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祕密》讀後感大綱

《祕密》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祕密》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祕密》讀後感

《祕密》讀後感1

直子想要給女兒一個她應該有的人生,所以纔會一直完美地扮演着女兒的人生,但同時,她因爲深愛自己的丈夫,所以一直以來,都在儘自己作爲妻子的責任,愛他就是讓他幸福——《祕密》讀後感。我們對家務活一直都不是歡迎的態度,對吧?何況在日本那樣講究盡到妻子的責任,要給丈夫作出像樣飯菜的環境中,而且直子還要完成女兒的身份裏所要承擔的學習任務和社會活動等。

再有,當杉田說自己曾經喜歡過學校的女老師,但爲了直子,還是忍下來了,直子心裏是什麼滋味呢?因爲用着女兒的身體,她不可能和丈夫有正常的肉體上的愛撫,難道她一直都未曾體會過丈夫的難處嗎?只是,她還愛着丈夫,讀後感《愛他就是讓他幸福——《祕密》讀後感》。她的身體是女兒的,思想是自己的,她不但要克服面對丈夫的矛盾,還要克服“應用”女兒身體的矛盾,她纔是最難以做抉擇的角色。所以,有人說直子自私的,是完全不正確的閱讀體驗。

祕密的主題就在於,你愛她,就讓她幸福就可以了。大巴司機是一個反面的例子,他雖然愛自己的兒子,但因爲放不下對自己做父親這個角色的質疑,才離家出走,最終導致悲劇。而杉田他們其實應該是正面的例子。因爲不能和丈夫繼續肉體上的愛撫,便放手,讓丈夫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因爲想要讓直子借用女兒的身體,重新來過一段年輕的人生,杉田開始用女兒的名字稱呼精神上實際還是直子的妻子。這纔是真正的愛。

後面,杉田的哭泣,並不是純粹的悲傷。在事故中,他失去了女兒的靈魂和妻子的肉體,當他只擁有妻子的靈魂和女兒的身體時,並不能真正的幸福生活,現在,他可以了。直子能夠帶着對丈夫的愛,去完成讓女兒有一個無悔的人生的心願,也是幸福的。

不知道真相的文也,相信會爲自己擁有一個漂亮而能幹的妻子,一直幸福到死吧。

《祕密》讀後感2

假期和孩子一起讀了《寶葫蘆的祕密》這本書,收穫頗多。

故事講的是主人公王葆釣魚時意外釣到了一隻萬能的寶葫蘆。王葆有了寶葫 蘆以後對寶葫蘆漸漸有了依賴性,從此高枕無憂,讓寶葫蘆代他學習、寫作業、 做模型、考試……讓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王葆每天都美滋滋的。寶葫蘆不但沒 有幫助王葆,反而讓他學會了偷懶、說謊。終於在一次數學考試時,寶葫蘆害了 他的主人,讓王葆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因爲寶葫蘆的胡作非 爲王葆還失去了朋友,最後王葆扔掉了寶葫蘆,他變得刻苦學習,按時完成作業, 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成了校內數一數二的好學生,還重新找到了朋友,擁有了快 樂。

這本書反映了現代社會不少青少年不勞而獲的想法。雖然寶葫蘆有無窮無盡 的魔法,但它沒有自己的想法,別人叫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根本不會判斷事情 的對與錯,不理解做每件事的意義與目的。其實人身上也有”魔法“,那就是潛 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挖掘它而已。文中有兩句話使我受益匪淺。王葆老師常說”天 上不會掉餡餅,只有自己靠自己“;王葆爸爸常說”不要把小心眼放在做壞事上, 要放在學習上,學習成績肯定會提高。“

看了這本書王葆明白了,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應該做一個愛勞動、愛學習、不偷懶、不說謊的好孩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穫豐收的果實!

