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柴靜《看見》有感(精選20篇)

讀柴靜《看見》有感(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柴靜《看見》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柴靜《看見》有感(精選20篇)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

想來已經很久沒有寫什麼書評、影評、劇評了。但是在柴靜新書《看見》銷量如此火爆的今天,我也追個新潮、趕個時尚買來一本讀了起來,感受一下這姑娘外柔內剛裏透出的那令人折服的智慧。

可以很準確的說,我對柴靜的瞭解並不多,原因是在衆多繁花叢裏有太多的記者、主播、評論人,而讓我能真真正正的去關注一個衣着多以暗色爲主、出境基本素顏的陌生女子着實有些難度,當然我還是承認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以貌取人者。但是當我開始關注她的時候我知道她已經成爲中國記者隊伍裏面頗具影響力的女性了,當然也可以這麼說,是因爲她的現在的名氣才使我對她有更多的關注。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更願意形容柴靜爲記者。柴靜看見讀後感,爲什麼呢?因爲從我瞭解她的時候我就知道她是以記者身份去採訪,並非是單純演播室裏的播報機器,就其這一點,我認爲在目前中國整個新聞行業裏面可以做到無縫對接的人卻着實不多。

柴靜新書《看見》裏面首先提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陳牤。一個對柴靜人生起到了關鍵轉折的一個人。雖然書中沒有更多的去渲染陳牤是一個怎樣的人,又如何幫助的柴靜,但是字裏行間中都能品的出來柴靜對陳牤的感謝與懷念。當然因爲陳牤的這個伯樂讓我們首先認識到了白巖鬆、崔永元、水均益然後就是柴靜。

書中起初寫到了柴靜那種略帶文藝女青年不羈的性格,和對體制內工作的不懈,到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女子走入到央視的經歷。一步步應正着伯樂的正確,當然無論你是多麼有才華的人,你依然需要努力纔會獲得收穫,這裏年輕時候的柴靜那種原本不服輸的氣質也凸顯了出來。

到底新聞評論應追求的是什麼?柴靜第一天走到央視新聞評論部時候她看到了:“求實、公正、平等、前衛”當然這幾個字在柴靜未來的工作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看見》開篇介紹她第一次在央視做節目的時候,彷彿就已經奠定了她今天應有的節目風格,因爲:陳虻在會上公開批評柴靜的一段話,我相信對柴靜影響之深也之刻骨。陳牤說:“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爲人們都選擇剖腹產是個錯誤的觀點,那麼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爲什麼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的層面,越深,覆蓋的人羣就越廣,你找了幾個層面?”當然從我個人對柴靜後期節目的觀察和分析中尋找到了她剛剛走進央視評論部看到的“求實、公正、平等、前衛”的影子。

在《看見》新書裏,我很少感受到柴靜說自己多麼才華橫溢,多麼形象出衆被選入央視,而字裏行間卻讀到了她是一個不折不扣菜鳥進入的央視。她沒有出衆的長相、沒有過人的文筆、甚至沒有主持人科班出身的經驗,也許這樣會讓很多人羨慕,就這麼一個人都能成名,那我又有何不行?但是後面你讀到了柴靜所忍受到的非議、壓力、艱辛。甚至想到,如果換做是我,可能我真的會選擇放棄。但是柴靜沒有放棄,同時在書裏我也看到了她的成功不是她一個人的成功,而是擁有了很多人的幫助她纔會留在央視,纔會進步,纔會成功,基於這麼真實的柴靜,這麼懂得感恩的柴靜,我想纔會做出那麼多優秀的片子,纔會寫書這麼一本書。

當然就像柴靜新書《看見》開頭所提到的,“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纔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爲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爲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柴靜看見讀後感,我不能說柴靜再一次次的挑戰某種底線,但是她的傳播再一次次的發揮着作用,當央視的《焦點訪談》說的是用事實說話時,我想柴靜的《看見》是將事實還原,還原到最初的樣子,並尋找背後的影子。她會從大量的質疑、憤怒、譴責、謾罵等等一切態度中尋找一個她認真最真實、最公正、最平等東西,也許這些需要她花費大量的時間、經歷、乃至可能遇到的危險等等一切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但對於柴靜來說,她只爲尋找一個足以說服她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不會是大家通常能看到的答案。

她始終將“求實、公正、平等、前衛”作爲她職業道德的準則去執行着,也因爲這幾個字成就了今天的柴靜和她的《看見》。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2

我的雙眼每天都在觀察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的東西映入眼簾,腦子卻來不及分析和揣摩,大部分時間只是獵捕一些吸引眼球的事物,諸如《新聞調查》《焦點訪談》的報道。由此,我懷着好奇拿起了柴靜的《看見》,想看看這些報道背後的故事。

一件事物的吸引力,大多源於人的好奇,而一個個新聞報道的取材卻源於種種矛盾的火花,對它們的判斷很容易被自我感情所左右。通過他人提供的新聞線索,初到《新聞調查》的柴靜在採訪中,往往有點盛氣凌人,用壓迫式的提問讓對方啞口無言,內心浮現出一種遊俠懲戒惡霸般的快意。但隨着欄目採訪的多元化和深入,她慢慢成熟,體會到了“真實”一詞的難以捉摸和難以判定,更懂得了如何審視矛盾雙方。我從她看待他人方式的變化中獲益,明白了從壓迫式提問的自鳴得意到展示事件雙方的平靜敘述過程中,人經歷着從暴戾之氣到沉着靜心的轉變,心境從爭到不爭的背後,隱藏着學思悟踐的自我追尋。看見他人犯錯時,正是審視自己的契機,不妨將自我代入對方的處境去思考,因爲“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只是在“病友之間相互探問”。

人是一種感情動物,人性在事物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個人特殊性的形成和對於事物的理解都來源於自身周圍的環境,因此用自我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時,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在看待社會各種現象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隨着事物的表象呈現憤怒、彷徨、無奈、失落的狀態,深入探尋時也會感到手足無措、黑白難辨,對自我的信心和成長的期待產生疑問,那往往是因爲忽略了事物中那些深層的“令人內心惶然震顫的力量”。這時,迫切需要通過事物中的微觀現象,去找尋人類所展現的意志力、堅韌度、博愛心、道德觀等內容,在化繁爲簡的同時也能讓內心感受到自古延續的善與惡的對抗、期待與現實的距離、塑造自我與隨波逐流的煩惱……不再迷失於抽絲剝繭尋找真相,執拗於判定是非對錯。

