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生第一》讀後感13篇大綱

《學生第一》讀後感1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第一》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第一》讀後感13篇

《學生第一》讀後感1

學校最近又新推薦一本書《學生第一》,我利用下班的後時間進行了閱讀。

拿到書,封面上是學生各種各樣活動的照片,這樣的活動我們很多學校都會有,並不奇怪,活動多就真的能說明一所學校是把學生放在了第一位嗎?我懷着半信半疑的態度開始閱讀這本書。

66個小故事,每一個都充滿着創新和智慧,凝結着十一中所有老師的心血與汗水,在這一個個小故事中,精彩的詮釋着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第一。這是一所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學校開展大量的、多姿多彩的活動,爲培養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學生提供着最好的平臺。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影院、學生大使團、帶學生參加重要活動、模擬國際新組織等,讓我感受到: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指向學生,爲了學生,“學生第一”。

在十一,教師也是第一位的。十一的領導,爲老師建立了“教師互助中心”、“教工健康促進中心”;表彰教職工的優秀子女;設立退休紀念冊,讓所有的老師在校園留下足跡;在照片上標註所有人的名字等等,都讓老師們感受到,在十一,自己的重要性和獨特性。這種溫暖和感動都會轉化成老師對工作的熱愛,對孩子的愛。

當生活在校園裏的每位老師、每位員工,都感覺自己十分重要,都有了主人的心態,這個時候,愛學生、愛事業,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學生第一”也就不期而至——春天已經到來,花兒不開放都難!在十一中這個大花園裏,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鍛鍊,展示自身的美麗。在這些活動中,我們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孩子們的笑容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十一中帶給他們的幸福感。

在十一中,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校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在學生參與下完成的。李校長說: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校長有約,共進午餐”:讓孩子們的想法得到表達的場所,得到激勵,並且努力使那些合理的、富有創意的想法在校園裏變成現實。創造性的請學生參加校務會,在校務會上響起學生的聲音,學生票決餐飲公司去留等,給予學生無限的尊重,正是這種尊重讓十一的孩子成爲了“有想法的人”。

《學生第一》讓我明白教育夢想和職業帶來的幸福感之與學生第一的重要。懷揣一個小小的教育夢想,在生活中,努力學會尋找屬於自己的職業幸福感。讓這種幸福感充盈每一個日子,用這種力量去愛每一個孩子,真正做到學生第一。

《學生第一》讀後感2

《學生第一》這本書共收錄了66個鮮活的小故事,這些小短文所描述的智慧,體現了李校長的辦學思想,是他和十一學校的同事們心血的結晶。實際上,這66個故事的後面都凝聚着十一學校領導、老師們鞠躬盡瘁、甘爲人梯、匠心獨運的精神。

爲了體現學生第一,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李希貴校長作了好多探索,這一點在中國尤其可貴,值得其他的校長學習效仿。 作爲老師,看了很受啓發。校長看會更好。佩服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中國多一點這樣的校長、這樣的學校,那將是中國教育的希望。很多年,人們只重視學生的感受而忽視教師的感覺,這本書能把教師當成普通成員中的一員,教師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在當今這個社會上教師的地位不是很高,人們對教育不是很重視,感謝作者能爲老師呼籲。

學生第二,是一本書的名字。李希貴先生說他寫這本,是從教育管理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的,“只有校長把教師放在了第一位,教師纔會真正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校長心中教師第一,學生第二”。學生第一,則是基於教育學的價值取向。我的理解是,從教育學意義上說,學生永遠是第一位。

校長把教師放在第一位,教師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學校呢?我認爲,如果非要讓學校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排出一個順序的話,學生無疑應該是第一位的。很顯然,學校存在的意義不就是爲了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優秀的人才嗎?既然如此,學生就應該是學校這個場域中最重要的人羣,是第一位的。

如何做到呢?北京十一學校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學習,但不能照搬。學習的要點在於其始終把學生推到前臺,把校園一切能夠讓孩子們自己做的事情,悉數交給他們。比如辦廣告公司、複印社,搞電影課程,發放開學護照,選課,參加學校重大項目招標事宜等。校長和教師退到後臺,作後勤保障。

不能照搬,是因爲十一學校的特殊地位、特殊積澱、特殊條件,並非所有中國學校都具備,更多的學校是望塵莫及的。有差距,不代表不能有所作爲,關鍵在思想、在理念。就實踐層面而言,從校長到教師到校園裏所有成年人,都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爲他們的未來着想,自然就能生成許多辦法。

