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精選12篇)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精選12篇)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1

活動目標:

1、會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獲得大和小的概念。

2、認識漢字:大、小。

3、萌發認讀漢字的興趣,體驗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有過吹氣球的經驗。若干沒有吹起來的氣球。大樹小樹、大樹葉小樹葉卡片幼兒每人一張,大小字卡幼兒每人一張。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比比誰吹得氣球大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想)老師拿出氣球,“老師要變魔術了,請你看看氣球會有什麼變化!”教師演示吹氣球(從小變大)

2、比比誰吹得氣球大,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氣球。

3、展示最大和最小的氣球。教師:“哪個氣球大?哪個氣球小?”幼兒回答時,指到大氣球教師出示字卡大,和幼兒一起讀一讀,認一認大字。指到小氣球教師出示字卡小,和幼兒一起讀一讀,認一認小字。

二、幫樹葉寶寶找媽媽

1、 “小朋友聽是誰在哭啊,我們來找一找”教師在錄音機裏播放哭聲,在錄音機旁放一大一小兩片樹葉。“找到了,是誰在哭啊?”教師出示大樹葉和小樹葉,(是樹葉寶寶在哭)比較他們有什麼不同,(一個樹葉寶寶大,一個樹葉寶寶小)教師出示圖片,大樹葉下面有漢字大,小樹葉下面有漢字小,“大樹葉下面的是什麼字啊?”(大) “小樹葉下面的是什麼字啊?”(小) “我們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大樹葉,你好!小樹葉,你好!)

2、教師問道:“咦,你們爲什麼要哭呀?”播放錄音機,“我們迷路了,找不到媽媽了”大樹葉和小樹葉找不到他們的媽媽了,所以傷心地哭了,我們來幫他們找媽媽吧!

3、 “樹葉寶寶你在哪裏呀”播放樹媽媽找樹葉寶寶的聲音。是誰在找樹葉寶寶?出示大樹媽媽和小樹媽媽的圖片。原來是樹媽媽在找他們的寶寶。讓幼兒比較兩位樹媽媽有什麼不同,(一位樹媽媽大,一位樹媽媽小)教師出示圖片,大樹媽媽下面有漢字大,小樹媽媽下面有漢字小,“大樹媽媽下面的是什麼字啊?”(大) “小樹媽媽下面的是什麼字啊?”(小) “我們來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大樹媽媽,你好!小樹媽媽,你好!)

4、大樹葉寶寶和小樹葉寶寶看見有兩個樹媽媽又哭了起來,因爲他們不知道哪個纔是自己的媽媽。師:“小朋友,你覺得哪個是大樹葉寶寶的媽媽,哪個是小樹葉寶寶的媽媽呀?”(大樹媽媽和大樹葉下面都有個大字,所以大樹葉是大樹媽媽的寶寶。小樹媽媽和小樹下面都有個小字,所以小樹葉是小樹媽媽的寶寶。)再和幼兒認讀漢字大小。

5、請你幫幫樹媽媽和樹寶寶,把樹葉寶寶送回去。幼兒操作,把大樹葉貼到大樹媽媽的身上,小樹葉貼到小樹媽媽的身上。教師巡迴指導。

三、看誰做得對

1、當教師出示大樹卡片時,小朋友將字卡大舉起來,教師出示小起來,教師出示大家嗎?我們的字寶寶也有家。”?綠房子是誰的家?樹卡片時,小朋友則將字卡小舉起來,比一比誰做得對。

2、當教師出示字卡大時,小朋友將大樹卡片舉起來,教師出示字卡小時,小朋友則將小樹卡片舉起來,比一比誰做得對。

3、請幼兒把大樹和大樹葉寶寶送到貼有大字的框框裏,把小樹和小樹葉寶寶送到貼有小字的框框裏。

活動延伸:

