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落花生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落花生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落花生讀後感範文(精選15篇),歡迎大家分享。

落花生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落花生讀後感1

花生一直都是我喜愛的食物,而《落花生》這篇文章讓我對花生有了更近一步地瞭解,它是著名的散文家許地山的代表作品。這篇文章主要描寫了在收穫節的夜晚,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花生,議花生的情景,其中父親的一番話讓我們明白做人要像花生那樣,不要一味講究外表,要講究實際的深刻道理。

在文中,父親是這樣描寫花生的好處的,他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過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成熟了,也不立刻就分辯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在我看來,這句話是對花生優點的最完美的概括。雖然文中的父親是在議花生,可實質上是在讚美像花生一樣的人,並且告訴“我”做人要具備花生這樣的品格:踏踏實實、品德高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也懂得了一個人應該如何去尋求和發現“真、善、美”,做到“真、善、美”的統一。其實,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或是人類,那些“真、善、美”的影子總是那樣真實的存在着,就像荷葉、蚯蚓、老師。荷葉沒有婀娜多姿的風采,可它卻用自己碧綠如玉的葉子無私地襯托着多姿多彩的荷花,爲大地增添美麗;蚯蚓總是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泥土中,它默默地鬆土,讓紮根在土壤中的植物茁壯成長,可是卻很少有人去關注它、讚美它;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人們對老師真心地讚美,我們的老師爲祖國培養了一批批的新人,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知有多少個不眠之夜,不知有多少次身患疾病。荷葉、蚯蚓、老師既平凡又偉大,他們都是“真、善、美”的化身。

最爲一個小學生,我一定要向花生那樣,把自己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踏踏實實地磨練自己,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落花生讀後感2

我在五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學了一篇,名爲《落花生》的課文。它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以及與父親議花生的事。

再仔細品讀《落花生》,其實課文的內容表達了作者不求名利,只求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的遠大理想。

當我讀到“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時候,我體會到了雖然花生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求名利的精神。這不正是值得我學習的一種精神嗎?做人就應該實實在在的,不應該華而不實。

我往下讀時,讀到了“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時,我體會到了做人要做誠實守信的人;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要做只講究外表,不講誠信的人;對他人以及社會沒有貢獻的人;甚至禍害社會的人。

讀了《落花生》這篇課文後,使我想起了我的爺爺。他是一位老教師,他從教四十餘年,他爲教育事業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他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國花朵;他每天早早的到學校,從早晨到傍晚,一直在艱辛地工作着;他嘔心瀝血,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當他看着自己培養出的學生登上了成功的殿堂的時候;當他看到自己的學生在接受鮮花和掌聲的時候,而他卻默默地站在一旁,他也隨着人們一起爲自己的學生鼓掌,從不居功自傲。

他是多麼的偉大呀!他多麼的像落花生——不求名利、默默奉獻!

  落花生讀後感3

這幾天,我讀了有關花生的一篇課文——《落花生》,我受到了很多啓發。

課文中講了這樣一個事情,在一個花生收穫的季節,有一戶人家種了一畝地的花生,到了收穫時,他們就請父親來嚐嚐他們的新花生。那天晚上,父親讓孩子們說出花生的好處,還告訴孩子們: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篇文章採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通過花生的生長特徵和作用,告訴我們做人要像花生,應該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道理。作者用花生作比喻,讓我們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哲理。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比如農民伯伯,雖然他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身上到處沾滿泥巴,但是,他們都是樸實的勞動人民,他們爲我們全國人民,收穫了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還有清潔工,不要看他們帶着個口罩身上髒兮兮的,但是他們爲美化我們的城市環境做出的巨大的貢獻。這些人雖然外表不好看,卻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也還有一些人,他們有着華麗的外表,穿着時尚,但是他們整天無所事事,不學無術,只知道和別人比吃、比穿、比玩,愛慕虛榮,沒有任何的真才實學。更有一些人,外表漂亮,暗地裏卻做出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這些人雖然外表好看,卻是對社會沒有任何好處的人。看了這篇文章,我想我以後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落花生讀後感4