《祕密》讀後感3

假期裏,我讀了老師推薦的書——《寶葫蘆的祕密》,覺得很有意思。它是著名作家張天翼寫的一篇長篇童話,主要寫了小學生王葆在河邊釣魚時掉到了一個寶葫蘆,這個寶葫蘆很神奇,王葆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不過後來這個寶葫蘆給王葆帶來的麻煩越來越多,最後使得王葆終於扔掉了它。

我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王葆得到的這個寶葫蘆能耐這麼大,真的特別羨慕王葆,心想:什麼時候我也能得到一個這樣的寶葫蘆,那該多好哇!但是讀着讀着我發現寶葫蘆變出來的東西全都是從別處拿來的,讓王葆很苦惱,我也得它那樣做很不光彩。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寶葫蘆根本不是什麼寶貝,我們千萬不要幻想得到它。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自己去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擁有後的喜悅,那纔是最幸福的。

《祕密》讀後感4

人們都在表揚善良的舉動,可這善良的舉動又給動物——烏龜帶來怎樣的災難呢?請打家和我一起走進大自然的祕密這吧!

我和幾個旅伴還有一個生物學家導遊在加拉巴哥島觀察幼龜們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嚮導在我們旅伴的勸說下,不情願地幫助偵察兵幼龜引向大海,結果其它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爭先恐後結伴而行,結果被食肉鳥類飽餐一頓。

我們不能人爲地違反大自然的法則,如拔苗助長會使秧苗死亡;把森林中的狼殺掉,保護鹿羣,結果鹿大量繁殖,森林鬧起了饑荒和疾病,

鹿大量滅絕又毀了森林;人們爲了給豬足夠的飼料,從國外引進了一種浮游植物,結果使它阻斷航道、污染了水源。我們的大夥房水庫,因爲一些善良的人們放生了大量進口的巴西龜,結果魚、蝦被吞食,水質破壞。

人們要遵守大自然的規律,並與大自然的動植物一起生存,不要人爲干涉動物行爲,他們都有保護自己躲避災難的本能,否則一切會走向反面。

《祕密》讀後感5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從2歲以來都是我思考的重點,我的性格比較急躁,有時候沒有耐心去教他,我深知自己的教育方法的不夠,也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3月份開始找教育類的書籍在看,其中看的第一本是《對話的祕密》——影響孩子內心,讓孩子自動改變。作者是櫻桃老師,旅居英國12年,獲得英國教育心理學背景。這本書通過講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來分析孩子的內心,引領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提出跟原來不一樣的親子溝通理念。作者的文筆還不錯,寫出來的文字也不會很枯燥,每個案例都是我們家長都會遇到的,作者通過舉例講道理讓讀者容易讀進去。至少我有整本書都讀完了,還覺得非常的好。摘錄一些我覺得以後遇到教育問題可以參考的一些經驗。

(1)幫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就是遊戲。角色扮演的遊戲恰好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面鏡子。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孩子能學習到“換位思考”,極大豐富和提升他們的想象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大人在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必須巧妙得一步一步地將孩子心裏的疑問表達出來,不要馬上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通過合理的提問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樣他們纔會心服口服地接受與改正。

(2)孩子學習某種興趣愛好時,要放棄時,該不該強迫繼續?

答案是一定要先尋找孩子放棄的原因(作息時間搭不上還是其他原因),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表示跟他們感同身受,比如說“學習滑冰真的不容易,一定很辛苦吧?”。進而給孩子提建議給孩子制定稍低合理的目標,等孩子能夠克服了再慢慢提升目標,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半途而廢。

(3)學習成績真的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嗎?

