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於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觀後感大綱

於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半個多世紀以來,於漪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園地,在語文教育、學校管理、教育改革和社會活動等多個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產生重大影響,她的從教經歷、心路歷程、經驗成就和思想成果成爲上海市普教系統的寶貴財富。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於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觀後感,歡迎閱讀。

於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觀後感

  《生命與使命同行》觀後感1

最近,學校組織觀看了《生命與使命同行》。看完影片以後,深深爲於漪老師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師德所折服。在於漪老師的教育觀中,她反覆強調的是“育人是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和根本目的,也是我們所有工作的終極追求”、“人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一切教育必須以人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觀念”。於老師時刻踐行着自己的人生格言——“讓生命與使命結伴同行”。“教師,既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個生命去擁抱的偉大事業,教師應該擁有這樣的人生標杆和生命境界。”

於漪老師的這些語句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也道出了作爲教師身上肩負的崇高使命。我想,作爲班主任老師,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瞭解學生、關心學生、進而採取合適的方法教育學生作爲工作的第一要務。不同的學生有着不同的特點,對於同樣的問題,遇到不同的學生,絕不能用單一的方法進行教育,否則很可能會造成不良的教育後果。然而,學生也是有共性的,那就是他們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尤其是來自班主任的理解和尊重。若是我們能多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把他們放在平等的地位,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和尊重,我們的教育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命與使命同行》觀後感2

這是一個關於教師教育的視頻,我看了三遍,感觸很大,深深體會到了作爲教師應有的使命。

於漪,中國二十世紀的教育史,有一個名字可以說在教育界都知道,她寫了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上了近2000節的公開課,她爲中國的教育,中國的語文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的一生雖然都在三尺講臺徘徊,但卻受到許多人的尊敬,受學生的愛戴,她胸中卻懷有江河世界,她是一名真正的老師。作爲新一代的教師,我們應該學習於漪這種對教育的執着的精神。

語文教學的大門在哪裏,於漪一輩子都在尋找。她備課爲了改正自己的口語,她把每一句話都背出來的。一句話寫出來,然後修改,用規範的書面語言改正自己不規範的口語語言,然後背出來,再口語化,把它當做藝術品來授課。爲了一堂完美的語文課,她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應,砥礪前進,她每教一堂課,都要寫幾百字的教後心得,筆記,總結在課堂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作爲一個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於漪說一要有愛國心,二要有文化積澱,三教學語言要有文化含量。一個好的老師,可以激發學生對某中事物的迷戀。首先作爲一個老師,自己要熱愛教師這門職業,只有自身熱愛了,纔有可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愛。老師看似是教課的,其實撒播的是做人的種子!於漪說她能碰到那麼多優秀的教師是一種幸運,老師的治學精神滋養了於漪深厚的學識基礎,這些名師的身教垂涎也積澱了她血液中沉厚的傳統文化品格。老師的教育使她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對歷史,對自然從毫無認識到慢慢只曉,回想起她曾經求學的過程中的幸運,在以後工作中她一直帶着感恩的心。她說到這兒的時候我特別感動,因爲我自身也是因爲對教育的熱愛才選擇這個專業,我能深深感受到她的`這種心情。

看了這個視頻,我還知道了教育學者的事蹟,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之子,他們一生都對文學,對歷史的熱愛和那種誨人不倦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們都是學了二十多年的語文。但我們究竟能感受多少語文的美好。究竟擁有多少語言的力量,又有多少人知道文字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我們究竟只曉多少,如果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少,又怎麼把這種中華文化傳承給我們的學生呢?給學生一碗水,我們教師就要有一桶水!

教育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思考,教人如何做人的學問,也是教給我們對宇宙萬物和人類精神世界的探索。是對人類歷史和國家命運的思考。語文教學和樹人有關,它讓你的靈魂有一種充實感,讓你感覺到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的價值是什麼,讓我們成爲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追求的人。

做老師要有寬廣的心,要包容各種各樣的學生,而這種包容,不是居高臨下的,要走到學生的心裏頭,跟他們平起平坐,去體會他們的情感,這樣纔會跟他們有共同語言。老師要有愛心,於漪去家訪看到學生家境貧窮,她都盡力承擔他們的困境,當時她的工資只有七十二元,而她就拿出六元給學生治病。學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在那個經濟收入普遍都不高的年代,她把所有的積蓄都用在了孩子身上。而她對自己的孩子卻很苛刻,她的兒子黃肅直到結婚都沒穿過一雙皮鞋。什麼叫教師?學生的天就是你的天,師愛超過親子之愛。一個孩子因爲太調皮,父母不管他,把他推給了於漪,她毅然接受了這個孩子,把他帶回了家。她說你對孩子是全心全意還是三心二意,學生都是知道的,她愛自己的學生,也受到學生的愛戴。正是因爲她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關心,使十幾年後,她的學生來看她,把她講得話全部背給她聽。三尺講臺,聯繫着孩子的生命,什麼叫上課,上課的質量就影響到孩子生命的質量。老師教這些高尚的人,高尚的道理,自己不感動,怎麼去感動別人,教學是用生命在歌唱。不管在教育之路上,她經歷怎麼樣的坎坷,於漪始終不放棄,她說只有教育的力量,才能讓人成其爲人。

於漪說中文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清晰,最嚴謹的語言,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對文化知識的渴求,也因此而生。語文教育取決於語文教師自身對這門學科的情感,只有熱愛,纔會有一種熱情,要去傾訴,要去表達。用燃燒的激情去教學生母語,用生命傳播中國語言文字的美好,不僅培養學生語文素養,還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得到民族精神和人類優秀文化的薰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爲老師我們要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文化,感受到這種魅力!

於漪不光在專業課上有成就,在學校管理上也做的很出色。在她擔任校長期間,學校沒有聘用過校工,學校裏所有的衛生工作都是由學校師生一力承擔,讓師生身體力行,珍惜勞動成果,她的做法感動了學生。她激發了教師的的奉獻意識與創造精神,使教師在學校裏的生活不僅是謀生的需要,更有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她對教育鍾愛一生,對教育事業有一種信仰般的執着。

她說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心地善良,她說沒有善心,是不叫人的。人要勤勞,自己吃點虧,吃點苦沒什麼,都要幫助別人,要力所能及,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些對她以後成爲教師是密不可分的。她自己一個孩子,但她把最多的時間精力都給了她的學生。愛學生是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的。退休了,她依然心繫教育事業,把自己的晚年時光又無償奉獻給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學生。雖然我做不到她這種程度,但努力去靠近她,這是快樂的,是幸福的。熱愛中華文化,一生都在守護着祖國的語言文字,她熱愛教師職業,她認爲教師職業是一個崇拜的事業。她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於漪老師這句話,時時刻刻激勵着我,今後我會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