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心得體會

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就應該是一朵美麗無比、賞心悅目的花,吸引着學生。下面請看本站網整理的《不跪着教書》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心得體會

  《不跪着教書》讀後心得體會1:

最近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着教書》,篇篇觀點鮮明新穎,振聾發聵,分析問題一針見血,給人耳目一新,讀後受益匪淺。吳非老師在“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爲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發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個話題:教師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到“不跪着教書”?

人們把教師比着辛勤的園丁、無私的春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的蠟燭等等等等……我覺得,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就應該是一朵美麗無比、賞心悅目的花,吸引着學生;教師也不僅僅是春蠶,他的生命在每一個季節,在奉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教師還不僅僅是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再說,教師自己的靈魂又由誰來塑造呢;教師更不僅僅是蠟燭,他不應該用“燃燒”自己來“照亮”學生。

教師究竟是什麼?其實,教師就是教師,就是一個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鹽醬醋,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師也是一個“站直了”的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銘記在心並學習的人。而要做到這樣,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而書中提出的“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的質問振聾發聵!

《不跪着教書》有一個標題是“我美麗,因爲我在思想。”吳非老師列舉了現實中的一些跪着教書的現象:“面對一本教參,他不敢說不;面對外行領導的錯誤指責,他會立刻匍匐在地;教師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精神,乃至喪失尊嚴,能靠他去立人嗎?”事實上,我們身邊乃至我們自己都不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算不上是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我們常常在教參與個人思想之間舉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認爲的來教,萬一考試考到這個問題,而標準答案肯定是以教參爲準,那豈不吃了虧?鬥爭的結果,往往是違心地將教參上的觀點與標準答案傳授給學生,寧可躲過學生懷疑的目光。讀了吳非老師的《不跪着教書》,知道了,我們不只是“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我們還要“傳道”,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師首先要是一個思想先進、厚重,不盲從、很自信的人,學生才能在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基礎上,更懂得爲人處世,更能成長爲一個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個教師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很難想象他所教出的學生會是什麼樣子,真的就如吳老師說的“學校只能教出一羣精神侏儒,只能培養順服的思想奴隸”?

怎麼叫有思想?想到了這麼個小故事《不要考100分》,這幾個字是已故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先生給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題詞。中國科技大學前任校長朱清時說:“爲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們要多做練習,要多學幾個星期。等他們長大後,當初多得的這一二十分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起了壞的作用。”他說:“不要爲了這一二十分,摧殘了孩子的創新能力,浪費聰明才智,讓人格、品德扭曲化,讓他們淪爲考試的機器。”這麼看來,兩位大家對教育有着明確的理想,這種思想植根於對工作的信念,來源於對學生終生髮展負責,對民族未來負責的觀念;也因爲他們有着更爲廣闊的教育視野。

怎麼做個有思想的老師?我是個有思想的老師嗎?什麼叫不跪着教書,怎樣才能不跪着教書?吳非老師說:“只要肯讀書,什麼都好辦。”這是告訴我們要多讀書纔能有思想,不跪着教書。“不管以後課堂模式如何,老師還是要在課堂上與孩子們說話的;無論如何,別讓孩子們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輕一代的教師“能注意知識的積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條件有限,那也要有點自我提高意識,哪怕讀點閒書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讀書不多,聽聽別人說讀書也行”。教師讀書是關係教育成敗的大事。教師不讀書,就沒有教育理想,就沒有教育信念,就沒有教育思考,就沒有教育智慧,就沒有教育活力,就沒有教育創新,一句話:就沒有教育生命。教師是天生的職業學習者,職業讀書人。教師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一輩子“站直了”教書!

