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圓的面積》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大綱

《圓的面積》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圓的面積》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的面積》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圓的面積》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全日制小學數學課本第十一冊第一單元"圓的面積"。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圓是小學階段的最後的一個平面圖形,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圓的面積是在學生認識了圓的特徵,掌握了圓的周長的計算,以及學過了直線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對圓的面積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也爲以後學習圓柱,圓錐和繪製簡單的扇形統計圖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從認識直線圖形發展到認識曲線圖形,是一次飛躍,但從學生思維特點的角度看,六年級學生以抽象思維爲主,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學段中的學生已經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到數與計算、空間圖形等較豐富的數學內容,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歸納、類比和推理的數學活動經驗,並具有了轉化數學思想的能力。所以,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圓的面積公式的應用是本節課的重點,在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對“化曲爲直”、“化圓爲方”,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分析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應以學生髮展爲本,培養能力爲重,同時也要強化應用意識,所以根據本節課的特點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溝通圓與其它圖形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滲透極限、轉化、以直代曲等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深入思考的良好思維品質,鍛鍊學生面對困難勇於克服、鍥而不捨的精神。

  二、說教法

針對六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以及他們現在的知識水平。採用啓發式,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儘可能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課堂上教師要成爲學生的學習夥伴,與學生“同甘共苦”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創造一個輕鬆,高效的學習氛圍。

爲了更好地展示數學的魅力,結合一定的多媒體輔助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增加形象感與趣味性,騰出足夠的時空和自由度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

  三、說學法

通過實例引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在藉助長方形面積公式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的同時,使學生體會到觀察,歸納,聯想,轉化等數學學習方法,在師生互動中讓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四、說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認識,爲了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的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出示課件“在一片綠草地上,一匹小馬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長2米的繩子栓在一棵小樹上,它的主人想考考我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並對圓的周長進行復習,引入新課。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內在的需要和好奇心,懷着這份強烈的求知慾望走進學習新知識的課堂。

第二環節 轉化思想,推導公式

通過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分析,對比各個公式推導過程的共同點就是將要學的圖形轉化爲已學過的圖形,接着幫助和指導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分一分、剪一剪、想一想、議一議來認識圓面積的推導過程。既充分利用教材,又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教師先將將圓平均分成4份,進行拼圖,目的是教給學生由圓轉化爲近似長方形的方法,並初步感知圓的形狀變了,但面積並沒有變。再讓學生親自動手將圓平均分成8、16、32等份拼圖,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拼成的圖形更接近於長方形。此時,經過學生的空間想象,他們在大腦中已經形成了由圓轉化成長方形的圖像,這時顯示將圓等分的過程及拼成的長方形的圖像,會使學生在視覺上得到證實,他們的思維結果是正確的:將圓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但面積始終是不變的。運用教具顯示由圓到近似長方形的圖像的變換過程,揭示出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的科學美,並充分體現構圖美和動態美的特點,它能刺激學生,強化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探求知識奧祕的慾望,有助於解除學生視聽疲勞,提高學習效率。教具的輔助教學促進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達到了預想的教學目的。

第三個環節: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完成例1、例2,要求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注意書寫格式和運算順序。兩道例題由淺入深,由數學到生活,由具體到抽象的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用到現實中去,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第四個環節:活用新知,紮實練習。

對於鞏固練習,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意在讓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正確地掌握公式,並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第一層次的練習是以文字題的形式給出半徑和直徑求圓的面積。第二層次的練習是通過認真分析判斷正誤。這一組知識運用練習體現了一定的密度和梯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圓的面積的問題必須先知道圓的半徑,再求圓的面積。

第五個環節:全課總結

讓學生回憶一下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要求圓的面積,需要知道什麼條件?通過對全課的回顧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第六個環節:實踐運用,拓展練習

出示一張光盤,這張光盤由內、外兩個圓構成。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請同學們用想到的方法算一算這個圓環的面積,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效果預測

圓的面積一節的教學設計堅持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理念爲指導,以發展學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爲核心,以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爲主線,着力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去推導、應用圓的面積公式。努力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和諧發展,預計會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中有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圓的面積》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圓的面積》。下面我對本課做以簡要的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從一個噴水頭轉動可以澆灌多大面積的農田的實例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圓的面積知識。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圓的周長等有關概念、公式,在這個基礎上,學好本節課,掌握圓的面積公式和有關計算,可爲學生今後學習和圓有關的圖形的面積奠定基礎。特別是在圓的面積的推導過程中,可對學生進行極限思想的滲透。