我們大部分的孩子都屬於資質一般,請別給孩子製造太大的壓力,就算他不能再某方面出成就,至少他因爲從小父母給他足夠的愛,足夠的信任,他們也能活出自我,活的開心,活的自在。

(4)也許你經常收到老師對孩子某種行爲的抱怨,但作爲父母,不管老師怎麼說,我們可以表面附和他,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永遠愛他,支持他,試着去理解孩子出現某種不良行爲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家長可以先把選擇說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一起做決定,但必須跟孩子說,一旦做完決定,必須嚴格遵守。

(5)遇到孩子不願意把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不能硬要求孩子分享,而是要具體分析原因,是不是其他小朋友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直接拿走玩具?我們要先把孩子的心情給捋順了,和孩子產生共情,對他們的任何行爲表示理解(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以大人的角度覺得理所當然),孩子乖乖配合那也是遲早的事情,但如果家長爲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顧一切去責備孩子,孩子越發委屈,就算分享了也不是真心的,以後再讓孩子繼續分享連門都沒有。

我的感受是: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是我正在嘗試的,一般都是以大人的角度先入爲主,以大人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總是會有偏差。

(6)孩子剛上幼兒園不習慣,遇到小事就發脾氣。如何解決?

孩子在外面發生的事情沒有得到家長的幫助和排解,就會通過苦惱、黏人、深知暴力等最常見的方式來排解,家長往往看不到孩子吵鬧的深層含義,只看到孩子無緣無故哭鬧,這種行爲往往讓家長煩躁不安。家長會被擔心和生氣矇蔽了雙眼,更無法想到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排解心中的不安。只有讓孩子內心的不安感排解完了,纔有可能接受一切說教。

(7)解決爭執時,將主導權交給孩子。比如2個孩子搶玩具怎麼處理合適?

向情緒激動的孩子解釋玩具要一起分享之類的大話空話,無疑使不合時宜的,而當我們理解他們的感受(知道他們都想要玩這個玩具),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撫平他們的情緒時,他們自己就能想出好的辦法和建議,而且更願意接受遵守彼此的約定。

(8)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選擇的自由是父母必學的一項技巧,這是讓孩子合作的最快方式之一。這種選擇的自由替代了指令性要求,孩子們就不再有壓迫感,他們會覺得一切是自主的,也更願意與父母合作。當家長開始讓孩子做簡單的選擇——“要牛奶還是果汁”時,就已經爲孩子打開了一扇學習之窗,學習如何判斷,如何做決定。在日後面臨更大的選擇時,他們會更加自如。

我的感受是:開始嘗試提供給孩子選擇的權利,效果雖然沒那麼明顯,但我會一直嘗試。

(9)請給孩子足夠的準備時間見人打招呼。

孩子大不大方不是一時就能改變的,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態,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不要硬逼孩子跟人家打招呼,可以說“寶貝還沒準備好,等寶貝準備好的話他會願意跟人打招呼的。”這樣既維護自己的面子也不會給孩子壓力。當然父母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方法,當我們非常自信大方和別人打招呼,孩子也會慢慢的感應到。

我的感受是:小新大了以後有時候有點害羞不大跟別人打招呼,以前我都會催着他去叫人,覺得孩子不叫人不禮貌,但是現在的我會給他介紹長輩的稱呼,小新雖然這次沒有馬上叫人,希望下次學會叫。

(10)催促將塑造出壞脾氣、急脾氣的孩子。

一年之計在於晨,要想讓孩子有愉快的一天,早晨很重要。催促只能讓孩子更加無所適從,對於孩子來說,必須細化事件的過程,他們才能真實地感受到父母的要求,才能真切知道如何做才能更快些。一定要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完成一件事,幼兒做事所付出的努力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我的感受是:我真是個急性子的人,無形中也會經常催促孩子,這是個壞習慣,希望改進。

(11)讓孩子體驗不當行爲帶來的自然後果。(比如玩完玩具不按時收拾)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通過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讓孩子感受到規則的美麗之處,同時也讓孩子知道不遵守規則的後果,這樣簡單且容易執行的規則比起父母苦口婆心地嘮叨和規勸,效果勝過千倍。如果我們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告訴孩子讓他們配合,首先一定要看準時機,選擇一個正確的時間,尤其是孩子注意力非常集中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打斷孩子並要求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真的因爲太投入而聽不見。

