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課改工作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

課改工作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課改工作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

課改工作自查報告


一年來,我校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區、柳州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圍繞課程改革目標,紮紮實實開展工作,推動我校課改工作向縱深拓展。下面彙報一下我們的工作。
一、 基本情況
課改實驗組共有領導和教師25人,其中小教高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9人,二級教師4人,剛參加工作的教師4人。
二、主要工作
(一)領導重視,推進有序。
1、健全組織機構,規範各項制度。首先,我校建立了課改實驗研究管理網絡,保證了課改工作順利的開展。成立了以章國芳校長爲組長的課改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組長是黃萍副校長,辦公室下有教研室和科研究室。並明確規定了各小組的職責,接我校制定了課改實驗的各項制度,規範了管理。如:“逸夫小學課改實施方案”、“逸夫小學課改三年計劃”、“逸夫小學校本課程三年計劃”、“逸夫小學課改獎勵方案”等。每學期都制定課改計劃,寫課改總結,校課改領導小組每月組織學習,明確課改目標,理清課改思路,爲課改出謀劃策。
2、學習領會課改理念,抓好課堂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是指導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和開展工作的行動指南。我校領導認真學習《綱要》,寫出心得體會,課程標準更是領導小組成員人手一份,每次聽課都帶在身上,聽課後根據課標認真評課,課堂教學是課改實驗的主戰場,我校把課堂教學的爲課改實驗的實在口。我校把每週一定爲行政聽課日,下班聽課,課後組織教師進行研討,研討後執教老師第2天再上一遍,領導和教師幾乎週週研究,在連續不斷的研討過程中,教師們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迅速提高,一年來,章國芳校長和黃萍副校長聽課改課達70多節。
(二)努力探索,開拓進取。
1、加強對教師進行課改培訓。爲了確保課改實驗工作的有效性,減少盲目性,我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在校內,我校領導每週一次組織教師學習課改實驗有關理論,傳達各級各類課改培訓會議精神。還爲老師們購買各種課改資料、書籍,花費三千多元。從2012年3月至今,我校先後35人次分別到北京、上海、重慶、深圳、吉林等地參加課改培訓,112餘人次在市內聽課改講座,30多人蔘加市級通識培訓,共用經費4萬多元。
2、舉辦“家長沙龍”活動。我校以講座、培訓,對話的形式舉辦“家長沙龍”活動。通過活動爲家長提供課改諮詢服務,幫助家長解決課改中孩子的教育問題,鼓勵和支持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共同分享學校 決策權。
①專題講座,向家長宣傳課改。我校章國芳校長給學生家長進行了課改專題講座,向家長介紹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產解答了家長提出的有關課改的問題。
②通知培訓,讓家長體驗課改。新課程在理念、內涵、目標等諸方面較之以往有非常大的突破,如何讓家長理解呢?我校採用了通識培訓的方法,對一年級的60多位家長進行了通識培訓,通過培訓98%的學生家長對新課程有了新的認識。
③走進課堂,讓家長感受課改。“聽課後收穫得大,使我們感到新概念、新思想”,只要走進課改後的課堂,學生家長這樣的描述的隨處可以聽到和感受到。家長們走進課堂後,更積極的擁護課程改革啦。
④主題對話,讓家長參與課改。爲了使家長真正成爲學校的決策人之一,我校領導與教師與學生家長一起,以對話的形式,共同研究課改工作。在教師和家長之間營造了濃濃的課改氛圍。
一年來,我校共舉辦“家長沙龍”7次,通過活動,家長的角色有所轉變,家長已成爲課改共同體中的一員。是學校課程改革決策人之一,在家長和學校之間營造了一種合作、控究的課程文化。
3、開展“教師論談”活動。新課程下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學校教研工作方式也應當隨之發生變化,爲此,我校開展了“教師論談”活動。採用平等參與的方式開展教研活動。活動的內容包括小講座、討論、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和教學觀摩等。章國芳校長、黃萍副校長作爲主持人,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提高。一年來,我校共進行了10次“教師論談”活動。
4、開發樣本課程。從2012年3月起,我校開設了選修課,選修科共8門:《口才與交際》、《家政與生活》、《環境與未來》、《心理與健康》、《英語口語》、《電腦與科技》、《美術與色彩》、《硬筆與書法》。每門學科開設兩個班,由兩位執教教師、班主任和一名校領導組成該學樣教研小組。開學初,各選修課教研小組寫出了選修課綱要,綱要包括:①選修課總目標、階段目標;②選修課教學建議;③選修課評價建議;④選修課教材。接着,我們向2—5年級學生髮入問卷,由學生自由選擇選修科目,這樣,打破了班與班、年級與年級的界限,爲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一學期了,我校8門選修課共授課13次,每週一次的選修課受到了學生的熱烈的歡迎,選修課的開發,使教師作爲主體參與到課程開發與管理的過程中,成爲學校果程的管理者、決策者,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三)大膽改革,促進發展。