我們教室裏和教室外也有許多大和小,請你去找一找,大的東西貼上一個大字,小的東西貼上一個小字,然後告訴你的好朋友或老師,你找到了什麼。

設計說明:

1、在《大大和小小》主題活動中,孩子通過各種方法來感知事物的大小。在這一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目測的方法來比較大與小。

2、、通過吹氣球的比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感知事物的大小變化,從而對大和小有初步的概念,初步感知漢字“大”和“小”。

3、創設樹葉寶寶找媽媽的情景,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兩棵樹的大小和兩片樹葉的大小,使幼兒對大小的概念進一步加深。

4、在“看誰做的對”遊戲中,幼兒通過和漢字大和小玩遊戲,進一步感知和鞏固學習漢字大小,從而激發幼兒認讀漢字的興趣。

5、通過找一找,貼一貼身邊的大小物品,希望能讓孩子從平凡的生活中探索到不平凡的樂趣,引導孩子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初步獲得數、量、形、空間的感性經驗和相應的數學概念。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2

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辨別大小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3、體驗給貓餵魚的樂趣

準備

1、大小皮球、大小沙包、大小茶杯等

2、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大小貓、大小魚、固體膠若干,大小雪花片裝於簍內

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爸爸媽媽來和我們小朋友一起上課,開不開心呀?”

“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

幼兒回答

“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隻貓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它們哪隻是大貓哪隻是小貓呢?

幼兒回答(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穿紅…...”)

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

二、認識大小

1、“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這兒還爲兩隻貓客人準備許多好玩的玩具呢!”

2、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大小皮球

“這是什麼?這兩隻球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引導幼兒完整說

你覺得哪隻貓應該玩大球,那隻貓應該玩小球呢?”

個別幼兒上臺爲貓客人送球,一邊送一邊還要說“大球給…..”

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配班老師放雪花片)

3、“快來看看,老師還爲兩隻貓客人準備了什麼玩具?(師掀開布)你覺得大貓應該玩哪一個雪花片呢?快拿出來給老師舉給老師看看,小貓玩哪一個呢?”

4、 小結:大貓穿了紅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大雪花片,小貓穿了綠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小雪花片。

提升:

小朋友在我們教室裏還有哪些東西是大的那些東西是小的?趕快動動你聰明的小腦袋想想吧!(師作適當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腳、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的東西)

三、給貓餵魚

1、師扮哭“是誰在哭呀?爲什麼哭呢?哦,原來是我們動物客人肚子餓哭了,小朋友你知道貓最喜歡吃什麼嗎?”

幼兒回答

師出示一大一小兩條魚

“這兩條魚一樣嗎?哪裏不一樣?,你覺得大貓應該吃那條魚,小貓應該吃那條魚?”

“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

下面,我們就給貓客人餵魚吧!一邊餵魚一邊說“我給大貓喂什麼魚,給小貓喂什麼魚”?

2、分發材料

請幫助您的孩子在魚的背面塗上固體膠,完成後在右上方寫上孩子的姓名。

3、貓客人吃飽了可開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於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乾、水果、青菜、木耳乾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遊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後,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裏。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遊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裏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遊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遊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裏,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麼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啓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香在紙上。

(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遊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游泳圈、氣球、蹦蹦牀、摺疊牀、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麼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藉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辨別大小。

2、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用“大”和“小”說話。

3、能積極參與到遊戲中來,體會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小熊玩具各一隻。

2、大魚、小魚若干條。

3、課前收集一大一小的東西,在教室開設區角進行陳列。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小手動一動》。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有這麼多老師和我們小朋友一起上課,開不開心呀?讓我們拍拍小手來歡迎她們吧!”引導幼兒向老師們問好。

2、“張老師今天還請了兩隻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大熊、小熊玩具)幼兒回答。

3、“這兩隻熊有什麼不一樣?”“它們哪隻是大熊,哪隻是小熊呢?”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地說句子:“這是一隻……”)