五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叫做《落花生》。這件小時候的事情給許地山爺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這篇課文寫了作者小時候種花生、收花生、品花生和議花生的事,主要寫的是議花生。作者的父親先問了一個問題:“花生有什麼好處?”兄弟姐妹們爭着回答,花生的味兒美;花生可以榨油;花生的價格便宜。這些都只是花生淺在的好處,並沒有更深入的看到它最可貴的好處,因此,父親循循善誘,最後,作者準確無誤的說出了父親對他們的希望。

這篇課文借物喻人,父親想借花生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圖虛名、無私奉獻、不計名利的品質來教育孩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這真想要告訴我們做人要做有益於社會和他人的人。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和物,比如:清潔工人,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默默無聞;老師,給我們傳授知識,純潔高尚;交警,維持我們的交通,無私奉獻。再比如:蠟燭,犧牲自己,照亮他人;老牛,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小草,生生不息,頑強不屈。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這些美好品質,外在美不重要,內心美最重要,送給大家一句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請大家牢記這句話,它將使你一生受益。

  落花生讀後感5

許地山的《落花生》,令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落花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母親讓我們把後園半畝荒地開闢出來種花生。幾個月後竟收穫了。當晚,我們過了一個收穫節,父親也來了。父親在收穫節上告訴我們:花生沒有外面美麗,卻有內在之美。做人也是這樣,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說得好哇!沒錯,人要不圖虛名,默默奉獻,服務人民,幹實實在在的事,這樣的人生才過得有意義、充實;而只講究體面,對他人、社會沒有幫忙和貢獻的人則是虛僞的。

這使我想到了我們的身邊也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

我們小區裏,有一位清潔員伯伯。他每一天都盡職盡責地掃除小區裏的垃圾。我每次打籃球時,都會瞥見伯伯辛勤勞作的身影,卻從沒有真正注意過他。

新年到了,我和夥伴們心境地在球場上放煙花。一會兒,就遍地是煙花殼和黑色的火藥。玩夠了,我們就一呼而散了。當我們午時再來時,驚訝地發現早上的垃圾已經不見了,球場乾乾淨淨的,只剩下伯伯推着垃圾車遠去的背影。頓時,我心裏一陣內疚,同時一股敬佩之情也油然而升。

那位伯伯多像落花生啊,默默奉獻,樸實無華。正因爲這樣,我們的小區才這樣乾淨,我們的生活才這樣完美。

我也要做落花生,樸實無華,爲他人和社會帶來好處和貢獻,做一個不圖虛華的人!

  落花生讀後感6

這個學期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做《落花生》,是我國著名作家許地山寫的。

這篇課文講述了作者全家在一次收穫花生後,過了一個收穫節,父親通過讚美花生來教育他們姐弟,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看着這句話,使我想起一件事來:有一天,一位穿着時髦的阿姨和一位穿西裝的叔叔在街道上一邊走路一邊說笑着。叔叔一隻手裏提着香蕉和橘子,另一隻手不時地把剝好的橘子送到阿姨嘴裏。再看看他們身後走過的路,竟有一長串的香蕉皮和橘子皮。在整潔的馬路上,是那樣的刺眼,讓人看了非常不舒服。“啪!”一位小姑娘不小心踩着香蕉皮摔倒了。“咯咯……”這位阿姨笑了起來,她是爲自己的惡作劇歡呼嗎?這笑聲太刺耳了,真噁心!正在我憤憤不平的時候,一位老人出現了,他吃力地扶起那個摔倒的小姑娘,然後又一聲不吭的去撿那些香蕉皮和橘子皮。看着這位老人,我的內心升起一股敬佩之情。我趕緊加入了他撿香蕉皮的行列……

我的思緒又回到了《落花生》這篇文章。我在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如果我們周圍的人都能像那位老爺爺一樣,默默奉獻,盡力爲社會多做好事,不去誇耀自己,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多麼美好啊。

