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我是貓的讀後感(精選33篇)

關於我是貓的讀後感(精選3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我是貓的讀後感(精選3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我是貓的讀後感(精選33篇)

  我是貓的讀後感1

日本文學我接觸很少,看的最多的要數村上春樹了,村上描寫的羣體比較特殊,而夏目漱石完全是另外一種感覺,這是我看的夏目漱石的第一本書,通過一隻貓的視角,完全以旁觀者的角度描寫了一個普通的中學老師的家庭生活及他的朋友圈的一些人,敘述詼諧幽默、生動有趣,但不失深刻,通過這樣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工作、思想來表現日本社會的基本情況,這也是我看到的第一本關於普通人的書了,雖然角色普通,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看書的目的就是要認清社會認識自己,然而,許多書籍描寫的所論述的均爲高高在上的人物、天賦異稟的各領域精英、極端情況、高深理論,這些對於我來說,有積極的影響但不能促使我取得進步,因爲我與這些人和事的距離太過遙遠,所以我更願意讀《我是貓》這本書,通過貓主人苦沙彌老師的平凡生活,他雖然熱愛知識,討厭教師工作,但是他天資愚鈍,無論怎麼努力,卻也始終不得要領,不能認清形勢,對待工作也是如此,由於知識匱乏,教授英語入門也鬧了笑話,與朋友聊天也不懂裝懂,愛面子。

但是呢,凡是這樣的人,又會很任性、喜怒無常、沒有恆心,卻又附庸風雅。遇到一些本不該生氣的小事時,固執己見,逞能的很呢,會大發雷霆且絕不服輸,這就更加愚蠢了,也讓身邊的人所輕視。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而卻不自知的人,或者就如這隻主角貓所說,人類真是愚蠢,總是以無所不知自居,實則愚蠢至極。

引文:“再也沒有比承認自己愚蠢更加高尚的了”“人只要受習俗所惑,就會忘卻了根本原理”“祕密這東西真可怕,任憑你怎麼遮掩,也說不定會從什麼地方暴露的”“正如大自然忌恨真空一樣,人類也是厭惡平等的”“凡世間安樂,皆須經由困苦而得“。

書中寫到日俄戰爭,寫到日本對西方思想的推崇,尤其是關於西方思想中個人主義的論述實在發人深省,個人主義的優點是自由,可也帶來了諸多問題,每個人都持個人主義,必將引發各種矛盾,互不相讓,更有甚者,以強佔別人的利益爲榮譽,以金錢爲成功的唯一要素。所謂的個人主義其實就是貪婪,永不滿足,追求享樂,等到矛盾不可調和之時,也就是個人主義的終點了。還提到西方思想中提倡的積極,讓人始終抱有信心,讓人進取,這已成了如今全人類奉行的價值觀,可是,一味的強調積極,就真的好嗎?就真的適用全人類嗎?恐怕也是走了極端了。凡事,多一種聲音,多一個角度總是好的。

書中大量引用典故、著作,涉及中西方諸多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尤其引用了大量的中國古詩詞,可見夏目漱石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瞭解可謂精深,也可看到中國古文化對日本及亞洲文化的影響之大。

知識是無止境的,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首先要認清自己的條件,的確,像苦沙彌老師一樣渾濁的腦袋數不勝數,雖然善良,卻也看不清問題的本質,不具備邏輯分析的能力。養成閱讀的習慣是好事,卻也不能盲目的輕信所有人說的話,只有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思考,總會得到一些能夠確認的真理。在這之前,還是逐漸積累,虛心請教,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學知識也是要有風險意識的,並不是學了就一定明白,就能運用。

可惜的是,這隻聰明貓,敘述完主人的故事後,自己也醉倒在水缸裏,死去了,當然,是得道之後的,舒舒服服的死去了。

  我是貓的讀後感2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說的主角是一隻貓,故事由貓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講述,沒有完整的線索,在看似不經意的貓的所見所聞所感的表述中,嚴肅的主題卻鮮明地顯示了出來。

貓的主人叫苦沙彌,是一箇中學教員,喜歡清靜,常常在家用功。他興趣廣泛,但卻一事無成。主人常和自己的朋友們——“美學家”迷亭、“理學士”寒月、“藝術家”東風、“哲學家”獨仙在一起談古論今、吟詩弄文,打發時日。一天,資本家金田的老婆爲女兒的婚事上門請苦沙彌幫忙。苦沙彌認爲寒月會愛上金田家的小姐簡直是笑話,又和迷亭一起把她嘲弄一番。從此,主人家招來了不少的麻煩。先是車伕老婆傳播流言蜚語又鬨鬧辱罵主人;後是主人的老同學鈴木上門規勸要主人少惹事;再是中學生們被唆使在主人家門喧譁吵鬧,使主人肝火大旺。貓來到金田家,聽到了金田夫婦的商量,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們在整主人。

主人仍與迷亭、寒月等一班朋友聚會,在高談闊論嬉笑怒罵中攻擊世道、痛斥資本家的可惡和偵探走狗們的可鄙。主人有個學生三平,要和金田小姐結婚了。他來邀請主人蔘加婚禮,主人斷然拒絕。貓在主人家也覺得沉悶。“人類最後的命運不外乎自殺”,主人的說法大概不錯。醉酒的貓想着,不慎掉進水缸,在掙扎中死去。

這篇小說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作者從貓的角度來觀察着這個世界,描寫這個世界。貓的議論看似東拉西扯,實則形散神不散。貓既起敘述的作用,又起評論的作用,還起串連故事的作用,獨特的構思形成奇特的魅力。通過貓的視角,敘述了發生在它身邊的一些事,生活在它身邊的一些人,以及這些人的悲喜,離合,或許這些人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他們確確實實存在過,不管這些人最終是歸於沉寂,還是化爲塵泥。

死是爲了永生,這是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宿。

  我是貓的讀後感3

《我是貓》是一部正宗的日本小說,由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所着。此書以一位窮教師家中的貓爲主人公,以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角來觀察人的心理。本書中的貓飽經滄桑,受盡煎熬,最後死於水缸之中。其實,在生活,飽受折磨最後死在人類手中的小動物,還有很多。

一次,從學校回來之時,剛經過醫院門口,就見到了一大羣人圍成一個小圈子,似乎在圍觀什麼。愛湊熱鬧的我擋不住好奇心的誘惑,擠進去看了看究竟。這一看,我驚呆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兒來。地上躺着一隻慘死的貓,毛髮呈棕色,部分已被鮮血染紅。它四肢是舒展狀態,前爪似乎在求救。最可怕的,也是讓我呆住的理由――貓兒的右眼球竟掉了出來,與眼眶通過小小的血管連接着,藕斷絲連。這場景,至今回想起來還覺得可怕。

還有一次,也是在夕陽落山之時,我從尚未施工的那塊空地走回家。剛到半途,忽聞“喵——喵”之聲,想了想,也沒在意,繼續向前走。正當快要走出空地之時,又傳來聲“喵――喵”。我思索着:好像是隻貓兒的叫聲。於是,我便踏上了尋貓之路。大約花了4分鐘,我通過判斷聲源的方法,找出了貓的確切位置。咋眼一瞧,全身黑不溜秋的,眼裏堆滿了眼屎,髒兮兮的。我見它又髒又臭又難看,便沒管它,回了家。這件事,便成了我的遺憾。

想一下,竟有這麼多的動物慘死在人類手裏,人類是否該好好反省反省了呢?

