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安易如君發表散文有感

讀安易如君發表散文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讀了安易如君刊在《西藏人文地理》上的《煙花易冷,人事易散,伽藍寺聽雨聲盼永恆——日光傾城》之文,你會做何感受呢?

讀安易如君發表散文有感

我以爲:其一,安君是一個熱愛西藏的人。安君在文章的開頭即說:“這一次回到拉薩之前,我有一點悽惶。”安易如君濃墨重筆的大寫了一個“回”字!立刻就使人產生了到藏若家的感覺。我們從文中知道,安君是個在京城裏做事的人,而且去西藏是一而再,再二三的住在賓館裏。由而可見他或者他的家人並未住在西藏。一個家未在西藏而來到西藏的人在這裏卻用重筆大寫了個“回”字。可見安君與西藏的情愫至真,至誠,至深!安君說:於西藏而言,“我從來不是遊人,不是過客,而是歸人!”

而安君“悽惶”的又會是什麼呢?悽惶的是“我再也不能步行一分鐘就到大昭寺轉經,打坐;我再也不能在林倉的三樓眺望大昭寺的金頂,彷彿伸出手就能碰到拉薩周圍的山。”

因爲可能會與大昭寺有了些距離。安君竟如此“惋惜”,竟然會有了些“惆悵”,心裏覺得“悽惶”。甚至於有些傷感、悽楚、悲涼。遊子思歸般的熱切盼望能靠近西藏,貼近拉薩,依偎心中的聖地。彷彿是久遠出門的人一旦回家就立刻撲向母親的懷抱,親愛母親,親愛家人!由此而見安君與大昭寺乃至整個拉薩,整個西藏;抑或是整個中國是多麼的貼近,多麼的貼切,多麼的密不可分!

其二,安君是一個在骨子裏熱愛西藏的人。“親切與認同使我立刻決定在堯西平康住下來。午夜靜寂的街頭,深巷傳來幾聲狗吠,布達拉宮燃燒了數百年的酥油燈,仍然將熄未熄。天似水墨,寓意不明,唯有月光明潔,消解心頭業障。 在拉薩生活依然是宅,不泡吧,不交際,吃飯也只是跟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根本的生活形態沒有改變,身在這裏讓我心更靜,更輕盈。守着大昭寺,一點一點地修持,學習放下心中的執念,在真實和虛無之間擺渡、觀想。喚回真實卻被深深隱藏的另一個自己。每一個人的修行之路不同,但最終殊途同歸,指向心中的解脫。來在這裏需要深厚機緣,如此纔會有古人兩兩相望,絕不生厭的妥帖心境。只要你在這裏,無論是常駐還是暫留,只要你有一顆開放、平等、親和的心,放下自以爲是的姿態,你能感覺到這城市迴應給你熱情是同樣的。山巒環護,白天高雲之下,煨桑的香氣,使空氣清甜質樸。信仰的味道可以讓煩亂的心感受到安定純淨。”

安君清醒的知道,“拉薩是煙花一場。有人目睹了絢爛;有人感受到荒涼。正如深愛之人,固不願說他不好;又不肯誇耀他太好。相對的只是靜然。”安君對西藏的愛是深度的愛,廣博的愛!

其三,安君是一個真正從心底理智地愛西藏的人。安君說:“唯一不願,亦是謹慎爲之的是書寫西藏。通過文字透漏出意識形態。那硃紅門扉,哈達繫住的門環,斑駁的老牆。青石板鋪就的幽深巷子。通向一種生活,包含了神祕和靈性在內的,我所知又有幾何?可以抵達此地,卻難以觸及生活的深處。除非用更多的時間和真心。文字是平等的,給予每個有意願的人表達的自由。可每一個可以提筆的人應該對文字有基本的敬崇之心。真心的愛一個地方,愛一個地方的人。即使有機會亦不肯胡言亂語。總是害怕言語之間有誤導。有褻瀆。所知愈多,所言愈少。”

因爲深深的愛,所以敬畏,所以心恐,所以心憂。

常言曰:言爲心聲。又云:文如其人。

我們感謝安易如君。因爲你的所愛深深地感動了我。因爲你愛西藏,因爲你深切廣博的愛藏心懷,會使得我們這些還未有機緣進藏的人,有了深情的嚮往!渴望和翹盼或許會催發我們的去西藏的決心。

西藏!我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