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中等教育調查報告

2016中等教育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關注當前的家庭教育及學習現狀,採取措施解決民工子女的入學教育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中等教育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中等教育調查報告

  【2016中等教育調查報告】

  一、我市民族教育基本情況

我市居住31個少數民族,人口近26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0.14%,其中唯有朝鮮族單獨設立了民族中小學,其他少數民族學生和部分朝鮮族學生分散在全市其它中小學就讀,因此,我市少數民族教育主要是朝鮮民族教育。全市朝鮮族人口12萬餘人,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50%。全市朝鮮族中小學有48所,其中完全中學6所(含1所職業高中附設初中班的學校),獨立初中2所,十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39所。有21所小學把學前教育納入小學管理。教學班379個,在校生10,725人,教職員工1,280人,其中專任教師1,176人。我局以及寧安市、海林市、穆棱市、東寧縣教育局均配有主管少數民族教育的朝鮮族副主任(或負責人),我局及寧安市、海林市、林口縣教育局中學教育科或普教視導室內配有主管少數民族教育的工作人員,負責指導所轄行政區內的朝鮮民族教育工作。市教育學院內設有民族教研培訓部,負責指導全市朝鮮族中小學教研活動和師資培訓工作,各縣(市)教師進修學校均設有民族教研培訓部。目前,我市民族教育從學前教育到中小學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從教育行政管理到教研指導和師資培訓已基本形成了網絡和體系。

  二、主要成績

(一)全面貫徹落實《黑龍江省民族教育條例》,加速民族教育事業的健康穩步地發展。

1、加緊制定和出臺《〈條例〉的實施辦法》,使《條例》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我市採取“自下而上”的步驟,先由各縣(市)根據本地民族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出臺具有地方特色的《〈條例〉的實施辦法》,在此基礎上結合全市民族教育發展的實際制定和出臺我市《〈條例〉的實施辦法》。爲了防止流於形式,明確要求各縣(市)認真做好前期調研、徵求意見和論證工作,使出臺的《〈條例〉的實施辦法》對本地民族教育工作能起到推動作用,並在實際工作中具有操作性。目前,寧安市、海林市、東寧縣已經出臺了《〈條例〉的實施辦法》;穆棱市正在積極運作。市人大民僑外委、市政府法制辦、教育局、民委爲了做好這項工作,確定寧安市和海林市爲試點單位,做到抓好典型,總結經驗,全面推廣。《條例》頒佈以來,市人大民僑外委和市教育局多次深入全市6個縣(市)、區,5個民族鄉(鎮),50多個民族中小學進行了調研、瞭解了實際情況,召開多層次的座談會,聽取了各方面意見和存在的問題,指導了各縣(市)工作,並全面做好了前期調研工作,爲出臺我市《〈條例〉的實施辦法》做好了充分準備。

2、加大《條例》的實施和監督力度,切實規範民族教育行爲。

兩年來,各級政府進一步明確了對民族教育的辦學責任,全面落實了“分級辦學,以縣爲主”的辦學體制,優化了民族教育資源配置,三年累計撤併農村民族中小學校14所。加大了對民族教育的投入,三年累計投入300多萬元,擴建了校舍,改善了辦學條件,寧安朝中、朝小、海林市朝中等6所學校建成了校內有線電視閉路系統,牡市朝中、寧安朝中、朝小、海林市朝中等5所學校建立了多媒教室,目前,全市微機數量達到866臺。同時,各級黨委和政府十關心民族教育,今年上半年,牡市委書記董邵林同志在牡市朝中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決定市政府先期投資100萬元年內啓動3000平方米的藝體館和食堂建設工程。市委、市政府在出臺的《關於一步加快全市民族教育事業的規定》中規定,2001年起,市財政局每年增拔民族教育補助費5萬,重點改善市區民族學校的辦學條件,並要求轄有民族學校的縣(市)財政部門每年也要安排適當額度的民族教育補助費;規定普通高中錄取時對省規定的6小民族學生加20分,其它民族學生加5分錄取;規定對市區民族中小學所需人才採取“特事特辦”的傾斜政策,近三年來,市區朝中新分配外地大學生10人,調入外地骨幹教師8人,緩解了師資短缺問題。市人大加大了執法監督力度,1999年和2001年兩次對市政府及所轄各縣(市)、區政府貫徹落實《條例》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聽取了市政府彙報,並提出了整改意見。目前,我市小學入學率、升學率、鞏固率和合格率分別達到100%,初中入學率、升學率、鞏固率和合格率分別達到100%,70.54%,97.15%,95%以上,“普九”工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進一步加快了普通高中建設步伐,注重示範高中和品牌學校建設,擴大高中招生,力爭在2010年前實現普及高中任務。今年,我市民族學校高考成績喜人,高考升學率超過80%,牡市朝中和海林朝中出了牡丹江市文理科狀元。