表象的雲霧漸漸吹散,內心的混沌漸漸沉澱,清澈恬靜的感覺讓人倍感舒暢。一些人用一己之力去推動事物的改革或進步,一些人奉獻自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所當然,還有一些人沒有條件去付諸行動來實踐自我,只能在文字中找尋一些安慰。他們不經意間遠離了雙眼被表象遮蔽的危險,躲過了被感情左右的困局,得以品味清澈恬靜的甘甜。《看見》一書只是幫助讀者打開窺探世界的一扇窗戶,指明一條不易被普通人發現的小徑,如要鋪就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僅需要成長的閱歷和平適的心境,更要去自我追尋和思悟。在看見他人的同時,不要忘記去找尋自我!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3

有人說讀書就是在跟作者對話,《看見》裏,柴靜最初認爲新聞可以有溫度,到後來覺得新聞應立足於準確不應有記者自身的態度,再到融合與解脫。不論是看到作者本身的變化還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都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的確是在一件一件慢慢告訴我,所以想回復它。

非典那年是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對於生死或災難沒有多少概念。兒時的童話會告訴小朋友,人死後會變成除了人之外的另一種形式在世上循環。那時只知道大家突然都帶起了口罩,然後學校天天謠傳着要放假在家隔離的消息,但也僅限於謠傳而已。有一次,下午放學,自己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個醫院的時候,在醫院門口看到了一個好大好大的蝴蝶,是我從來沒見過的蝴蝶,心裏就在想這會是誰?那時,陽光穿過梧桐樹葉,灑在地上一片斑斑駁駁,人聲很少,空氣寂靜,像無數個反反覆覆的日常。確不知道,在某處的其他地方躺着面無表情的人,不知他在想着些什麼。

初中語文老師點評作文,有講過一句“要做一支會思考的蘆葦”。大意指即使隨風搖倒,也要守住自己的認知吧。但有時候,會覺得很難接受或理解超脫於自己生活經驗總結的事情,所以很難將心比心,也很難直接吸收別人的經驗轉化爲自己的前車之鑑,以至於周邊朋友會說“我都經歷過,也告訴你了應該怎樣,爲什麼你非不聽,果真,該走的路一步不能少”。經歷之前也確實不解,經歷之後纔有那麼或多或少的感同身受。所以漸漸理解了那句“我不一定認同你說話的內容,但是我堅決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有時候覺得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絕對化任何事也是一種極大的善。

地點本身是不涉及情感的,因爲一個地方有了一些人或一些事,便被人賦予的情感。每次走在以往有生活足跡的地方,便總會不自覺的想“我以前在這裏發生了什麼事,遇到了哪些人,我們做了些什麼,那時充斥的是怎樣的心情”。

一次和朋友談論電影,她說她最喜歡的電影是《泰坦尼克號》,於是重看了一遍,年紀小一些的時候,在電影裏看到的更多的是超脫世俗與生命的感情。再大一些之後,觸動更深的是船沉時,知道自己命運結局的小人物,坦然面對結局時人生最後幾幀極其溫暖感人的鏡頭。人是這個社會單元最小的集合,很喜歡柴靜採訪裏體現出的即使是個很宏大的主題,也可以捕捉到細微。

之前也有人給我說過,現在很難見到有工匠精神的人,德國汽車之所買的好是因爲其質量,而其質量好是因爲其零件質量好。其實很多事情,很多問題與答案只差了再多問一個爲什麼?所以有時候答案浮出水面之前,漸漸的喜歡逼自己再進一步,再一步。若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可能會說爭取從現在開始吧。就像他人所說,律師與律師的差別在於,準備案件時需要設想對方會怎麼反擊,想到對方如何反擊後還要思索怎麼回擊,循環往復,直到見底。

曾經有人問我“你想要什麼?”我說“成功”他問:“那你認爲成功是什麼?”我說:“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吧,我想要世俗的成功”後來覺得成功其實是比較級,沒有盡頭。

瑞士的社會保障體系很健全,所以教育和人們思想也很開明,義務教育後,孩子一般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繼續就讀還是選擇職業技術類培訓並在後期直接就業。職業之間並無高低貴賤之分,選擇的依據完全是看自身興趣。

有人說雖然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肯定會急速發展,躋身發達國家,因爲中國人太勤奮了。但不知爲什麼,我腦海裏浮現了一個詞“內卷”。不過想來也是,如果沒有相應的保障體系,興趣在生存面前可能就顯得弱小了。所以就像柴靜所述,盧安克帶來的不是感動,他的那種自由帶來的是一種內心很安靜的思考,一種自我與自我的對話。

歷史的作用不只是讓人記住發生了什麼,他也想讓人們思考當時爲什麼發生了這些事。想到了魯迅先生棄醫從文,醫可牽一髮,文可動全身;想到陶行知先生捨棄優渥的生活投身農村教育,萬世師表。

這段故事是一個叫郝勁鬆的法律專業的人講的,他因爲北京地鐵公司廁所收費5毛卻不開發票起訴了對方,最終其贏得了訴訟。很多人質疑這種小事是否值得如此干戈,他說“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你不抗爭,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人身權,財產權,包括土地、房屋。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一個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行拆遷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身上。”不合理就是不合理,不在於標的是什麼,標的的價值是什麼,而在於事情本身,一旦拋卻了一點,下次可能就是線,再下次可能就是面,深以爲然。

身邊的人有時會說,覺得你性情蠻冷淡的,我笑笑說雖然我很冷淡,但是你們很火熱呀。讀到這裏,你會發現,這是一篇沒有邏輯體系不符合任何文體的隨感,甚至連文章結尾都沒有,但你們還能讀到這裏,還不能說明你們很火熱嗎?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4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是一排新書中,簡約的封面,只有一張作者的照片和白色的書名,就是這樣的封面在一衆複雜的封面中脫穎而出,讓我注意到它。

柴靜的這本《看見》是一本文學傳記,記敘了柴靜在央視期間做一些新聞報道中的事,這些事中的人都留給了作者強烈的生命印象。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就像作者說得“他們是流淌的,從我的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每閱讀完一章,文字的深處就給予你更多的觸動,也許其中有你熟知的事件,但是柴靜用文字讓你看見了更多的東西。

