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上課記讀後感大綱

上課記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上課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課記讀後感

上課記讀後感1

看這本書時不自覺地就想到了何兆武的《上學記》,呵呵,不過這兩本書完全是兩回事。

《上課記》是詩人王小妮在海南大學任教時,記錄下的課堂感悟的合集。

以老師的視角看當時講臺下的學生,該有什麼新發現呢?

哦!原來,大學就是河流入海的地方,這裏的迴旋奔涌,一點都不輸天空的風雲激盪。萬條河流,在入海之前,還都能辨認,一旦入海,就如鐵塊進了大熔爐,還怎麼分辨?

王小妮真有心,通過寫作課堂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折射出了幾茬大學生思想的變化。

這本書的張力在於,選擇大學生爲主人公,正是選擇了理想與現實這一矛盾,選擇了人性與環境這個命題。畢業三年的我,也好奇而仔細地閱讀,尋找着共鳴,反思着成長。

一百位老師就有一百種《上課記》,王小妮的《上課記》吸引力在哪裏?她的《上課記》不是流水賬,也不是曲折婉轉的故事,更不是艱澀難懂的論文。《上課記》的吸引來自她對學生的關懷,對現實的思索與擔憂。充滿思想力的文章,不必是長文大賦。感性一點,靈動一點,真實一點,照樣可以達到深一點的效果。

農民的話很樸實,詩人的話很感性,中醫的話很真實(合格的中醫),但照樣充滿智慧。

我想,王小妮所關注的這些學生,踏上社會若干年會怎樣呢?我想,畢業三年的我和我的同學,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理想主義者們,遭遇現實之後,現在怎麼樣了呢?

上課記讀後感2

娜子推薦我看王小妮《上課記》,於是在網上買來看,用了兩天空閒時間斷續看完。書中有這麼一句:“不斷地自我調整修正,從一個傳統施教者的角色漸變成一個講述傾聽討論觀察者的角色。”作爲老師,有時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交給學生。可是這存在一個問題,學生到底能接受多少?教學方法的靈活還是很重要的。我這學期第一次上專業課,還沒經驗,需要不斷摸索着前進。這門課帶給我很多的壓力。

上次課講普希金的《致大海》,我在網上找到並下載了《致大海》的MV,讓學生看,聽着配樂朗誦。一部分一部分地聽,再請他們朗誦。我還找了舒婷的《致大海》、普希金的其它詩歌的配樂朗誦。最後設置了一個討論:奧斯維辛之後寫詩還有意義嗎?給他們介紹策蘭的《死亡賦格》,我選的這首詩是王家新翻譯的,所以再順帶介紹王家新的《帕斯捷爾納克》。

上課記讀後感3

五臺山的先鋒書店是個好地方,可惜我去的很少。

王小妮的《上課記》是在那裏看完的。說看完可能不太準確,因爲並不是每頁都一字不落。

這本書是她在海南大學任教時寫下的隨筆,時間跨度爲20xx到20xx共五年。她給學生們開寫作課和現代詩欣賞課,想方設法把他們從味同嚼蠟的“好詞好句”中拯救出來,重新發現文字的生命和活氣。

這些方法包括:課程剛開始的調查問卷,給夏加爾的畫配上文字,學期末的詩歌朗讀,討論什麼是“詩意”,時事新聞播報,把插着樹枝的雕塑拿到課堂上現場觀察描繪,談夢想和困惑,記下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位老師,請詩人來讀詩,分享自己珍藏的詩歌手稿……她非常用心。