  落花生讀後感7

生命如葉,在出生、成長中流逝,最終也如葉子一般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終止了最寶貴的生命。然而,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品讀了《落花生》一文,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落花生》是現代作家許地山先生寫的敘事散文。這篇散文圍繞着“花生”這一線索,真實地記錄了許地山先生童年時期的一次家庭活動,平易,淺顯,簡潔。

散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話讓我醍醐灌頂!現在社會中,一些人就是外表光鮮美麗,卻毫無修養內涵,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例如某些奸商爲了自己的利益,竟然用一大缸子的工業檸檬酸來浸泡藕,賺取不義之財。要知道,這種藕,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長期食用還有可能會導致人的神經絮亂!這難道不正是一如散文所說,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麼?

而作爲未成年人,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定不要變成那種華而不實的人。花生深埋土中不爲人所識,它質樸無華,不求外表美觀、不講虛榮,不慕顯赫,只求於世有用。而這種“落花生精神”,便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許地山先生用一生去追尋“落花生精神”,用一生去追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我們,更應該拋卻華而不實的外表,做一顆於社會有益的花生,用言行表達心靈的美,用言行實現真正的生命!

  落花生讀後感8

今日,我們學習了《落花生》一課。在沒有學習課文之前,我看到題目時,覺得小小的花生有什麼可寫的,還拿它來專門寫篇文章,讓我們學習,簡略看了一下課文,仍然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日我們學了這一課,才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經過學習課文,我明白了花生矮矮地生長在地上,不引人注目。果實成熟了,蘋果、桃子、石榴會高高掛在枝頭,鮮紅嫩綠的向人展示它們的美麗。而花生卻深深地埋在地下,必須挖起來才明白。這篇課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我們要向落花生學習,雖然其貌不揚,但很有用。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比如我們天天應對的教師,他們就是無私奉獻,默默無聞,不求回報的”落花生“。他們就像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就像是他們的孩子。他們每一天用心地傳授知識,教育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他們是園丁,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施肥澆水,使我們的精神不再空白;他們是陽光,溫暖我們幼小的心靈。我愛我身邊的每一位教師。

我想大家都想做外表體面心靈更體面的人吧,那就讓我們努力學習,豐富的知識會使自我優秀,擁有一顆愛心使我們心靈更體面。讓我們的品德和花生來一次比賽吧!

  落花生讀後感9

今天語文課,我們學習了第15課――《落花生》。

這篇課文講了“我們”種在後園的花生收穫了,“我們”在後園的茅亭裏過收穫節,並在談花生時悟出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作者借花生來表明自己要做個像落花生那樣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人,也讚美了生活中那些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普通勞動者,他們就像落花生一樣,所從事的工作也許並不令人羨慕,勞動的成就也許並不引人注意,但他們是切切實實的爲人民服務。“父親”先把花生與桃子、蘋果和石榴相比,通過果實的顏色、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比較,說明花生沒有蘋果、桃子和石榴美觀,但它卻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計較名利。“父親”並不是說桃子、蘋果、石榴沒有用,而是指它們外表美與花生內在的美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更爲重要的是內心美,實實在在的爲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樣美的人,如果能默默奉獻,毫無怨言地去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更了不起,更讓人佩服。“父親”就希望“我們”能做這種人。

學了這篇課文,我從中悟出一個道理:我們學生應該像花生一樣,實實在在地做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沒用實用的人。生活如此,學習更是如此。

  落花生讀後感10

今日,我讀了一篇名叫《落花生》的文章,主要寫了姐弟三人與父母一齊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景,經過談論花生的好處,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精神。

文中父親說的對:“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花生矮矮地長在地裏,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明白。”這句話表面是說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炫耀自我的果實,實際上是指社會上有的人能說會道,但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做一點微不足道的工作就自以爲了不起,整天到處炫耀。而有的人,雖然不善於言談,卻一心撲在事業上苦幹、實幹。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做華而不實的人,而要做不圖名利,有益於社會的人。這讓我想起了城市美容師——清潔工。