2、教學目標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數學教學應以學生髮展爲根本,培養學習能力爲重點,同時要強化應用意識,所以本節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瞭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歷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公式計算圓的面積,並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圓面積公式的過程中,體會“化曲爲直”的極限思想。

3、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並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

難點:“化曲爲直”的極限思想的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分析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以及他們現在的知識水平,採用啓發式、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儘可能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課堂上教師要成爲學生的學習夥伴,與學生“同甘共苦”,一起思考問題,一同體驗成功的喜悅,創造一個輕鬆、高效的學習氛圍。

2、學法指導

通過實例引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在藉助長方形面積公式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歸納、聯想、轉化等學習方法,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教學手段

爲了更好地展示數學的魅力,我結合多媒體輔助手段,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增加學習的形象感與趣味性,並且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和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課題。

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並說說從圖中能發現什麼數學信息,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瞭解圓面積的含義,體會到研究圓面積的必要性。

2、探究思考,解決問題:估計圓的面積有多大。

通過探究和思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面積度量的含義,感受“化曲爲直”的思想,同時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

3、舊知引入,探索新知。

從已學過的知識入手讓學生思考:平行四邊形面積可以轉化成長方形面積,那麼圓的面積計算是否也可以轉化成長方形面積來解決呢?引導學生利用準備好的圓片轉化成爲長方形,通過實際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化曲爲直”的思想。然後進行動畫展示,讓學生閉起眼睛想一想是不是分得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於長方形。啓發學生思考:既然圓的面積無限接近於長方形,那麼我們如何根據長方形的面積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再次播放動畫,師生共同總結圓的面積公式。在這個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演示動畫,可以揭示出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的科學美,激發學生探求知識奧祕的慾望,消除學生學習時產生的疲勞感,提高學習效率。

4、實際應用。

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公式進行計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樣既注重對基本技能的訓練,又關注學生的思考;既引導學生運用探索結果解決問題,又引發學生對探索過程的關注。

5、歸納小結。

爲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完整而深刻的認識,利用提問形式,從幾方面進行小結,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總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力求簡潔扼要,突出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

縱觀整節課的教學,學生一直處於探索之中,從提出問題合理猜想到主動探索、推導結論,都在“圓的面積與長方形面積有什麼關係”這一主線的引領下前後融爲一體,又互爲驗證。整個過程不僅是一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更是一個科學發現的過程。

  《圓的面積》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圓是一種曲線圖形,和以前學的直線圖形在性質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研究方法上聯繫又很緊密。因此,認識圓以及圓的周長計算都注重了引導學生應用轉化的思想,找到問題的突破口。由此,在本節課中,仍然滲透轉化的思想即“化圓爲方”的思想,把圓的面積轉化爲長方形的面積,通過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來推導圓的面積,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首先讓學生回顧以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公式,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運用轉化的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教材中呈現的幾種探究方法,非常注重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探究,把探究如何將圓的面積轉化爲以前學過的圖形面積作爲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溝通圓與其他圖形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2、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滲透極限、轉化、化圓爲方等數學思想方法。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深入思考的良好思維品質,鍛鍊學生面對困難勇於克服、鍥而不捨的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把圓轉化爲什麼平面圖形以及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三、學生知識儲備分析:

學生在學習直線圖形的面積計算,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時都是利用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把未學過的圖形的面積轉化爲已學過的圖形的面積來解決的。出示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面積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學生很容易地得出和半徑有關係。然後讓學生回顧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方法將圓轉化爲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教學設想:

圓面積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圓的認識和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圓的面積對於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說是一次思維的飛躍。在過去所學的平面圖形的面積中運用的轉化思想是顯性的,如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爲長方形,將三角形轉化爲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等等。而圓的面積對於學生來說運用轉化的思想不是難點,但是由於圓是曲線圖形,使得學生不知該如何轉化爲熟悉的直線圖形成爲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本節課我採用“探究法”,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探究過程中討論、操作、觀察、比較,讓學生經歷“猜想——設想——操作——推導”的過程。其中的操作是放手讓學生去嘗試剪拼,學生可能失敗很多,但即使失敗了也不要緊,在巡視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尋求不同的方法,通往成功之路。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這纔是終身受益的。在學生的失敗中,激勵、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剪拼方法拼成長方形,可能會有學生拼成其他圖形來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的教學主要靠學生自身積極、主動地去探求知識,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探究的魅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充分尊重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還要適時地加以引導、點撥,在學生動手操作已經無法再完成時,要用動態演示來彌補學生操作與想象的不足,幫助學生進一步感知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剪拼成的圖形越來越像長方形,並圍繞“怎樣更像”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追問,讓學生充分體驗“極限思想”。在學生多次地折、剪、拼活動中發現把圓的面積轉化爲求長方形的面積後,讓學生思考: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引導學生說出:面積沒變,形狀變了。再讓學生觀察、思考長方形的長、寬分別相當於圓的什麼?引導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r×r=∏r2。