五年的教學手記,她用了這樣五個標題:我該給他們什麼才能心安;投入情感是最重要的;我們都是主角;抵抗陳規戒律;在生活的角落,每一個孩子都在閃光。

包裏只有筆而沒有紙,只好把它們敲到手機裏。我被觸動,因爲我也是一個教師,我也認認真真地考慮過這些問題。

我希望自己成爲喚醒者,而非劊子手。

王小妮的東西讀的不多,印象中只有一本散文集,好像看的也不怎麼認真。她是位詩人,寫過一本蕭紅的傳記,我一直想讀卻一直沒找到

上課記讀後感4

中國華僑出版社,20xx年12月第一版,16開本,共285頁。

真是本好書,拿起來就放不下,一氣兒能讀完。如果你有我下面要寫的`這三點體會,或者說問題,那推薦你看這本書。

第一,王小妮寫得真好。她這個寫得好不是所有人都欣賞,但正好對我的脾氣,我喜歡這種成精後的簡單樸實。這類寫法的好兒,好有一比,像石濤的山水,像齊白石的花鳥,看着土,其實禪。我要是真能有那麼一天,能寫出王小妮這樣的文章,我就不幹工作了,回家寫自己的故事。

第二,王小妮洗練人生,慈悲憐憫。她對八十後,特別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有慈母心腸。她對他們的觀察我全盤接受,我也深有體會,我也有太多感觸要說,還沒講出來,她講得好,講得有水平,講得我心服口服。要有個王小妮這樣的朋友該多好哈,一定會受益的。我會繼續追王小妮的書。

第三,王小妮對問題不迴避,有底線,但是她也不急嗤白咧地和人辯論。這點兒,我不行,我還是憤青,我心裏一直幼稚地以爲在追求真理上,可以不必在乎方式方法。看樣,在合理訴求上,在不傷和氣的原則範圍內討論問題,應該是我要學習的。

上課記讀後感5

《上課記》,王小妮著,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20xx年12月第一版。

教大學生和教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到底有多少區別?從學科知識專業角度來說,或許是層次分明的;但從教育者“育人”的角度來說,難道不是有共通的本質嗎?

一個好的老師,無論他面對的是怎樣的學生,無論他教的是懵懂天真的幼童,還是所謂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他最關注的,始終是“人”!但現實中,追求個人成績的現象,或許是功利心使然,或許是考評機制使然吧!

讀王小妮的《上課記》,彷彿看到一幅大學生生態圖。讓人糾結憂思,又感慨萬千。常常思考教師對學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麼,希望教師不是學生的管束者形象,而是能夠共同成長的引導者。

教育行政單位對學校的管理,學校對教師的管理,是否也如教師對學生如出一轍?從上至下的思維模式,簡單的規則,複雜的程序,對教育過程中的每一個人,是否都有足夠的關照和尊重?如果教師被僞尊重,學生恐怕很難得到應該的正尊重!

P155“一個正常的社會不是缺精英,恰恰缺少更多的平凡的好人。也許付出努力能啓動這些年輕人身上潛行的未知的力量,也許他們能在漫長的日常堅守自己,也許如李提摩太所說,現代教育二十年可見成效。”

上課記讀後感6

終於看完王小妮的《上課記》,這是一本對我來說比較沉重的書。中間有兩個星期左右停下都不是很想再看。

這本書是王小妮從06到10年上過的課,以及所帶學生的一個真實記錄。她記錄的這段時間恰巧跟我上大學的時間是重疊的,所以比較熟悉,也存在比較。

海南大學,如果不是這本書提起,我壓根就沒有想到過有這麼一個學校,並且也想不到這樣一所學校裏還有影視專業。作者記錄的是相對來說活在社會底層農民們的兒女在上大學的故事。貧困補貼,打工,端盤子,掙錢。這些字眼出現的頻率很高。但對於我來說,我僅限於知道有這麼一些事情,認知上,他們存在電視裏,也活在身邊,活得很不容易。

曾經聽過一個老師講過,他帶過一個家庭極其貧困的學生,家裏的父母似乎常年生病,他來上學已經極爲不容易,而在上課之餘還要照顧父母,還要想辦法掙錢交學費生活費,對他來說都是極大的負擔。他爲此曾經幾度選擇放棄休學。但是休學也解決不了這些歌個問題。後來經過跟學校協商,他把父母帶來學校的後山住着,同時,自己在上課之餘開始撿垃圾賣垃圾爲生。我不知道他哪裏來的勇氣做這些事情,跨出這一步是多麼艱難,心理有多大的障礙。但是最後我想,這就是生存的本能了吧?面子自尊都淪落在生存之後了。如果連活着都不能好好活着,那何來的尊嚴呢?

