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是緩慢的《不跪着教書》讀書心得體會

教育是緩慢的《不跪着教書》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心得,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育是緩慢的《不跪着教書》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是緩慢的《不跪着教書》讀書心得體會

第一次閱讀時是被書名吸引着,那時候還不知道吳非是誰?因爲是一篇篇隨筆,我也就隨意讀了一遍。感受是吳非老師性格率真,語言犀利。

十多年前的一次培訓會上有幸聆聽了王老師的講座(那會知道了吳非就是王棟生老師)。那是一個炎熱的下午,屋外雷聲陣陣,暴雨如注,但是大家被王老師的講座吸引着:我清晰地記得王老師告訴我們他的一隻眼睛高度近視,幾乎失明,但是他的心是明亮的;他給我們展示希特勒那張傲慢的中學畢業照;給我們講述希特勒與維特根斯坦之間的矛盾而引發的屠殺猶太人的推斷;給我們講述他想寫一本《教育失誤一百例》……

再讀《不跪着讀書》,我的眼前就彷彿坐着王老師,低垂的眼袋頂着一雙迷茫的雙眼,講述着他的所見所思所感,他直言不諱,他坦誠正直。

王老師關愛每一個學生。他說課堂上“小睡有何不可”。現在的學生,特別是中學的學生,學業負擔並沒有因爲“減負”的文件,口號而減下來,成堆的作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每天忙着應付着作業,沒有足夠的時間睡眠,更不用說留點時間給“思考”了。爲什麼學習?爲什麼寫作業?爲什麼考試?爲什麼這麼忙碌?當你不知道爲什麼做這件事的時候如何能把事情做好呢?每天市裏的“百校行”總會抓拍到“孩子在課堂上睡覺”的鏡頭。總會因此而曝光學校,曝光教師,曝光學生?你可知學生爲什麼在課堂上睡覺?王老師看到孩子在課堂上睡覺時,“請同桌幫他蓋件衣服”,並對大家說,以後上課如果誰睡着了,就輕輕地替他蓋上一件衣服。讀到這的時候,我心裏非常感動,爲學生能遇到這樣的老師而感到高興。

王老師鼓勵每一個老師。他說“要讓自己的學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我們很平凡,但是我們的學生需要最出色的教師,需要偉大的教師”。他鼓勵年輕教師要有精神追求,要有獨立的思考精神。如果教師都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如何能有獨立思考的意識。我們看看現在學生的作文就知道了。還有幾個孩子能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心中的話?“假大空”沒有改變,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更嚴重的是“抄襲”“套文”層出不窮,學生的大腦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學生的作文成了別人文章的“鏡像”。爲什麼會這樣?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教師也不會寫文章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抄來抄去,丟失的不是文章,而是獨立的'思想與精神。要想有獨立的思想,“只要肯讀書”。可能有老師會說,現在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閱讀。真的沒有時間閱讀嗎?我們看到很多老師現在上課備課都不備了,拿着陳舊的教案,也能坦蕩蕩地走進教室,面對幾十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是如何能做到不汗涔涔的?我很想知道其中的“訣竅”。

王老師是一位理想主義者,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矛盾和對現實無奈。正如他在“序”中所寫:年輕時以爲教育是詩,教師的一生也在爲教育寫詩,沒想到後來總是要爲教育寫申告狀,爲學校的墮落而憤怒,爲教師的尊嚴而呼喊。作爲教師我認爲自己應當是理想主義者,而現實卻總在種植悲觀,我以爲自己的工作對青年成長有意義,沒想到青年常常會對一個教師的理想投來同情的目光……

雖然這些文章是十多年前寫的,我們從當下的教育場中仍然可以看見王老師所描述的故事。教育是緩慢的,教育的變革更是緩慢的,讓我們懷揣着夢想,在教育的“田字格”裏書寫一個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