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2014年衛生局工作總結-單位工作總結 單位工作總結

2014年衛生局工作總結-單位工作總結 單位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2014年衛生局工作總結-單位工作總結 單位工作總結

一年來,局班子精誠團結,求真務實,帶領船山衛生人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項目攻堅年”、“環境提升年”以及“四個大會戰”的目標要求,銳意進取,克難攻尖,圓滿完成了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衛生事業實現了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一、衛生改革有卓有成效
面對新一輪醫改,圍繞羣衆健康權益,針對羣衆看病就醫的突出問題,用改革的手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和矛盾,取得了明顯成效。
1、政策措施。一是組織保障到位。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又成立了以副區長爲組長,衛生、藥監、勞動保障、物價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基本藥物制度工作領導小組;二是政策落實到位。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推進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區政府辦、區財政局、衛生局相繼印發了《船山區建立基本藥物制度試點方案》、《船山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船山區2010-2011年居民健康檔案項目等九個實施方案》和《船山區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覈標準》等5個規範性文件;三是資金支持到位。區財政專門安排352萬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配套資金,保障醫改工作穩步推進。
2、主要成效
一是基本藥物制度全面覆蓋。僅用一個月時間,全區9個鄉鎮衛生院和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了基本藥物制度的全覆蓋。共使用國家基本藥物307種,佔100%,省31種,佔100%;採購基本藥物51.25萬元,銷售金額116.3萬元,優惠35.64萬元,優惠率達32.02%。試行基本藥物制度後,船山藥價下降達45%以上,達到了讓藥品供應商願意送、基層醫療機構願意配、醫務人員願意開、人民羣衆願意用這一互利共贏的局面。
二是統籌城鄉對口幫扶協作機制初步建立。按照上幫下、大帶小、強扶弱的辦法,堅持以城帶鄉、共同發展;堅持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堅持縱向整合、優化結構;堅持整體推進、綜合配套的原則。區醫院成功增掛市第三醫院牌子,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集團)結爲區域協作醫院。保健院對口支援河沙、西寧,疾控中心支援保升、老池、復橋,衛生監督大隊和培訓中心支援新橋,合管中心支援唐家,對口支援實現了全覆蓋。
三是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取得突破。完成了各醫療衛生單位覈編定員和崗位設置,建立了“上崗靠競爭、分配靠貢獻、管理靠合同”的人事分配製度。區保健院建立了內聘人員與在職職工同工同酬的分配激勵機制。
四是改革財政補貼模式。各基層醫療單位在開展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形成的利潤虧損,以及開展公共衛生服務數量及質量,由衛生局提供考覈依據,採取財政直補的辦法,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通過一系列醫改措施的實施,船山醫改走在了全市前列,受到國家醫改辦和省市醫改領導小組的一致好評。
二、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全區參合農民81573戶,368619人,參合率達104%,居全市第一;人均籌資140元,共籌資5160.948萬元,其中:農民自籌737.238 萬元,中央、省、市、區財補助4423.71萬元。共有23711名參合農民住院並享受補償,住院費用7650.73萬元,次均費用3226.67元,補償3033.09萬元,區內醫療機構報付比達49.93%,市直醫院報付比34.05%,平均報付比達40.11%;21108人次享受門診統籌試點補償,家庭帳戶補償66087人,補償金額313.92萬元。
2、公共衛生均衡發展
全面實施九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通過落實工作網絡化、服務內容格式化、管理辦法信息化、督查過程質控化的 “四化”機制,助推船山公共衛生再上臺階。5月6日,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流動現場會在船山召開,推廣船山模式。
居民健康檔案: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產婦、0-3歲兒童爲重點,建立統一、規範的居民健康檔案。全區累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44521份,其中社區95375份,建檔率45.98%;農村149146份,建檔率44.43%;全區建檔率45.02%。老池鄉率先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
健康教育:採取發放《健康手冊》和影音資料、設置健康教育專欄、開展公衆健康諮詢、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開設《健康直通車》欄目,加強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傳播健康知識,促進健康行爲養成。免費發放價值15萬元的《健康手冊》8萬冊,舉辦健康教育講座437期,製作健教宣傳欄221個,刊出884期,印發宣傳資料13.6萬份。
預防接種。新生兒建卡數3356人,i類疫苗免費接種67435針次,15歲以下人羣補種乙肝疫苗94500人份。
傳染病防治: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乙類傳染病86例,丙類傳染病336例,無甲類傳染病發生。
兒童保健。對5005名0-36月兒童進行了保健管理,其中完成保健管理的有1957人;新生兒訪視1212人。
孕產婦保健。共對1439名孕產婦進行了保健管理,其中完成保健管理的有1071人。