學生第一,意味着“育人爲本”的真正落實。校長、教師的視線應該始終集中在學生身上,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需,一切從孩子發展的高度出發,有所爲有所不爲。學生第一,不代表包辦代替,不代表我們能冠冕堂皇地以愛的名義,強加給孩子許多他們不喜歡、不樂意接受的東西。 學生第一,是李希貴先生循教育規律辦學的大膽實踐。但我要說,這不是創新,而是大大小小的教育綱領裏早就闡釋得一清二楚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的絕大多數學校沒有照做罷了。然而,我們仍應爲李希貴和十一學校喝彩,他們的非典型案例,至少讓我們明白:寫在文件裏的東西,可以成真。

如何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如何讓學生在學校裏獲得終身受益的本領,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爲校園的主人……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地展示了李希貴校長在北京十一學校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細細品味此書,你就會深切感受到,種種創新舉措真的有一種令人拍案叫絕的感覺,並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教育理念。

《學生第一》讀後感3

《開學第一課》是我們都不陌生的節目,它已經陪伴我們走過11個年頭啦!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兩位"任課的班主任是:何炅"何老師"和撒貝寧"撒老師"。

第一堂課,撒老師爲我們請來了"中國名片"成龍爺爺,由於工作太忙,成龍爺爺未能來現場,他給我們講了他的小時候的故事,他說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爲演員。成爲演員後,第一次演"死屍",但"賣座"不高,他沒有氣餒,在往後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受傷與拼搏中,最終成爲了"中國名片"!從"跑龍套"到"中國名片",他比別人更會"拼"!

第二堂課,何老師請來了解海龍老師爲我們講述"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他的三張黑白照片照出了山區小朋友艱苦的生活條件和求知若渴的學習風貌。第一張,一天往返24公里山路上下學的"大眼睛"姐姐蘇明娟;第二張認真聽課的"小光頭"哥哥張天毅;第三張讀書到忘我的"大鼻涕"哥哥胡善輝。在照片中我看到了他們想上學,要讀書的堅定信念以及能爲學習排除一切困難的決心。後來,他們都通過社會愛心力量的幫助和自己不懈的努力,飛出大山,飛向城市!並將這種愛心與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第三課堂,主題是"拼搏"我們每個人都應向着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拼搏,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到達勝利的彼岸!

第四堂課,是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與創造力的演講……我最感興趣的一堂課就是無殼孵化小雞。第一隻無殼孵化的小雞"小茶缸"出自《加油向未來》節目。首先,在已準備好的瓶子裏倒入5一6毫升抑菌水,在瓶上燙一個小洞;接着,把保鮮膜壓成雞蛋形狀,然後放在準備好的小盆上;再在蛋下用剪刀戳出一個小孔,把小孔剪開三分之一,把蛋倒入小盆中;再然後,把保鮮膜放入瓶子裏並用皮筋綁好;最後,在瓶子的邊緣燙出十至十二個小洞,蓋上蓋子放入孵化箱,開始爲期二十一天的孵化之旅,王源哥哥把他自己親自動手孵化的無殼小雞取名爲"小幸運",我滿心歡喜的期待着"小幸運"21天后的新生。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雖然"遲到"了十幾分鍾,但仍然讓我懂得了:在前進的道路上,要敢於嘗試,因爲創造出奇蹟;要努力奮鬥,因爲奮鬥可以戰勝困難與挫折,因爲青春年少是用來奮鬥而不是用來嬉戲遊玩的!

《學生第一》讀後感4

今年暑假,有幸拜讀李希貴校長的《學生第一》,書中有66篇文章,200多幅彩圖,展示了李校長無數的創意和教育智慧。

讀完此書,感悟頗多,最深的感悟有兩點:

感悟之一,只有教師第一,才能實現學生第一!當我第一次翻開此書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淡淡的粉色和一句無比溫馨的話:“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而在整個扉頁中,除了這句話字體較大,剩下的是滿滿一頁老師的名字!令我震撼!這樣隆重的把老師的名字印在扉頁,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受到了老師在李校長心中的地位。書中“標註所有人的名字”,這是李校長重視每位老師的一項舉措。因爲“一個單位或組織的合影照片文字說明,通常只標註主要領導、重要人物的名字,對一般人往往忽略”,而李校長要求,無論什麼場合的合影中都應該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以標註。充分體現了他對每位教師的重視。而凡是有校長參加的合影中,李希貴所站的位置總是在邊角的地方,這樣能讓每位教師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李校長不僅重視教師,他還特別善於鼓勵老師,而那些獨特的鼓勵方式,經常讓老師怦然心動、感動不已:每個月每個月他們都會評出“月度人物”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他爲每位退休的老師製作退休紀念冊,總結提煉他們的工作業績;他把每個老師的照片和業績印在個性化的筆筒、茶杯上;他讓學生爲自己的老師寫賀詞、賀卡;他不僅表彰老師的優秀,還表彰教師子女的優秀……李校長的這些做法,無不顯示出他對每位老師的重視和關心。當每位教師享受到這些關心和重視時,心中該有着怎樣的溫暖和感動?而這種感動和溫暖,又會轉化爲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於是每位學生在老師的眼裏也變得更加優秀和可愛。於是,就真的有了這樣一羣了不起的孩子,他們自信、陽光、勇於擔當,他們有着寬厚的肩膀、有着智慧的韜略、有着仁愛的情懷……當我今日再翻《學生第一》,分明又一次感受到,在李校長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師永遠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師第一,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第一。