(12)解放自己,獨立孩子,不要事無鉅細地爲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關鍵是細分事件的過程。比如要教孩子如何正確洗手,不要只空洞地告訴他們好好洗手,應該要分具體步驟詳細地去教會孩子。而且父母要堅持給孩子時間,允許他們犯錯,不要他們沒做好就直接接手,雖然父母可能花更多的時間來收拾殘局,但從長遠利益看,絕對值得。

我的感受是:小孩子有時候並不明白大人叫他做好的事情,細分事情能夠讓他們明白。

(13)孩子容易發脾氣時如何處理?

家長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就能容忍並支持孩子通過他們最熟悉的形式發泄積壓良久的負面情緒,這樣的孩子最終將成爲更幸福,更開心的孩子。

(14)孩子做錯事時正確的處理方法

我們懲罰孩子後要的結果是孩子在犯了錯誤後真誠地心甘情願地去改正,而他們也只有在自己的情緒被釋放、被接納、被理解了以後才能更好地與人合作,這就是我們看似獎勵的懲罰手段的原理所在。

(15)如何處理孩子的說謊問題?

逼着孩子當面承認錯誤,他們往往會通過說謊來保護自己,以防止陷入更深的責難中。制止不良的行爲不如鼓勵良好的行爲產生的效果好,因此如何鼓勵良好的行爲纔是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

永遠不要給孩子扣上說謊的標籤,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從而導致孩子認爲自己就是騙子。同時不要翻舊賬。

家長不應該抓着孩子說謊的`事情不放,而更應該去過問孩子說謊的原因,,其實很多原因是因爲家長太嚴厲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敢和父母溝通,所以我們應該記住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是給他們造成困擾。一旦找出孩子說謊的原因,我們應該用支持的溫和的態度平靜地提出問題,並鼓勵他們把他們的擔心坦誠相告。

任何時候,只要孩子說真話,家長都要及時鼓勵和表揚。

(16)讓孩子輸得起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需要大人細心去維護,可一味地從表面上過度維護孩子的自尊自信,給孩子過多人爲的成功體驗,讓孩子在人爲的成功體驗中自我感覺良好,長久以來,給孩子一種假象:原來世界一切都很美好。

無論大人小孩都喜歡贏的感覺,但是遇到孩子輸不起的情況,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孩子的這個問題,不要過多的呵護,也不要有意製造挫折讓孩子嘗試失敗的滋味,運用遊戲的方法,讓孩子從自己身上解放出來,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感受失敗的滋味,他就不會那麼牴觸,也不會那麼傷心,在孩子慢慢習慣這種思維模式後,等他們親身經歷失敗的時候,這時候他們的內心就足夠強大來接受現實。

(17)幫助孩子提高認識自己的能力

孩子害羞不敢和別人打招呼或者在陌生環境下顯得不自在,父母應該要擺正心態,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出孩子害羞的原因,讓後選擇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走出害羞的陰影。方法包括從小教會孩子必要的社會技巧和社會禮儀,教會他們如何交朋友,教他們如何和別人溝通,教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榜樣;也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

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是治標又治本的好方法,家長應積極幫助孩子培養自信,讓自己感覺自己很重要,這種感覺一旦在孩子內心生根,就能增強孩子自信。

孩子越多給自己暗示自己能行,那麼他們就越來越相信自己真的能行,這種暗示慢慢也會成爲他們內心的聲音。

(18)孩子不合羣,要循序漸進

我們家長不要總想着如何去改變孩子的性格,而是想着如何去幫助孩子發現保持與同伴之間良好關係的樂趣,過分強迫孩子,只能將孩子往火坑裏推。

在其他孩子來家裏玩之前,家長首先要經常陪孩子玩,在玩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認識一些和同伴玩耍的規則,觀察哪些是孩子需要去學習的,哪些是孩子的強項。