  我是貓的讀後感4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作,發表於1905年。是日本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作品。講了一隻可憐的小貓,好不容易逃出了惡人的魔掌,被一位好心人收留,但卻得不到其他人的喜愛,受盡了折磨,最終還是死了,不過它死後反而得到了安息。

《我是貓》不在於描寫故事的情節,它更着重於刻畫小說中人物的特定心理。它不是一部以單一敘述情節取勝的作品,而是將無數妙趣橫生的對話連綴起來,猶如一串串珍珠。作品對於貓類習性的刻畫與人類弱點的刻畫並重,頗具漫畫色彩,其詼諧文風能讓人一氣呵成地閱讀完全書,書中的每一篇章都會讓你發出由衷的笑聲……

這部作品是以一位窮老師家的貓的視眼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隻聰明、有見識、有正義感的貓,還具有文人氣質的貓,但它到致死也不會捕捉老鼠。

文章有一句話這樣寫到,“我邊痛苦着邊想,遭到如此煎熬,無非是想要從缸裏出去。我雖然迫切希望爬出去,但我又明白腿不盈三寸的自己是爬不出去的。既然無法將爪子搭上缸沿,管你怎麼亂撓啊,焦急啊,花上一百年粉身碎骨啊,也不可能逃出去。明明知道逃不出去,這未免太勉強。勉強硬幹,因此才痛苦。無聊,自尋煩惱,真糊塗!”讀到這裏,我被震撼了。這隻貓死得真悲慘,它不是偉大地死去,而死在這小得不能再小的缸裏,可能全世界都沒幾個人知道,真可憐,貓對這個世界徹底失望了,尋找另一個世界的安寧。

我讀完《我是貓》這本著作後,懂得了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無法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表達,它們也有生活的權力,人類沒有權利去使喚它們,更沒有資格剝奪它們的生命。我還懂得了不要任意傷害一隻小動物,而且不要動不動就罵它們,也不要有氣就對它們撒,小動物也有尊嚴,更不要出了什麼事都責怪它們,我們都知道動物的行爲都跟主人學,主人這麼做它就認爲是對的,所以不讓它們犯錯誤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讓我們一起來愛護、保護它們吧,不要讓它們像這隻貓一樣死後才能安息。

  我是貓的讀後感5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早期的代表作。既可以說是抒情的寫生文,也可以說是結構鬆散的小說。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的。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爲長得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後被被人稱爲“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爲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着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可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說:“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意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說過:‘餘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爲禽……’怎麼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說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說:“說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羣體。瘋人們聚在一起,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裏的纔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我是貓》中,苦沙彌和他的朋友應該屬於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之列。正如本文譯者所說,“他們面對新的思潮,既順應,有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我是貓》中作者所描寫的景象,應該是當時人們精神世界空虛的真實寫照,這也無怪一隻小貓會將人類世界看得不過而而了。

總而言之,這隻無名小貓雖然神通廣大,卻又時而自作聰明,雖然看多了人類世界,卻又因爲一時好奇,最終還了性命。也許正是因爲好奇,才使得它對人有了這麼多的瞭解,也就有了這本《我是貓》。

  我是貓的讀後感6

《我是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小貓在吃年糕中,發現了三條真理的有趣故事。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生動有趣。學完了這篇課文,我感受頗深。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夏目漱石,是一位日本作家。作者用幽默而辛辣的筆觸,刻畫了一隻貓在偷吃年糕時的各種心態,並說出貓發現的三條真理。表達了作者對當時人情冷漠的不滿和憤恨,並對弱者給予了極大的同情。

學完這篇課文,我想:這隻貓吃年糕時的擔憂不正是我們在準備嘗試一件事時心裏的真實記錄和體現嗎?被年糕“粘”後的尷尬不也正是人們遇到難題時的心情嗎?“我大抵也算見識過人類缺乏同情心的各種行徑,但從來沒有像此時此刻這樣恨在心頭。”想想現在,各種缺乏同情心和愛心的事屢見不鮮:老人摔倒後行人沒有一個幹幫忙,好心人幫了忙卻被冤枉了;廣州的“小悅悅”事件,司機與行人對人命的漠視;高鐵事故中有關方面的淡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感觸。我們爲什麼不能擁有一顆同情之心,一顆感恩之心?每個人面對他人的困難都來伸出一隻手,以衆人的舉手之勞幫助他人形成萬鈞之力。

讓我們互相尊重,去關愛身邊的每一位同學,每一個人。讓我們的社會的各個角落灑滿愛的陽光,充滿彼此信任的空氣。

  我是貓的讀後感7

很久以前,我在一本漫畫書裏知道了《我是貓》這本書。寒假期間,我和爸爸去書店買到了《我是貓》的原著。

《我是貓》通過一隻貓的眼光,講述了明治時代的一個個故事。書裏借貓的口,講出了作者對那個時代的觀點。書裏面,貓在澡堂、在家裏聽見了哲學家、美學家等人的對話。還有和落雲館發生戰爭。有的對話很無聊,但密探的對話最有意思——爲什麼有許多人都有成爲密探的趨勢?有四種答案。

這本書一直寫到了主人公——貓的死亡。貓還加了一句:“我死了,死後纔得到太平,太平是非死得不到的。”這句話,一開始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終於知道,這是因爲,那時候的社會生活是很不好的。

幸虧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

  我是貓的讀後感8

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說《我是貓》是一部適合青少年讀的書。主人公是一隻平凡的貓,它的主人是一位窮教師,講的是這隻貓從生到死的故事。

二十世紀的時候,這隻貓出生了,現代文明在貓們的口中嘲弄和不屑。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道德價值的背離使得貓兒不解,這隻貓終於受不了了,它找到了安身之處也就是它主人家,它在主人家鬧過很多事,如;吃着年糕跳舞,自己捉老鼠反而背老鼠捉弄,上房頂結果摔了下來……但它有一個信念就是:我是貓。

不要以爲它很愚蠢,它可是一隻善於思考,有見識,富於正義感有具有文人氣質的貓。小貓一直希望世界得到太平,人總是搶它們的食物,它很生氣,主人對它很好但它還是爲這一點生氣。小貓也有問題,爲什麼人要分成“窮人”和“富人”?爲什麼事物總是會遇到危險?每天它無憂無慮不是跑到這裏就是跑到那裏,終於有一天它掉進了河裏,到了它夢寐以求的太平世界。

我讀懂了小貓那單純,可愛,善良,對和平充滿期待的心,知道了“萬事皆有可能”這句話,無論多麼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想它,做了,不可能的事就會變成可能的事,未來不可能的事就是想象給我們的,這隻貓就是最好的典範。

  我是貓的讀後感9

孩子在署假期間,向我推薦了一本名著《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日漱石所著。

從創作手法來講,《我是貓》是擬人化作品,是通過教師苦沙彌家一隻貓來敘述整個作品,這給作品帶來了趣味感、幽默感,使整個作品生靈活現,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學寫作功底。試想如果是作爲一普通人來平鋪直敘,會讓人感受乾巴巴的枯燥無味,別說孩子,成年人也可能讀不完這本書。

從情感的深化來看,《我是貓》總能做到情景交融,例如在教師畫畫受挫,車伕家的大黑變成瘸貓以後有這樣一段描述:楓葉曾爲松林裝點過二三抹霞紅,如今已經謝了,宛如一場亙古的夢。在小溪旁的紅白二色山茶花落英繽紛,花瓣也已飄零殆盡。兩丈多的檐廊雖然朝南,但冬日的陽光轉眼西斜。寒風漸起的日子多了起來。這是作者發出的對世態炎涼的淒涼呻吟,藉助於發生的故事和自然的風景得以發泄。

在發表觀點時藉助一趣事而不是總是直敘,是作品的又一看點。如貓被年糕粘住嘴巴那段描寫,風趣從容地展示了所謂的四條真理: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於幹出他們並非情願的事來,是在說人遇到誘惑時總是情不自禁;所有的動物,都能本能地預測到吉凶禍福,是說人會本能地意識到危機;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這是說危險可以激發人的本能,發揮超過平時不能發揮的能量;一切安樂,無不來至困苦,是指人不經歷苦難,不會感到什麼是幸福。

作者所表達的諸如這些觀點,具備一定的哲理性,是本作品靈魂閃光的地方。

但在作品的結尾,表露出作者對生活的迷茫和絕望。作品的核心部分是迷亭、獨仙、寒月、東風和主人之間的大爭論,表露了當時文人的各種心態,對外來文化的排斥和迷愛,以古老文化崇拜和拋棄,對現實的無奈和不解,對人的刻薄與冷漠,對自我價值的渴望和不可及,使作者的思想處於瘋狂狀態,可謂是尋尋覓覓找不到活着的證據,於是認爲太平世界只有在死之後——最後以貓被淹死來收尾,給作品的喜劇色彩畫上了悲劇的句號。

而且《我是貓》這個作品的主題思想是悲觀厭世的,而不是演奏快樂向上的生命樂章,在與小花短短的愛情和教師夫妻關係的描述中,也沒有盡甜美之意,這是對生活的漠視;在談到修身養性之時,也沒有找到真正修身養性的方法,最後認爲世人皆瘋子;在迷茫痛苦時,沒有努力追求幸福卻找到酒精來麻醉自我,這些都是作品中不健康的思想觀念,是應該予以批判的。

這是作者所處社會環境所造成的。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是西方文化和古老文化碰撞的年代,整個意識形態領域陷入混亂局面,人的思想和行爲無所適從,更找不到解決諸多矛盾的途徑和方法,這是《我是貓》描繪的社會背景。

其實我國至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意識領域也是一樣的混亂。封建主義的頑固、共產主義的遙遠不可及、資本主義的實用拜金,使人們的思想失去準則而迷惘不知所措,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交織造成了諸多的社會弊病,引起學術界,文學界及各個社會領域的爭論不休。事實上,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那些是本民族的思想精華,那些是外來文化的思想糟泊,如何吸取精華,踢除糟泊纔是我們面臨民族文化碰撞所應做到的,消極、逃避、迷茫都是絕不可取的。

  我是貓的讀後感10

今日讀了《我是貓》,貓在偷吃人的年糕之過程中悟出了三條真理:一、機緣難得,必須要抓住;二、必須要直覺地確定吉凶禍福;三、臨危之時,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可能的。想一想,還就是這麼回事。

機會太少了,80後上小學時,大學不要錢,上大學時,小學不要錢;該工作了國家不分配了,機會錯過了;機會沒有趕上,所以,此刻自我找工作,難免辛苦點兒。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抓住機會。

對於涉世不深的青年來說,第二條真理更緊要。必須要有一雙慧眼,必須要走正規渠道,否則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難免走彎路,上當受騙。尤其是在遇到危難之時,更要多動腦子,多想方法,有道是車到山前必有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80後不必煩惱,一隻貓都有如此的經驗,況人乎?