感悟之二:反思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令我慚愧!我被《學生第一》中異彩紛呈的學生活動所吸引,我驚訝於學生的能力,我感動於學生的創造力!驚訝和感動之餘我也深深地反思了我自己:十一學校的學生爲什麼有那麼多的創意?他們爲什麼能自由的展示風采?關鍵是他們有敢於創新的老師,是老師爲他們搭建了一個又一個寬廣的舞臺,只有有了創造力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意的學生!回想自己平時的教學行爲,總是不敢放手發動學生,上課總是陶醉於不厭其煩的自我講述之中,有時候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覺得他們簡直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把答案告訴他們,試想這樣的教學行爲怎能培養出具有創意的學生?在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中,也試圖創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但不能“蹲下去與學生交流”。今天,我學習了李校長的《學生第一》,也聽取了我們吳校長“要蹲下去與學生交流”的報告,我要改變我自己,首先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從改變課堂入手,營造能夠讓學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環境,努力推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鍛鍊、自我成長,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爲課堂的主人,讓他們自由地展示風采!讓我們外國語的孩子創意無限!

《學生第一》讀後感5

很多人對生活不滿足,認爲自己不幸福,總羨慕他人無憂無慮的日子。當我滿懷激動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才真正明白:其實幸福就像小精靈,環繞在每個人身邊,但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發現幸福的人才能擁有它。

有一個非同尋常的男孩,永遠只能面對黑暗,可他自信、開朗、快樂,而且熱衷於鋼琴,每天抽出大量時間練習。媽媽很欣慰,決定帶他到繁華的北京拜師學藝,誰知沒有人願意當一位盲童的老師,他們連續碰壁。幸運終於降臨了,男孩考進了盲人音樂學院,成了名人,他就是喜愛鋼琴的盲童——劉浩。

樂觀的劉浩只能摸索着媽媽精心製作的“盲譜”練琴,(用針扎出來的音符),他比我們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心血,有人認爲,他是不幸的。可是劉浩認爲:媽媽就是我的眼。他只要能和媽媽在一起練習鋼琴,就感到發自內心的幸福。

現在,我終於懂得:努力=幸福。我們付出的越多,幸福纔會源源不斷地涌進我們的懷抱。我的臥室有一個大書架,那是各種各樣書的家。前段時間,有許多新成員從書店加入他們,挨挨擠擠、歪歪扭扭、亂七八糟,弄得我心煩意亂。某天,我抽時間整理書架,把所有圖書“借宿”在沙發上,有的還搬進了牀下。我用抹布給書架洗個澡,把所有圖書分門別類地送回家,最後把書架裝飾得漂漂亮亮。最後,我滿頭大汗,肚子也“咕嚕嚕”地抗議了。我精疲力竭地望着煥然一新的書架,忽然發現每本書都那樣光彩奪目,似乎咧着小嘴衝我招手,對我說:“謝謝你,小主人!”我忽然感覺到幸福小精靈悄無聲息地光臨了我,心中就像糖塊掉進蜜罐——裏外都是甜。

還有一個女孩,父母相繼離開,她被好心的鄰居收養。可養母不久身患重病,癱瘓在牀。她還不認字就學會了獨自買菜,踩着板凳爲養母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憑藉勤奮考上中學,每天6點起牀,給養母按摩,喂她吃飯,自己只拿起個饅頭就匆忙上學去了,中午一路小跑回家爲養母做飯,推養母散步。她就是“最美女孩”——孟佩傑。

孟佩傑精心照料養母,雖然生活貧窮,但是她卻認爲:是養母給了她一個家。由此看來,感恩就是幸福。記得一次從書店回家,媽媽頭痛難忍,走路搖搖晃晃,我用手一摸,眉頭火燒火燎,忙攙着媽媽,讓媽媽靠在我的肩膀上,慢悠悠地回到家。一到家,我就讓媽媽躺在牀上,爲她衝藥、倒水,把冷毛巾敷在頭上。至今,我一直對這件事記憶猶新,回想起當時的場景,我就感覺到幸福油然而生。

幸福的理由遠遠不止這些,奉獻、成長、關愛、分享……不要和別人攀比,只需想想身邊微不足道的事,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很幸福。不要因痛苦灰心喪氣,振作起來吧,要知道,磨練能夠把我們這塊未經打磨的石頭變成巧奪天工的玉器。到那時,幸福就會圍繞着我們!也永遠不要因幸福而滿足,我們擁有幸福,才應該更加努力!