當孩子還沒有準備和其他孩子交往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推動孩子往前走,強迫孩子去教朋友,3歲以下的孩子更喜歡自己獨自玩,更喜歡暗自觀察對方,然後相互模仿。

(19)怎麼搞定暴怒中的孩子

當孩子在暴怒中,我們家長要嘗試着去理解孩子,猜測他們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他們的感受,讓他們知道在他們碰到這種情況,生氣憤怒時被允許的,家長和老師不但要理解他們的感受,還要在乎他們的感受。

家長在孩子碰到問題時,不要先想着說教、威脅,或者急着幫他們解決問題,而是將他們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反思孩子的內心世界,當我們用語言來描述總結孩子的心情時,同時也是幫助孩子學習如何用語言而非用哭哭啼啼、怪罪別人或其他不良行爲來表達感受。久而久之,當孩子感到憤怒、傷心、生氣、焦急、緊張、失望、不夠自信的時候,他們就能很自然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內心感受,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

我的感受是:以前孩子一哭就像讓他立馬不哭,現在才明白應讓孩子好好哭,哭完再跟他好好說,長輩在的情況下應該把孩子抱到房間讓他發泄完,而不是讓長輩爲了哄孩子而滿足他的一切需求。

(20)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當孩子在上學階段經過被人嘲笑和欺負時,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做到最好地保護自己,然後把所有可能的方法一一演示出來,讓孩子做到心裏有數,在進行角色表演時,可以先讓孩子扮演打人者,父母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免受傷,如用手臂護住頭部,或者機警地躲開,然後將角色轉換過來,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角色。教會孩子忽略那些具有挑釁的行爲,告訴孩子如果你越在意,對方就越得意。

平時注意武裝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的內心真正變得強大起來,讓孩子明白寬容的人才是最有魅力、最值得尊重的;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讓孩子的體格變得越來越強壯。

(21)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首先要營造輕鬆的吃飯範圍,大人越着急,小孩吃的越慢;讓小孩有決定吃什麼和吃多少的權利,剛開始孩子吃的很少但是能吃完讓孩子吃飯的感覺越來越好。

我的感受是:小新吃飯的壞習慣是邊看視頻或者玩玩具邊吃飯,這對孩子的消化不好,也沒有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只是爲了把他填飽而已,這種做法不可取,也在爭取改進。

(22)如何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家長可以在孩子心情比較好的情況下,抱着和他們聊天,聊孩子開心的話題,漸漸說出我的憂慮,然後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拿出一張紙,記錄孩子的任何提議,不管孩子的提議由多麼的不靠譜,都不作任何評價,將孩子的所有提議全部認真寫下來,然後等孩子講完以後你再補充你想要孩子做的,再來一起梳理一遍,最後跳出大家都同意的一個提議並堅決執行。

(23)幫孩子解決做作業的難題

家長應擺正心態,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快樂學習的技巧上,這樣不但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能很好地改善親子關係。

技巧一:用“學習”代替作業,創造一個學習的時間而不是做作業時間。

技巧二:創建一個學習的路徑。和孩子商量好每天的學習時間,並嚴格遵守這個規定,同時要給孩子一段時間去適應並養成這個習慣,家長一定要堅持!

技巧之三:學習時間必須可預見並簡單明瞭。可以提醒孩子還剩5分鐘學習時間就要到了,讓孩子有準備,準備開始學習。

技巧之四:允許孩子選擇什麼作業和其他相關的事情。他們可以選擇是晚飯前還是晚飯後,或者是第二天早晨起來做,可以給孩子提意見,如果孩子不願意,可以讓他嘗試一下,而且要承擔自己選擇帶來的後果。重要的一點是不管孩子選擇什麼時候做,在哪裏做,唯一不允許選擇的就是要不要學習。

