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生第一》的教師讀後感大綱

《學生第一》的教師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前幾天讀完李希貴校長的新著《學生第一》。這本書文風樸實,文字簡約,內容豐富,思想靈動,讀來,讓人耳目一新,頗受教益。作者在自序中說:“我和我的同事們在努力詮釋着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我們試圖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給他們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通讀《學生第一》,可以看到,作者所說的這個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正是人本主義的教育追求。

《學生第一》的教師讀後感

一、營造尊重他人的氛圍。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強調,尊重和自我實現,是人類高層次的心理需求。從《學生第一》中,我們可以看到該校管理者尊重學生、尊重教師的許多例子。比如,邀請應屆高中畢業生,與老師一起對教材進行重新修訂和編寫;高二學生馮嘉薈利用李希貴校長聽課課間,上交成立少年社會科學院的提案,得到學校領導重視,她和少年社會科學院的幾位創始人,因此獲得了首屆校長獎學金“金鑰匙”獎;在校內合影中,李希貴儘量不處在中間位置,他認爲校長把自己放在邊緣位置,就會使整個照片的位置全都成爲好位置;《學生第一》的扉頁印上了所有老師的名字,包括外籍教師,李希貴還附有這樣的贈語——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正是有了對他人的尊重,李校長誠懇邀請學生共進午餐,傾聽學生的聲音;校務會每個月有一次會議研討學生提案,並請學生在會上闡述主張;在開學典禮上,全體老師爲現場所有同學頒發“護照”並簽名,十一學校成了歡樂的海洋,新學期如一位天使走進了每一位師生的心空。正是有了對他人的尊重,李希貴堅信,在學校少年文學院、科學院等平臺上,一定會鍛造出一批了不起的國家棟梁。 尊重,是一種理念,一種氣度,一種作風,更是一種力量,應該成爲教育管理者辛勤耕耘的第一追求。

二、搭建自我實現的平臺。任何人的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都離不開一定的平臺做支撐。教師是知識分子集中的羣體,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自我實現的強烈願望。作爲教育系統的管理者,要有容人之胸,識人之眼,用人之膽,要善於搭建師生共同成長、自我實現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人才輩出、健康向上的和諧發展的格局。

從《學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貴校長提出了很多創意,並積極變成生動的校園實踐,讓學生和教師得以展示自我、成就自我。比如,校園機會榜,把學校日常管理的一些工作進行分類,學生能做的事情直接交給學生做;學生出版社,由學生負責文稿的徵集、編輯、印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校園吉尼斯大擂臺,讓更多有特長的學生脫穎而出,成爲人們關注的“明星”;十一學生大使團,讓學生向外賓介紹學校,介紹自己。以許許多多這樣的活動爲載體,提醒老師們:“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應當指向學生、爲了學生、成長學生!” 在重視學生的同時,李希貴並沒有忘記或忽視教師,因爲不管一個校長有多麼好的`思想、理念、創意、策劃,都需要教師去落實,去影響、引導、轉化爲學生的一言一行。於是,十一學校推出了名師大講堂,讓一些在專業領域或者某個感興趣領域很有研究的老師在專設的課堂上激情演講;評選“月度人物”,只要教師在某一方面或領域做出令人感動的事情,代表學校主流價值觀,就可以獲評;專門爲35歲以下青年教師設置了“青年才俊”評選項目,成立教育家書院、教師互助中心,讓有體育特長的非體育教師帶體育課,等等。

十一學校的嘗試,滲透着關注師生的精神生活,將學校建成師生幸福成長樂園的人本追求。成就需要靠成就來激發。沒有比成就感更能振奮一個人的心志,更能爲一個人的漫長旅程加油添力。作爲外國語學校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爲學生的健康成長加油添力。

三、走出制度管理的誤區。從《學生第一》的描述裏,可以看到,當代教育家、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先生,已經深刻認識到制度管理極端化的弊病,正在重塑學校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引領師生髮展,引領學校攀向新的高峯。他說:“教育教學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也是一項只有靠啓動教師個人的內在動力和情感才能做好的工作。”

一切有效的管理都來源於實踐的不懈探索和深度思考。李希貴先生的教育實踐也“充滿了緊張的探索和思考”,他的《學生第一》是一部“活的教育學”。作爲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們外國語學校的教師,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和飽滿的力量,堅定地走在實踐與思考的路上,人生和事業一定會收穫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