讀了《不跪着教書》這一本書,讓我明白了: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就應該是一朵美麗無比、賞心悅目的花,吸引着學生;教師也不僅僅是春蠶,他的生命在每一個季節,在奉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教師還不僅僅是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教師更不僅僅是蠟燭,他不應該用“燃燒”自己來“照亮”學生。他本身應該站着教書。

  《不跪着教書》讀後心得體會2: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倒是要感謝自己的一場疾病。因爲,這場疾病使得自己放下浮躁的內心,能夠有了比原來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耐心去閱讀,去思考。《不跪着教書》這本書當初是作爲教師課外閱讀的指定用書,可是,我卻沒有真正仔仔細細去閱讀過,更沒有去認認真真思考過。

研讀這本書,我最想弄清楚的幾個問題是:作爲一個教師,“跪着教書”是怎樣一種狀態?自己身上有“跪着教書”的表現嗎?怎樣才能做到“不跪着教書”?

其實,在吳老師的書中,我始終沒有找到他關於“跪着教書”所做的系統的闡釋性文字,甚至於也沒有找到對這種說法所做的直接的描述性文字。我只是在他的一篇篇如話家常的文章裏,在零散在文章的片言隻語中發現了吳老師所指陳的“跪着教書”的幾種表現:惟命是從型——領導怎樣佈置,就怎樣執行,絕不越雷池半步;亦步亦趨型——盲從“教參”,迷信權威,極少有自己的見解,更不奢求創新;無慾無求型——沒有目標,缺乏追求,即使有所目的,也只是學生的考試均分的領先;“埋頭拉車”型——只顧埋頭拉車,不去擡頭看路。什麼教改新理念,教育新思維,一概與自己無關。一本陳舊的教案,一用就是多少年……對照自己以往的教學經歷,我毫不意外地意識到,我何嘗不是“有幸”被吳非老師所說的“跪着教書”的教師中的一員?

掩卷沉思,首先是爲自己當初沒有能積極地從這本書中獲取應有的經驗教訓覺得慚愧和自責,再就是爲自己在幾十年的教書生涯裏“貽誤”了學生感到內疚甚至產生一種負罪感。好在在這樣的愧疚之中,“亡羊補牢,猶未爲晚”的古訓讓自己的內心多少得到一點安慰。於是,再次打開《不跪着教書》,書的第三輯“愛與敬重的閱讀”,讓自己的眼前一亮,當然內心也爲之一振。

是啊!怎樣才能做到“不跪着教書”?其實吳非老師已經爲我們指明瞭方向。那就是:愛上閱讀,敬重閱讀。

作者在書中寫道:“只要肯讀書,什麼都好辦。”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地進德修業,把自己的工作與學生的成長結合起來,讓自己成爲學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學生的敬重,才能讓學生成爲真正的人。“要讓學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要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多讀書,自覺地去讀書。”“不管以後的課堂模式如何,老師還是要在課堂上與學生說話的。無論如何,別讓學生看不起你。”

的確,作爲一名“傳道授業解惑者”,閱讀“不只關係到教師個體一生的厚度與高度,更關係着其學生的人生。唯有自身足夠豐富,才能給後來者無盡的啓迪”。吳老師的話,可謂字字千鈞重,道出了閱讀之於教師的非凡意義,之於生命的不可缺席。

正面的經驗也是有一點的。回顧自己幾十年的教書生涯,我從一個從未受過專業培訓的代課教師,一路走來,從初一到高三,語文教學一直伴隨着我。我在教學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其實我已經在其中漸漸感悟到了閱讀的力量。我越來越明白這樣的道理:人生的方向、人生的尊嚴、人生的智慧,到哪裏才能找到?答案是在書籍裏,力量在閱讀中!