其實,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美的心靈,每個人都會驚喜地發現,幸福其實就在身邊!

《學生第一》讀後感6

《學生第一》所展示的是北京十一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詮釋的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他們創造了一個真正屬於孩子的學校,在這裏,每個生命都像野花一樣自由地生長,一種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漫步其間,我們能夠深切領略生命成長的動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學校學生洋溢出來的令人羨慕的幸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會說,可怎麼培養呢?書中66個小故事給了我們答案。每一個小故事都充滿着創新精神和智慧的結晶,凝結着十一中所有老師的心血與汗水,在這一個個小故事中,精彩的詮釋着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第一。學校教育中沒有太大的事情,各個學校所開展的活動也都大同小異,但是很多涉及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緻,讓學生樂於參與,讓學生從中受益。《學生第一》用生動形象的事實告訴我們,學校可以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

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也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課前設置新聞播報環節,讓學生關注時政,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與十一中相比,個人認爲很多的工作都是老師做好了移交給孩子,爲什麼不能讓孩子上崗培訓後也自己來動手策劃一下呢?每個學生的發展空間都是不可估量的,關鍵是老師千萬個不放心,怕被搞砸,不給孩子動手的機會,所以我覺得我們教育者要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在十一學校,無論是學校的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出版社,還是校園吉尼斯,學校裏面開公司,校園潑水節等等活動都是學生自主、自由來進行。在十一學校,“接待客人”被精心開發成一門特色課程,“十一學生大使團”應運而生,學生們以自己富有創意的方式,向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展示學校的辦學特色,展示自己的風采。從豐富多彩的必修課程到斑斕多彩的選修課程,這些活動和課程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促進了他們的成長。孩子是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獲得了成長的經驗和經歷,在快樂中享受生活和學習!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體現出對師生的激勵和人文關懷。在教師中評選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學生中評選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學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師互助中心,解決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問題;建立教工健康促進中心,關注每位員工的身心健康;讓所有師生都能在校園裏留下痕跡,讓所有師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這是北京十一學校的文化傳統,退休紀念冊即是爲了落實這樣的文化而設立的;教職工的幸福感,來自工作的成就感,也來自家庭的美滿和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對教職工中品學兼優的子女進行一年一次的獎勵,獎勵範圍從小學到高中階段,只要符合條件都會獲得不同程度的獎勵;迎新酒會是給新教師設立的一個特殊活動,酒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給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師找閃光點,活動組織者將之凝練爲動人心魄的精美讚語,在酒會上送給相應的教師。這些新教師,無不激情澎湃、信心滿滿,這爲他們日後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礎。當然,這一切還是爲了學生,當課堂裏有着越來越多的具有教育姐情懷的老師們傳道授業時,學生的成長生態就會更加理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讀完《學生第一》這本書,我被李希貴校長的睿智、創新、博愛所感染,正因爲這種智慧,他纔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師放在第一位,正因爲這種智慧,我們的教育才會煥發出勃勃生機!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爲教育的一員,我將繼續追尋一種教育本真的東西,爲四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幸福的四中人!

《學生第一》讀後感7

近段時間,很多老師都在閱讀李希貴校長的《學生第一》。我也不例外,待我把書讀完之後,感到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從中我看到了一位教育大家的智慧與創意。

《學生第一》,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創意層出不窮。而且一切創意活動都是爲了學生而設計。全書66個小故事,每一個都凝聚了李希貴校長和十一中老師們的教育智慧,心血與汗水。他們所有的教學思想都表現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纔是真正的第一。

比如“開學護照”。我們都經歷過開學典禮。但是北京十一中把普普通通的開學典禮變成了有趣的,適合孩子口味的活動,讓卻讓孩子們在明媚的九月就擁有了嶄新的生活。還有校園潑水節。在那潑出去的一盆盆水裏,洋溢着同事情、師生情、同學情。彷彿潑出去的是一盆盆水,而是一種師生交融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深厚感情。