1、改革備課形式。我校根據教師教齡的長短,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備課時經教師提供廣闊的自主設計教學空間,以體現教師教學個性,語文學科要求教師按“課前收集、課中累積、課後延伸”的思路備課,其他學科則要求教師備課時寫清設計意圖。總之,對教案的要求不再苛求篇幅和字數,而是要好用、實用、有新意。
2、改革課堂教學評價。隨着新的課程的確立,評價一節好課的標準也將發生變化。我校把評課的重心放在關注學生的發展上。把小學課堂教學評估的標準粗線條的確定爲四方面:①學生喜不喜歡上課;②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③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④課堂反饋是否及時。爲此,我校一年來舉辦了兩次本校的課改課堂教學青賽課。通過實施科學的教學評價,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對實驗教師起明確的導向作用。
3、改革對學生的評價。
⑴自主選題考試,二次評價。我校單元測驗時給學生提供2套測試題,一套是柳州市教科所出的單元檢測題,另一套是我校教師自己出的測試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測試題。測試完畢,如果學生對某次測驗的答卷覺得不滿意,教師允許學生重答。這種“推遲判斷”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反映了學生的縱向發展。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新的學習動力。這種“推遲判斷”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反映了學生的縱向發展。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新的學習動力。這樣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反映了學生的縱向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⑵開展期末綜合測試活動。我校確立“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的信念,讓每一個孩子在取得成功的體驗和樂趣中獲得知識、得到發展。爲此,我校每學期末都開展期末綜合測試活動,邀請家長共同參與。第一學期開展的是“歡樂園”測試活動;第二學期開展的是“瞧我的”測試活動。經調查100%的學生都喜歡這樣的測評活動、遊戲及活動的體驗,學生將難以永遠忘懷!
⑶改變評價結果的呈現形式。在呈現評價結果時,我校設計了《飛鵝路逸夫小學學生素質發展評價手冊》。這個評價手冊開設了四個園地,即:陽光園、成長園、希望園、收穫園。陽光園是學生一學期來所獲取的各種獎項,記載他們成功的足跡。成長園記錄學生平時成績。希望園記錄的是學生特長展示。收穫園記錄的是學生一學期努力的結果。問卷調查法表明:第一學期82.5%的家長願意用此手冊評價自己的孩子。第二學期末100%的家長願意繼續用此手冊評價孩子。
⑷改革對教師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我們的理念是以診斷問題爲基點,以指導教學爲手段,以激勵教師爲目標,以此充分調動教師教學忍氣吞聲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不斷提升其教學水平。爲此,學校制定了教師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從六個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採取的方式有:教師自評佔40%,教師互評佔30%,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佔30%。此外還以問卷形式讓家長、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改進教學行爲的信息,進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三、取得的成績
一年多的實驗,我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校長章國芳曾2次在市課改實驗交流會上做經驗介紹,黃萍副校長在全市課改會議的“發展性評價”的報告,吳蓉副主任在市課改評價交流會上介紹我校的期末綜合評價活動,我校課改版報資料四次在景行小學展示,共7次接待自治區小教中心,廣西師大等課改調研組到我校調研,上了22節課,接待課所上的課獲區小教中心黃亢美老師、李?老師等專家的好評,各課改檢查小組對我校的課改實驗工作給予了肯定。我校還每學期末開展的期末綜合評價“歡樂園”活動,得到了多方的肯定,市有線電視臺,龍城教育報,對此做了專題報道,今年5月我校的9節課改課參加柳南區課改學科賽教課,其中8節出線,將代表柳南區參加今年下半年市課改學科賽教課,本學期一年級期末成績檢測,數學平均分95.1,A等B等學生達96.2%以上,C等以上學生達100%,語文A等B等學生達88、3%,C等以上學生達100%。學生操行評定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