  我是貓的讀後感11

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中篇小說《我是貓》是一部適合青少年讀的書。主人公是一隻平凡的貓,它的主人是一位窮教師,講的是這隻貓從生到死的故事。

二十世紀的時候,這隻貓出生了,現代禮貌在貓們的口中嘲弄和不屑。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道德價值的背離使得貓兒不解,這隻貓最終受不了了,它找到了安身之處也就是它主人家,它在主人家鬧過很多事,如;吃着年糕跳舞,自我捉老鼠反而背老鼠捉弄,上房頂結果摔了下來``````但它有一個信念就是:我是貓。不要以爲它很愚蠢,它可是一隻善於思考,有見識,富於正義感有具有文人氣質的貓。小貓一向期望世界得到太平,人總是搶它們的食物,它很生氣,主人對它很好但它還是爲這一點生氣。小貓也有問題,1爲什麼人要分成“窮人”和“富人”2爲什麼事物總是會遇到危險每一天它無憂無慮不是跑到那裏就是跑到那裏,最終有一天它掉進了河裏,到了它夢寐以求的太平世界。

我讀懂了小貓那單純,可愛,善良,對和平充滿期待的心,明白了“萬事皆有可能”這句話,無論多麼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想它,做了,不可能的事就會變成可能的事,未來不可能的事就是想象給我們的,這隻貓就是最好的典範。

  我是貓的讀後感12

寒假裏,我讀了這本《我是貓》。它是一本批判性的小說,是用一隻貓的態度和口吻講述身邊的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作者當時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中小資產階級,所以整本書都在用“貓”詼諧幽默的語氣揭露那時資產主義社會的不良風氣。我當然不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更不會理解那時作者真正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可是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倒是有一點自我的想法。

其實不管處在哪個時期、哪個國家,人們的做事方法和思想都差不多,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像書中人物一樣迂腐、軟弱、勢力、唯利是圖的人,包括我自我。人性是有弱點的,人類本來就自私,爲了自我的利益什麼都幹得出來,這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本書的作者也以往說過“比嘲笑他們我更嘲笑我自我”,我想他在批判文中人物的同時也在深深地批判着自我。

既然人類本來就是這樣,我想我們應當努力去改變,去剋制自我,而不是去避免,去欺騙自我。我們不可能成爲小說、漫畫中那樣完美的人,那種人也是不存在的。但我們至少不要像文中的人物一樣被金錢和勢力矇蔽了雙眼。

我也明白長大以後有很多事都是出於無奈,可能必須要自私,會與我期望的偏差一些,但我期望我能夠守住底線,長大以後也能夠活得真正的歡樂。也許我以後真的會變得和書中的人物一樣,但至少我此刻還是很歡樂的。

大家必須要去看看這本書,真的很好看!

  我是貓的讀後感13

這是我看過的寫作視角最爲奇特的一本書,就是書名——從一隻貓的角度。

作者是日本的作家夏目漱石。這本書也是他的處女作,但是《我是貓》問世的時候他已經38歲了。

買這本書的原因也只是感覺書名特別吸引人,內容簡要的概括起來便是一直超高智商的貓,用他的眼睛來看透二十實際所謂的現代文明,現代科學和社會。用非常詼諧的語言描繪了一羣所謂的博古論今、自命清高的知識分子和勢利小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可見一斑。再想到這是日本明治維新後不久,經濟開始快速發展,拜金主義這樣的風氣在社會糜爛開來,在書中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

雖說這是一隻貓,但這隻貓到最後都沒有學會捉老鼠,看透了太多,從開頭出生,到結尾喝醉淹死,就只是通過了一隻貓看到了一個人,一個社會小小的片段,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只能眼睜睜看着一幕幕荒唐、滑稽、可悲的喜劇發生。

非常諷刺,每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必然會產生非常多的問題,而很多在這種時代的作品都能體現。而更重要的是我是貓,我就是一隻貓,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見解,不會捉老鼠,也喜歡安逸和閒適,他就是一隻簡單的貓。

當然“請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接受喜歡自己的樣子,一定要讓自己變成你真心會喜歡的樣子,如果你想要做的不是長輩所控制你的樣子,不是社會所規定的你的樣子,請你一定要爲自己勇敢地站出來,溫柔地推翻這個世界,然後把世界變成我們的。”

  我是貓的讀後感14

《我是貓》的創作距今已經有100多年了,歷時百年而經久不衰,足以可見其魅力所在。夏目漱石通過貓的獨特視角,將社會、人性表現的淋漓盡致,批判腐朽的金錢社會同時,喚醒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我是貓》中貓是一隻不同尋常的貓,它可愛、聰明伶俐、富有正義感、身上充滿文化氣息,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抓老鼠。當然,書中故事情節不是重點,通過人物的刻畫表現出人性的弱點纔是本書的重點,而人物則是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對話來表現。通過這隻即聰明又蠢笨的貓的奇特視角,寫出日本社會荒誕、瘋癲,看似在寫貓,其實是在表現社會的現象。一羣窮困的文化人對於新思想的排斥與無奈,不知道自己的未來,他們的內心是彷徨不安的。看似他們在嘲笑時代,其實都是被時代嘲弄的人。在詼諧的對話中,讓你對社會有深刻領悟。面對着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社會變成了金錢社會,就如那隻貓所說的那樣,能使世界上的事物運動的就是金錢,只有資本家知道怎樣能夠將金錢發揮最大的威力。這是對於充斥着臭銅氣社會的最大諷刺,表現出作者對於金錢社會的憎惡。

這部作品讓我想起巴爾扎特的《高老頭》對金錢社會的諷刺。社會的一切醜陋都是因金錢在作怪,這隻貓看得很透徹。而這隻貓就是作者自己,他看到世間冷暖,看出萬惡的金錢對於社會的影響,看到人們的價值觀發生的改變,看到市儈的社會哲學……但是貓僅僅是貓而已,無法去改變這個社會。就像是看到主人被欺負,看到家裏半夜發生入室盜竊一樣,無能爲力。夏目漱石只能通過這樣深邃的文章,警醒着世人,這是一種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表現,是對於迴歸理想社會的期望。

  我是貓的讀後感15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創作的。整個作品以“貓”的視角觀察人的心理。這是一隻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不會捉老鼠的貓應該是是一隻假貓,它的靈魂已經被“夏目漱石”更換了。所以,有時候,這隻貓會產生幻覺,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思想家,能夠統治宇宙的超級貓咪,人類在它的眼前晃來晃去,他們傲慢,自私,虛僞,懦弱…卻又在陽光下大聲說笑,在煙霧繚繞的書房裏高談闊論,在餐桌前祈禱上帝賜予的食物。他們會分給它一些食物,是憐憫?是責任?還是高興時的施捨?它不屑於他們的慷慨,常常遛出去,可是轉了一圈不爭氣的肚子開始咕咕的叫,在飢餓面前還談什麼貓的尊嚴。吃飽喝足後,伸過懶腰趴在那裏無聊的拍打着尾巴,忘記了思考。有的人見了我,常說什麼:“像貓那樣,多快活啊!哦?說的什麼啊?我是一隻有文化素養的貓!在“苦沙彌”的長久薰陶下,這隻貓已然是半個知識分子,自然有些清高,不屑於與那些凡夫俗子同類。它站起來邁着貓步優雅的離開。但是,做貓的確有一點好處,可以隨意出入鄰居家的客廳,有如領導視察民衆生活的疾苦。這個世界容許了太多自作多情,有人被女人斜着眼睛瞟了一眼,就覺得自己是萬人迷。它巡視了一圈,發現了諸多問題,有一股正義之氣激盪在胸懷,但最終只是發出了一聲悠長的“喵……”聲。它黯然的走進黑色的夜裏,它需要涼涼的露水和清冷的月光。貓世界之事,畢竟只有貓才能理解。不管人類社會怎樣發達,僅就這一點來說,是萬般無奈的。何況,人類並不像他們自己所認爲得那麼了不起,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我是貓的讀後感16