二、認識大小

“小朋友們,客人來了,我們應該給客人端茶,誰願意來幫幫老師呢?”(師出示一大一小的兩個茶杯,請小朋友辨別大小,並引導幼兒將大茶杯端給大熊,小茶杯端給小熊。)

2、“老師還爲這兩位小客人準備了好玩的玩具呢!”(師出示一大一小的兩個皮球,請小朋友辨別大小,引導幼兒說“這是一個大皮球,這是一個小皮球。”)

教師請個別幼兒爲熊送球,一邊送一邊說“小皮球給小熊,大皮球給大熊。”

3、師小結:大熊穿了條花裙子,她喜歡玩大皮球,我們請她用大茶杯喝水。小熊穿了條白裙子,她喜歡玩小皮球,我們請她用小茶杯喝水。

活動提升: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一大一小的東西,小朋友快睜大眼睛找一找,我們教室裏還有哪些東西是大的?哪些東西是小的?(師作適當的提示,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三、遊戲檢測:給小熊餵魚

1、師播放“哭的聲音”。“是誰在哭呀?爲什麼哭呢?哦,原來是我們的小客人肚子餓了。彆着急,我們早就給客人準備好吃的東西了!”

2、師出示大魚、小魚若干條,提示幼兒比較魚的大小,引導幼兒上前給熊餵魚。一邊喂一邊說:“小魚給小熊吃,大魚給大熊吃。”

3、“客人吃飽了可開心了,我們一起出去活動活動吧!”師將幼兒帶出活動室。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5

活動目標

學會目測有明顯差異的物體,懂的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通過遊戲是幼兒體會到物體由大到小既有小到大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項思維。

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有大小及母爲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個,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於幼兒人數,食物若干。

3、可變大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乾、青菜、水果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遊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開釣魚,要求幼兒釣池塘中最大的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後,分別放在大魚筐裏。

2、請幼兒自由釣魚,仍舊調池塘中最大的和最小魚。

遊戲二、超級比一比

大家一起來找教室裏的大和小。

遊戲三、吹氣球

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或變小的方法。

遊戲四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桌前,觀察怎樣使物變大變小。

2、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6

活動目標:

1、能按大小標記分類。

2、在遊戲中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卡:大小蘿蔔若干、大小花片若干、大小積木若干

2、大小標記三對,背景房子四座、沙盒若干、籃筐兩個

3、音樂磁帶、小兔掛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兔媽媽:"孩子們,秋天到了我們去公園玩吧!"(隨音樂做律動進教室)"來媽媽給你們拍照"

二、認識大小標記

1、兔媽媽:"剛纔我給你們拍了照,現在也請你們給媽媽拍張照吧!"(幼兒做拍照動作)"快看,媽媽的照片印好了。來請你們也學媽媽的樣子,兩手伸開,兩腳分開"(教師出示大標記)"好,請你們再給媽媽拍一張。"(做小標記動作)"好了,照片又印好了,這上面的動作,兩腳併攏,兩腳靠攏。"

2、幼兒根據照片的動作,來區別標記的不同兔媽媽:"你們看看,兩張照片有什麼不一樣?(啓發幼兒說出感受)"當你們兩隻手伸出來,兩隻腳分開,有什麼感覺""對了感覺大大的,這表示大的意思,這叫大標記。""當你們兩隻手靠着身體,兩腳併攏,就覺得怎樣?""對了,感覺小小的,這表示小的意思,這叫小標記。"

三、按標記進行分類

1、幼兒操作。

兔媽媽:"你們認識大小標記了嗎?媽媽這裏有兩隻籃筐,請你們來認一認上面的標記。""這兩隻籃筐是裝積木的,可是媽媽不小心把積木都打翻了,你們願意幫媽媽把積木放回籃筐嗎?"(啓發幼兒說出大積木放入有大標記的筐,小積木放入有小標記的筐。)集體檢查,糾正。

2、遊戲:蘿蔔回家兔媽媽:"你們真聰明,把積木都送回了自己的家。可是,還有人也想回自己的家,就是那邊的蘿蔔寶寶。你們看看這些蘿蔔寶寶有什麼不同?