技巧之五:只有在孩子需要時才幫助他們。

技巧之六:你想要孩子有什麼行爲規範就必須教他們那種行爲規範。家長要花時間教會孩子如何學習統籌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時間,教他們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告訴他們先從很重要的或者馬上到期的作業先開始做。可以和孩子一起估計該作業需要什麼時間,然後設定時間,看是否能在規定的時間完成,這讓孩子學習管理時間的好辦法,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有力量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時間。

技巧之七:用口頭鼓勵代替金錢或物質獎勵。

用口頭鼓勵來表揚孩子,重點是描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而不是泛泛地表揚。

技巧之八:孩子學習時,家長可以坐自己的事情,但牢記必須關掉電視。

孩子不定性的特點決定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會反反覆覆,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能因爲孩子的一時放鬆就讓以前的努力前功盡棄,而是在孩子出現反覆的時候,耐心調整他們的心態,儘快幫助他們走入正軌。

我的總結:正視和排解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積極和孩子溝通,真正理解孩子,遇到問題時和孩子商量規則並執行,讓他們明白父母是永遠愛和支持他們的,只有他們在父母身上獲得真正的理解和安全感,孩子的自信纔會建立,才能獨立自主地去面對問題和處理人際關係,才能逐漸成長。

《祕密》讀後感6

《童年的祕密》是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著作,全書分爲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衝突等等。很早就接觸過蒙臺梭利的教具,但對於他的教育理念不是很瞭解,因爲給兒子報名早教班,接觸了蒙臺梭利教育法,所以自己想研究一下到底是怎麼樣一種教育理念,所以選擇了這本書,下面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感受:

蒙臺梭利講到的關於對幼兒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尊重幼兒爲前提下,儘量讓幼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下,在自願與自我選擇的條件下進行蒙氏工作,從而總結經驗,完成自我知識的提升!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也在向這方面轉變,在區域活動中,請幼兒自主選擇想玩的遊戲,想玩的同伴,孩子們興趣更加濃厚。試想想,處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怎會不快樂,我想這是孩子的心裏肯定是最輕鬆愉快的,而我們知道快樂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有興趣,還怕他不會學習嗎?所以作爲一個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定的揣摩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會讓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對幼兒進行死教育,從來也不考慮他們的心理狀態及需要,勢必會造成煩躁與牴觸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會有什麼學習熱情,更不要說什麼學習成果了!這樣使我們的區域並不是一種擺設,通過孩子們的遊戲,老師可以觀察到如何改進,如果投入材料,讓孩子更有興趣。

在成人的眼裏,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爲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爲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爲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回想自己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早上起牀怕兒子冷,趕快把他的衣服穿上,兒子想自己動手我卻阻止了他,因爲他的動作實在太慢了。吃飯時怕他弄到衣服上和地上,也是我喂的,希望他快快吃,吃的慢飯都冷掉了。

曾經兒子看到地上有髒東西,自己去拿掃帚掃,可他只會把髒東西推到沙發下面,他以爲這就是掃乾淨了,結果得到了我的一頓批評。想想自己扼殺了孩子許多動手的機會,現在他好像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自己動手的意願越來越少。其實孩子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着、愉悅着。

我看過一段文字,一個人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現狀。她說,周圍的人一般認爲她很要強,追求進步,很有自信。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內心的“無目標”感和不自信。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知道工作的時候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實際只是爲了做旁人眼中的“好孩子”。因爲從小母親就是這樣教導她,從小就手把手地教她,設計了母親自認爲的正確成長路線來“幫助她”成長,母親的評價於是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長大以後,別人的目光和評價就成了她對自己的評價,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的真正“感覺”。這樣的她,雖然別人眼裏很幸福,但事實上,心裏經常有的是對自己的不確定感,所以並不快樂。

這本書告訴我們,教育可以採用一種幫助兒童的自然發展的方式去保護和培育兒童。站在孩子旁邊,觀察孩子。讓孩子在自理中獲取生理的獨立,在自由選擇中獲取意志的獨立,在無止盡的獨立工作中獲取思想的獨立。也就是說,我們要追隨兒童。讓“他們的生命自然地展現,就像蓮花在散發出芬芳的花香時,伸展出百色花瓣以接受陽光的哺育。”

關於這本書,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的知識與內容,我想在今後的時間我將進行第二遍的閱讀,相信將會有更大的收穫與驚喜!