用了無數光陰,才決定不讓任何人替代你——題記

我是貓,我還沒有名字。

我的一生蠻長的,但跟那些只長了兩條腿的人類來說卻又短了點兒。我的主人是一個刻板的教師。在我存在的這一小世界裏,我討厭扯我尾巴的那個小人兒,討厭把我扔出廚房的女僕,討厭過年時讓我跳舞的年糕……哎!總之那些看起來不大愉快的事都是那麼令貓討厭。但貓生中總有點兒令我興奮的事,比如被扔出廚房的我可以翻過柵欄去找溫柔的另一個同伴玩,和她一說說話呀,心裏不知道要甜上多少倍。這是我的第九世,也就是說,要是我離開了年糕,離開了教師,離開了女僕,我就再也見不到這些長着兩條腿的動物了,我只有九條命,這樣算起來是短了些,但對於這嘈雜的人間我居然開始有點兒不捨了,真是奇怪。

我是貓,這是我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從我出生的那天后,我就來到了一個婆婆家,她是我見過行動最遲緩的人兒,也許那就是人類說的老了吧。一開始我喜歡躲在角落裏,任她怎麼喚我。作爲一隻貓其實蠻累的,我擔心取暖時我的毛會被烤焦,擔心曬肚皮時那隻惡狗會衝過來在我臉上滴口水,擔心調皮的小孩扯掉我的尾巴。但我現在不怕他們了,因爲我發現,這些兩腿的動物並沒有我們貓兒敏捷,再加上鋒利的爪子,足以讓我輕而易舉地從他們的惡掌中逃脫。我喜歡這個愛笑的婆婆,至少她不會扯我的尾巴。

我見過婆婆的喜怒哀樂,她在她的兒孫回來時最開心,會帶着我去買一些好吃的,當然也包括我最喜歡的小魚乾,所以我也開始像她一樣日夜盼着他們的回來。當她的小孫兒追着我跑,用石子把我嚇到房頂上,她會呵斥她的孫兒,在他們離開後她會將我抱在懷裏,拂平我豎直的毛。哼,我纔不跟小孩子計較。如果不出現個比人類更強大的生物來整治他們一下,他們不知會無法無天到什麼地步。好在我們貓貓寬容從不與他們計較我被扯掉多少毛。

上一世我陪伴了一個孤獨的婆婆,她的喜怒哀樂來自生活,也來自我,大概是捨不得吃了她這麼多小魚乾的一條小生命就這麼走了吧。我離開的那天,她正抱着我曬太陽,那是我曬過最冷的陽光,貓可是能預見死亡的呢,婆婆太孤獨啦,我只希望能用最後一秒都來陪伴你,我離開之後你也要好好生活呀。

我的第二世和一個流浪漢一起。我是他在路邊撿來的,他說我頭上的印記會給他帶來好運,那是上一世我的主人留下的眼淚。在遇見我的那天,流浪漢吃到了一週以來的第一個熱乎的包子,於是我就有了我九世中的第一個名字——包子。我每天都跟着他在街巷中尋找食物,有時我會將捕來的老鼠也分一隻給他,但他卻用一張鄒巴巴的.紙包起來,後來我知道他是留給我當作下一次餐食,哼,真是挑食又善良的人類。哎,我還真後悔這一世就這樣度過。沒有香噴噴的魚,沒有暖洋洋的太陽可以曬,每天還得擔心被來來往往的車輛壓扁在地上。除了我以外,這個流浪漢還有兩條狗,不同的是隻有我纔可以隨他一起出門,相同的是,我們都曾被別的人類拋棄過,真是恨透了這些無情冷血的人類,幸虧這個蓬頭垢面的生物才讓我對人類又生起這麼些好感來。一切安樂無不來自困苦。

我的第三世生在一個富人的家庭中,沒有討人厭的小孩子,這家人除了虛榮些並無什麼不好,主人對我的喜愛程度讓我有些不能適從。主人給我準備了專門的食碗、牀、爬架、甚至是衣服,就連讓我小便的地方都佈置得很舒適,每天的大魚大肉讓我更配得上上一世的名字。我想,人類之間的差別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同樣是跟着人類一同生活,第一世讓我與那位孤單的婆婆的生離死別一同喜怒哀樂,上一世又讓我嚐盡人間冷落懂得冷暖自知,卻又在此刻,生活在這樣無憂無慮的家庭裏,除了寂寞點罷。這一世的主人總是與客人談論她前幾天買的新衣服或是包包,有時候還要把我抱出來炫耀一翻。人哪,爲了消磨時間,硬是鼓脣搖舌,笑那些並不可笑,樂那些並不可樂的事,這讓我覺得上一世與流浪漢離別時他將好不容易撿來的食物塞到我嘴裏的場景更可悲。

後來的幾世生活。我去過各種各樣的地方,帶着上一世的主人對我的思念,不捨,我走過漆黑的小巷,爬過高聳的山峯,在我的九世中見過各式各樣的人,孑然一身的婆婆,善良的流浪漢,愛虛榮卻也會孤寂的富婆……那些各式各樣的人兒生活在同一世界,卻不如我們貓活得自在。

我是貓,我叫包子,我來過人世間,遇見了九個兩條腿的生物。他們的哀樂困苦交織在同一天空下,組成了這個人類社會。說來也奇怪,我竟越來越喜愛這種生物,他們同我說話,但他們卻聽不懂我的語言。我想只因爲他們共同有的一種叫做“善良”的東西存在,才讓我用了九世都在留念這個人間。嚐遍人間甘辛味,言外冷暖我自知。

用了九世光陰,才決定不讓任何生物替代我遇到過的這些人兒。

我是貓,我的名字叫包子。

  我是貓的讀後感17

作者長篇小說書中隱含着,夏目漱石自身的種種痛苦與積鬱。作爲敘述者的貓,所有的故事都要從背後結合夏目漱石的個人經歷。

以無名無姓的貓講述自己主人及周遭的朋友,較有諷刺幽默的意味,諷刺死板的教師主人迂腐頑固不化,諷刺企業家金田世故圓滑、貪得無厭,諷刺美學家迷亭滿口胡言,諷刺裝腔作勢、虛情假意、世態炎涼;每個角色都被刻畫的那麼細緻。

敘述的不僅僅只有諷刺,它對種種世相吐露絕妙評語,甚至對自己的主人也毫不客氣極盡調侃,又可謂是世間少見的刻薄之貓,因爲被知識分子收養,它也成了貓中的知識分子,說這隻貓博覽羣書一點也不過分,學者貓先後引用過莎士比亞、尼采、雨果、帕拉圖、巴爾扎克等中外人士名言。

起初看並未深入感受,但看完卻有不捨、意猶未盡的感觸。

書摘:嚐遍人生甘心味,言外冷暖我自知。

我懷疑人類是自己說的那樣深情,那樣富於同情的動物,更多還是生成了是個人,流幾滴眼淚或是裝裝同情,不過是一種義務,爲了交際纔不得不做做樣子罷了。

沒有人比承認自己愚蠢更高尚的了,在自知之明前,一切自命不凡的人都要低下頭。

  我是貓的讀後感18

“我是隻貓兒。要說名字嘛,至今還沒有。”這樣親切的一句話爲我打開了一隻貓的心靈大門。

這隻貓,生活在教師苦沙彌的家中,看似是一支普通的貓,卻有着人一樣的思維,夏目漱石把他活靈活現地展此刻我們面前。

這隻貓很富有哲理,語言精闢。夏目漱石在描述貓偷吃年糕年住嘴巴的場面時,一方面誇張地刻畫了貓兒拼死掙扎的各種滑稽動作,一方面又述說貓兒在這過程中三次發現的真理。“真理嘛,倒是發現了兩個之多,可年糕依然年在嘴巴上。”如此詼諧的語句讀來讓我忍俊不禁。這隻貓甚至還能搬出牛頓第一運動律和第二運動律,真不愧是生活在教師家中的貓!