"這裏有四座房子,房子上貼有什麼標記?這就是蘿蔔的家。"(啓發幼兒說出有大標記的房子是大蘿蔔的家,有小標記的房子是小蘿蔔的家。)"現在我們一起去把蘿蔔送回家吧,一定要看清標記,不要送錯了。"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檢查,集體糾錯。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爲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7

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參考幼兒園小班的一節數學活動,由於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本次活動以大大小小兩隻熊來做客貫穿始終,活動遊戲性強。活動注重幼兒操作性,在活動中讓幼兒從認識、穿衣、送玩具等環節中,輕鬆自然的掌握活動內容。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是能讓幼兒認識分辨大小,小班小朋友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物體的知識有點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讓幼兒感興趣。設計此活動,能讓幼兒大膽參與。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認識區分物體的大小。

2.能主動參與,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認識大小標記。

活動準備:

大小熊的圖片各一張,大小衣服、褲子、鞋子圖片各一份,大小玩具若干,筐子兩個,大小標記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大小熊

教師出示大小熊的圖片

老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可愛的熊寶寶,小朋友們跟它們打個招呼好麼?(熊寶寶你好!)

二、遊戲:打扮大小熊(認識大小,並初步學習同類物品中區分物體的大小)

1.大小熊寶寶自我介紹(介紹時老師的聲音有大小的變化)

①老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兩隻熊寶寶的名字呢?讓我們來聽聽吧。

②分別出示大小熊寶寶的圖片

老師: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大大,因爲我的頭大大的,身體也大大的。

老師: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小,因爲我的頭小小的,身體也小小的。

老師:現在小朋友認識這兩隻熊寶寶了麼?它們叫什麼?(分別出示圖片,讓幼兒回答它們叫什麼)

2.幫助大大小小打扮

①穿衣服,瞭解比較大小的方法

老師:老師今天給大大小小準備了兩件衣服,小朋友告訴老師,什麼顏色的衣服大,什麼顏色的衣服小?

老師:現在我們來給熊寶寶穿上衣服,大大要穿哪個顏色的衣服?小小要穿哪個顏色的衣服?(分別將圖片貼到熊寶寶的身上)

②穿褲子和鞋子,讓幼兒感知“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的。

用同樣的方式讓幼兒區分褲子和鞋子的大小,然後將正確的選擇貼到大大小小身上。

三、遊戲:送禮物給大大小小

1.認識大小標記

老師:小朋友們看,大大家有一個門牌,它的身體是這樣的,它的名字叫大標記(老師出示圖片,並做大標記的動作給幼兒展示,讓幼兒學習,加深印象)。小小家有一個門牌,它的身體是這樣的,它的名字叫小標記。

2.給幼兒隨機發玩具,做遊戲

①老師:老師今天準備了一些玩具要請小朋友送給大大小小,小朋友看看哪個玩具送給大大,哪個玩具送給小小(老師分別找出一個大玩具一個小玩具讓幼兒選擇,之後將大玩具放進貼有大標記的筐子裏,小玩具放進貼有小標記的筐子裏)

②教師示範完後,給幼兒隨機發玩具,請小朋友將自己手裏的玩具分別送給大大小小

③遊戲完成後,與幼兒一起檢查是否送正確了

四、活動結束,進行總結

教師:今天小朋友們認識了大大小小,還跟大大小小做了遊戲,小朋友們開心麼?那我們今天就玩到這裏,請小小朋友跟大大小小說再見吧。

活動反思:

