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書心得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1

讀此書,從她說起,一位宛若仙子的女子,與我甚是要好,20xx機緣巧合結緣佛教,20xx暑假回家鄉與她見面,言談間對生的從容、對死的坦然讓我刮目,臨別送我幾本書,其中一本---《了凡四訓》,暑假期間得空細細品讀,頗有些許沉澱,藉此機以爲記。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造

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爲他曉得命裏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乾脆就不想了。

後來,他和雲谷禪師在禪堂裏,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說:“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雲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爲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隨後,雲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於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這正是《了凡四訓》所講,“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發心去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訓》與佛經有着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爲善”、“護善念”。那麼,又應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慾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在前,那麼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心發願去用心改正,一樣能迴歸自然,迴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三、虛心使人進步,謙虛是成功的助力器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誡一直成爲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這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縱覽《了凡四訓》一書,才發覺它不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有應對人生、處理情感、生活的策略,不失爲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在反覆品讀《了凡四訓》一書之後,定能走出生活中的種.種陰霾。

路漫漫,把每一天當成修行。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2

很早以前就曾看到過一本《了凡四訓》的小冊子,並沒有用心認真讀。直到母親重病,在長沙的各大醫院醫治無效,從而吃長素髮心學佛,因此改變命運,延長壽命直至往生的種.種瑞像,爲助母親提升品位,以盡一點孝心,才使我們兄弟姐妹及表弟共四家和父親合資重印古文版本的《了凡四訓》幾千冊。並逐句逐段的付有當代著名的淨空法師講解。恰逢學校放假,讓我得以有機會好好讀這本書。

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現身說法”,教戒他兒子袁天啓所作的四篇家訓:一、立命之學——認識命運的真相;二、改過之法——發‘恥心、畏心、勇心’,“諸惡莫做,衆善奉行”;三、積善之方——十種具體方法;四、謙德之效——用五個例子說明‘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這本書在明清兩代被奉封爲至寶,讀了確實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加上淨空法師講解,使我認識了許多佛教原理和佛法的基礎知識,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造自己的命運。

以前一直想不明白,命由天定和努力奮鬥之間的關係,我並不是完全不相信命運的人,但我更願意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訓,終於找到了一種說服我的觀點,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雖然少去了迷茫的痛苦,同時也沒有了人生的追求,而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不可知的意味才能過得興致盎然,回味悠長,直到遇到了雲谷禪師改變了他的一生,說來簡單,曰:“人未能無心。終爲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說得多好,人只要起心動念,就有命運,極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長,他的命算不來。極惡的人,多半是過去生修大富大貴,因爲造惡把福折損了,雖折還有餘福。俗話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只是報應的.時間未必在當世,可能禍及後代子孫。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指完全被命運捆住的人,即‘聽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實踐說明了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的,也印證了古聖賢孟老夫子所謂:“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

今天我能看到淨空法師對《了凡四訓》的講解,雖晚尤福也。因爲我不僅懂得了命運可以改變及改變命運的方法,同時還認識了“佛教”並不是像有些人所講的迷信,而是一種至善圓滿的教育。不管過去了多少年,我還是有幸看到了這本書。我將努力實行!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讀這本書,並按照古聖賢的教育理論來教育子孫後代,那我們的國家一定沒有現在這麼亂,一定會比現在更繁榮富強。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3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訓,分爲“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內容,集中概括總結了我國封建時代的道德倫理思想的精華,由於清代及民國初年的高僧賢德們的推崇、印行,在民間廣泛流傳,對我國民衆的人生和道德實踐發生了重要影響。

“立命之學”中提到了改造命運的原理有兩個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斷惡。而“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正是印證了這樣的思想。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論轉變爲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命運,即在生活中不斷的行善,而不作惡事,他的這種轉變也正是信仰的轉變,從信仰宿命論而改爲信仰福善禍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觀。正如其所說“餘初號學海,是曰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改過之法”顧名思義,就是不僅要積極爲善,而且還要知非改過。正如孟子所說“人恆過,然後能改。”袁黃先生將改過分爲三個層次,分別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和從心上改,並且論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第一種層次僅僅是從表面上改變,即把毛病找出來一樣樣地改。第二種層次就是從理解道理的角度出發,道理明白了,過錯自然就會消除,正如此所說“其餘種.種過惡,皆當據理思之。此理既明,過將自止。”第三是從心上改,即“過有千端,惟心所造,但當一心爲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意思是說因爲人們有不正當的思想所以這些思想纔會發展成千萬種過錯,一個人如果能淨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滿心間,那麼其他不正當的思想就不會玷污自己的心靈,自然就不會犯錯誤。這是袁黃先生論述改過的最高境界。

“積善之方”,即積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運不僅要改過,而且還要積善。要積善就必須先明白事理,因爲“爲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在區分善與惡方面我們可以借鑑中峯禪師的話:“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爲真;利己者私,私則爲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爲而爲者真,有爲而爲者假。”此外,在積善方面我們可以按照了凡先生劃分的標準,即與人爲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爲善;救人危急;興建水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如果能做到這幾點,那麼我們就可以具備這世間各種品德。

“謙德之效”講的是隻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本篇首先從理論上論述了“謙虛獲益”的普遍性,這個道理類似於我們平時所提倡的“滿招損,謙受益。”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的過程,也都有其發展的極點,當到達極點後,就會逐步下降,就像“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一樣。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也只有謙虛,戒驕戒躁,我們才能更好的領悟這個世界,參透世間的各種道理。