在它的眼中,人類是怎樣的呢?主人苦沙彌現實、遇事不爽快、情緒陰晴不定。他像牡蠣一般把自我藏在殼裏,真有點像契訶夫筆下的“裝在套子裏的人”。這隻貓嘲笑了主人的虛榮心、自負心、及知識分子的種種怪僻。另外一位常來住人家做客的迷亭君,他是個玩世不恭的人。每次來都要大大地吹噓一番,自以爲是多博學的人,常常咬文嚼字。還有寒月,講究情趣,卻不善於處事,研究些無聊的“知識”。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知識,厭惡小市民所追求的榮利。因此,他們在一齊聊天時往往以詼諧的語言表達所愛所憎,從中反映出知識分子的種種複雜心態。

讀了這本書,我想:自負的人一向以爲自我了不起,我們擁有最發達、最聰明的腦袋,可殊不知,在那些小貓小狗看來,人也但是如此,沒有絕頂智慧,沒有高尚品質,只知自命清高,有時甚至連它們都不如。但我們又能說什麼呢?

在書的結尾,貓因爲饞嘴喝啤酒而誤入水缸。起先它還在掙扎,可漸漸地就放下了,因爲它覺得這樣很舒服,遠離了世界的喧囂,進入了奇妙的、寧靜的世界之中。“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感謝呀感謝。”這竟是那隻貓的最後思想,可見它有多厭惡這個醜陋的世界了。

貓是夏目靈魂、思想的體現,他厭煩了這社會,在詼諧中帶着消極,帶着諷刺。好一個日本“魯迅”!

轉到文學上來,說起日本的作品。在很多的風格上很像中國的。

但近代,像村上春樹、巖井俊二的作品當中不免帶着些“性”之類的東西,看了感覺自我很不能適應。當然,當代日本本來就是這麼一個個性的國家,觀念與亞洲的其他國家都有很大差別。如果要看日本作家寫的作品,就務必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但是《我是貓》這部早期作品還好……

  我是貓的讀後感19

貓在我心中一直略帶幾分神祕感,平素則慵懶,偏又添了點俾睨衆生的小模樣,偶爾卻也做出點柔順的姿態,叫人喜上心頭。但貓真是這樣的嗎?我們無法理解動物的語言和表情,所以只能依着自己的神態和心境來解讀,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想,貓又是怎麼理解人類的一舉一動,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似乎有趣了不少。

《我是貓》便是以貓的角度來審視人類的生活,第一次拜讀夏目漱石的作品,很喜歡他的文字風格,細膩而有韻味。這本書並沒有情節架構上的起承轉合,翻到任何一段都能繼續往下讀,書中呈現了一幅幅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生活風俗畫,迂腐得緊,卻也令人發笑。從這些描寫中來看,作者對這段歷史流露着撻伐之意,但絕不是那種充滿激情的批判,而是將內心的寂寥不滿寄託在這隻貓上,用它譏誚而平靜的口吻來述說種種荒謬。因此當出現有關貓主人和他朋友的來往片段時,作者都是一派雲淡風輕,對裏面的不可思議分毫不提,彷彿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當貓的評價出現時,彷彿作者這時終於可以伸伸懶腰,擺出一個不屑的姿態來,這種心境可說是世事境遷的順其自然,也可說是無奈的消極逃避。

這部文學作品有如散文的行雲流水,若剔除作者對時代的諷刺,單純從普世的角度來觀察人性,那麼貓對人的行爲發表的這些觀感顯得犀利而有趣,這種奇妙感在於角度和距離的不同,讓一些平凡小事變得特別起來,細瞧之下,彷彿其中的荒謬感都凸顯出來了。例如古井武右衛門因爲害怕被學校開除,上門請求貓主人苦沙彌的幫助,然而貓主人對任何請求都用“說不準”擋回去。對此,這隻貓的觀察犀利得叫人吃一驚,人在人際交往中流的淚和做出的同情姿態都只是生而爲人必須交的稅,主人不善於做表面文章,因而底下的冷漠一覽無餘。最後貓對這個年輕人的期許是他將會學習到人性的真理,“會冷漠地旁觀他人的憂愁,在他人處於困境的時候大聲嘲笑。”看到這裏,忍不住要笑出聲來,人性的軟弱面展露無遺。

這究竟是隻怎樣的貓呢?我若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霸氣十足!它似乎是要打破我們對貓族的陳規印象,賣乖討好不是因爲喜歡主人,而是寄人籬下的不得以。它不以爲自己懶,反覺得人類隨性得可怕。不在意自己有沒有名字,它就叫貓!這是部非常舒緩而有趣的文學作品,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品評,讀完書後,讓人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不知能瞧出多少新鮮來!

  我是貓的讀後感20

鄰家貓雜毛哥也是個很有意思但只出場過一次的角色。它是律師家的一隻貓。它評論人類“不懂所有權”,人類還會“臉兒不紅不白的”“大模大洋地搶走”食物。說到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雜毛哥與白貓大嫂的家居環境換個地方的話,那麼該小說真是太有遠見性了。也就是說如果是軍人家的貓說出這麼一翻驚世之語,真是作者深刻地歷史見地呀!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幾乎全盤採用了西方的文化和科技成果,如同一隻螞蟻要吞掉一隻大象;國內資源的貧乏,根本遠遠不夠接納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只好走對外擴張的道路。二十幾年後日本帝國大肆侵略中國、蹂躪我們的國土。試想,日本軍人家的一隻貓尚能有如此見解和維權意識,而帝國主義軍權的日本卻無法釋懷。真是極大諷刺!

當然,很多人會反駁我的觀點,認爲這個小細節也許只是作者無意安排的;但我想,就算作家在這沒有明確提出日本社會存在根本問題,而是需要等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驗證,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態的深刻理解和透析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作家所具備明敏銳的社會感受力也是特定歷史條件給予個別人物的。此時的作家,應該說,至少也是隱約地預見到即將到來的衝突。

  我是貓的讀後感21

大黑是一隻寄居在車伕家卻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肥黑貓。大黑認爲車伕和教師這兩種職業相比較的話,“肯定是車伕了不起”,理由是車伕比教師長的壯實。這麼個理由估計全人類都要不同意了。“咱家”對它的態度是“敷衍”的“恭敬”,真是好一隻世故的貓頭!但這隻吹牛的黑貓也是相當可愛的。“只要在他的威風面前表示心悅誠服,喉嚨裏呼嚕嚕地打響,表示洗耳恭聽,他就成了個最好擺弄的貓。”這黑貓明顯的受到車伕主人的影響。但即便是這麼俗不可耐、欺軟怕硬、不學無術的貓也有着不贊同主人的說法:“再怎麼賣力氣捉老鼠,能像人那樣吃得肥嘟嚕的貓,畢竟是舉世罕見喲!

人們把貓捉的老鼠都搶了去送給警察。警察哪裏知道是誰抓的?不是說送一隻老鼠五分錢嗎?多虧我,我家主人已經賺了差不多一元五角錢呢。可他輕易不給我改善伙食。哎呀呀,人哪,全是些體面的小偷喲!”這不正是那些忍氣吞聲被資本家剝削的還未開化的工人階級真實的心理寫照嗎?這“體面的小偷”正是那些榨取剩餘價值的卻表面光鮮的資產階級的最佳稱謂。

  我是貓的讀後感22

由於在五年級上學期對《我是貓》節選課文的學習,讓我對夏目漱石先生的小說《我是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假期裏,我完整地看了一遍這部小說。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這本小說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一隻剛生出來的小貓因爲長得太醜,被人唾棄。逃離危險後,它被一個人稱“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所收養,從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爲好奇,偷喝啤酒後不慎落入了酒缸中,最後被淹死了的故事。

通過閱讀這本小說,我不僅被作者的寫作風格和詼諧幽默的語言所吸引,更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在讀完之後的一些感悟,通過小說中這隻貓對人類世界的描述和看法,我發覺身邊那些不能用語言和我們交流的小動物其實是有自已的想法的,它們也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個體,它們也是有尊嚴的,也是值得我們去尊重和愛護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愛護、保護它們吧,不要讓它們像這隻貓一樣死後才能安息。

  我是貓的讀後感23

《我是貓》中並沒有氣勢恢宏的重大場面,也沒有覆雨翻雲的歷史人物,有的只是一隻貪吃花貓,在街頭巷尾的垃圾桶邊,破落殘缺的屋瓦牆頭,廚房案頭的碗碟旁,觀望世間百態的瑣碎路徑。