3、在進修學習、評聘職稱、評選先進、評選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時對民族中小學給予了傾斜政策。根據牡市朝中高級教師比例過低的情況,超比例分配指標,兩年內有8名教師晉升高級職稱,其中1名青年教師破格晉級;全市有120多名中小學教師考入延邊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和黑龍江省朝鮮族教師進修學院函授學習,目前,我市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爲98.45%,90.93%,78.32%,其中小學專科以上學歷佔34.47%,初中本科以上學歷佔46.11%;93名教師獲省、市級優秀教師,13所民族中小學被授予省、市級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二)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整體辦學效益。

1、實施“四語”教學改革,構建民族教育新優勢。爲了適應新形勢和社會需求,自1998年,牡市朝小、寧安朝小等學校採用了九年一貫制全國統編語文教材,同時,城市學校加大了朝鮮語文教學改革。寧安朝中、海林朝中積極探索了“朝、漢、英、日”等“四語”教學改革,加強了信息教育,爲學生終生髮展和社會就業構建了新優勢。

2、適應新課改,加大科研、教研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寧安市國家級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爲依託,採取“穿着舊鞋走新路”的實施策略,積極推進了民族中小學課程改革工作。市教育局、市教育學院啓動了朝鮮族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培訓工程,加強了新課程改革通識培訓工作,組織了13次培訓,舉辦了教學設計展覽、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會、課堂教學結構優化研討會、承辦了全國朝鮮族小學創新教育經驗交流會,確立了20多項市級以上“十三五”科研課題,今年,中考及格率和高中會考一次性通過率分別達到75.35%和98.45%。朝鮮族中小學規範化學校比例均爲100%,其中有4所省標準化小學和1所省示範初中;市級以上“兩全”先進學校比例達到37.7%。66.7%的民族鄉(鎮)創“興鄉奠基”工程達標鄉(鎮)。2000年8月在吉林省延吉市舉辦的全國第五屆朝鮮族少兒藝術節上,我市朝鮮族少兒藝術團取得了佳績,文藝彙報演出獲1特、1金、1銀和4銅,其中牡市朝小的兩個舞蹈節目是本屆藝術節組委會和延邊電視臺向中央電視臺選送的唯一兩個節目。

3、積極創造條件,實施寄宿制教育,滿足朝鮮族學生接受民族教育的需求。目前,牡市朝中、寧安朝中等8所中學有住宿條件,小學只有東寧縣三岔口朝小有宿舍條件,住宿學生有1200多人,佔在校生總數的10%以上,基本滿足學生接受民族教育需求。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1、機構改革以來,由於省教育廳撤併民族教育處,在我市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市教育局取消了民族教育科,各縣(市)取消了民族教育股,甚至穆棱市、東寧縣沒有按排負責民族教育的專職少數民族工作人員,而是由進修學校民族教研部主任兼職。民族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需要民族教育工作者根據本地民族教育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規以及有關規定。目前,由於沒有專職的民族教育機構,行政與教研相互脫解,許多工作無法整體實施,無法名正言順地制定民族教育工作年度計劃,影響民族教育工作健康穩定地發展。建議省教育廳、省民委本着“特事特辦”原則,協調有關部門在民族教育任務較重的地市的教育局恢復民族教育科。

2、近年來,由於朝鮮族學校生源急劇減少,加上對民族學校實施“一刀切”政策,許多縣(市)撤併農村民族中小學後,出現了許多後遺症,如:由於學生走讀半徑大、住宿費用過多,許多朝鮮族學生流向漢族學校或輟學,根本滿足不了朝鮮族學生接受民族教育需求,嚴重衝擊民族教育健康發展和“普九”。建議:(1)在調整民族學校網點佈局時,不要與漢族學校一樣搞“一刀切”政策,要從民族教育的實際出發,特事特辦,在偏遠鄉村辦教學下伸點,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遠程教育實施新模式的複式教學。(2)根據民族中小學少而分散的特點,在經費投入和人事按排上予以傾斜,特別是在新一輪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時,省教育廳和省民委協調有關部門在定編、定崗時出臺優惠政策,確保民族教育健康穩步發展和社會穩定。(3)根據我市朝鮮族人口發展態勢,民族學校將走向城市化和小型化,多數學生需要住宿,家庭經濟負擔重,偏遠地區的學生很能難接受民族教育,建議省有關部門出臺對就讀於民族學校的少數民族住宿學生的補助政策,滿足民族學生接受民族教育的需求。

3、由於朝鮮族學校信息閉塞,校長觀念滯後,外語教師和信息技術教育教師匱乏,嚴重影響朝鮮族中小學外語和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和遠程教育及校園網建設。建議省教育學院或哈爾濱朝鮮族師範學校開設外語教師培訓班,省教育廳舉辦少數民族校長信息教育培訓班,省少數民族教育專項經費向各地少數民族學校遠程教育和校園網建設傾斜。

4、爲使朝鮮族學校與漢族學校同步實施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建議省有關部門與東北三省朝鮮族教材辦協調,早日翻譯出版新教材和新的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