渴望得到領導或同事的讚美和認可,更何況是孩子呢。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抓住鼓勵的契機,而不是不着邊際的隨便誇孩子。清暘平時學鋼琴,記得有一段時間開始倦怠了,我看着她那懶洋洋,敷衍了事的狀態心裏有點着急,找了個機會跟孩子詳談了一次,基本就是說彈琴的重要性,言語之間給她很多有一定能彈好的暗示,後來一段時間女兒彈琴確實有點進步,有一次她用心彈了一曲之後,我語重心長的說,女兒聽你彈琴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哈,這無疑會給孩子很大的鼓舞。讓她逐漸產生自信,給自己一個良性的暗示:我能行。

其次,閱讀的重要性。

有人說,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是的,在衆多的好習慣中,閱讀時尤爲重要的一項。10—14歲,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黃金閱讀期。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有效的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一個人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讓孩子書包裏多點“太陽”。書籍會給孩子打開一翻新的世界。然而閱讀習慣的養成,尤其是對於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來講,學校的相應的管理制度就凸顯其重要性了,講到這我不得不再一次感謝校長和所有的老師們的辛勤付出了,對孩子們閱讀能力培養不僅重視,而且落實到了實處。每年假期,都有相應的閱讀書目。清暘的閱讀愛好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看着孩子的漢字量已經大大增加,我買了一本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也是想試試看她能否讀得懂。沒成想丫頭很快就讀完了,當然以她那時的理解力,應該是囫圇吞棗的讀得。但無論怎樣講,孩子對閱讀開始有感覺了。來到外海後,配合每學期老師要求的閱讀書目,孩子的閱讀量不斷增加,更爲可喜的是,女兒愛上了讀書,讀起書來有時會如飢似渴。

說到閱讀,還有一點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經典誦讀。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國古典文學讓人陶冶情操,心清氣靜。國學經典能提升孩子的境界,放大孩子的格局,提升智慧,只有這樣的孩子纔是人格飽滿,人性光明,德才兼備的孩子。國學能教會一個男孩子做一個正直的男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的思想像大海一樣深邃,他的心胸像天空一樣開闊,他絕對不會爲了一點小是小非斤斤計較,更不會因爲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悶悶不樂。國學能教會一個女孩子,像水一樣柔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會教會女孩子自尊自愛、善良賢慧。

爲人父母,我們應該讓孩子在童蒙時期就做到親近聖賢,開啓孩子的智慧。其實在孩子讀一年級的時候我曾經嘗試着讓孩子背誦注音版的論語和道德經,但是很難堅持,然而值得慶幸的是,來到了外海,我們有了詩文考級,在領導和老師們的推動下,孩子真正的積累了古詩文,這對孩子的未來的成長,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何等重要啊。我深知,這期間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付出是巨大的。我曾做過了解,也有很多學校實行過經典背誦,但要麼是沒有落實,要麼就是堅持不下來,而外海的老師們,這些年來一如既往的堅持着,作爲孩子,作爲家長我們好有福氣,再次感謝啊。

第三,旅行的重要性。

讀萬卷書,不能死讀,那是呆子;行萬里路,也不能白行,那是販夫。讀書,要學會思考,旅行,也要深度旅行。兩者結合,纔會真正讓孩子形成多元化價值觀。旅行,是一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爲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天然就該如此的。旅行,就是讓我們知曉,離開我們居住的地方,五十里、五百里、五千裏之外的地方,那裏的山是什麼樣的,那裏的水是什麼樣的,那裏的房子是什麼樣的,那裏的人是什麼樣的……最關鍵的,則是那裏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

記得前年帶着女兒去臺灣,不僅感受到了寶島自然風景美妙絕倫,品嚐了熱帶水果及臺灣的各色小吃,而且領略了當地的人文特色。記得有天晚上我們在一個小鎮休息,大約已經九點多快十點的光景了,路上行人稀少,偶遇十字路口恰逢紅燈,橫穿的路線根本沒有過往車輛,但與我們同行的當地人依然穩穩的站在路這邊,一直等到綠燈放行才肯過馬路。我和女兒對這一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我們去日本,如果說自然風景遠不及我們祖國的壯麗山河,但是依然會被他們對工作的嚴謹敬業,無論在哪裏都是整潔如新的環境所打動。還有清暘七歲那年去日照,一定會在她童年的記憶力留存着在海邊篝火晚會時,在衆人面前舞過那曲鈴兒響叮噹的快樂與成就感吧。這些,所有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都是無法在家裏可以體會到的。