還有很多活動:校園吉尼斯、學生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文化藝術節、學校紀念日……這些紛繁多彩的活動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和諧美麗的畫卷,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副理想的教育藍圖。在她的搖籃裏,學生才能成爲真正的主人,才成爲了真正的第一位。

看到北京十一中的點點滴滴,我卻由此想起我們學校舉辦的那些活動。某中程度上來說,我感到我們學校和十一中真的很相像。我們也有很多絢麗多彩的學科活動。我們也有着我們的潑水節。十幾年來,每年的八月,歡快的一幕都會在求實中學上演一次。雖至盛夏,驕陽似火。

但學校的老師和孩子們渾然不覺。大家都在水池中你來我往的潑個不停。歡笑聲,嬉鬧聲響徹雲霄。潑水節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再有所謂的隔閡,老師們幾乎無容置疑的都成了被攻擊的焦點,大家笑着,叫着,所有的煩惱都隨着清涼的水流一掃而光。

另外,我們還有讀書節,體育節,瘋狂英語節……很多學生喜歡的學科活動,我覺得我們的張校長的理念和李希貴校長的思想不謀而合。他們都希望校園真正變成教師和學生的家園和樂園,教師在這裏幸福地工作,學生在這裏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和諧地相處。

他們從不一味地追求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其實這些都不必講,這樣的學校升學率不可能不高。就像我們學校,在這裏,我們張校長她並沒有對孩子們大肆宣揚要愛國,愛黨,愛人民,熱愛學習,長大成爲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儘管小學生都會受到這樣的教育。但是我們評選孝星;每個母親節,父親節我們都會要求孩子給爸爸媽媽說感謝的話,給父母洗一次腳,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意和尊敬;每個假期都會給孩子留在家幫助父母做家務的作業;每週我們都會帶領學生觀看感恩重情的節目……

至今,我還記得張校長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的幾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麼?你的爸爸媽媽喜歡吃什麼樣的菜?雖然我們不曾宣傳過什麼愛國主義,但我們的孩子在外的口碑一直都是最好的,我們的孩子素質都是很高的,他們知書達理,行爲舉止無不透漏着紳士,淑女的風範。

這是因爲我們的張校長很清楚——教育的起點,本來應該是愛;是循循善誘,是身體力行,啓發被教育者感受愛,發現愛,是在世俗生活中踐行愛。因此,升學不是我們追求的至高無尚的目標,教育的價值就是試圖創造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們的學校,給他們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成就未來。

因此,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學校也一定能成爲一所像北京十一中那樣的,學生第一的理想校園!

《學生第一》讀後感8

在開學的第一天,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觀看CCTV1的《開學第一課》。到了晚上,我就拉着爸爸媽媽一起準時觀看。

伴隨着一段美妙的音樂《開學第一課》就開始了!這次的主題是“夢想”這個美好的詞語。

實現夢想的道路是有困難和阻礙的。在《開學第一課》裏的老師,奮力實現夢想的故事都很令人感動!

舞蹈老師料智就很讓我感動,在2xxx年5月12日的那場大地震中奪取了她的孩子和雙腿,失去了雙腿對於她來講,就意味着再也不能在燈光絢麗的舞臺上盡情舞蹈了!她一開始很難受,她覺得上天對她對她太不公平了,讓她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寶貝女兒,又讓她失去了對自己最重要的雙腿!可她轉念又想:“在那場大地震中死了那麼多的人,爲什麼我會留下呢?”她不甘心,她想着自己的夢想,她想着自己一定要站起來!所以她每天穿上假肢,忍着疼痛練習着跳舞的基本動作!最後,她終於成功了,她終於可以站起來爲大家跳舞了!聽完這段故事,我的眼睛溼潤了!因爲我從廖智老師身上看到了夢想的力量!夢想可以讓人從痛苦中走出,看到絢麗的色彩!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偉大的母親!這位母親只是一名普通加油站的女工,她的收入很微薄,可她卻有一個從小就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小威。如果是一些對這個孩子沒有希望或者是覺得這個孩子是自己累贅的家長,早就放棄這個孩子了,可是這位母親沒有這樣做,她堅信小威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樣,於是她便帶着小威子四處求醫,可是醫生每次都會勸她放棄這個孩子!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她知道彈鋼琴可以鍛鍊手指,開發智力。然後她就讓小威學鋼琴。一開始時,往往是這位母親在小威睡覺時,在微弱的燈光下看一些樂譜和音樂書,然後抽出大部分時間來教小威彈鋼琴,有時小威很任性,不願意學,這位母親就強迫他學。一晃十一年就過去了,原來那個不願意和人交流而且有自閉症的小威,現在已經可以和大家交流了!他還會彈許多中外鋼琴曲呢!這位母親是偉大的!因爲她在別人紛紛勸她放棄這個孩子時,她卻沒有這樣做,而且她用她那無私的母愛使小威漸漸康復起來了!我相信天底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她們都只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