老師們,也許,你要說,我的教學任務很重,實在沒有時間。也許,你還會說,我們每個學期都有主管部門佈置的閱讀書籍。事實上,對我們而言,要讀的,自己愛讀的和應該讀的,遠遠不止這些。身爲教師的你,除了自己的閱讀,還需要本能地引導學生在浩如煙海的經典書籍中,領略閱讀的美麗與奧妙,並時時營造一個靜靜學習的場所。讓自己,讓周遭的人,徜徉於閱讀而不知返,慢慢薰出屬於自己的一個氣場來,在內爲情操,在外爲氣質。

幾年前,我曾收看過一部電視連續劇《蝸居》。劇中的人物,爲了能擺脫住房的侷促,上演了一出出讓人扼腕的悲情故事。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也都有一個自己的天地——或開闊或狹小,或明亮或灰暗。這樣說來,如果當我們“把閱讀變成一種需要”,把閱讀變成一種生活的內容時,那麼,我們就能“叩問教育的內涵與真諦”,明白“教育不能只爲爭第一”的道理,還能讓閱讀成爲學生的“心靈捕手”“讓孩子做他自己”,更重要的,還能使我們在一個充實又清爽的閱讀空間中,走出精神的蝸居,從而讓我們的心永遠寬敞,永遠向着那明亮的方向!

  《不跪着教書》讀後心得體會3:

讀《不跪着教書》前是書名的獨特吸引了我,讀《不跪着教書》後是作者對中小學教育問題的真知灼見啓迪了我。該書是著名教育家吳非對一個個教育問題的隨筆雜感,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現,沒有空洞的說理,觀點鮮明新穎,分析問題深入透徹,讀完耐人尋味。何謂“不跪着教書”?不跪着教書又該怎麼教書?帶着期待與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它,一邊讀一邊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書中篇篇觀點鮮明新穎,分析問題一針見血,給人耳目一新,讀後受益匪淺。正如吳非老師的“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爲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這段話發人深省,由此引出一個話題:不跪着教書,教師怎麼樣做呢?在書中給了我明示:

“不跪着教書”,教師應該具有高尚的師德情操。

師德是爲師之本,是教師的靈魂。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裏所做的一切,都應當包含深刻的道德意義。”因此,高尚的師德情操應當成爲教師追求的首要目標,而熱愛教育,獻身教育,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則是高尚師德情操的基石。教師以身作則、爲人師表,保持高尚的情操,這纔是一個“站直了”的人,一個頭頂天,腳踏實地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人,一個給與學生快樂與幸福的人,一個能夠感染學生,給與學生良好品德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想起來就會含笑於心的人……

“不跪着教書”,教師應該具備精湛的教研能力。

當一名教師容易,當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學能力的教師難,時代在呼喚師德的同時也在呼喚着師能。嫺熟的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學效果的基礎,這個教學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語言來向別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會。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正在成長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個體,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逐步形成,這無疑要求我們要像對待綠葉上的露珠一樣認真精細地善待每一位學生,教師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緻每個環節,細雕每個問題,準確地傳承文明,科學地啓迪智慧,讓受教育者真摯地感悟人生。教師在課堂上的人文意識、專業技能,包括他對學生的態度,和藹可親的面容、親和的語言、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影響學生學習知識的信念。我們的教學任務不是單純教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使他們終生受益,這纔是我們每位老師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識,學會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力求創新,會用現代化手段教學,身心健康,這是師能的呼喚,這更是“站直”的教師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書”,教師還應與時俱進,永具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時代呼喚創造性人才,創造性人才需要創造教育。未來教育的挑戰,不僅是針對學生,更重要的是針對教師。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的能力,將是21世紀教育的寶貴財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爲了讓課堂成爲學生自主創新的天地,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創造性的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引導和啓發學生髮展、創新的同時,自身也要不斷創造新的經驗、新的知識、新的價值,做到在繼承的同時有所超越。經驗誠可貴,創新價更高。有專家說,以前的知識是

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時間。可見多讀書,不斷學習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常教常新,永遠流淌着時代的春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開拓創新便是教學的源頭活水。

“想要學生成爲站直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不跪着教書”,意味着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把學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爲本,育人爲先,重視道德教育,重視人文教育,重要的是關注人的健康成長。


1.《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2.教師學習榜樣支月英的心得體會

3.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心得體會

4.2016年教師《教育的細節》讀書心得體會

5.2017年教師寒假讀書心得體會

6.教師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覺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