無論改過、積善還是謙德都應基於立命,即對生命生活本身的存在與構成的理解。“積善”是建立在“改過”的基礎之上,“改過”是建立在明白因果的基礎之上,即“福善禍淫、命由自造”的人生價值信念。《大學》上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立命”亦即“知命”是本,“知命”之後必要力行改過、積善與謙德方可轉化命運。

如果借用他人的語言對全文進行歸納那就是“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4

《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自述自己行善積德改命的方法,遺訓後人。是說,雖然別人給他算過卦,似乎命中一切早註定,但是後來在佛門高僧雲谷禪師的開導下,他

開始積極修善,又使得命運有了新的改變、提升,可謂“求子得子,求長壽得長壽”,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好結果。所以《了凡四訓》作爲修身立命的一個特別好的典範,一直爲大家所推崇。

《華嚴經》雲:“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衆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衆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亦云:“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所以,我們的人生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只在於:我們千萬不要被命數所束縛。今生,無論是有病也好還是健康也好,貧困也好,富貴也好,都是上輩子種的因在今世結的果,但是隻要我們現在好好修行,就會得到今生報或者是來世報,這對我們的心靈都是一個比較大的保證,因爲人身難得,被命數所拘而無所作爲,豈不可惜!

剛纔趙育鬆女士針對自己從小事做起來而行善,提出了具體的建議,我十分隨喜讚歎,但也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一談自己讀《了凡四訓》的體會:我覺得如果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重要是要修心。而關於修心,我想給大家談12個點,和大家一起探討:

第一不怨人:我們要經常反省,找自己的毛病。善施捨、能忍辱就能了人間債。

第二不生氣:上火是龍吟,生氣是虎嘯,人能降着住氣火才能修有所成。

第三要認錯:學他人的優點是“聚靈”,找他毛病是“收贓”,聚靈是收陽光,心裏溫暖能夠養心,而收贓是存陰氣,心裏陰沉就會傷身,認識自己的錯誤則能生智慧水,要隨方就圓,才能上善若水。

第四,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佛家的四大:地、水、火、風,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有對應之處。

第五,三界,我們講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這和道家的三華、儒家的三綱是有相通之處的'。

第六,三性,人有天性,稟性和習性,我們要想做一個身體健康人,就必須要去習性,化秉性,圓滿天性。

第七,三命,有說法是:人都有天命,宿命和陰命。人之性與天命是相關的,什麼是天命?道義就是天命,命好全在自己,根本不在算命,我們只要有爲衆人的心,不是隻有爲自己的心,這種心本身就是人間的天堂。

第八,性與命,無論修命不修性,還是修性不修命,這都是修行的一個病態。性、命雙修才很重要。

還有第九四大界、第十道,第十一立命,第十二化性等等。

我所講的以上十二點是學了《了凡四訓》以後又看了一本書:王鳳儀的《言行錄》,講如何修身養性的,而覺得可以和《了凡四訓》結合起來,結果就讓我個人非常受益。

最後,以《了凡四訓》的一段話作爲結尾,與大家共勉: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請記住:我命在我不在天,謝謝大家!

了凡四訓讀書心得800字5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得告誡書,被稱爲“中國歷史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書”。這本書中,了凡先生以畢生的學問和修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兒子不要被命運束縛,命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

這本書包含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方”四訓。這裏主要說了,了凡先生自幼喪父,母親讓他棄學從醫,學醫可以養生,也可以救人,了凡先生聽從了母親的意見。有一天,他去慈雲寺遇到了一位老者,姓孔,雲南人,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孔先生告訴了凡先生命裏爲官,並告訴他“你縣考可以考第十四名,府考可以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可以考第九名。”第二年了凡先生趕考,結果孔先生的話都一一應驗。孔先生還告訴了凡先生,他以後是個大官,五十三歲那年因病而終,可惜沒有孩子。了凡先生相信了孔先生的話。知道自己五十三歲就要死了,所以了凡先生也無所求,無所思了。每個人生下來都不是聖人,哪裏沒有過錯的呢?了凡先生決定從今天起改掉過錯,每日行善。了他做了很多好事,包括做官時,減免稅負,關心百姓疾苦,是百姓敬重的好官。最後了凡先生不但有兒子,而且還活到了七十多歲。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就是說樂於助人,好施捨的人,這樣才能把壞的'命運變成好的命運。了凡先生告誡後人要有善心德心孝心。作爲一個小學生更要學會這些。什麼是善心,就是要樂於助人;德心我認爲就是做一個有道德,公有德心的人。比如很多人會亂丟垃圾,我絕對不會亂扔垃圾,現在40度的高溫,清潔工爺爺奶奶們冒着酷暑,在烈日下清掃大街,我請求所有人不要再隨地亂扔垃圾,有的開車的叔叔阿姨會把垃圾隨手扔在大馬路的中間,他們就沒有德心,清潔工們會冒着生命危險去撿垃圾,只要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給別人一份愛心;以後不管在哪裏吃飯,我絕對不會浪費糧食,在學校吃多少打多少,不能吃不完就倒掉,因爲,在山區偏遠的農村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中午都沒飯吃,我希望可以盡我小小的力量幫助到他們;孝心,就是知道孝順父母,知道感恩。感恩我的家人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上課認真聽講,不讓老師操心。

日日謙善,日日進步;這個是我以後必須每天都要做到的,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讀懂這本書,並明白書中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