夢想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讓人在絕望時看到希望,在千千萬萬層烏雲中看到最美的彩虹!如果夢想是帆,那動力就是風!我們在追夢的過程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是我們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縮,只要想想完成願望後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就會勇往直前!我們的人生就是因爲這一個個夢想而努力,也正是因爲這一個個夢想,我們的人生纔會春暖花開!

《學生第一》讀後感9

進入外國語已經一個學期了,作爲一個新人,我已經積攢了一點點教學經驗,但是這種經驗是感性的,是不成體系的,是雜亂無章的,此時正是梳理實踐經驗、明確教學觀念走向的關鍵時期,學校便提供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充電的機會。我從來沒有讀一本書可以這麼輕鬆,站在窗前,沐浴着冬日的陽光,一口氣就讀完了李希貴的《學生第一》。

這本書讓我記起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指責中,就學會了冷漠;生活在諷刺中,就學會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學會了自卑;生活在恐懼中,就學會了憂慮。反之,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生活在朋友之中,就學會了熱情;生活在鼓勵之中,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之中,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愛撫之中,就學會了愛人。由此,我想到了可愛的孩子們,他們都是懷揣着夢想來到學校,這就讓我更加堅定了“每位學生都是最重要的”。

在《學生第一》中,我們看到的時一羣了不起的孩子,他們自信、陽光、勇於擔當,有着寬厚的肩膀;他們睿智機敏,有着智慧的韜略;他們熱情友好,樂於助人,有着仁愛的情懷。我相信,這羣孩子是在健康的校園文化中培養出來的:如果教師每天帶着微笑走進教室,與每一個學生的交流變成自己的習慣,堅信每位學生,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生活熱情,那麼陽光睿智的孩子將會越來越多,一些小細節,恰恰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懷,當然真正遇到原則性的問題,絕不姑息。

讀了《學生第一》這本書,我被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書中介紹了一個個讓學生展示和錘鍊能力的舞臺,使得同學們真正成爲了學校的主人。在學校這個大舞臺中,同學們盡情地發揮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去,既增長見識,又培養了能力。讓同學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實踐中提高。我們經常強調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事實上,學生不光是課堂的主人,也是學校的主人。

所以我們無論舉辦什麼樣的校園活動,都是以學生爲中心的。在這本書中,“校園潑水節”、“學生大使團”、“學生出版社”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活動不僅帶給學生們愉悅的情感,豐富了學生們的業餘生活,也給同學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使得他們的人生旅程更加精彩了。在去年的夏令營中,我有幸參與了整個活動,我看到了這本書中所提倡的“快樂校園”的種子正在我們周圍埋種、發芽。我們外國語學校也在懷揣着這樣的情懷建構教育!看到小故事中前人所展示出的教學成果,我的教學觀念的方向也就確定了,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的高度吧!

《學生第一》中的66個故事看似簡單,實際上每個故事背後都凝聚着北京十一中學的老師們鞠躬盡瘁、甘爲人梯、匠心獨運的精神。

如果沒有非凡的責任心和抱負,再可愛的學生也會有讓你覺得疲倦的一天。那個時候,內心會有一瞬間覺得自己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平時可愛、溫馨、純真的學生、教室、學校會蕩然無存。培養有想法的學生,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這樣纔能有創造力,我們的民族纔能有希望。這是十一學校的育人目標。

讓我們樹立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開啓教育教學工作新的起點!我會更加努力、堅定信念,力求成爲一名學生們喜歡的老師,欣賞學生的老師,適時引導、共同進步!

《學生第一》讀後感10

9月1日晚18點55分,我在老師的推薦下打開電視機,收看《開學第一課》。我本以爲是無聊空洞的專家、教授講座,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它卻以課堂的形式向我展示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和一幕幕感人的瞬間。

第一堂課的話題是潛能。當看到八位舉重奧運冠軍站在臺上時,我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舉重健兒們一一談起了對潛能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一席話讓我懂得他們並不是生下來就是奧運冠軍,而是在後天的刻苦訓練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潛能,最終站在了冠軍的領獎臺上。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裏都有一種巨大的能量,等待你發現、挖掘。當你有了一個遠大理想並以實際行動不懈追求的時候,你身體裏的潛能就會被激發出來,發揮到極致,那麼你一定會到達勝利的彼岸,成爲笑到最後的人。