在此活動中,每個環節的思路清晰,銜接順暢,幼兒在遊戲中學會了區分大小,課堂氣氛活躍,幼兒積極參與。在遊戲環節中,選擇的大小玩具應是相同類型的,便於讓幼兒進行區分,同時在給大大小小穿衣服的環節中,應讓幼兒先對衣物等進行區分,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時不一樣的,再說哪個給大大哪個給小小,讓幼兒的思維以漸進式的進行。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8

設計意圖

讓幼兒形成大小相對的數學概念。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初步認識並區分物體的大小。

2、能正確表述物體的大小。

3、能主動參與,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重點難點

能正確區分並語言表述物體的大小

活動準備

佩奇一家圖片、汽車大小圖片各一份,水果圖片大小各一份,皮球圖片大小各一份,餐具圖片大小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情境故事導入

師:今天呀!佩奇給徐老師打電話,說想請小二班的小朋友去它的家裏做客,你們想去嗎?(想去)

師:佩奇說了,去它的家裏呀,要坐小汽車,徐老師現在把小朋友們的小椅子變成了小汽車,現在請小朋友坐在“小汽車”上不要動,不要亂跑,扶好小椅子,徐老師準備開車了,我們出發吧!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認識大小

師:好了,我們到了!咦,佩奇一家去哪裏了呢?我們一起找一找吧!

(依次找到佩奇、喬治、豬媽媽)怎麼沒有看見豬爸爸呢?

師:哦,原來呀!豬爸爸知道小朋友們要來做客,去買水果了,所以回來晚了。

師:豬爸爸回來了,我們來看看豬爸爸都買了什麼水果回來,好不好?(幼:好)豬爸爸買了許多大大的水果,有大大的蘋果,大大的菠蘿,大大的梨和大大的西瓜……豬爸爸還買了許多小小的水果,有小小的蘋果,小小的菠蘿,小小的梨和小小的西瓜……哇,這麼多的水果,徐老師可想吃了,你們想不想吃呢?(幼:想)

師:豬媽媽呀,知道小朋友們饞了,已經把水果都洗好了。豬媽媽想請小朋友當小小快遞員,把大家想要的水果送到手裏。豬爸爸手拿一個大蘋果和一個小菠蘿說:“佩奇想吃一個大的水果,請小朋友選出來送給佩奇。”豬媽媽手拿一個大梨和一個小西瓜說:“喬治想吃一個小一點的水果,請小朋友選出來送給喬治。”(以此類推,選出豬爸爸和豬媽媽想吃的水果)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助小豬一家把它們想吃的水果送到了手裏。徐老師也想吃一大大的'水果,那個小朋友願意幫徐老師選一個大大的水果?(幼:……)謝謝小朋友,現在要請小朋友們也嚐嚐豬爸爸的水果!(請個別幼兒選大一點或小一點的水果給__×小朋友嘗一嘗,反覆幾次。)

(二)幼兒操作:買水果

師:豬爸爸的水果好吃嗎?(幼:好吃)豬媽媽想再做一些水果沙拉給小朋友們吃,可是豬爸爸買回來的水果吃完了,豬爸爸想請小朋友幫他一個忙,去水果店再買一些水果回來,你們願意幫助豬爸爸嗎?(願意)

師:豬爸爸想一個大一點的水果,請__×小朋友去水果店買一個大一點的水果回來!豬爸爸想買一個小一點的水果,請__×小朋友去水果店買一個小一點的水果回來。(反覆操作幾次)

(三)鞏固認識大小:和佩奇一起做遊戲

師:豬爸爸說,豬媽媽的沙拉一會兒就做好,小朋友不要着急,陪佩奇和喬治玩會兒遊戲等着豬媽媽吧!