面對這羣人艱難的生活現狀,人們第一件事情必然是批判社會,換成以前的我肯定第一件事必然是投向整個社會。但是最近我卻在想,社會社會,社會也是因爲有人活着才能構成社會,它今日扭曲成這等模樣,不也是人本身造成的麼?有何可怪責?就算怪責豈不是也是怪責人自身罷了。

大學生的單純和善良,總是可貴的,等他們邁入社會變成這樣那樣的人之後,會有人嘆息,會有人批判,這是社會造成的。這會這個大染缸,讓這些小白魚無力抵抗被漂染成了這樣那樣的顏色。但是現在社會裏的這些人他們當初難道就不是像如今的大學生單純麼?那爲何今日都成了這種齷齪的田地呢?我想不是社會病了,是人們都病了。

  

上課記讀後感7

假期老師推薦了一本書叫做《上課記》,這部書是王小妮的“教後感”結集,記錄了 來自城市、更來自農村的“90後”一代大學生彷徨、躁動又不失純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 使此時同樣作爲 90後的我感觸頗多。

90後我們常常被動的貼上許多標籤:好動,衝動,狂妄,幼稚等等,甚至在一些人的眼中,我們只會一味的享受,不懂得吃苦耐勞,毫無貢獻,啃老族,月光族,諸如此類的詞語頻頻出現。在這樣一個金錢至上功利極強的浮躁社會,這個時代所謂90後的年輕人們在大壓力下,承載着恐懼,迷茫,貧乏,冷漠,但也許還會有一絲絲尚存的希望溫暖與抗爭。因爲我們是受關注的一代,所以教師王小妮耐心而友善的對待90後的大學生,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在她的身上擁有一種光芒,一種魅力,深深地打動着我這個讀者,亦或是影響着每一位閱讀過她的書的人。

書中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學生作文選集,一字一字記錄了90後學生們心中最純真最真摯的感情與想法,引起我的強烈共鳴。其中有一篇寫到高中學習的壓力,記錄着這樣的文字;“高中在學校最好的班級上學,頂着全校父母的巨大壓力,每天晚上都是考試,分分秒秒都在學習,5點多出宿舍,晚上11點回宿舍,上課打瞌睡,只能喝苦咖啡,導致現在一見到苦咖啡就想吐。”

看着熟悉的文字,我不禁思考着我此時的高中生活,我知道這種現狀無法改變,只能適應,這就是現實,你不努力,你就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誰說90後不努力,誰又敢說90後不成材,時代不同了,我想看問題的角度也會變得不同,所以任何的譴責都無法改變什麼,或是任何的抱怨也都於事無補,還不如好好啃書好好努力。

即便這樣,我想當我們爲了自己爲了以後好好努力之際,內心當然更希望能夠能到父母老師的體諒與關心,我想這也會成爲不竭的動力吧,所以90後的我們正在成長,90後的我們正在成熟,90後的我們知道責任,90後的我們懂得感恩,90後的我們正在慢慢蛻變。

總而言之,在這個喧囂的社會,我們在努力着,在蛻變着……

上課記讀後感8

讀了王小妮老師的作品《上課記》,我很受觸動。心裏想到很多,很雜亂,無從說起。

這本書只是記錄了幾年間和學生之間發生的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很客觀的記錄,沒有任何主觀評論。但是就從這些平實的記錄裏,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很多東西:年輕學子心靈的真誠、純淨,他們的夢想,迷茫,對未來的茫然……還有王小妮老師對學生深切的關懷,對每個學生背後的家庭都保持着深切的關注和同情,以及她對教育現實的思索和擔憂!