爲殘疾人的福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海倫凱勒女士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在兩歲時因胃腦出血嚴重而成爲了一個聾啞人,幾個月後她又失去了欣賞這個世界的權利。這對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災難。此時的海倫凱勒陷入了無邊的痛苦之中。後來,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說話、學會了用心感知世界,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成爲世人學習的楷模。海倫凱勒的成功告訴我們無論你的身體健康與否,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目標,蘊藏在你心底深出的潛能一定會迸發出燦爛的火花。正如日本科學家七田真所言:每一個人都具有特殊能力的電路,但大多數人因爲不知道,所以無法充分利用,就好像懷揣寶而不知其在;只要能發掘出這項祕藏,人類的能力將會完全大改觀。

這堂課中有一句話我印象極深,那就是“用知識守護生命”。這句話在四川桑棗中學的同學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地震發生來臨的那一刻,他們僅用了1分36秒就使全校2300多名師生全部安全地撤出了教學樓。這個數字令我無比震驚,他們怎麼能夠在突如其來的天災面前表現的如此鎮定、有序呢?因爲他們在平時就進行了多次的地震演習,求生潛能已被很好地激發出來了。我不禁作了這樣一個設想:假如這次大地震發生在山東,發生在我身邊又會怎樣?天哪,那種景象一定慘不忍睹,我完全可以想象出樓道內被堵的水泄不通的場面,每個人都失去了思想,只是在意識的作用下向前疾行。我們都是同齡人,但在災難前表現出來的求生潛能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我認爲要戰勝災難靠的不僅是潛能,還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用知識守護生命”就是讓我們平時牢固樹立起安全意識,隨時準備以必勝的信心和沉着的姿態迎接災難來臨的那一刻。這一堂課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我會把它融入到我的學習生活中,時時刻刻激勵、鞭策自己,努力去挖掘自身潛能,做最好的自我!

《學生第一》讀後感11

讀完《學生第一》這本書,第一個念頭就是:能夠如此周到的做到以學生爲本,這是一顆對教育懷着怎樣的耐心和虔誠之心的人啊!

我被書中李校長的努力深深打動着,他的行爲給我們樹立了爲師的標杆:一位優秀的校長,一位優秀的教師,需要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視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態教育孩子,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裏想法。這本書讓我知曉了很多更爲深刻的東西,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知道這本書,關心一下怎樣做纔是真正的“學生爲本”。

“學生爲本”就要關心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不僅僅是對身體健康的關心,更是對其心理健康的關心;理解學生不僅僅是對學生某些做法的諒解,更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我感嘆李校長對教育細節的關注,他通過開展“我喜歡的十大校園活動”問卷調查,總結出學生對活動細節和自身存在的關注,從而創新的設計了“開學護照”、“校園潑水節”和“每月百星”等活動,滿足了學生對師生情感的需求,對接受關注的需要和對適時放鬆身心的需要,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仁愛情懷,又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學生爲本”就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學生雖未成年,但同樣擁有尊嚴和自己的想法,這需要我們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瞭解學生的真實狀態與需求,這時溝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李校長很巧妙的尋找到了這樣幾條溝通渠道——師生共編教材、與學生共進午餐、讓學生參與校務會等。多麼直接有效的方法!尊重學生的理念就在這幾條溝通的渠道中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再者李校長對學生的信任程度讓我非常的吃驚,他居然讓學生在校園裏辦出版社、開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賓,這些在我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發生着,事實也證明了孩子們自負盈虧的小商店可以辦的紅紅火火,學生大使成了校園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說明學生身上的潛能遠超於我們所能想到的水平,我們需要及時大膽的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舞臺,尊重他們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來激發這些驚人的潛能。

“以學生爲本”就要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我一直認爲教育是爲學生服務的行業,之所以對學生進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爲了他們能夠在社會上謀生,爲社會創造價值。那怎樣保證服務質量,便顯得非常重要。李校長在職業與人生規劃方面的做法讓我眼前一亮,邀請名家大師講解人生經歷,開設社會職業考查課程和學生職業諮詢與輔導,以學生的職業與人生規劃爲主線,引導學生通過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而明確人生理想,幫助他們更好的找到適合自己個性與才能的領域。我想這種緊跟社會發展步伐的服務教育方式,勢必會培養出志存高遠、目標明確的人才!