第四,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這是毋容置疑的。在學習方面,我們慶幸我們的孩子有着極強責任心的老師們,他們會傳授最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作爲家長,我們需要做的是身教重於言傳。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們學啥。您知道嗎,感覺比語言快十倍,當我們想讓孩子多讀書時,我們有沒有有沒有潛下心來讀書刊播,當我們想讓孩子用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學習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對我們的工作保持着積極進取的狀態,當我們希望孩子在學習成績上能夠勝不驕敗不餒時,我們有沒有對生活中的得失保持着平衡的心態。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榜樣。

在學習上,我幾乎不給孩子進行任何指導,甚至作業我都極少去檢查。每週的作業老師要求籤字,我跟女兒達成共識,你的作業認真完成,仔細檢查,媽媽只負責簽字。但是如果因爲錯題挨批的話,那是你沒有認真完成的原因,自然由自己來承擔責任。這樣做並不代表不關心孩子,接送孩子時,我也會竭盡全力跟任課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不過這學期因爲工作原因,很多時候不能做到親自接送,在這方面有很多欠缺。所以週末回家後與孩子的溝通就尤爲重要了。每週五或週六我們要至少拿出一晚的時間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孩子的學習,思想,生活動向。

值得一提的是,咱們學校的教師隊伍是一個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的團隊。記得又一次,英語老師吳老師很焦急的對我說,清暘媽媽,你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口語了。當我瞭解到孩子的口語情況時,也開始着急起來。我就在思考,到底哪裏出了問題了呢,確實我對孩子英語口方面疏於重視,極少關注。但是還不能直接去訓斥孩子,需要先平穩自己的負面情緒,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跟孩子溝通。要讓她自己重視起來。這樣的溝通還真有效果,儘管口語水平進步還不是非常明顯,但是她開始有意識的從網上多蒐集英語會話,讓自己進行練習了。並且在吳老師的不斷鼓勵下,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極大提高。記得上學期老師要求做英語課件,清暘特別積極的準備,爲了準備一份自己感到滿意的課件,她甚至熬夜到夜裏一兩點。儘管我也不希望孩子影響休息,但是看着孩子那份認真執着的樣子實在是不忍心打擊她的積極性。

馬上就要小升初了,相信這個時期我們家長都開始有些緊張和忐忑了吧。我個人感覺,作爲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配合老師,讓孩子能夠理解現在已經到了備考的準備階段了,重視每次的測試,考試後一定要認真對待錯題,瞭解自己出錯的原因,是粗心,還是知識沒有掌握好,區分對待。同樣的錯誤以後不要再出現。

以上是我在親子教育中的點滴心得,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和家長,把您寶貴的經驗介紹給我,讓我在大家的幫助下不斷地修正自己,彌補不足。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纔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纔有好未來。讓我們伴隨着孩子的成長一起成長起來吧,謝謝!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3

今天能來這裏和在座的各位家長交流主要是要完成我女兒佈置的“作業”,當然,這首先要感謝學校的老師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使家長與老師之間可以面對面地交流我們在孩子的學習,教育方面的心得,所以我在這樣裏談不上介紹經驗,因爲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難題,就是怎樣使我們的孩子能更好地完成小學階段的教育,我做爲一個家長願意就孩子的教育問題與大家共同交流,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1.“應試教育”的時代,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

所謂 應試教育就是用學生的分數來評價一切。一個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在所有的學習階段他要經歷無數次的考試,而每一個階段每一科的考試成績就是他所學到的知識。能力及升學的最終也是唯一的說評價標準和。就拿一個老師來說,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學校對他工作認可的唯一標準乃至評先進長工資都是用學生的分數來說話,在這種壓力下午他也只能向學生強調分數,人的教育是本來最多樣化,人性化的而應試教育正好抺殺了教育的這種特性。