書裏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作者與學生之間關於“好文章”的觀念上的衝突。王小妮老師寫道:“敬業”的中學語文教師都要求學生們儲備一些“好詞好句“,我提示他們不要展示所謂文采,直接說出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原本的感覺。我真懷疑他們還有沒有“原本”的感覺,十二年的語文教育把這些感覺給徹底毀滅掉了?然而很多學生卻很疑惑,甚至是質疑:沒有好詞好句的文章能算是好文章嗎?那不是成了流水賬嗎?可見,多年的應試教育真的讓孩子的思想都模式化了。這讓我想起了不知從哪裏看到過的一句話,一句評價我們的教育的話——我本是一隻蝴蝶,你減掉了我的翅膀,還埋怨我沒有兔子跑得快!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我一直自認爲是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可是,我現在卻深深的懷疑,我是不是也在參與着這個“剪翅膀”的行動。我們不管孩子的志趣是什麼,特長是什麼,都規定他們必須要達到語文課、數學課上的要求,否則就一遍又一遍地教,一遍又一遍地讓他們練習,直到他們都達到要求爲止,才覺得自己的責任盡到了,任務完成了。仔細想來,我們真的是像工廠的流水線加工產品一樣在進行教學。相信天性愛玩的孩子們都是很厭煩這種學習模式的,但是他們沒有選擇,我們也沒有選擇,因爲我們有所謂的“質量”指標。這一點上,我很羨慕王小妮老師奉行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學觀點和行事原則,也真希望自己能做到!就像書中說的,“一個人的力量渺小,卻不等於什麼都不能做。”

我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真正地關心、愛護學生,從心靈上去引領他們,就像書中說的,我們的孩子“不是中國古人在詩詞裏空泛讚頌的蓮花,沒理由要求我們的孩子們身上不沾污穢,但是,發現了再微小的純淨,也一定要講出來,說給他自己和更多的人知道”。並不是每個孩子將來都一定要當精英,當偉人,我們更多的人是要做一個平凡的好人,這也是我們社會更需要的。你努力,我努力,大家一起努力,也許現在這樣讓人失望的教育現狀就會慢慢改變!

上課記讀後感9

我的大學學堂

“智慧的創穫,品性的陶熔,民族與社會的發展”,既是母校的辦學理念,更是校訓“求實創造,爲人師表”的延展,它給我受用一生的知識與自我。

王小妮老師身上的氣質,讓我想到了兩位大學老師。

一位是主修專業的教授——棱角分明,犀利和藹,幽默可愛的“老頭”,看到他,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魯迅先生。他對稱呼無所謂,直呼其名可以,葛老師可以,葛老頭也可以,他覺得“葛老頭”更親切。後來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喜歡稱呼他“葛爺爺”;上課時,恣意灑脫地坐在桌子上,教我們做課題的方法,細緻入微,教我們生活的點滴,甚至包括了戀愛、吃飯等等,包羅萬象,這是學堂裏的踏實。

一位是輔修專業的副教授——氣質美女,才華橫溢;在復旦大學上學的時候,就已經嶄露頭角,做了老師之後,更是過關斬將,野蠻成長,是中文系最年輕的美女副教授。課堂上,直接帶我們去博物館,獨立擔當講解員,優雅從容;後來舉行了一個浪漫的教堂婚禮,連結婚請帖都是自己手寫設計的,在課堂上,給我們上輔修專業的學生講解和發放,我感覺甚是美好,這是學堂裏的浪漫。

哦,我有點想念我的大學生活了呢!在大學,我所受到的薰陶就是這樣的踏實和浪漫,我想傳承下去;同時,我感受到的一個個獨特的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次次靈動的思維,點燃我一次次的成長。

我的教學生活

從課堂走出來,再到課堂中去,我發現很多有趣又無奈的現實,所以有時候請在臉上保持好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假裝波瀾不驚。

曾經的我就像是那個只會考試的人,也是那個讀書蕪雜蒼白的人,可如今,我竟然成爲一名老師,在教育一羣又一羣年輕的孩子們怎樣成爲曾經的我,多麼可怕!