讀李校長的書,我發現,好的教育都是從小事開始的,一如他語錄中的一句話: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學生第一》讀後感12

剛拿到學校贈送的《學生第一》,我很有親切感,因爲我對教師應該轉變的教育觀念記憶猶新:教師要轉變觀念,要以人文本,以學生爲中心。真正在教學中體現“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李希貴在這本書中說:“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應當指向學生、爲了學生、成長學生,一句話,學生第一。”學校給孩子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成就未來。

李希貴在《學生第一》裏面展現了理想教育的藍圖,在北京十一中,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生的許多大膽的設想都能在學校成爲事實。學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開公司,自己聘用職員,自己選擇喜歡看的電影,自己當大使……這些屬於出了社會才能做到的,卻再校園裏成了平常,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也是我們看到的學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夠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原來學生第一不是觀念,而是事實。

在十一中,學生們又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有良好的平臺來展現自己的才華,來提前接觸社會的點點滴滴。他們擁有許多屬於自己的空間,還有許多實踐的機會。他們可以通過學生廣告公司,學習開公司的相關業務;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爲學生院士;可以作爲大使團,像外交官一樣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訪者;還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徵集和編輯優秀作品;通過模擬國際組織,把握時局,預測未來。

就是這些空間和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讓校園真正成爲學生成長的園地。

學校還開辦許多活動,來培養和發展學生。比如:“開學護照”將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都牽引到“新學期開始”的事件中來,讓三方都能見證學生的開學,也讓學生對這樣的開學終身難忘。還有,校園吉尼斯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出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學生。校園開展潑水節,師生同樂,甚至連校長也能脫下身份,和學生一起潑水。十一中的潑水節,潑出的是水,帶來的是親密的關係,愉悅的情感,它給孩子緊張忙碌的校園生活,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成爲了師生的樂園。

學校還是教師們的家園。十一中,再教師中評選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讓老師們都能展現自己的風采。還建立教師互助中心,解決教師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問題。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進中心。給與教師們家一般的溫暖和關愛。

北京十一中通過“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讓校園變成了教師和學生們的家園和樂園,教師再這裏幸福工作,學生在這裏快樂的學習、健康地成長、和諧地相處。我們沒有看到關於成績,教學質量的內容,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特色的學校,一個以創造一個屬於孩子們的學校爲價值取向的特色學校。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學校的校訓培養學生成爲“勤學習、做真人、善實踐、求創新”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其實,我們還是在做藍圖之夢,只是十一中已經成爲了現實。有許許多多的原因,阻礙着我們小學成爲如十一中那樣的特色學校。但是,我們都會相信,我們“學生第一”的藍圖終有一日會成爲現實。

《學生第一》讀後感13

有幸拜讀此書,認識了一位平易近人又充滿智慧的教育者,看到了一個教育大家的睿智與創新。

66個小故事,閃光的創新思維和智慧的火花,每個小故事都在詮釋着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每一個小故事都凝聚了北京十一中學全體教師的心血和汗水。作爲教育者,我們既可以把這本書當成是學校活動"百科全書",又可以對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班級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本書的教益就更深遠了。

李先生的《學生第一》像一縷清新的陽光,映射進我的內心,掃清了多年來"惟教師是從"的陰霾。輾轉思索,李先生到底是抱着什麼樣的心態來做十一學校的校長?是什麼讓他如此大膽,將校務工作交給學生?人說:經歷是一種財富。豐富的閱歷成就了一個教師的夢想—做語文老師,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放權利、放時間,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通過大量閱讀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做校長,他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並提出教育理想是"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做局長,他通過體制改革,把權利放給校長;又取消了校長的行政級別,用"職級制"對校長進行動態管理。感動於李先生對待學生的尊重,他說: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在十一學校,學生是自己的主人,學校所做出的幾乎每一個規定都是在學生參與下完成的。

創造性的請學生參加校務會,激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由學校來幫助他們實現,校務會上響起學生熱烈的掌聲,源於學生自己的議案得到與會師生的認可;花壇內向我們微笑的花草樹木,來自學生精心設計無聲的提示;處處可見、精彩紛呈的宣傳海報,是學生們創作能力的積極展示;師生共編教材,()成爲學生們愛不釋手的教材;自習室裏學生每一次精心的研討,每一項社團活動的開展,昭示了學生們的青春活力。"校園機會榜"既給學生提供了參與學校日程管理工作的機會,更是一種全新的成長體驗,是展示和錘鍊學生能力的舞臺;學生票決餐飲公司去留,將焦點問題——學生食堂的決策權還給學生??走進十一,你會發現這裏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朝氣蓬勃,活力四射,年輕的笑容充分展示了十一學校給他們帶來的幸福感。

"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也是李先生最喜歡的一句話。他秉承這種思想,努力創造着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