  五、練習題的設計:

因爲圓的面積=∏r2 ,所以要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半徑。但是如果條件中知道直徑或者周長,怎樣求圓的面積呢。讓學生明白首先要求出圓的半徑再利用圓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圓的面積》說課稿4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六年級《圓的面積》。

  一、教材分析

《圓的面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內容。圓是小學階段最後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係。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也爲以後學習圓柱,圓錐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爲高年級的學生,基本掌握轉化的思想及方法,已經學習了圓的.認識和圓的周長的知識基礎,而且信息技術掌握較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知識水平和自己的需要,利用網絡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和練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和評測。

  三、教學理念

本節課確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並充分利用網絡課件和相關的網絡資源,以問題爲導向,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通過網絡獲得豐富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同時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四、學習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找出拼前圓形和拼後圖形各部分之間的聯繫,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滲透轉化思想,初步瞭解極限思想,利用網絡獲取知識並自我消化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圓的面積計算方法,同時進一步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合作觀念,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樹立團隊合作精神,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五、教學重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六、教學難點

1、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找出拼前圓的各部分與拼後圖形各部分之間的聯繫。

2、用不同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七、選擇教法,突出主導

在本節課中,我運用網絡教學形態,採取“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展示個性,積極參與,主動求知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八、指導學法,自主探索

本課我在學生學法指導上的創新是按照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具體感知——形成表象——進行抽象”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操作、歸納、反思等一系列數學活動,自主探索學習。

  九、學習環境選擇與學習資源設計

本課是在網絡教室進行教學的,爲此我設計了網站形式的學習資源。(課件出示)

第一板塊,教學相關,其中包括學習任務、實踐探索、例題學習、基礎練習等七個內容。

第二板塊,相關連接。連接的是本單元全部學習內容,包括圓的認識、圓的周長等六個內容,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個別學生遇到困難時,回顧以前所學知識,理解新課內容。

第三板塊是網絡天地。爲學生提供課外知識領域。

第四板塊是幾何立交橋,爲學生展示小學階段由平面圖形,擴展到立體幾何的重點,難點學習資源。

第五板塊是媒體資源,將實際生活中問題以錄像資料形式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第六板塊是論壇。

第七板塊是課程資源。 第八板塊是奧賽專欄。

第九板塊是學生天地。 第十板塊是精品網址。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出發,本節課選擇網絡教室環境下教學,目的是爲了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的平臺,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爲真正的學習主人。

  十、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導入新課 圓的面積是在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周長和麪積是圓的兩個基本概念,學生必須明確區分。首先利用課件演示畫圓,讓學生直觀感知,畫圓留下的軌跡是條封閉的曲線。其次,演示填充顏色,並分離,讓學生給它們分別起個名字,紅色封閉的曲線長度是圓的周長,藍色的是曲線圍成的圓面,它的大小叫圓的面積。通過比較鑑別,並結合學生親身體驗,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面積和周長,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從而順利揭題《圓的面積》。

明確了概念,認識圓的面積之後,自然是想到該如何計算圖的面積?公式是什麼?怎麼發現和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這些都是擺在學生面前的一系列現實的問題。此時的學生可能一片茫然,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猜測,設想,說出他們預設的方案?你打算怎樣計算圓的面積?以前我們學過哪幾種平面圖形的面積? 想一想,我們用什麼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

質疑:圓的面積公式能不能也用分割拼擺的法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來呢?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課件演示,動手操作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

學生細緻觀察畫面,結合動畫,完整說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媒體應用意圖:直觀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明確轉化的思想。

  二、獨立探究、合作學習

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推導過程都是把未知的圖形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那圓的面積怎樣計算呢?能不能把圓也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請大家大膽猜想!

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互相配合,動手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我們猜想的這些圖形。注意可以沿着學具平均分好的半徑去驗證。

由於實踐的條件所限,學生只能將圓剪成8份,實踐活動不僅精確度不夠,展示也不清楚,轉化後的圖形與學生預想的基本圖形有很大差異。無法比較拼成的圖形的長、寬與圓的周長、半徑有什麼關係?如果動手剪成16份等,會佔用較多的課堂時間,而且實踐很難成功。

利用網絡提供的豐富生動的課件資源,可以彌補學習資源的不足,將圓分別分割成16份、32等份,分割的份數越多,拼得圖形就越接近學生預想的圖形,從而得出等分的份數愈多,拼成的圖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個重要數學思想—極限思想的滲透。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新知能夠彌補常規教學不足,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學生利用網絡提供的知識,帶着問題獨立思考並從網絡上獲取知識。查找,獨立研究獲得知識。邊看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①拼前是什麼圖形,拼後近似什麼圖形?