有一次,早晨天還沒亮我就起牀了,一看鐘還不到六點,正想再睡一會兒,外面一陣“唰唰”聲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我到窗前一看原先是清潔工阿姨正在掃地,他們每一天早出晚歸用汗水與辛勞揮舞着手中笨拙的掃帚,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給城市一個整潔的容貌,給街道一個乾淨的衣着。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要像花生一樣不求虛榮,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夢想與價值觀。

  落花生讀後感11

讀完了許地山寫的落花生,我覺得許地山寫得很好。他寫了一家人是怎樣怎樣過的,我印象最深得是《綴網勞蛛》,他講述了人像蛛蜘,命運是我的網,世間沒有不破的網,是啊,他裏面就說,小偷偷東西是迫不得已的。不過我覺得這了尚潔人生雖然坎坷,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最我覺得作者人生態度積極。還有落花生,許地山小時候,做花生人生態度積極,是有用的人,雖然石榴、蘋果這樣只講體面,不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一直印在我的心裏,我們要好好學習花生這種高尚品質。

現在我覺得寫作文不是要寫得多就好了,還寫得具體、生動形象,像三博士裏有很多地方話裏有話。我真佩服許地山這種作文說的簡短又一目瞭然,我現在討厭這石榴、蘋果這些人,他們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用,我喜歡花生這樣謙虛,有用的人。

  落花生讀後感12

這個寒假我讀了《落花生》這一課,課文共講了三件事:第一、第二件事寫了他們種花生與收花生。

第三件事是寫嘗花生。父親問作者花生有什麼好處?姐姐說味美,哥哥說可以炸油,父親說它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想,蠶也是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它的模樣很嚇人,但是可以造絲,蠶蛹也可以吃,所以我們要像花生和蠶。還有,這課幫我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叫繡花枕頭。以前我總沉得很奇怪,繡花枕頭怎麼啦?現在才知道繡花枕頭外表好看,可是沒用。總之,讀了這課我是得益匪淺的。

  落花生讀後感13

提到花生,我的嘴就會不停地“嘖嘖”起來。花生可是我的最愛,但讀了這篇讓人掩卷深思的文章後,卻使我大吃一驚。

這篇文章十分短小,但時刻都印在我的腦海中。它講了作者——許地山小時候,一家人在一起聽父親教誨的四件事。首先是種花生,辛勤的播種,讓“我們”累彎了腰。可是,得到的回報是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許多花生。後來,“我們”把花生做成各種食品,請父親一同品嚐,真香啊!最後,父親和“我們”一起來探討花生的用途和價值。由此,許地山悟出了一個道理:不能只像石榴、桃子、蘋果一樣講體面,要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做對人們有用的人。

我們很快就學完了這篇文章,似乎老師希望我們自己用心感悟人生。花生,其實在它的身上沒有什麼,我和許地山都沒有看出來,不過,那種品質只有回味,才品嚐得到。我覺得,許地山的父親是正確的,他教育到了自己的子女和後人一個可貴品質——默默無聞,不圖虛名,無私奉獻。

小時候,我們背誦的兒歌裏,花生是永遠被人嘲笑的,它不好看,不起眼兒,雖好吃,但並得不到人們的喜愛。可花生的另一面,卻是無數望塵莫及的人讚賞的目光。頓時,花生在我心裏,變得至高無上!啊!花生,你就像小草,爲人們默默鋪上濃密的地毯;啊!花生,你就像大樹,爲人們無私撐開一把把巨傘;啊!花生,你就像一首頌歌,爲人們真情演繹你嘹亮而豪邁的歌喉!啊!在無私頂端的花生,我愛你!

突然之間,我覺得花生變了,變得那樣美麗、高貴、不可侵犯!雖然花生是樸素、平凡的,但它同樣具有磁石一般的魅力!注重體面,這是我們做一個乾乾淨淨的人的根本,但我更認爲,一個人是不是美還要看他的內心,因爲只有內心的美,纔是真正的美。我們都是默默無聞的人,毫無怨言地去努力吧,真正給別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纔會令人更加敬佩!