學校生活就像是一個被保護起來的社會,一樣形形色色,魚龍混雜。我時常堅持Y理論,相信心向美好,激勵啓發,每一個孩子都能變成Z理論中鮮活向上的生命。所以在教學中,我很少批判孩子們的無知、孩子們的喪,接受每一個我遇到的孩子,給每個孩子接觸新知、又不促狹於新知的眼界,要做一些“無用功”,相信“無用功”帶來的美好,一定會在某個時刻等待邂逅。

最近在講必修二的文言單元,內容龐雜,我給學生補充了魏晉風骨、玄老思想、劉伶、陳邁、《逍遙遊》、《定風波》、《月出》、“矛盾哲學”、王安石變法、《晁錯論》等等內容,是的,在考試中,這些內容沒有任何用處,甚至當我轉身離開教室的時候,學生可能就已經忘記,我覺得悲涼是有的,可是我不覺得後悔。有一天當孩子們再長大一些,他們會有機會觸發到這些鮮活的文字。畢竟這些都是生活,不能因爲現在沒有實際用途,所以乾脆就閉口不談。

“在今天,做一個好人總不能什麼也不做,束手待斃。多數人都會認爲我的理由全無意義,渺小微弱,甚至是飛蛾撲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勞,也讓這徒勞發生”“一個人的力量過於渺小,卻不等於什麼都不能做”。王小妮老師寫的這些話,似乎讓我更堅信這是應然,不怕徒然。

心裏藏着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這是《上課記》給我觸動最大的地方,“今天沒有課,過得好充實。”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王小妮老師就是那個貼地行走的讀書人,用自己的一顆心感知生活,享受生活點滴,用苦香的煙火氣,燃起濃郁悲憫情,保護每個學生的純淨,給學生博大的胸懷,跳脫自我的狹隘。

做班主任的時候,我跟學生說過:我和你一樣,坐在一間教室,所以我以身作則,不違反紀律;以此感受學生的心態與情緒。後來,我讓學生給我分享他們週末的生活,結果都無話可說,因爲很多學生逛街、打遊戲、通宵上網(在網吧)、吃飯、打籃球、打架、談戀愛等,最常見的生活就是打遊戲、逛街(閒逛),作業常常是週末來學現補,理所應當地敷衍了事。我會反問,有意思嗎?學生竟然都告訴我:沒意思啊!可是爲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反人類”規律的一種現象呢?我想不通,所以我說這一羣孩子們沒有生活,可是誰又教過他們怎麼生活嗎?於是,我反客爲主,給他們講述我的週末生活,或許只是一盆花、幾句拌嘴的小事、做了新菜、某個店、零食、書、點點(一隻薩摩耶的名字,學生見過她小時候巴掌大的樣子,現在已經長大)等生活瑣碎,可這不就是生活嗎——一堆零七八碎的東西堆砌起來的悲喜,且樂此不疲,不轟轟烈烈,但真摯溫情。

接着,我發現,感受永遠是不對等的——我覺得你的生活悲涼,你輕描淡寫說還好;我覺得我的生活很有趣,你心不在焉說“哦”。我也在告訴每個孩子這個社會最近的改變,消亡或前進,可是沒有一個孩子能誠心接受我的訊息,孩子們是爲什麼在拒絕生活呢?象牙塔可以保護你一時的麻木與任性,可是它也會瞬間無情坍塌,把你推進社會洪流。

師者也好,學生也罷,我們都一樣,都是宇宙萬物的那一個,如星辰、似大海,長大了,迷茫了,經歷了,頓悟了,才活着,更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