很多家長包括我在內,把自已不能實現的理想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背上父母不能實現的有生目標,自已至出校門以後就不曾再讀一本書,上班讀報紙 下班看電視。而要求自已的孩子卻是考上重點中學,考上好大學,念成博士最好按照我們這思路最後達成目標的很少,很多家長認爲孩子沒有考上重點中學,大學書就白唸了,我不認爲這種以成敗論英雄的狹隘的思想觀念,因爲你沒有看到你的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曆程中學琶的任何知識不能教給她的經驗,在他受教育的過程中許多知識 能力 經驗 心智的成熟是無法用考試來衡量的。

我在這裏最想說的是我們的孩子受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識考試能力,更重要的還有生活的勇氣,樂觀的精神,誠實 健康 善良 以及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

2.小學階段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個人認爲比之知識的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纔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良好的習慣對於一個人的終身學習都會有重要的影響,也爲小學生今後的升學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

我認爲小學生到四 五年級的時候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學生認識了幾千個漢字後閱讀就應該成爲他一生最重要的習慣之一。

所以做爲孩子的家長,我鄭重建議在坐的大家要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的`最重要的習慣就是讀書,讀好書閱讀不僅決定作文,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影響人生

當然,還有很多需要養成的習慣。關於這些習慣的養成,我更願意聽聽在坐各位的意見,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謝謝大家!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4

親愛的老師們,家長們:

大家好!我是一(1)班的媽媽。首先,我非常感謝班主任曹老師給我這麼好的機會和大家討論教育孩子的問題。我也非常感謝所有老師對我的精心培養。孩子在學校的每一點點進步,都滲透着老師的辛勤汗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在場的家長們,對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說:“謝謝,你們辛苦了。”

其實說到家庭教育經歷,相比在座的家長,我做的還不夠。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許多良好品質和習慣都需要家裏的父母正確引導和督促。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的做法:

第一,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

有人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孩子進步不大,就要及時表揚她,讓她有成就感,督促他再接再厲,儘量不要在她退步的時候當面批評她。還有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現在回家,女兒總能遞給我拖鞋。吃飯的時候總是讓我先吃。我總是說:“哎,我們家長大了,我知道我愛我媽。”女兒聽着總會開心,下次會更勤奮。我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閃光點。如果父母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就會做得很好。

第二,培養孩子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家孫雲曉說:“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可見良好的習慣對孩子有多重要。小學是孩子意識和良好習慣形成的階段。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玩。通常,我總是鼓勵——早睡早起。讓她一早起來看太陽。並告訴她,最美的日出,只有初出茅廬的孩子才能看到。所以,她每天早起,看完一本書就會看。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校有很強的學習氛圍,孩子們知道該做什麼,但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放學回家。所以我總是讓佳東放學回家就把作業做完,作業的時候不讓家人打擾。我們的父母讓他們的孩子熱愛閱讀。首先,你要養成讀書的習慣。父母帶書,孩子也跟着帶。習慣是自然形成的。我給女兒買了很多故事書,每晚一本短篇。如果你還想讀,那就自己讀吧。然後我看我的書,她看她的,她會看的津津有味。但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

第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以前我是一絲不苟的。結果,孩子們產生了依賴心理。現在,我不提醒她,讓她檢查書包。不帶就不會問老師有沒有批評我。她已經知道生活學習上的這些都是她自己的事,他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以後會是一個負責任的人。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爲家長,我看在眼裏,喜歡在心裏。我知道他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學生的無私幫助,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會健康成長,他會是我們的驕傲。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5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上午好!