生活也是這樣。

默默無聞的人很多很多,比如:市場上賣菜的人,他們起早貪黑,不怕髒,不怕累,只是一心爲人民服務;建築工人呢,他們是冒着生命危險,來努力讓人們住上安穩的房屋;偉大的人民教師,她們如一根根火紅的蠟燭,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我們——這些還未長成參天大樹的孩童們。

仍記得那個讓我至今還感動的一幕:我家附近車站旁有一位清潔工人,那天,她像往常一樣清理着垃圾。突然走過來一個小孩兒,“啪”一下,就把一大塊香蕉皮扔在了地上,然而,她沒有大聲斥責,只是無聲無息地走過去,靜靜將垃圾收起,然後便走開了。看到這裏,我在敬佩她的同時,也大爲感嘆:人們要多有一些社會公德,不亂扔垃圾,清潔工人就不會再這麼辛苦了。

誰在默默無聞?在這裏,我向全世界發出疑問。生活中,默默無聞、不圖虛名、無私奉獻的人真的很多。《落花生》這篇文章需要大家一起來認真思考,這種高尚的品質也將成爲我們永久的方向!

  落花生讀後感14

花生,一種很不顯眼的東西。和許多水果相比,它更顯得十分土氣。可是當我瞭解了落花生這篇課文後,我不禁對花生產生敬慕之情。

是啊!它的外表並不動人,也不像蘋果,石榴,桃子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使人一見就生愛不釋手。它被矮矮地埋在地下泥土裏,靠土中的養分生存,,成熟了,也不能立馬分辨出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這麼一說來,花生的確一點好處也沒有了,然而,在花生那粘滿泥土的外殼中,卻蘊藏了一顆顆飽滿又味道鮮美的內心。雖然其貌不揚,卻默默無聞的奉獻着,這就是花生的品格:做個默默無聞,樸實無華卻十分有用的人。

落花生這篇文章,講述了收獲時節我們與父親的對話,雖然十分簡潔,卻把我帶入了沉思。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追求美,可是他們都忘了一點:心靈才最重要要像花生一樣,做個對別人有用的人,像諾貝爾,居里夫人,他們爲了科學事業,奉獻出了一生,他們就是現實的"花生"。

是啊!~我們也因該像花生一樣,讓美在心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落花生讀後感15

翻開語文書,《落花生》這篇富有做人啓示的文章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落花生》這篇文章使我對花花是那個刮目相看、另眼相看。它深刻改變了我的想法,使我對這個充滿啓示的世界有了新的認識與感受。讓我更想了解其中的奧祕,挖掘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落花生》一文寫的是:許地山與他的兄弟、父親一起品嚐花生,議論花生的好處,許地山與他兄弟覺得花生的好處是:味兒美,可以榨油,價錢便宜。父親卻認爲花生的好處是默默奉獻、樸實無華的,它雖然不好看,沒有漂亮的外表,不能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不能令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但它在土壤中把自己的好處都奉獻給人類。許地山聽懂了父親的話,說出了一句極富哲理的句子:“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讓我重新有了一個做有用的人的目標。

我從電視上看到《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可我覺得每一個老師都是最美的,不是說一定要做出救人的偉大事件,只要你關心過,體貼過你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在他們的心理,你永遠是最美的。老師,是一個辛勤的園丁,把我們原本一棵棵小苗培育成了一棵棵大樹,在我們無助的時候老師會伸出雙手來扶我們一把,在老師生病的時候,他卻還是忍着病痛,堅持給我們上完課,不會因爲什麼事情放棄給我們上課。他們是偉大的,不管怎樣辛苦,他們都會當做很幸福。老師是在爲社會做出奉獻,爲了我們,他們什麼苦都吃,他們很幸福我們也很幸福。當我們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的心裏比什麼都開心。

有了《落花生》這篇課文,我又重新發現了新的奧祕:做人的首先要求就是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默默地去幫助別人。這樣,人人都想和你做朋友,只有當你把做人做完了,纔可以去談論道德問題,不管你是什麼偉大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