《祕密》讀後感7

《童年的祕密》是一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索利撰寫的,本書蒙臺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髮展的祕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並通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通過對本書的閱讀,給我留下很深的啓示。

“精神分析揭示齣兒童所遭受的痛苦源於成人權威對兒童自發性活動的壓抑,……”這是《童年的祕密》第一章今日兒童中的一句話,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盪,無法忘卻。讓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中是否運用教師的權威壓制了孩子自發性的活動?

一、人的心理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感到這本書挺枯燥的,甚至有點誇大兒童的作用,講到兒童的精神,潛意識及兒童的心理,似乎把人類人生的成敗都歸結到了兒童期,未免將兒童期成長的作用有點太誇大化了,可是經過後面內容的閱讀才明白,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鋪墊。

在後面的講述中,蒙臺梭利講到的關於對幼兒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尊重幼兒爲前提下,儘量讓幼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下,在自願與自我選擇的條件下進行蒙氏工作,從而總結經驗,完成自我知識的提升!試想想,處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怎會不快樂,我想這是孩子的心裏肯定是最輕鬆愉快的,而我們知道快樂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有興趣,還怕他不會學習嗎?所以作爲一個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定的揣摩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會讓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對幼兒進行死教育,從來也不考慮他們的心理狀態及需要,勢必會造成煩躁與牴觸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會有什麼學習熱情,更不要說什麼學習成果了!

所以作爲教師,學習對幼兒進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我們教師對幼兒的引導將會遊刃有餘,還怕孩子調皮,會造成教育失敗嗎?而且我還有更深的理解,擁有一位“好”老師,不光是孩子的幸運,更是家長的福氣,我相信教師的行爲、教育方法及理念無疑會潛移默化的傳導給家長,從而影響到一代人的一生。

二、對於成人的斥責

也許是對幼兒的教育及現在幼兒所處的現狀百感交集,所以蒙臺梭利好不留情面的對成人進行了斥責,他把成人對幼兒的關愛看作是成人自私自利,我承認成人在照看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勢必會走彎路,或出現一些錯誤的舉動,但在孩子面前,我卻覺得父母都是無私的。

如果沒有成人組成的人類社會,我將質疑一個嬰兒會憑自己的能力而成長爲一個真正的人,成人的努力是在教會孩子怎樣去更好的適應社會,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的成人對此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成人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最自然的本能就是將孩子培養成一個適應社會並能夠生存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成人蔘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性格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是自然存在的矛盾相對論,但總體來說,依照現在社會的發展來說,人類還是在不斷的發展的,人類的教育總體來說還是好的,但對於某些方面,某些家長還缺乏正確的引導,只要將正確的方法加以推廣,科學的理念得到普及,相信未來的人類將是更加智慧無比的,但與此同時,作爲教育者,我們更加的感到了肩上人物的重要性。

三、關鍵期與教育

我覺得蒙臺梭利一生中最重大的成就,除了研製出了各種適合幼兒操作的蒙氏教具外,還有一項就是幼兒關鍵期的確立,配合幼兒不同的關鍵期進行適時的教育,這也許就是孩子們有出色表現的原因吧!對於這一點,我想任何一個蒙氏教師都是十分熟悉的。用心分析孩子出現的各種現象,孩子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他提供什麼樣的環境。把孩子置身於一個愉快的環境。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於這種敏感性……依據孩子的敏感期,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那麼我們的教育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於這本書,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的知識與內容,我想在今後的時間我將進行第二遍的閱讀,相信將會有更大的收穫與驚喜!