書中可以看出,夏目漱石飽讀詩書,卻沒有站在哲學價值或歷史政治的高度,表達自己對人性、對社會的深刻思考,而是從一隻貓的獨特觀察角度,零距離、接地氣的刻畫出人物性格,正所謂窺一管而知全豹。初讀輕鬆幽默,進而是撲面而來的陰暗壓抑情緒,最後引起讀者的自省與思考,這是閱讀本書的感受,後面細說原因。

一是貓眼看盡人性卑劣弱點。

書中形形色色的衆生相,具有代表性的是不諳世事、浮躁虛榮、附庸風雅的“茅房教師”,貓在書中說到,“假如能像平常那樣讀得進去,還算令人佩服,但是過了五分鐘,他便將書使勁扔在矮桌上了”、“他不論幹什麼,都沒長性”,他詩詞歌畫貪多求全,只是裝模作樣爲了出名;譁衆取寵、信口開河、形骸放浪的“美學家”迷亭,他對教師說“因爲我有時候開個玩笑,人們就把它當真,引發極大的滑稽美感”;沽名釣譽、表裏不一的“博士”寒月,來教師家做客幾次,頭頭是道講解着“自縊力學”和“磨玻璃球”,讓人啞然失笑;裝腔作勢的“獨仙”八木,自詡消極淡泊,勘破生死,卻在遭受威脅時嚇得屁滾尿流;還有趨炎附勢的鈴木藤、頤指氣使的“鼻子夫人”等等。尼采說過,你若凝視深淵,深淵也向你回望。

書中通篇一以貫之,血淋淋的展現着人性的醜惡嘴臉,衆多人物漏洞百出的說辭讓人揭穿還要強顏鎮定,相互之間比較踐踏來獲得安全感、存在感和成就感,心爲物役的“三無戰術”等負能量比比皆是,充斥全書讓讀者呼吸困難,同時,作者用生活瑣事來揭示人性,真實貼近又讓讀者像照鏡子一般,忍不住對號入座暗自羞赧。能體會到這種感覺,正是夏目漱石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自身要深刻對照反思的。

二是作者對社會的悲觀絕望。

夏目漱石以花貓醉酒掉入水缸淹亡作爲結尾,表達出他對人性,對當時社會現狀是持悲觀絕望態度的,花貓代表的是他從自我主體中抽離出來的客觀思考者,卻以一個貪戀慾望的主體方式死亡,頗具諷刺意味,是對自我的否定,也是對社會的否定,與同時代的太宰治,芥川龍之介等日本作家有着一脈相承的獨特氣質,書中寫到,“一言以蔽之,不論是主人,寒月還是迷亭,都是些太平盛世的逸民,儘管他們像絲瓜一樣隨風搖弋,卻又裝得超然外物,其實,他們既有凡心,又有貪慾,競爭之心,好強之心,即使在他們的日常談笑中,也隱約可見其端倪,在我們貓眼裏,他們與那些被他們平時痛罵的俗骨凡胎本屬一丘之貉,真是可悲極了。”

在貓的眼中,我看到了醜陋的自己。

  我是貓的讀後感24

我仍然清晰的記得,這本書是在我抱回麻醬的那個月買的。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份的北京,我跑到三聯在東城區的總店。那天又晴又冷,因爲是第一次去所以繞了好久才找到,凍得我臉生疼,書店外面很舊,但進去裏面卻很大很熱鬧,樓梯上都坐滿了捧着書的人。

我爬到二樓之後直奔推理小說的書架,埋頭挑選。正挑得起勁無法抉擇的時候,不經意間看到了過道旁擺放的這本《我是貓》,方方正正的一小本並不起眼,但那種想給孩子買繪本的新手母親的心態突然出現,讓我果斷捨棄了推理小說,心甘情願的拿起了它去結賬。

然後就再說說爲什麼買了快四年,現在纔看完。

一開始我是抱着能多瞭解小貓的心理買了它,可看完第一章就知道自己買錯了,它並不能爲我養好麻醬起到什麼作用,還不如買一本養貓大全。

當時的我並體會不到這本書的價值,便把它放置一旁,接着看回推理小說。

但昨天午覺睡醒,泡好咖啡,看着我的小書架想着看點什麼呢,鬼使神差的我又拿起了這本,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看完了。

我總是爲錯過好書的那些日子惋惜,但又確信是命運的決定,四年前的我不一定比現在更適合讀它。

書中以一個個小故事和人物對話描述了當時日本社會的現狀,以及傳統思想與西方平等、自由、個性等理念的相互碰撞與交流。

前幾章主要還是以貓爲主,以貓的視角講述了它對於生活和人類的觀察,生動有趣。但越到後面人的對話就佔了更多篇幅,貓從主角變成了旁觀者。無聲的記錄着發生的一切。

在書的最後,高談闊論的人們散場,而貓聽完之後卻跑進了廚房,喝酒解愁。

喝醉後的它失足掉進了水缸,本想拼命掙扎但又轉念一想,

“明知逃不出去,還幻想逃出去,這實在是太勉強了。因爲過於勉強,所以才痛苦。我這是自尋煩惱,糊塗啊。”

於是放鬆全身,不再抵抗,進入了不可思議的永恆世界。

我看到這裏的時候一度失言,這裏簡直是神來之筆。本來以爲這隻貓會像人一樣,揚長而去後埋頭大睡。但它卻比人還要寂寥和灑脫,人說不出口的無力,貓卻全都感受到了。它是貓又不僅僅是貓,所以我是貓。

很難相信這是夏目漱石的處女作,它是那麼成熟,果然寫作這件事是有天賦的。

說到魯迅棄醫從文都受此影響我一點也不驚訝,裏面確實包含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所有對社會和文化的思考。

“西方文明也許是積極的、進取的,但那畢竟是失落者創造出的文明。另一方面,日本文明的重點在於改變自己,不是改造別人。……假如有高山阻擋,不能去鄰村,日本人不考慮如何推到大山,而是選擇不去鄰村,磨鍊在本村生活下去的本領。越不過高山,此地足矣!日本人自古以來,培育了這種自我滿足的心境。”之類的談話書中提到了很多。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融合是出路,但這條路又遠又難。有人站出來,說出來就是一種勇氣了,改變不是一朝一夕,文字的力量卻可以傳承。

認真讀起來,想說的很多卻也無法說透。

它們都藏在書中一句句看似平淡的對話中,所以就獨自留在腦中慢慢消化。

裏面有很多可愛的句子,比如小貓咪的一些獨白:

“除非魚販子登門,否則我不必出迎。”

“貓需要在短暫的歲月裏成熟起來”

還有小貓咪的一些迷惑行爲,看的時候非常開心,也算彌補了我當時買書的一些缺憾。

最後想說說,這本書裏的繪圖,所有的插圖都是色彩濃烈,整個畫面滿滿當當,沒有一絲留白,畫風奇奇怪怪甚至有些荒誕可怕,但又莫名適合這本書。

我好喜歡。

  我是貓的讀後感25

文:醬油生菜汐醬醬;曾經有段中二的時間特別喜歡夏目漱石,現在想來也不記得當初沒什麼喜歡了。只記得對《吾輩は貓である》(我是貓)這個名字一見鍾情。

什麼是一見鍾情?就是那個東西突然闖入你的視線,瞬間佔據了你整個思維,除了那個以外,你看不見也聽不見。心臟驟停,用零點幾秒讓思緒走過千山萬水之後,心臟開始劇烈的跳動。

而且一見鍾情從來不需要理由,就是電光火石之間就產生了,那種感覺會讓人成癮,揮之不去更忘不掉。

我對《我是貓》這個名字就是這樣,說不出他好在哪,就是心動了。但是現實似乎與我開了個玩笑,我對《我是貓》動心,幾經波折看了夏目漱石很多作品,唯獨沒看成《我是貓》。我甚至在網上找了日文版的,奈何還是沒開始。

前段時間看完一套長篇小說,我終於開始看《我是貓》了,逼着自己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去看書,好不容易終於快看完了。也終於下了決心在看完之前說說自己的想法。

全文起始的那句我很早就記下了——(我是貓,還沒有名字)。讀來特別有味道,有着屬於那個年代的韻味,儘管他其實充滿了諷刺意味。

書快看完了,但故事卻沒記住多少,人物的名字也沒分得很清楚,只記住了經常出入那個家的人物性格,還有那個想把女兒嫁給博士的“鼻子”。其實出場的人物並不多,要想一個個記住並不難,只是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那隻貓身上,對人名有所忽略了。