“海淀衛生院的女醫生第一次穿隔離服,喜歡了一半又去拎一隻桶,拎着那隻同她好像忘了要幹什麼,拿着空的小紅桶在原地轉來轉去。我問她怎麼了,她嘴裏唸叨着:‘我小孩才一歲,我小孩才一歲。’”或許我們看見過醫務人員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救治着病人,可是我們沒有看見他們猶豫時,他們也有家人,他們也想繼續活着,他們也有自私的想法。當我們看見他們猶豫之後決定奮鬥在一線時,或許更能體會他們的糾結,同時更加覺得他們的大愛,看見醫護人員的偉大。他們的偉大來源於患者對於生命的渴望,當他們看到病患在生死的邊緣徘徊時,想到自己是可以救他們的人便會激發出這樣的能量,他們知道醫生要讓人活着,自己得有犧牲的準備。

“一個病人來了之後晚上從來不睡,總張這眼睛坐着,怕睡着了就死了。”這是一位醫生對病患的描寫,許多病人都在絕望中保持着希冀,他們迫切地想活下去,可是在封閉的監護室裏,看到的都是穿着厚厚隔離服的醫務人員,看不見他們的臉,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希望呢。作者曾在文章中說過“非典時,我很少感到恐懼,有一些比這更強烈的感情控制了人。但那天晚上,我站在水龍頭下,開着冷水,水流過皮膚,一下浮出顫慄的粗顆粒,塗上洗面奶,把臉上擦的都是泡沫,突然覺得是死神在摸着我的臉。我一下子睜大眼睛,血管在頸上嘣嘣的跳。我摸着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在災難面前人和生命都是渺小的,但是那又怎樣,即使渺小還是要珍惜每一天,不是嗎?通過柴靜的文字我們看見了很多,有作爲醫生的大愛和高尚的醫德,有對於生命的尊敬,有對於生命新的思考……

在這個世上有很多的事是你無法完全感受得到的,你也無法看見,就像柴靜說的:“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纔是最重要的地方,因爲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而柴靜就自己的文字讓讀者們也看見,看見那些我們未曾看見的事理。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5

初讀柴靜的《看見》,內心或多或少會被她簡潔樸實而有力的語言震驚,折射出社會真實的各種沉痛的一面。真正的人性是如何?她一步一步地成長,帶領我們更深更多地看見這社會,瞭解不同人內心深處的靈魂。

“我有權選擇愛一個怎樣的人。”如果我是當時他們其中的一員,我想我一定會吼出內心滾燙的渴望。同性戀,在02年前,這羣少數人被認定爲“精神疾病”,後來被剔除了,法律上可以說剔除就剔除了,可在人的思想是一朝一夕能轉變得了的嗎?當時的思想教育仍是非常保守,同性戀在其他人的眼中就是異類、怪物。所以這羣“患者”在社會上毫無人格,毫無尊嚴,毫無地位,他們被全社會歧視,沒人任何話語權。一個青島的男孩子,患病來求醫,醫生得知他是同性戀的身份後拒絕醫治,男孩下跪乞求,可是,沒有用。他們就是這樣不被社會待見,被厭惡,被扔在隔離區,界限分的如此明白。他們極度痛苦、絕望,成了心理上的絕症患者,最後選擇自殺,悄悄逃離,從這不開心的世界上消失,尋找屬於自己、容納自己的另一個美好世界。這是誰給的?社會。

“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他們原本就和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啊,一樣工作、上學,努力活着。但他們不能公開身份,活着不是自己的生活,在意社會的各種看法。這些都不是他們的錯,卻要讓他們買單。明明是我們思想的落後與偏見,無知與愚昧,明明是我們無法接受,就因爲他們的是少數羣體,他們必須忍受,少數人無法發聲,僅僅因爲他們是少數人,這是多麼的不公。他們大多數人在前半生一直都默認爲自己有病,甚至爲了變成所謂的“正常人”而扭曲真實的自己去接受許多不正常的治療,比如電療。

“你再也不會有選擇同性戀的慾望了。”

“你再也不用有慾望了。”

“你好了。”

真的,好了嗎?

“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於男男、女女、男女’,只在於這個人本身。”

同性戀有錯嗎?當然沒有。本來愛一個人,是天性,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否決他人的生活權利和方式。對同性戀者來說,愛情、自由,公開表達自己身份的空氣、空間,比生命還重要。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同,被平等對待。如果可以,他們也想得到家人、朋友、社會的祝福。可在當時是個奢望。如今,全國人民呼籲共創和諧社會。所謂和諧,不是一百個人發出同一種聲音,而是一百個人是一百種不同的聲音並又相互尊重。“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同性戀和每個人都一樣,它不是異類的標籤,都爲自己喜歡的生活而活,每個人都應用平等的眼光相待。當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對同性戀情侶在牽手,不要震驚地面容失色或厭惡一瞥,應莞爾一笑,給予眼神上的祝福,給予尊重。

我很喜歡一句話,“我喜歡上一個人,並不是因爲他是同性而喜歡他,只是我喜歡上的這個人,剛好是同性而已。”願所有人被世間溫柔以待。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6

讀完《看見》,內心是百感交集。柴靜通過她所看見的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向我們呈現了她看到的社會。黑與白,喜與悲,抑或介於黑與白之間的灰,介於喜與悲之間的”無”。“一個國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現在我們看手機刷新聞,除了親友之間的互動,關注之人的動態,以及天下大事外,許許多多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卻總是被有意無意地忽略,看不見他人,又如何能更深地認識自己?

書中有一段話,時至今日,我始終不能忘懷:聚會上,朋友說,你現在做的題目太邊緣了,大多數人根本不會碰到這些問題。作家野夫說:“那是因爲我們已經不是大多數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免於受辱了。”是的,我不是沒有在新聞上看見那些人間慘劇,可我始終認爲,那是極少數的情況。因爲不論是我還是身邊的人,沒有誰遇到過那些事情,所以我們都十分自然都去忽略那概率幾乎爲零的“不可能事件”。可事實上呢?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邊,自己從沒遇到過,就意味着不存在了嗎?書中有一章節“沉默在尖叫”,講的是家暴。家暴相對於書中提到的其他慘劇,算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話題了。家暴是什麼?我理解的無非便是夫妻之間的矛盾爭吵,氣急之下的過激行爲。何爲“過激”?我心中並無明確的定義。或許是扇臉,用腳踹……我能想到的也僅是這些了。然而,書中觸目驚心的描寫讓我充分的理解了“過激”這個詞。書中寫到:“但直到我們採訪時,在中國,一個男人仍然可以打一個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槍抵住她的後背,強暴她的姐妹,毆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衆人面前這樣做,不會受到懲罰——只因爲他是她丈夫。”這纔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真正過激的行爲。我還是心存一絲僥倖,說不定,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呀,大多數夫妻都是恩愛的,再不濟,也不至於家暴至此。抱着這種僥倖心理,我繼續看了下去。可事情卻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事實是全國2.7億個家庭中,24.7%的女性在婚姻中曾遭受家暴,約“四分之一”。全國每年約有40萬個家庭解體,其中,25%緣於家庭暴力。特別是在離異者中,暴力事件比例則高達47.1%。68.6%女性服刑人員經歷過家暴。而可悲的是,即使這麼驚人的數據擺在眼前,人們似乎也並不關注這些遭受虐待的婦女們。只有出現像書中提到的李陽家暴妻子,或者前段時間的蔣勁夫家暴女友事件,這樣一躍成爲熱點新聞時,人們纔會重新審視這一問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譴責那些名人。殊不知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多少人飽受其害,又有多少類似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所以“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7