我是吳xx的媽媽。首先,非常感謝張老師、周老師給我這個機會,在這裏發言。

說實話,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還真沒有什麼經驗,在孩子成長中,我們也是摸着石頭過河,遇到什麼問題就想辦法解決什麼問題,沒有什麼遠景規劃,所以有時候也是手忙腳亂的。

我家吳xx在很多方面還有很多不足:見人不喜歡打招呼,在特別熟悉的人面前又很瘋癲,不像有些孩子特別懂禮貌,嘴巴甜;在學習上,也不是特別投入,每天下午放學後都要在院子裏陪一些比她小的孩子瘋玩,不喊她回家就不可能回去;膽子也比較小,在學校與同學發生摩擦,也不敢和老師說,只知道回家哭。

當然,她在小學這兩年確實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以前在幼兒園時基本不怎麼和其他小朋友說話,現在她卻交了好幾個好朋友,還經常約着一起玩;剛開始上一年級時,因爲害怕老師叫她讀書,哭着不肯上學,現在每天都是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地到學校,在學校學到什麼知識還很興奮地回去教我們,也很樂意把學校發生的事與我們分享;現在每天都自覺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晚上睡覺一般都要看幾頁書,有時候一個人看得哈哈大笑的。

孩子的這些進步首先非常感謝老師的教導、關心和鼓勵,其次要感謝小朋友們,是你們讓xx能感受到了與別人相處的樂趣,而且正在不斷學習怎樣更好地與人相處,同時還要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們,不辭辛勞地組織活動讓孩子們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接觸。

下面講講我們在孩子的學習上對她的一些要求和一些做法,希望各位家長朋友批評指正。

首先,最基本的要求,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老師佈置的任務要按時認真完成。第二,及時與孩子溝通,瞭解她所學的知識,儘量抽時間和她一起讀、做題,激發她學習的興趣。當學習遇到難題時,及時幫她解決,讓她學習起更有信心。第三,在與同學交往中,儘量創造機會讓她與同學多接觸,中午她想邀同學家吃飯就讓她邀,週末想約同學一起玩也儘量滿足,所以她現在有好幾個經常在一起玩的朋友,玩得很開心!

在考試成績這方面,沒有給她很大的壓力,沒考到100分也不會批評她,但我們會分析這份試卷上失分的原因,把沒掌握的知識弄懂,加以強調,爭取以後不犯相同的錯誤,語要求不低於94分,數學要求不低於96分。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我們放慢腳步陪孩子一起成長,分享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祝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願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小學家長交流會的發言稿6

在座的各位叔叔阿姨: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能在這裏跟大家分享我的學習方法,以及媽媽在學習上對我的幫助。

我剛上一年級時,媽媽就對我說:上課認真聽講最重要,老師講課,要認真聽、用心思考,主動回答問題,融入到課堂中去,還要注意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聽明白以後再發表我的看法。跟着老師的節奏,老師講到哪,我就想到哪。

考試時,媽媽從來沒有要求過我的分數。每次考試完後,媽媽不會因爲我沒有得到理想的成績而批評我,而是和我一起找出失分原因。讓我知道是因爲粗心錯了,還是因爲不會而導致的錯誤。媽媽和我共同分析,共同修改,同時鼓勵我下次要再認真一點,再用心一點。這樣我考試的時候就沒有壓力,而是輕輕鬆鬆在那裏做題。我不緊張了,注意分析的東西也多了。題做的也順了,分數也就自然高了。

不僅課內我認真學,課外媽媽還請了“特級老師”陪我學,我的“特級老師”就是媽媽給我買的課外書———天文、地理、歷史、科學、英語等很多很多學科的書。其實,這次我的語文也沒有考好。但是,媽媽一直堅信,並一直等着我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的花兒會盛開、會結果。我也會努力、加油,提高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

媽媽爲我買的這些課外書籍,讓我深深喜歡上了天文、地理、科學,甚至英語。就拿英語來說吧,媽媽爲我買了六冊《與美國小學生一起學英語》,我跟着磁帶天天聽,邊聽邊讀,從一開始的幾天讀會一篇短文,到現在一天就能讀好一篇短文,這進步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就連我們李老師還誇我讀的標準讀的好呢。媽媽給我買了這麼多書,計算了一下,僅去年買書就花了一千多元呢。

我非常感謝我的媽媽對我的關懷呵護。讓我始終保持着對學習的興趣。其實,我更要感謝我們蔡老師、劉老師、李老師等各個學科的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