那是一隻比人想得透徹卻也比人蠢很多的貓。不管怎麼說他就只是貓,還是一隻不會抓老鼠的貓。

對於這隻沒有名字的貓,我記得最清楚的無非兩件事,一件是牙齒上粘了年糕,在廚房“起舞”;一件便是他不會抓老鼠。無論他平時的論調有多麼的“深刻”,這兩件事充分體現了他不過是一隻智商欠缺的貓。我甚至可以腦補出他滑稽的動作。

然而在平時,特別是面對他那個苦大仇深的主人時又顯得特別精明。他知道落雲館的學生純粹是爲了氣主人在行動,知道主人生氣就是着了他們的道。他去“鼻子”家探過,知道鈴木是他們的說客,想着提醒主人,想着把控全局,奈何他只是一隻不會說人話的貓。

其實書裏有很多我不甚理解的論點,讀起來也比較費勁。一方面是文化的不同,在理解方面本來就會有偏差,比如他們寫的新體詩、俳句,我知道有這種文化,卻不甚理解,再加上語言本身的差異,讀來其實少了很多感覺。另一方面是整個故事的基調是在諷刺,諷刺那個時代那些自稱“吾輩”的人,但是我不知道那段歷史,不知道讓作者憤世嫉俗的東西是什麼,所以無法理解。

之所以還沒看完就忍不住說些什麼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看一遍我是不可能完全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的。無論是文化還是個人閱歷,都還沒有達到去理解這個故事的層次。

這大概就是普通讀書人與大家之間的區別。你知道他寫得好,卻說不出他哪裏寫得好,也讀不懂他想訴說的東西。

  我是貓的讀後感26

大家喜歡貓嗎?那麼,今天我就爲大家推薦一本關於貓的書——《我是貓》。它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寫的,此外,他還寫了《門》等文學作品。言歸正傳,那就來說說他的《我是貓》這本書吧!

這本書以寒月與金田小姐的婚事爲主幹線,引出各色人物,事件。有通過貓的視角把像苦沙彌一樣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與像金田夫婦爲代表的大資本主義家對比。寫出了20世紀日本社會的真實寫照。

既然說到了人物,那就把他們的性格來介紹一下吧。先說苦沙彌,他性情暴躁,但學識淵博,偏執任性,但善良正直。不爲金錢折腰,有點外強中乾,做事沒有毅力。渴望超凡脫,卻沒有本事。身爲教師的他卻不理解學生,而且他頭腦還不靈活,經常被同學問的一些古怪問題難住。

再說說金田夫婦。他們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認爲什麼事金錢都能解決。他們還冷酷無情,殘忍卑鄙。難道這就是當時日本的"大人物"嗎?這樣的人,連貓都看不起,還能稱之爲"大人物"嗎?

再來說說作者的創作背景,在日俄戰爭後,日本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於是日本資本主義形式化迅速,資本主義家不斷壓迫,剝削工人的情況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夏目漱石對此大大不滿。於是藉此書抒發了自己的不滿,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最終,作者想給文中的人們寫一條出路。但在資本主義壓迫下的知識分子,就是這樣,無用武之地。最後,作者的探尋之路就以失敗告終。

好了,不劇透那麼多了,這些就是我對此書的片面理解,如果你對它感興趣,那麼就去讀一讀吧!

  我是貓的讀後感27

愛貓,愛它的討人喜歡,愛它的朦朧,更愛它一會兒清靜一會兒頑皮的模樣和它翡翠色的雙眸。常常見到貓,我一直會想象在貓的眼中,人類,到底是爲什麼東西,是神通廣大,無人能敵;還是愚昧落後,一無是處?

這禁不住要我想到了夏目漱石作品,有那樣一隻貓,機警、公平正義、知識淵博卻唯有不容易捕鼠的無名貓。它以自身小小貓眼電影,悄悄地洞察着人世間的蒼桑。沒有錯,它就是《我是貓》中哪個趣味的主人公。

《我是貓》一個填滿奇特的小說名字,便是由於這一小說名字一下子激起了我的興趣愛好,唸完後,還簡直讓人感慨十分。因爲我突然間愛上了這小小貓公。

或許,是由於是貓的原因,沒讓它沾上塵世間的污穢。

它的每一句談吐之間,都填滿被人類尖刻的譏諷,比如:大家褒義,因人而不一樣,像我的眼睛一樣變幻無常。呵,它是多麼的一針見血的語句啊!把人性的醜惡表明得深入淋瀝。讓人迫不得已讚美它貓腦裏的智慧。

殊不知,說它智慧,它有時候也是愚昧無比啊!悄悄闖進餐廳廚房偷吃年糕不清楚綠豆糕會黏住牙,飲酒喝醉酒都不以爲意,這種諸多的蠢事,都讓人讚歎不已!但是,它與俗人不一樣的是,一直會在難後領悟到生活哲理,苦後自樂一番。

這個貓公,矛盾的特性,完全不知道它是智慧還是愚蠢。也許,應當說成智愚併兼吧!一些矛盾的性情才突顯得它更爲真正,也要我對它更爲鍾愛了!

當然,人類也是填滿智慧的微生物,由於大家的智慧,全球才發展趨勢來到現如今。但是人類卻因而在不經意間迷途了自身的天性。人類的一切,也在小寵物狗眼裏越來越低賤。這時,人類是應當啼笑皆非,還是應當自我反省一番呢?

  我是貓的讀後感28

過了第一個兩週(之前打算兩週讀一本書),讀完了《我是貓》這本書,讀之前對作者和背景都不瞭解,只是知道它有名,就一門心思地讀下去。讀完之後,有強烈的成就感。全書輕鬆幽默,時不時會探討人生、生活和未來。作者以貓的角度來描寫生活,全書前後連貫性不強,每一章都可以當做獨立的小說來讀。讀完之後,看了作者以及譯者的話纔算是更深地瞭解了一下書。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被稱爲“國民大作家”,擁有極高成就。而本書呢,據說是“借貓之眼,批判了明治社會迂腐的知識分子和黑暗的社會現實”。雖說是批判,但我在閱讀過程中未曾感到憤怒與指責,反而覺得閒適,大概是因爲書中並沒有大起大落的令人揪心的情節,也沒有那麼多的伏筆和坑,全書以貓之口來描述生活,就像給讀者開了一個上帝視角,去窺探貓和苦沙彌的生活,沒有刀光火影,沒有勾心鬥角,只有平淡而又富有趣味的生活。不會讓讀者感到緊張和着急,慢慢地讀,優雅地看,這是極好的。

之前讀過《四世同堂》,沒有讀完,但總感覺壓抑,感覺描寫的環境太苦了,有太多值得感傷的地方,能引發讀者情感,這是好的,但我覺得也有稍許不足,就是把讀者帶入其中,讓讀者也品嚐人物痛苦。也因此我比較喜歡看汪曾祺的書,汪老的文章總是那麼不急不躁,慢慢讀,細細品,總是把事物寫得那麼美,那麼優雅。當然也有對道德敗壞之事的抨擊,但只是稍作評論,不加干擾,最終的看法還是在讀者內心。不覺讓我想起辯論,雙方辯手總是想證明本方觀點正確,而感染觀衆,加速觀衆的品讀,辯論結束,會讓觀衆有酣暢淋漓的快感,但覺得缺少了讓觀衆思考的地方,感覺有些功利。

扯遠了,暫不糾結了,回到本書。正如譯者所說,主人公不是人民,也不是貴族,而是小資產階級,沒有那麼多的憤怒,只是對生活中不好的地方揭露開來,發發牢騷便罷了。讀者以上帝視角來看自不必揪心,並且能看到當時社會上的一些問題,這就是好的地方。

但本書寫於明治時期,距今超過了100年,我對當時的日本實在是不瞭解,而且對西方的一些大家也不瞭解,所以在讀書時有許多不懂的地方,導致對本書理解不深,希望以後再讀的時候有更深的理解。

書中描寫了苦沙彌的生活,而苦沙彌的原型便是夏目漱石先生。書中對苦沙彌老師日常行爲的描寫實在是有趣,而苦沙彌的朋友經常來找苦沙彌交談、玩耍和探討,十分像夏目漱石先生舉辦的文學沙龍。苦沙彌的朋友中我認爲最有趣的便是迷亭,覺得他是最瀟灑自在的人,不過他常以捉弄人爲樂,他沒有老婆,假如他娶妻的話,書中的情節可能會更有趣。迷亭雖然在書中的形象不靠譜,但總覺得他是有大智慧的人,不拘於日常小事,總能給自己找樂子,胡扯之中又能講出大道理。雖說獨仙看上去佛系,但真要比較起來,感覺還是迷亭更像得道的仙人。