最近,我們班組織了大家同讀一本書的活動,書目叫做《看見》。起初,我對這本書的瞭解是非常少的。可是,經過同學的講解,我對它感到十分好奇,也充滿了熱情。通過閱讀,我知道了在人間中鮮少爲人知的辛酸,那些深陷泥塘中的人,也認識了柴靜。

柴靜,一名央視主持人。她關注着社會上深受痛苦磨難的人羣,用她的真誠與勇敢,用《看見》這本書揭露了社會上存在的醜惡,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解救了同樣處在那樣的生活的人。柴靜讓我敬佩,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五章節——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文中的阿文因吸毒而在戒毒所戒毒,殊不知這實際上是賣淫所。她絕望地說出:“我被賣了”。然後,沒有人相信,反而戒毒所變成精神病院繼續開。這是人性的扭曲吧,當時的記者和警察知道後,事情都沒有得到解決,這給違法犯罪的人更加囂張的氣焰。他們要像阿文這樣的女人在街上站街接客,要是她們想逃,就殘忍地打死她們。社會的醜惡不禁觸動了我以往對社會美好的想象,原來社會之中存在着這些不爲人知的現象,我過了很久才慢慢平靜下來。我也在想,爲什麼當時的政府沒有對這件事上心,讓它得到解決,解救痛苦的人。說到底,是腐敗吧,太多的金錢誘惑使人心的善良喪失,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魔鬼。做人一定要有底線,懂得善良,讓愛在社會上傳播。人人付出一點,社會的愛就多一點。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同性戀這個名詞,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都不願談起這個話題,甚至厭惡與嘲笑。柴靜頂着壓力,把同性戀的痛苦公之於衆,只希望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愛。翼飛是一名舞者,也是一名同性戀患者。書中有一張他跳舞的影子,十分動人。很多人嘲笑同性戀,說他們噁心。他們也備受欺負,遭受侮辱等。他們爲了隱藏自己,往往會與異性結婚。文中一位同性戀丈夫被妻子揭露後,他抱頭痛哭,在黑暗的閣樓中說,“我這個人就不應該結婚,我傷害了一個女人,這是我一輩子的痛”。看到這句話,我心裏面很難過,也十分心疼。同性戀有什麼錯,這不是他們所想要的,有天生的成分在裏頭。他們無端接受社會的指責,父母的不解。最終,在痛苦中死去。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包容之心,愛不分性別,別讓他們痛苦,我們要給社會的關愛給他們。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想水溶於水中。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8

血紅、橙黃、魅藍、亮綠、暗灰……這些極致鮮豔和極端灰敗的顏色勾勒了這個世界。它們繪出了溫暖的光明,也孕育了某些鮮血淋漓的事實。他們分明存在,卻因隱藏於黑暗中無人相信最終湮滅,讓人生出從未存在的幻覺。

《看見》一書與我預料中的不同,可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很多人說這本書很深刻,但是我讀完後,卻並未有如遭重擊的感覺,可能是曾閱讀許多相似的文章。但,其中的一章,卻令我頗有感觸。

它是《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其實,它真正打動我的,是它的章節名。

存在,是需要被證明的。或許這點會讓很多人不解,爲什麼呢,存在不就好了,爲何還需要證明,去被人相信。其實,原因是有跡可循的。先前聽過一個傳聞: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臟停止跳動,第二次是大腦停止運作,第三次是世人已經忘記你的存在。人類是羣居動物,即使是不需要一同捕食維持生存,因爲只有一種相處,一同生活,一同交流,你纔會被世人證明,你是存在的。

這便是人類,連生存本身,都是需要被相信的。

因爲只要試想一下,若是全世界的人都認爲你從未存在過,怕是你自己都會開始懷疑了,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它們都是相信匯聚而成的。

總是會看到很多評論,因爲盲目相信輿論或所謂的“正義之言”間接逼死了許多無辜之人,以此可見,“相信”是一股多麼巨大的力量,當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時,它就會變成事實,無論真相如何。記得很多年前看過的一句話,至今深受觸動,“真相如何,其實對人們來說不重要,因爲他們只接受他們所相信。”

所以啊,這些人不相信那些鮮血淋漓的真相啊,校園暴力,性別歧視,道德綁架,家暴……有些人不敢接受從而希望生生抹去它們的存在,被暴力的學生爲什麼不躲起來,女性升職一定勾搭了上司,被一定是衣着太暴露等都是這些人心中所謂的“真相”,這些纔是被他們所相信的。

如果你看見了這些,我希望你能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某些可接受的觀點從而抹殺掉真實。因爲只有相信這些鮮血淋漓的真相的存在,這一切,纔有可能從被忽略的陰影中脫離出來,出現在世人面前。

所以,相信這些存在吧,因爲,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9

她一個超級富有情感的人,報到真實富有情感。字裏行間,你能看出她比常人的感情要豐富許多。和別人基於邏輯推理不同,感性又正義。

記得剛剛讀的時候,停一會兒,看一段,然後再看,再停一會兒、再忍不住看一段。有一種難以自持的辛酸,有好幾個場景好像就在我的眼前,然後鼻子酸酸的,差點兒掉淚。

柴靜這樣的感性的人,需要讓自己確信某種事物,那麼需要頓悟後然後去決定的。就如她寫到去汶川採訪地震災區的那一篇:當她在看到地震過後,災區的人開始重新站起來,植物開始重新長起來………她也要孕育一個孩子了。生孩子這麼自然且必然的事情,但是在她這兒,是這麼表達出來,是時候了……