《祕密》讀後感8

國慶長假的幾天裏,我和媽媽共讀了《鑰匙失蹤的祕密》,讀後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讓我確實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是寫盤盤國的現任國王呼呼,一個小國王,平時都是隨手亂放東西,自己的東西也不收拾好,不懂得好好保管重要的物品。有一次把水塔的鑰匙弄不見了,導致全國的居民沒有水用,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後來無意中才找到鑰匙。呼呼事後也懂得了:“自己的東西,應該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平時亂扔亂放,要用時卻找不到,就會誤大事的。”

其實看完這本書,我覺得自己也有呼呼這樣的壞毛病。平時玩完的玩具也不收拾,老是要爸爸媽媽幫忙收拾,到再想拿來玩的時候又不知道放在哪裏?還有一次,我連上課用的筆盒也忘記放在哪了,找了好久,終於媽媽在我的玩具箱裏找出來了。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還認識了許多不懂的字,更讓我感受印象深刻的是和媽媽共讀一本書,和媽媽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馬上問媽媽。以後我還會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更多有意義的課外書!

《祕密》讀後感9

爲了加強我們的學習效率,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寶葫蘆的祕密》。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王葆夢見釣魚的時候釣到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寶葫蘆。這個寶葫蘆能變出所有的東西,能做出任何的事情。它既給王葆帶來了許多的樂趣,但同時也給王葆帶來了很多的痛苦。王葆肚子餓了,想吃零食,寶葫蘆就給他變出好多好吃的;王葆釣魚釣不着,寶葫蘆就給他變出一大桶魚;早上起來,寶葫蘆給他刷牙、洗臉、梳頭髮。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在下棋的時候,王葆大叫:“吃他的馬!”,寶葫蘆馬上把“馬”放進他嘴裏,害得王葆一連“吃”了好幾個棋子。王葆一氣之下把寶葫蘆丟進了池塘。從此,他開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他努力學習,堅持鍛鍊,一個月後,終於獲得了游泳接力冠軍。

王葆依賴着寶葫蘆幫他做事,反而害了自己。最後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的好成績。雖然這只是一個幾十分鐘的夢,卻能讓我明白凡事不能依賴別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永不放棄的精神獲得成功,而且還會使自己更快樂一些。

每當看到寶葫蘆幫王葆做事的時候,總會想起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我在玩一個“推箱子”的電腦遊戲,第十四關特別難,每次玩到第十四關的時候就輸了,所以我就讓爸爸幫我玩,結果,爸爸過關了,我再接着往下玩,但後來每次玩這個遊戲時第十四關我都過不去。這不禁讓我想起寶葫蘆的那句話:“最好玩最簡單的你做,最無聊最困難的我做。”這樣做當時是輕鬆了,但不能解決問題。

從今以後,我不能再依賴別人,要靠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評語:作者先敘述了電影的主要情節,總結出自己觀看電影得到的感受,同時小作者還聯繫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爲自己今後的學生、生活提出了目標,條理性強,突出了本文的中心:不要養成依賴的壞習慣!

《祕密》讀後感10

《蘭心的祕密》是一本幻想小說。這本書的主人翁“蘭心”是一個任性的女孩,很討厭父母跟她唱反調,終於有一天,“蘭心”覺得自己應該找一個有魔法的人改變父母。於是,她找到了一位警察,他從口袋裏拿出一本小小的書,她告訴“蘭心”仙女的住處。“蘭心”來到了一個古怪的地方,果然,一位不同尋常的仙女在那裏坐着,她給了“蘭心”兩塊方糖,讓她把兩塊糖給爸爸媽媽吃。當她這樣做的時候,不幸她的父母越縮越小,這時,“蘭心”才知道自己的過錯。

其實,孩子和父母鬧鬧彆扭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要體諒父母。如果我是蘭心,我就會體諒父母,安慰父母。父母吵自己的孩子也是爲孩子好,父母其實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懂事,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之間要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