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葉聖陶文集讀後感850字

葉聖陶文集讀後感85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最近讀了《葉聖陶文集》,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便是“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這也是我們姑蘇區提倡的教學方法。讀完,我就思考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葉聖陶文集讀後感850字

1、創設“自然有趣”的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課堂導入是課堂活動開始的引子,好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情感,啓發、引導他們的思維,讓他們進入課堂活動的最佳狀態。導入環節應該簡潔明瞭,不至於使孩子們進入迷茫,興趣、情緒減弱。因此,“自然有趣”的導入,是達到“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的前提。導入活動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有:以新聞視頻導入;通過謎語、兒歌、故事等趣味性活動導入;以問題情景導入;通過生活中常見科學現象導入。

如:執教蘇教版三年級下冊《不說話的“朋友”》一課時,可以以四則不同的謎語導入,不僅激發了學生上課的興趣,而且自然地引出了我們生活中的路燈、郵筒、長椅、紅綠燈這些公共設施,很快進入了課題的學習。執教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地球在“發低燒”》一課時,可以選取了“北極熊變瘦了”的新聞視頻導入,很自然地引出全球氣候變暖的現象,即地球在“發低燒”。

2、創設“融於生活”的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性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因此,創設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又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能夠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生活背景中自然地消除對新知的陌生感。小學生由於心智不成熟和生活經驗的匱乏,極易受到當前社會非主流價值觀的影響。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生活和越來越多元的價值觀念,時代呼喚思想教育要承擔起培養學生正確做出道德判斷和選擇的職責。而學會正確做出道德判斷和行爲選擇,必須依賴於對具體情境的積極思考,這樣才能達到“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

如:執教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怎樣到達目的地》一課時,可以出示了一張行李箱的圖片,讓學生看看這些物品是否都可以帶上飛機。接着,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執教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心中有“規則”》一課時,可以設置了“融於生活”的情境,“上學路上遇到紅燈,但你要遲到了,你會怎麼做?”“如果你的爸爸媽媽拉着你一起闖紅燈,你會怎麼做?”再引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相信課堂上真實的生活情境有助於引導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法治意識,在生活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