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2016幼兒園端午節包糉子活動方案

2016幼兒園端午節包糉子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幼兒園端午節包糉子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參考!

2016幼兒園端午節包糉子活動方案

  【2016幼兒園端午節包糉子活動方案1】

 活動內容:自己動手包糉子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於參加包糉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糉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糉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糉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後,人們爲不讓魚類吃掉其屍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糉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糉子,後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爲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糉子、吃糉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製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2016幼兒園端午節包糉子活動方案2】

  活動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最高興的莫過於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針對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設計了"端午糉飄香"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學習包糉子,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3、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個小朋友帶30個糉葉,帶一點綁繩(儘量用草繩或麻繩等環保材料),伙房準備質量上乘的糯米和紅棗(不能再用黑米,很難煮)。

  活動過程: 1、教師向幼兒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親子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3、幼兒品嚐糉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4、離園時帶一個糉子回家讓大人品嚐,體驗成功與分享的快樂。

  活動時間:本週午上午。

  溫馨提示:各位教師和伙房工作人員,儘量早做準備,9點以前包完,保證午餐按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