既有感性的一面,我說了,她也是正義的、理性的……

如果過於感性,那麼作爲一個媒體人,容易將新聞中引起共鳴的點,直接給你看。最後總結一下個人的看法,事實也就未免真的是事實了。特別理性的媒體人呢,有時候會不在乎人性了,就如福爾摩斯似的推理、認證、慣用冷眼去看待社會的一切。讀《看見》就會想到,這個作者應該是一個專業的作家或者至少是個大V,不管是否是,是否是所有的都是真實的,但是某種感情或者敏感都會書中引起讀者的想象、共鳴。一起來宣泄。可她卻是個媒體人,是一名記者。似乎是正義的代表,除了追求公正,也懂了她的反覆,重複的伸張自己的不能直接言明的職業情感。

富於人情味的報到,平衡的站在正義的一方,不至於過於主觀,但又不失情感。恰到好處的表達、陳述。她沒有選擇站在高處利用人性,而是躲在暗處,窺探人性。

萬事皆有難言之隱。

最後,是的,她好像應該是一個編劇、是一個導演。印象深刻的就是“每個人在社會上就是扮演角色的演員”。

“我原以爲這一輩子,就是每天想着怎麼把一個問題問好,把衣服穿好,每天走過熟悉又侷促的街道,就這麼到死,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天。整個病區裏只有三個病人,沒有醫生,沒有護士,沒有鞋底在水泥地上的摩擦聲,沒有金屬託盤在什麼地方叮噹作響着,病區沒有任何聲音。他指着給我看牆上的黑板;上面寫着二十二個人的名字,其中十九個後面都用白粉筆寫着:肺炎,肺炎,肺炎……

離開的時候,我看見另一張病牀上的小夥子,脖子上綁着一個痰巾,上面有一些穢跡,小腿露在被子外面,全是曲張的靜脈。我們走過的時候,他連看都不看一眼。我停下來看他。他沒有昏迷,眼睛是睜着的,只是什麼表情也沒有。

我妹九點來給我送東西,我讓她帶只小音箱給我。晚上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隔着三四米遠,我讓她站住:“放下,走吧。”——《看見》節選

能識這樣一個人,能讀這樣一本書,在如今社會,是一種幸運。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0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所以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

這纔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爲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

這是書本序言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同時也給了我很大的啓發。《看見》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記者。這本書主要是講述了作者做記者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真實記錄,記者的親身經歷。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於社會和社會中的人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很多時候,我們談論一件事,其實質上是在談論一個羣體,一個家庭,甚至是談論人類最底層的東西。我們總是習慣性的用因果關係來形容一件事,然後匆匆忙忙的作解釋,下定論,然後判斷對與錯,殊不知現實中的很多人和事卻不是僅僅用對錯來作爲判斷標準的。對於事件親者來說,旁觀者隨便一句漫不經心的話,會對他人生活甚至生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生活這塊幕布下,還隱藏着好多不爲人知的東西,等待我們去探索和了解。

這本書嚴格來講是一些新聞報道,但是卻遠遠高於新聞報道,《看見》展現的更多是我們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們總是視而不見或者明明不瞭解卻自以爲正確的事情,這些事情或宏大或渺小,或重要或不重要,或複雜或簡單,而這本書正是揭開了生活的石板,讓我們看到人性和生活的另一面。

比起市面上直接描寫心理的書籍,《看見》是爲數不多的讓人直擊內心,讓人震撼的好書,對於人性,對於生活,對於社會百態的映射和展露,生活本身矛盾密佈,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下,即使是確鑿的事實也值得我們細細推敲,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不斷思考。

“沒有什麼是不朽的”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1

我是把柴靜的《看見》當成短片小說集來讀的,仔細跟隨着一篇篇文案的主人公,去代入感受、想象還原那種場景和心情,時而悲傷,時而振奮……可是故事看久了,心中也不免會有所思,有所想。

我首先思考的是人性。《看見》一書中展現的最多的便是小人物的人性,正因爲是聚焦於對小人物的描寫,其所展現的人性便能夠躲開“政治粉底”、“宣傳修容”與“道德口紅”的擦脂抹粉,最大限度的保證真實。千百年來,人們常常對人性的善與惡爭論不休,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亦有人講性惡論,然而透過柴靜的鏡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自私夾雜着熱情,溫馨交織着仇恨,種種情感糅合在一起的複雜。

且不說孰對孰錯,單就柴靜筆下的這些小人物:母親、病人、農民工、死刑犯、維權者……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種人性的真實與向利性。人的皮囊可以僞裝,但是人性容不得半點掩飾,它就是那樣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地待在那裏,人的種種想法與念頭皆因其所生,而推動其的力量之源便是向利性。人生的種種痛苦皆因此而來。

人生來便被教育着去分辨這世上的一切,有了分別心,便有了種種心意,也一切與深植入人性的向利性結合在一起,便產生了今世的果。

《看見》一書中,我們看到的種種感情上的悲歡離合、交往中的折衝樽俎、犯罪前的善惡心意較量,無不體現着這一點。因此,我們不妨去想想,我的身體到底是誰在控制着呢?我到底是不是我呢?

因此與其緣求外物,不如反求諸己,安禪未必需山水,滅卻心頭或自涼。當我們觀照到那顆不垢不淨地人性時,便是度化一切苦厄之日。心不爲外界所動,無謂善無謂惡,觀照當下。

見,看見,見不見也。

萬物皆自化,枯榮各有時。心定境自轉,意何強爲之?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2

這是我第二次閱讀這本書,我記得第一次閱讀時,是在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拿到書後就放不下來,深深地被書中的內容吸引。

作者以記者的身份參與了近十年間發生的重大公共事件,有些我們也有親身經歷過。比如非典,我記得非典那年,醋、酒精這種平日裏很便宜的貨品,突然間價格上調,而且出現經常斷貨的現象,鬧得人心惶惶;還有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等的記錄;更有柴靜個人的一些精神成長曆程。

通過《看見》,柴靜記錄下了很多動人細節,讓我看到了生命的堅強與脆弱、看到了人間溫暖與醜陋、看到了很多相聚與離別……其實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中,書中記錄下的人與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我們大家的生活,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很喜歡原文中的一些話,其中有一句寫道: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纔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這讓我想到,在工作中,作爲一名蒙氏老師,每天我們在教室裏可以觀察到孩子們的行爲言語舉止,有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帶上自己的偏見,帶上自己曾經過有的經驗,去猜測、去假設、去判斷孩子的那一行爲背後的原因,去認定孩子在當下那一刻,應該要以怎樣的行爲表現纔算是合理的、正常的。