老年人保健。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累計建檔21920人,其中每年進行一次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人數爲12663人,實行死因登記報告83例。
慢病管理。爲6631名高血壓患者、1475名糖尿病患者建立檔案,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羣進行指導,每季度進行隨訪瞭解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合併症發生與發展進行監測的人數爲4255人。35歲以上人羣門診就診先測血壓50370人。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對299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督促發作期重性精神病人住院23人,隨訪、康復指導和動態管理692人。
3、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
區醫院住院樓已完成主體工程,進入全面裝修階段;凱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高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完成主體工程;靈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樓年底可完成主體工程;龍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完成基礎工程;育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桂花鎮中心衛生院改建工程即將竣工;規範化建設甲級村衛生室35個。
4、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3076人,補助123萬元,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2.3%。
5、實施人口出生缺陷干預措施和免費婚前醫療檢查
免費開展5219人次出生缺陷干預,對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5219人次,發放葉酸13823瓶;免費婚前醫療檢查4534對。
6、實施“億萬農民健康教育行動計劃”
在中、小學開設有健康教育課程,向農民免費發放健康手冊8萬份,提高中、小學生和農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爲行成率,改建衛生廁所XX座。
三、項目工作成效顯著
共爭取併到位項目資金4228.66萬元,其中非常規項目資金940萬元(中國紅十字會援建南強鎮中心衛生院100萬元、改水改廁中央補助資金140萬元、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600萬元、桂花鎮中心衛生院改建100萬元),常規資金3109.26萬元(新農合補助資金2552.8萬元、公共衛生補助資金500.421萬元,其他55.95萬元)。
四、服務能力逐步增強
一是建章立制抓管理。加強鄉鎮衛生院建章立制工作,建立起責任明確、工作有序、管理規範的規章制度,以制度管理人,靠制度管理事,強化管理團隊力量,提高執行力,形成民主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的運行機制。
二是規範運行抓發展。着力“五個規範”,即規範工程和藥品掛網招標採購;規範設備物資採購行爲,大宗設備採購實行論證報批制;規範醫療服務收費行爲;規範診療和用藥行爲,嚴格執行“四合理”制度;規範醫療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行爲。
三是人才培養強素質。實行管理和技術人才齊抓,培訓和引進並舉,選拔與考覈並重,理論培養和使用實踐同行的人才發展戰略,完善激勵機制,爲人才成長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提供優良的待遇,調動各類人才積極性,挖掘人才潛力,保證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得上、出得去,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開展繼教、上派、下派、支醫、進修、函授、遠程教育、學歷教育和各種短期培訓,培訓人員400餘人次,從外區縣引進專家3名,雙向選擇20人。
四是醫療設備奠基礎。按照“新五件”(b超、x線、洗胃機、心電圖機、生化分析儀)標準,逐步配備鄉鎮衛生院先進醫療設備,提高診療技術水平。
五是質量管理做保障。繼續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推進以質量爲核心的醫療服務管理,建立了以質量爲重點的醫療服務評價系統、信息公示和醫療風險預警系統;建立了醫療技術臨牀應用准入制度,完善了院內感染管理規範,加大院感監管力度;完善臨牀診療技術規範,提高醫療技術,規範醫療行爲,確保醫療安全,減少醫療糾紛,全年無一起經鑑定的醫療事故和一起被起訴的醫療糾紛。
五、醫患關係和諧發展
以醫療服務、急診搶救、醫療糾紛處理、醫療責任保險、醫院綜合治理、平安醫院建設等6個方面作爲改進和整頓行業作風的重點,堅持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羣衆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放在首位,着力強化作風建設,改進工作流程,落實惠民、利民、便民措施,確保醫療服務更加貼近羣衆、貼近社會,不斷滿足羣衆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繼續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行爲,加強懲防體系建設,聘任了11名鄉鎮衛生院紀檢監察員,建立起教育、制度、監督三者並重,懲防並舉的糾風工作長效機制;狠剎收受賄賂、回扣、紅包、私收費、亂收費、分解收費、開單提成、搭車開藥等不正之風;設立舉報箱,開通舉報電話,實行有獎舉報,接受羣衆監督;加強衛生全行業監管,全面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嚴肅查處違背職業道德,違反法律法規,損害羣衆利益的人和事,和諧醫患關係初步建立。
六、疾病控制穩步推進
疫情控制成效顯著。狠抓了以甲流感、霍亂、手足口病等爲重點的傳染病防治工作,處置可疑疫情8起,無暴發疫情發生;做好了觀音湖庫區放水、蓄水期間疫病防控工作,採取6條措施及時撲滅了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疫情。