②拼前圖形的面積與拼後圖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③拼後圖形的長相當於圓的哪部分,寬相當於圓的哪部分?

教師活動:運用網絡平臺,構建五個小隊,聯機討論。

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教師指導學生運用電腦動畫,驗證並彙報自己所學的知識。

通過網絡學習你們都知道了什麼?誰能夠結合動畫具體地演示一下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麼樣推導的。

同組互相討論。把討論的結果彙報一下。聯機討論,互相解決不懂的問題。

×r×

r =πr2

小組合作,證明自己發現的知識並運用動畫來驗證結果。我們把圓轉化成了近似的長方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S=π×r×r =πr2學生獨立完成

媒體應用意圖:爲學生提供更廣闊的交流平臺。

直觀課件演示,使學生更加明確圓的面積的推倒過程。

  三、解決問題、深化理解。

教師和學生共同就剛纔討論的問題和在論壇中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交流。通過問題的解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並進行例題的共同學習。課件出示例3,師問:這道題求什麼?給出了什麼樣的條件,應該怎麼樣計算?學生熟練運用計算器,完成基礎練習,互相協作,訂正反饋。教師在利用網絡,出示兩組基本練習題和一組變式練習題,鞏固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

媒體應用意圖:人機活動的方式,爲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總結檢測,形成技能

彙報交流後出示例題,讓學生嘗試解決練習。教學的整合點是爲了鞏固已學知識,利用教學版塊中的過關測試,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圓的面積計算方法。根據教材特點,我針對不同層次學生不僅設計練習題,而且又提出難易不同的問題,我主要分爲三個梯度。

一、基礎知識爲學生提供的是計算圓的面積問題。(圖片)

二、綜合知識包括圓的面積填空、判斷、選擇計算題。(圖片)

三、拓展練習。(圖片)設計生活中測石塊體積的具體情景,學生也可以點擊媒體資源提供的生活實際的視頻資料。

(視頻)【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情況,點擊教學相關的過關測試,自主選擇試題,由軟件來判斷學生解答的正確與否,根據學生的正確情況給予繼續或重新練習】。練習中,教師利用屏幕監控和巡視,(視頻)【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這樣避免了常規課堂只重視結果現象,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從而避免了重知識輕運用的現象,更多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注了學生情感體驗,確實讓新課改走進了課堂,落實到常規教學中,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學反思:

這節課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於數學的教學過程之中,實現了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爲特徵的教與學方式, 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較充分地調動起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

  《圓的面積》說課稿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6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圓面積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並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操作,小組合作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德育目標:

滲透極限思想,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念的啓蒙教育。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學具準備:

水彩筆、剪刀、附頁1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看一幅圖,從圖中你發現了什麼信息?

只要知道了圓的面積,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

二、新授

1、什麼是圓的面積?

(1)塗出一個圓的面積

(2)用自己的話說什麼是圓的面積?

2、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什麼方法推導的?

3、能不能用剪、拼的方法把圓轉換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4、學生拿附頁1進行剪拼,看能轉換成我們學過的什麼圖形?

5、學生彙報後,課件演示。

6、得出結論:分的等份數越多,拼出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無限地分下去,最終拼出的圖形就是長方形、

7、轉化後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圓有什麼關係?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轉化後長方形的長相當於什麼?寬相當於什麼?

2)你能從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計算圓面積的公式嗎?

8、彙報討論結果,師板書

圓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

=πr×r

=πr2

9、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1)r=5cm,求圓的面積

2)課始主體圖中的問題

3)書P703.

三、總結:

小結本課知識,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能運用我們今天的所學所得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更多問題。

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剪、拼==》轉化

圓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

=長×寬

=πr×r

=πr2

S圓=πr2

教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首先讓學生在實踐中操作感知,理解圓的面積的具體含義。接着讓學生回憶舊知,引導學生應用舊知類比遷移。這樣,既實現了有意識地學法指導,又幫助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然後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剪拼的時間,也是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然而儘管給了比較充足的時間,學生能夠完成剪拼後轉化成學過的其它圖形的還是少數。因此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演示,化靜爲動,化虛爲實,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進而加深對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採用轉化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利用等積變形把圓面積轉化爲近似的長方形,討論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最後安排了坡度適當、由易到難的練習題,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掌握了知識,形成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