可是,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獨立體,他有他自己的思想,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雙胞胎也是性格有別。所以,我們成人能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候,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他一下,接下來的,則靜待花開就好。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3

“看見”一詞,在《看見》這本書裏,依我的理解,不單只是看到的意思,而是看見真相,看清社會。作者柴靜告訴了我們她所見的真相,依稀可見社會醜惡與悲涼的一面。

我也想看見這個國家最真實的樣貌,爲什麼?因爲我想了解我的國家。國家不止是我們生活着的小圈子,它是一個需要我們去探尋,去思索的領域,每個人都該試着去“看見”這個國家,並嘗試讓它變得更好。

柴靜在《看見》裏面說,她關心新聞當中的人。沒錯,看見不必大到一整個國家,可以從留心身邊的人做起。人,是國家最直接的反映。

我,在廣州小北路,看見過老婆婆被青年撞倒在地,誇張地大喊大叫,卻在被青年怒斥一通後罵罵咧咧地跑了;我也看見過在地鐵站前面的老乞丐,拼了命地磕頭,把自己的頭狠狠撞在地上,一刻不停,額上是一層厚厚的繭;我還看見過同學對天災人禍的不以爲意,不在乎他人的生命——“關我什麼事,死的又不是我!”城市並不總是我們以爲的那樣花前月下,這就是真相。

我,在四川大涼山,看見了它的貧窮與無助。許多孩子嚴重營養不良,每天只能吃土豆和辣椒,沒有上學機會,失去雙親,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些遭受種種不幸的孩子們用空洞呆滯的眼睛看着我。我惶恐地避開他們的視線,爲自己的生活優越和束手旁觀感到羞愧難當。他們的悲苦與茫然,深深地刺痛了我。只是換一個地方,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甚至會看見這樣截然不同的面貌。

你,看見了什麼?

看一個國家,要看它的整體,看它的缺點,而非盯着它的優點不放。在大多數人都讚頌自己國家表面的光鮮亮麗時,需要有人發出反對的聲音,揭露這社會的不光彩,甚至是醜陋。以色列有位記者吉登,記錄並報道了許多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遭受的不人道待遇,以及存在部分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卻引發一些以色列人譴責,招來仇恨,甚至被人威脅殺他全家。然而,吉登的做法喚醒了許多以色列人的良心。在《看見》中,柴靜提到已經離世的央視媒體人陳虻的一句話:“批評你不可怕,對你失望纔可怕。”這是在講人,卻也適用於國家。有人站出來揭露真相,批判社會,正是每個國家所需要的,否則這個國家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缺陷,不會在真正意義上取得民主,不會拋棄仇恨與痛苦以迎接新生。因此,我希望我們能夠在開展公益助學幫助大涼山孩子們的同時,成爲看見並敘述真相的人。

生活中存在整天都在抱怨批評自己的國家的人,存在只說不做、麻木不仁、直冷眼旁觀的人。我們不需要用太多精力去譴責社會的冷酷,惟要一點一點地嘗試,連續三年不間斷課餘勤工儉學,傳遞給大涼山孩子每年數千元的助學款。我們嘗試用文字和語言,讓更多人去看見並瞭解大涼山的真相,同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努力。也許我們透過讀書,行走中華不過是冰山一角,但只有真正關心,並參與改變世界的行列,才能對自己國家的進步感到自豪,乃至看見生命的美好,感知自己的存在。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4

《看見》,一個揮之不去的十年,一段記者成長的歷程,一本讓人深思的讀物。書中柴靜在說到自己的職業時,她這樣說到:“記者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因爲它賦予我打開別人心靈的權利,這是至高無上的權利,打開別人的心靈瞬間,你會觸碰到一些真相。”也許就是這樣一種態度,讓《看見》直擊我們的心靈,從而讓我們深思。

看見是需要勇氣的。在讀《看見》時,我總會想起魯迅先生,柴靜和魯迅同樣都是用筆記錄了自己對社會、對自我的認知與反思,同樣都是在不段斷地描述着自己的所見所感。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都是真正的勇士,他們都敢於面對現實,面對社會,面對自我。人們常說,眼不見心不煩,可是人們忘了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只有鼓起勇氣、發自內心地去看見,才能不斷的完善自我,完善社會。

看見是需要不斷反省的。柴進在講述十年的人生歷程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反省自己,同時也在矛盾着,她總在情感與採訪間掙扎,曾經她可能更多會關注事件,慢慢的她學會了關注着事件中的人,就像她自己說的打開別人的心靈。她希望更加全面的報道,她希望能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我深深地記得她說過,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所以在報道每個事件時她都在反省着自己報道的不足與缺失。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也可以算作是一種看見的能力吧,我們在看見別人的同時也要學會看見自己,只有不斷看見,不斷反省,才能不斷接近完美。

看見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在很多人眼裏柴靜是一個敬業的記者,但在文字中,她卻是謙卑的,她說:“我的起點太低,用不着發愁別的,接下來幾十年要做的,只是讓自己從矇昧中一點點解敷出來,這是一個窮盡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這點就踏實了。”小時候我們會單純的看見這個世界的美好事物,當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和閱歷的不斷增多,我們看見的事物多了,在看待事物時我們慢慢的學會了區分善與惡。就像有人說過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源於量的積累。

我看見了,我感慨了,我反思了,可是我還沒有改變。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也是這個社會某一方面的真實寫照,我們常常會看到社會醜陋的一面,我們或許會抨擊它,可是在抨擊過後,一切又歸於平靜了,這樣周而復始,社會總是存在着某些弊端。而我們需要做的是看見,反思,改變,再看見,再反思,再改變,這樣的循環,這樣纔會慢慢地改變社會的弊端。

看見表面上是一個質樸的詞,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一種能力,但在看見背後我們做了些什麼。柴靜在看見背後,深入其中,創造了《看見》,當我們看見她的這本書時,我又有何反響?巴金說,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通過《看見》,或許每個人都會看到不同自己,看到不同的社會層面。一個人的看見或許是微小的,但當我們每個人都主動去看見,主動去反思,漸漸的,我們的整個社會都會開始反思,開始變得更美好。