傳染病管理規範有序。全面實行了疫情網絡直報,共報告傳染病5777例。其中:甲流感4例,乙肝976例,肺結核363例,流腮177例,甲肝16例,菌痢89例,艾滋病(含hiv感染者)52例,風疹9例,其它感染性腹瀉498例,丙肝157例;強化艾滋病監測和行爲干預,實施艾滋病免費諮詢檢測工作,有效遏制蔓延趨勢;鞏固了無脊灰狀態。
兒童計免卓有成效。擴大了國家免疫規範範圍,ⅰ類疫苗免費接種23.3萬餘人次,免費金額58.3萬餘元,計免相關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計免建卡、建證、卡證符合、程序符合率均達100%,五苗覆蓋率達100%,入園、入學查驗接種證達97.87%,合格率城區達90.13%,鄉鎮達72.68%。
結核病防治有序開展。繼續實施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全面落實結核病人的歸口管理和督導治療,共接診初治塗陽223人,復治塗陽27人,重症塗陰14人,初治塗陰119人,全部予以免費治療,免費金額達11萬元。
衛生監測有序開展。完成水質監測135件,hiv抗體檢測578人,微量元素監測150人次,可疑食物標本檢測13件,委託衛生檢測10件。
七、衛生監督保駕護航
衛生行政許可依法有序。共受理衛生許可申請32份,經審理合格發放許可證32個。
衛生監督網格化管理。落實衛生監督協管員和衛生監督派駐制度;《食品安全法》實施後,食品安全監管主體發生改變但一時難以到位的情況的,衛生監督人員繼續認真盡職履責,開展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對108家餐飲店進行了量化分級,督促健康體檢478人,辦理健康證478人,體檢不合格32人全部調離崗位;及時協助有效處置了陶然大酒店食物中毒事件;開展預防性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對無衛生許可證經營單位的查處率達100%,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實施率達100%,建立實施食品原料進貨索證制度單位達100%,食品經營行爲基本規範,杜絕了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開展了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治理、飲用水和醫療器械消毒效果監測。
八、婦幼保健長抓不懈
以保障母嬰安全爲切入點,大力實施“一法兩綱”和“三網監測”工作,全區嬰兒死亡率3.47‰,0-4歲兒童死亡率5.66‰,0-6歲兒童系統管理率達87.37%,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出生缺陷監測4604例;孕產婦新法接生率達100%,住院分娩率達99.8%,死亡率爲73.07/10萬,高危孕產婦住院監護分娩率達100%,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2.66%。
九、政府目標全面完成
創先爭優。圍繞“樹立良好醫德醫風,爭當人民健康衛士”主題,以科學領導爲目標要求,以創先爭優爲有效載體,形成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普通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領導幹部的示範帶頭作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幹勁,促進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創省級文明城市。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和目標,落實工作職責任務,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組織職工開展網格化管理,既唱好主角又當好配角,確保了成功創建。
無償獻血。組織無償獻血1800人次,獻血36000ml,保證了臨牀用血需要。
效能建設。建立了以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製爲重點的行政效能制度體系,幹部工作作風得到明顯轉變,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衛生資源佈局不合理,城鄉差距過大,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與浪費並存;二是衛生服務網底脆弱無保障;三是衛生技術人才匱乏,技術水平低,醫療設施設備陳舊,服務能力亟待提高;四是鄉鎮衛生院發展不平衡,個別鄉鎮衛生院還停留在求生存階段;五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還存在品種偏少、藥價虛高等制約醫改推進的制度性問題;六是衛生信息化水平低,資源共享差。
十一、2011年工作打算
1、指導思想:以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爲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統籌城鄉衛生協調發展,建立基本醫療藥物制度,完善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提高人民羣衆健康水平。
2、工作思路:調整重心,強化裝備,提升技能,改善服務;創新機制,統籌城鄉,醫患和諧,科學發展。
3、工作目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體制機制創新;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抓好衛生惠民利民工程,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穩步推進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提高正確處理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爲羣衆提供安全、高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健康保障。
4、具體工作
(一)以公共衛生爲中心,加強重大疫病防控
(二)實施衛生民生工程,推進衛生惠民利民
(三)深化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體制機制創新
(四)強化提升醫療設備,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五)加強內涵建設管理,努力提高服務能力
(六)加強行業作風建設,建立和諧醫患關係
(七)完善衛生信息網絡,大力實施陽光政務
(八)加強中醫中藥工作,推進中醫繼承創新
(九)加強無償獻血工作,促進科學合理用血
(十)加強黨團協會工作,創造寬鬆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