書中有趣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就在這略微表達一下看法,不再細說。

  我是貓的讀後感29

貓,是一種可愛的動物。起初看到這本書是在手機上看到的,看到書皮很好看,書的名字也很有趣,於是央求媽媽給我買了下來。

聽朋友說,這是描寫的關於貓眼睛裏的世界,作者是日本的作家夏目漱石。打開書本一看,第一句話就吸引了我:“在下,貓也。名字嘛,尚無。”可以看出這是以貓的視角來寫的,將貓擬人化了。

貓的主是一個整天遊手好閒,經常生病的人。他對貓的態度並不那麼友好,也總是會沒事給自己找事做。比如一頭扎進書房裏,擺出一幅發奮用功的架勢,讀書讀上三兩頁就到頭而睡了。這不就是貓在諷刺主人弄虛作假,裝模作樣嗎?有一次,貓的主人竟一時興起,開始學起了畫畫,每天都在追着貓做他的寫生對象,還會自以爲是的認爲自己過得很好,貓卻覺得連基本的搭配顏色都沒有做好。

小花妹妹的主人卻不是這樣的,你很喜愛小孩。把小花當做人一樣看待。小花死後,還幫他建了墓地。作者將這兩種貓的主人進行了對比,突出了第一位主人的令人討厭。

這本書寫出了不同性格的貓對自己生活的評價,給人清楚的展現了。日本當時的社會狀況。但是書中一些句子會引人發笑,十分幽默。書中的貓是一個悠閒的貓,雖然生活在不好的環境中,但是依然悠遊自在。

  我是貓的讀後感30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簌石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獨特形式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小說。全文以一隻貓的視角觀察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社會,並對陰暗腐朽的社會和庸俗無聊的小說人物進行戲虐和批判,透過一系列冷嘲熱諷否定了封建落後的舊事物,對日本資本主義現代化所帶來的諸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弊端深表不滿。

貓公剛出生時,因爲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最終找到了安身立命之處——一位窮教師家。它很善於詞辯,如“世人褒貶,因時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樣變化多端,我的眼珠不過忽大忽小,而人間的評說卻在顛倒黑白,顛倒黑白也無妨,因爲事物本身就有兩面和兩頭,只要抓住兩頭,對同一事物翻手爲雲,覆手爲雨,這也是人類通權達變的拿手好戲。”

它還博學多才,通曉天文古今,它還很有自由平等的觀念,敢於蔑視權貴,鼓勵創新。可是它也很俗很蠢,愛自作聰明。它不知道吃年糕會粘牙,甚至不知道酒桶能淹死貓,最終丟了性命。

我覺得貓公最後的命運也是在告誡我們:不要自作聰明!也許最後,我們會栽在自己手裏。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裝着一個世界,沒有一個相同。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用自己的心情體會着他人的喜怒哀樂,不要抱怨世界如何對你,腳踏實地,總能活出精彩來。

“月兒栽西,銀光如練,但已瘦削,宛如半裁信紙”。

吾輩是貓,但還沒有名字!

  我是貓的讀後感31

我非常喜歡看小說,今天我走進書店就看到了一本書,叫做《我是貓》。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於1905年創作的第一本小說。說是小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情節。這是一隻窮教師家裏的貓。這隻貓剛出生的時候因爲長得太醜,被人拋棄,後來被貧困的好心的窮教師收養。它沒有名字,在家裏還經常受到主人家女僕的氣。

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有一天有一個人到那個把窮老師家裏的東西偷了。事後,教師和他的老婆吵了起來。他們列出貴重物品清單,相互指責對方。而這時對於這隻貓來說感覺非常不屑。小偷固然可恨,但是事後兩人卻沒有靜下心來。這種感覺和我們現實生活是多麼像。

據說寫這部小說是日本的明治時期,當時,資本主義思潮興起,日本全面學習西方。但是,東方固有的價值觀、文化觀與風俗尚存。主人公是貓,以一隻貓的眼光看人。當時的日本面對新的思潮,既順應,又嘲笑;既排斥,又無奈。

小貓看了那麼多的人,它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後來,落入酒缸中被淹死了。這隻貓很富於哲理,精幹辭辯,對人類的弱點諷喻得十分透骨。

《我是貓》是一本很好的書,它以犀利的筆鋒,強烈的諷刺了日本當時的腐敗社會。今天我們同樣處於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怎麼面對社會的發展呢?我覺得《我是貓》給了我們一劑強心針。

  我是貓的讀後感32

我讀了《假如我是魔法師》這篇文章,覺得小作者寫的十分好。這是一篇想象作文!講了:作者如果當上了魔法師,她回用魔法棒把交通變得暢通無阻。把渾濁的水變成甘泉。把汽車尾氣變成香氣。讓害蟲變成莊稼,讓會走路的仙人掌當花草的保護神……小作者當的魔法師是讓世界變得更幸福。快樂。和平。

我知道了只有異想天開的想象力,就一定能寫好想象作文。

  我是貓的讀後感33

夏目漱石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雖然有點散,隨便從某單獨一個章節開始看也不會感覺缺少鋪墊,但是也不缺故事性和哲理性。特別在折射日本明治時期的一些迂腐文化和人性的涼薄、自我意識等方面,沒有太過濃墨重彩,但是又用貓咪的視角一針見血地指出,然後再輕而易舉地帶過,彷彿只是在敘述一個衆人都知道的道理一般,引發讀者對某些現象現況的進一步思考與認知,饒有興味。就像我們小時候聽童話故事的時候,家人友好地表達和告誡,意圖使我們對這個故事的內涵和寓意更加地深刻,從而更能夠看清楚自身目前所處的環境與際遇,對人生和人性也都能有所瞭解。

《我是貓》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貓眼觀望主人和外界的生活與周邊,也觀望自己的角色與待遇,一連串平淡中又有許多生趣的事情,使我們瞭解人世的風情、日本的文化,以及作者本身。夏目漱石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在小說裏看似永遠都不乏信手拈來的俳句、漢詩、典故、軼事,和各種心理學和哲學家的名字名言等等,集合了各國文人的文化精薈,光是看註釋都覺得見識有所增長了。魯迅曾經評價說:“夏目的著作以想象豐富,文辭精美見稱,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的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比起我的拙贊,我想魯迅先生的評價絕對更有力,更加到位真實。

小貓雖然沒有名字,但是思考起道理來特別有深度。它掉進水缸的時候還能理智地自述:抓不住水缸邊緣的話,就算再着急,就算花上一百年的時間,就算累得粉身碎骨,都出不去。如果明知出不去,再努力掙扎,就是強求。所有痛苦都來自於強求。強求無意義。自討苦吃、自我責問都很愚蠢。最後它選擇順應天命,停止掙扎,“愜意”地進入了太平世界。

從貓的身上,我又更加確切自己所接觸的這隻貓,是實實在在被深厚的日本文化薰陶出來的可愛的貓呀。日本文明區別於西方,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靠外界的環境去滿足自己,不奮力移山開路,遇水搭橋,而視乎如何在不會動搖的環境下取得心安。對待夫妻關係、君臣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對待大自然亦是如此。“如果有山阻擋,不能順利去往鄰國,那就考慮如何不去鄰國也能開開心心,而不是把山摧毀。這就關乎如何不翻山越嶺依然能夠達成滿足樂觀的心態。”也呼應了培根的那句“只有先遵從了自然,才能夠改造自然。”這種順應變化、不多強求的心態放在貓的日常表現當中,絕對是最恰當不過了。不選擇狗、老虎,或者喜鵲,是因爲貓是有自己主意、甚至被認爲是超越了人類情商的生物,它捉摸不透和超然物外的神情,更容易使人類感受到被輕蔑和發現自己“愚蠢”的地方。於是在貓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之下,造就了這麼一個看似只在主人家裏這個狹窄的環境中發生,但實際上話題延伸到足夠寬遠的歷史和未來,而且總是冷不提防便能觸及到許多關於深度和意義的出彩故事。

它是一隻普通的貓。配不上有名字,被烏鴉欺負,被女僕提出門口或踢開,被忽略留下糧食,也會在主人的大腿上歇腳的時候被重重摔倒地上。把睡覺當成必需品,有自己的娛樂節目,也很擅長觀察事物。比如放在櫥櫃裏的魚乾,桌面上剩餘的酒,主人和朋友從動作和眼神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等等。

這隻貓真的不簡單,妄想一下,不知道人世的下一次輪轉,會不會就是貓的世界。看完了我是貓,好像更願意肯定地認爲貓的確是比我們人類更高級的動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