柴靜用這樣的方式與標準來衡量着自己的看見:“我試着儘可能誠實的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人也由無數個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我想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衡量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所變,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有意義。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5

這本書呢是我剛開始進微讀時加入書架的第一批書,算了算時間,從開始到現在讀完,有一年多的時間……

打開這本書沒幾頁,我就被震撼了,這裏面每頁都有好多想法,可見看這本書的人超級多。爲什麼吃驚,是因爲在此之前我看了好幾本名著類的經典書,但是想法量跟這本書裏的數量卻有很大差距……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心裏是不大認可的,總覺得是跟風,我當時覺得不是因爲這本書好,纔有這麼多小夥伴看。而是這本書的作者火,連帶着帶動了這本書的人氣……

知道柴靜,是霧霾最嚴重的那幾年,她的《穹頂之下》轟動了好久,一直想着看,一直到現在也沒實現。

讀到最後,之前的想法全被推翻,這本書真得是一本很值得認真研讀的書。

其實,看書是一個不斷深化自己的過程,懂得越多的人越謙虛。因爲,書讀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知識的狹隘與貧瘠。一開始的我是不太愛寫想法的,寫了也是僅自己可見,一來是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想法太淺薄了,寫出來惹人笑;二來也懶,總不願靜下來慢慢思考,不斷修正去輸出。

讀這本書,給我感觸很大,但是又沒辦法具體說明是什麼方面的觸動。也許是“潤物細無聲”的那種吧,一點一點地滲入到三觀中、滲入到想事做事的邏輯思維裏……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6

終於讀完了。第一次讀這類書,做了很多筆記,需要以後慢慢消化。筆者的筆觸十分細膩,讀她的書,就像自己親臨其境一樣,有血有肉,讓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她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一切。對於我這樣,沒見過世面的人來講,着實是開了眼界了。看其他書,有些地方可以快讀,這本書快不起來,都是一字一句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讀。最近事情特別多,把所有能利用上的空閒時間都拿來看這本書,終於看完了。

下面貼一段之前的感悟。

柴靜的書觸碰到了我的靈魂,大概是因爲她所經歷的一些心路歷程,也是我所經歷的,從她的書裏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此前,我就一直生活在“當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和自己所面對的世界。雖然身邊就有一個憂國憂民的人,我卻一直不以爲然,覺得他就是庸人自擾,現在感覺自己之前的很多想法和做法真是太愚蠢了,完全就沒有開化。在直面過生死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內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書裏的很多東西能讀懂了!在這之前,我可能根本不會看這樣一本沉重的書。過去的四十多年只成了一種存在,毫無思考和思想!這本書深深地觸動了我,激發了我沉睡已久的心智。其中很多東西需要長久的消化才能吸收!

幾個事件穿起的一段心路歷程,讓我看到了筆者不斷的成長與思索,更看到了她背後那些人的智慧和胸懷,感覺自己這麼多年都白活了……

所有這些真實的事件,筆者的感受,青春的流逝與無奈,各種進退取捨,各種看見與看不見,各種衝突,逆反……書裏的每一個字都在敲打着我最深處的靈魂!

不會寫書評,只會寫自己的感受,我太佩服自己了!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7

人常常是被有意無意忽略,被概念化的。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以致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視若無睹。

從小我們都會問父母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其實這個世上哪有什麼好壞之分完全都是在於你的立場。

長大了我們聽信他人對自己對別人的評價,每個人在具體的事件上都會表現不同的品性。

哥白尼曾經將我們趕出宇宙中心,達爾文將我們和猴子歸爲一類,高級智能也將會被替代,屬於人類的驕傲與榮光早已經消失殆盡。

人都是一樣的,對幸福的願望是一樣的,對自身完整的需要,只要是他生在這兒,這麼活着,我來到那,那麼活着,都是偶然。

每個人都想擁有驅使萬物的力量,卻沒人願意掌控自己。

一個世界如果只按強弱黑白兩分,它很可能是個立方體,把推倒,另外一面朝上,一切又只是原狀存在,從來就沒改變什麼。

法律不是一個道德或者是倫理問題。它是作用是制定規則,規則不在於告訴我們如何生活,而是告訴我們,在規則早到破壞時,我們可以預期到會有得到什麼。

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知。唯有深刻認識到事情,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纔有不輕易責難和崇拜的習慣思維。寬厚不是容忍。寬厚是把你放在心裏放在心裏,放在這。我也像你一樣的活一遍我就知道了什麼的因果。將自己身上的成見和概念一點點撥開去接納更多的東西。這個世界原本就是這樣,從來沒有應該怎麼樣。

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邏輯,只是從外部來看只能看到時間上的先後而看不到因果。

如果不試圖去抵達這兩個字的內涵,你就不足以匹配在你身上流逝的時光和在你身上發生過的事。

破壞和脫離精神依賴並得到獨立意識的手段就是相信自然科學。人們只有相信科學,才能在精神上獲得自由。

想要“看見”就是要從矇昧中睜開眼。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8

其間,老媽插話“我挺喜歡柴靜的,她做的東西別具一格,屬於新聞界的一股清流……”

慢慢地開始對《看見》所記錄的前面幾個事件印象深刻起來,讀着讀着我跟着每個事件的人與事,難受、感動、沉重……每個大事件都讓我心裏久久難以平靜,我被震撼了。佩服柴靜,能用這樣強大的內心進行記錄,以此自傳性的敘述,對細節的描寫和人物的心理刻畫,生動地還原了這十年間的親身經歷、從初出茅廬、無工作經驗到明白作爲記者的意義,從看見到用心感受講出所見所想的成長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突然很想跟着她的心路歷程而成長,雖然和她的距離很大很大,但還是很希望。

柴靜說:“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於是她試着儘可能誠實的寫下這不斷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複的事實和因果——她只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影響的人。就因爲她的積極尋找,盡力發掘,才讓許多事情的真相以及那些默默奉獻的人,一次次地真實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剛進臺裏,她按原來的花裏胡哨的文藝路子走不來,便褪去了那一身洋洋灑灑,重新包裝。起初,還令人爲她着急,就像一位握着不穩方向盤的司機,回不到正軌上,陳虻的話“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讓她明瞭做新聞也必須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做出來的節目纔會有人情味兒,纔會與人產生共鳴。她妹妹說“你可以選擇不當記者,但是你當了記者,就沒有不去的權利”。讓她更深刻地意識到,記者的身上擔負了責任,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輕慢,記者需要一種刨根問底挖掘真相的精神,她感悟了,她也是這麼做的。

