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石油工人的演講稿範文

石油工人的演講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當我們眼前的雲霧散去,美好的中國的河山便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如此美好的家園值得我們所有人去保護他。當中國從硝煙瀰漫中走出,走向美好的未來的時候,涌現出了有鐵人之稱的英模共產黨員王進喜。他不僅是大慶精神的象徵,更是社會主義時代中國工人階級骨氣的象徵。王進喜去世已經差不多90年了,但鐵人精神卻深深根植在人們的心中。“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麪,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這些激昂的話語,感動並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

石油工人的演講稿範文

王進喜小時候也是一個苦命的人,1929年,玉門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災荒。年僅6歲的王進喜用一根棍子領着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以求保命。可是沒想到造化弄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2年,軍閥馬步芳要建羊毛廠,王進喜的父親被迫參加勞役。9歲的王進喜爲了減輕父親的壓力,便讓父親坐在牛車上,趕車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小小的王進喜還爲了掙錢給父親治病,和幾個窮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沒、氣候變化無常的妖魔山給地主放牛。王家有幾畝地被區長以借爲名長期霸佔。12歲的王進喜不畏強權,前去討要。雖然只要回了幾丈白土布,卻是王進喜與惡勢力抗爭的一次勝利。14歲時,爲了躲兵役,王進喜淘過金、挖過油。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舊玉門油礦當童工,年齡雖小,卻幹着和大人一樣的重活,還經常挨工頭的打罵,但他不甘屈辱,奮起反抗。王進喜常因反抗而受懲罰,師傅知道後,給他講駱駝“攢勁”的故事,告訴他要講究鬥爭方法,培養“耐力”。正是這苦難的經歷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煉就了他剛毅堅韌、倔強不屈的性格。所謂的百鍊成鋼或許就是這樣吧。

1950年春,王進喜成爲了一名鑽井工人,通過他的努力不僅加入中國共產黨,還擔任了貝烏5隊隊長。1959年9月,王進喜出席甘肅省勞模會,被選爲建國10週年國慶觀禮代表和全國“工交羣英會”代表。休會期間,王進喜參觀首都“十大建築”,路過沙灘時,看到行駛的公共汽車上揹着“煤氣包”,才知道國家缺油,他感到一種莫大的恥辱,這位堅強的西北漢子,蹲在沙灘北大紅樓附近的街頭哭了起來。王進喜曾說:“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從此,這個“煤氣包”成爲他爲國分憂、爲民族爭氣的思想動力之源。因爲當時國家資源的缺乏科技的落後,很多條件都不足,可是這並沒有難倒我們的“鐵人”,王進喜帶領全隊工人用撬槓撬、滾槓滾、大繩拉的辦法,“人拉肩扛”把鑽機卸下來,運到薩55井井場,僅用4天時間,把40米高的井架豎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來後,沒有打井用的水,王進喜組織職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帶領大家用臉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噸,保證了按時開鑽。薩55井於4月19日勝利完鑽,進尺1200米,首創5天零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 1960年4月29日,1205鑽井隊準備往第二口井搬家時,王進喜右腿被砸傷,他在井場堅持工作。由於地層壓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時發生了井噴。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柺杖,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王進喜嚴以律己,恪盡職守。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着工人沒有白天黑夜的幹,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鐵人”之稱便由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婦人口中傳了出來,叫響了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正是因爲有了像王進喜一樣無私奉獻的人的努力中國的經濟纔會發展的如此之快,試想,如果沒有能源,工業又該如何運轉。

王進喜的鐵人精神便是:“爲國分憂、爲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幹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爲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爲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幹的奉獻精神等。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着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着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韌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

標誌,凝縮着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