在第二章中,她記錄非典時期的一句話”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很特別,耐人尋味。敬佩非典時在前線用生命相搏,堅守原地默默奉獻的醫生們。佩服柴靜的勇氣,在危難的時候不顧安危,奮勇當先。她說“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一個聲音告訴我,務必明白”。

“女記者也能幹好”,柴靜用自己調查外貿詐騙公司官員洗錢等一系列經歷證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剛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決心看真相,讀書筆記。就會在調查中不斷深挖,絕不會退步。談到了對吸毒,同性戀者被誤判的“犯人”這些常被選擇忽視的羣體,這一些聽起來很邊緣,實際上跟我們的生活很貼近,他們跟普通人一樣,努力地生存,他們不需要憐憫,只想得到平等的對待。

柴靜認爲,真實的力量纔是重要的,採訪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麼,如果在採訪中過於渲染情緒,會給人矯揉造作之感。在災難的報道中,柴靜真正用心和採訪對象接觸,真實的用鏡頭記錄下他們的生活,人性自然會從片子裏流淌出來。有時候也要做一個甘居尋常的人,報道北京奧運,她走着和其他媒體相反的路子,她把目光投向了哪些不起眼甚至失敗的運動員,她堅持着她自己關於新聞人的價值和信念。

通過柴靜講述着十年以來的成長和轉變,我也學會逐漸認清自己身上的弱點,學會感受別人。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起那些不幸的人來,像是他們的夢一樣。我要學會珍惜,學會用心看待事情,懂得實事求是,評論事情要客觀,站在對方角度理解和寬容對方。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19

讀《看見》,我看到了柴靜的掙扎和她的成長,儘管她比我年長一些,讀這本書的過程還是讓我想起了參加工作以來我自己心態的極大變化,與她如出一轍。看書的過程中有很多次我都差點哭出來,看非典、看汶川地震、看妓女們的生活、看雙城的創傷、看柴靜的故鄉,還有她與團隊的聚散分離......她的文字不華麗,平凡樸實的敘述,不急不慢的一字一句說,她不隱藏自己的缺點,也不隱藏自己的困惑,她不裝公知,只陳述事實,講自己的體會。

書裏講的故事,都是以前做的節目。節目所反映的問題,其實無論哪個年代去看,都一樣還會存在。過去的腐敗被揭露,還有新的腐敗滋生;一個地方貧困的孩子得到救助,還有無數貧困的孩子留守深山無人問津;揭穿一個家庭的暴力真相,還有更多無名家庭依舊如此。10年前初入央視的柴靜單薄文弱,很多人說她做不了剛性的題材,但在這十年裏她也經歷過剛性尖銳、咄咄逼人的階段。而現在的她落落大方,柔中帶剛,新聞採訪中既賦予人文情懷又立針尖血,揭示真相。很多事情,其實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界限邊際。

生而爲人,最重要的即是獨立。就如胡適所說:“你們不要總在爭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先要爭獨立,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然是奴隸。”獨立來源於思考,思考來源於生活的經歷,來源於挫折對你的打磨,來源於生命中所遇見不同的人給予自己的觀念衝擊。獨立是,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質疑、不斷重建事實和因果的過程。獨立是不斷推翻過去的自己,完善現在的自己的過程。這途中,也面臨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類人”的過程,然後再次推翻。走過去,就是一個新的自己。

人性會有無數種可能,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不同觀念的人,看到的同一現象也有不同理解。所以世間沒有完全的善,更不可能有完全的惡。所以我試着不去抱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例如有些人小小的利用我一下,我雖然心裏清楚,卻絕口不提。適當地幫助他人也是幫助自己。再比如,有些人背地裏戳我刀子,我一句話不說,也抓住機會把刀子拔出來再插回去。我也是一個有陰暗面的人,只是年歲增長使我學習儘量勸自己不要與人爲敵。我開始嘗試着去理解生活中很多我曾經無法理解因此會暴躁相對的事,也嘗試着去包容那些待我虛假大過真實的人。柴靜也說:“痛苦不是財富,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纔是財富。”

柴靜從2000年初入央視,在成長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大的勇氣與努力才克服了天性的怯弱,戰勝了自己。我知道我自己天性裏也有些可能致命的弱點,一邊看這書,一邊剖析自己,一遍遍地審視自己,一遍遍地告訴自己要正視自己。看書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心裏常默唸朱光潛先生恪守的6字座右銘:“此身,此時,此地。” 凡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決不推諉給別人,凡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決不推延到將來,凡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決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讀柴靜《看見》有感 篇20

今天把一整本《看見》看完了。這本書買來以後我僅僅翻看了幾頁就把它扔到書架上,這一放就是一年。原因是這本書太厚了,當時的我比現在浮躁多了,根本無法沉下心來耐心看完一本這麼厚的書,更何況當時買書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和動機,就是覺得人活着應該多讀書,腦子笨更應該多讀書。於是就在網站的暢銷書榜單裏看到了這本《看見》,看銷量和評論都還不錯於是就買了回來。直到前陣子隨手翻了幾頁才發現這本書寫的還挺好,挺真實,於是就每天睡前看一章,每一章都記錄了一個真實的事件,看書的過程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像書的名字看見”一樣,我可以通過柴靜的眼睛看見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就像自己親眼見證過一樣,妙不可言。

本書由央視著名記者柴靜所寫,她細緻入微地描寫了自己十年來在央視的成長曆程,引用作者在這本書的開頭和結尾的一段話來理解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最合適不過。

“在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爲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滿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果報道自己。”

這本書一共二十個章節,每一章是一次採訪記錄,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個故事中發生的人和事都真實地存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本書中的採訪對象有殺人犯、抑鬱症少年、同性戀者、留守兒童、政府官員等等……每一個事件都具有代表性,每一個事件所反映出的問題都直指這個國家和社會的病症,如果不是看了這本書,我壓根兒就不會去關注這些邊緣羣體以及羣體背後的事件和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很幸運,柴靜在這本書裏細緻入微地描述了每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她沒有過多地被固有成見和個人感情所束縛,而是站在觀察者和陳述者的立場客觀地講述這些事件。她把包裹在真相外部的表皮一層一層地剝開,將真相暴露在讀者眼前,讓我不至於疑惑和茫然。也許書中的結論並不一定完全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結論足夠客觀,不同的人對同一件的解讀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各種感受只能因人因事而言,決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