師:我們來看看佩奇和喬治都有什麼好玩的玩具吧!(出示圖片汽車、皮球)咦,喬治爲什麼在哭呢?哦,原來啊,喬治和佩奇的玩具是一樣的(大小不一),他們玩具被弄亂了,他不知道哪一個是它的玩具,所以哭了。你們願意幫助喬治找到它的玩具嗎?(個別幼兒操作:佩奇的玩具大,喬治的玩具小)

(四)分餐具

師:你們真棒,幫喬治找到了玩具,它可開心了。豬媽媽的沙拉做好了,可是已經到吃午飯的時間了,豬媽媽說,吃完午飯再吃沙拉吧!豬媽媽想請小朋友給大家拿一下碗和勺子,可以嗎?(豬爸爸要大一點的碗,豬媽媽要小一點的勺子……)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呀,小朋友們去了佩奇的家做客,吃了豬爸爸甜甜的水果,小豬一家開始吃午飯了,小朋友們也要吃午飯了,所以我們要回家了。我們和小豬一家說再見吧!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9

一、活動準備

動物卡片一套(請大、中、小、小小)幼兒,幼兒操作材料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體的大小進行排列,並學說從小到大,從大到小。

2、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能初步學習按物體大小進行排列。

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請來了小客人,你們西哪個知道他們是誰嗎?(請出幼兒)

2、現在老師就把他們請出來,是誰啊?是大班、中班的哥哥姐姐,後面兩個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們來了,我們先請他們坐一下,那你們看看這裏誰最大了?誰最小了?老師這裏有很多的橘子,請幾個小朋友來分一分,看看哪個小朋友分的最好了。

3、他們到我們班做完客人,還要到小青蛙家去做客人呢?那

他們要走了,我們跟他們再見。

4、剛纔有動物寶寶們打來電話想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把他們請出來,是一羣牛寶寶們,你們看到他們發現了什麼啊?他們是排着隊伍來的,是從最小的到最大的是嗎?先在他們口渴了老師這兒有牛奶你們說怎麼分好?

(二)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牛寶寶走了,又來了一羣小動物,但現在不告訴你們是誰?請你們輕輕地把小椅子搬回去看看到底是誰?這個小動物說我們很能幹給他們排排隊分一分好吃的東西好不好?

1、鼓勵幼兒大膽地操作並對操作好的幼兒進行表揚。

2、幫助一些理解能力差或不會操作的幼兒。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5個以內物體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

2、簡單瞭解5個以內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係。

活動重點:

學會比較5個以內物體的大小,會簡。排序。

活動難點:

瞭解5個以內物體的大小順序及排列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師材料:教具“猴子摘果”

2、幼兒材料:操作卡“猴子摘果子”:《操作紙》第2冊第13-14頁。呼啦圈

活動過程:

1、兒歌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大小歌》(兒歌附後)。

2、教師指導操作。

創設情境:水果豐收了,猴子一家去摘果子啦!

①認識大小。

教師出示“猴子摘果子”中最大和最小的2只猴子。

教師:“猜一猜誰是大猴、誰是小猴,爲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大猴大些,小猴小些。

②比大小。

教師出示“猴子摘果子”中的5個桃子。

教師:“猴子摘了5個桃子,想請我們比一比這5個桃子的大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桃子。”分別擺放在最前面和最後面,接着用相同的辦法比較剩下的3個桃子,找出比較大的和比較小的,按順序依次擺放在中間。小結:桃子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瞭解排列關係)

3、遊戲:跳圈

請幼兒將呼啦圈進行有序排列,教師說口令,幼兒跳到對應的呼啦圈裏。

4、操作遊戲。

教師發放操作材料西瓜卡片,請幼兒比較西瓜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進行有序排列。

5、交流小結,收拾 整理材料。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大的物體,會比較大小。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數學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狀的圖片,形狀標記、大小標記各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出示數學卡比較

教師:森林中大象和螞蟻是好朋友,大象和螞蟻雖然身材不一樣,但是他們互相幫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螞蟻坐在大象的背上開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螞蟻的身體和大象的身體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小螞蟻的身體小,大象的身體大)

(2)誰來說一說這是什麼水果?(蘋果,草莓)

哪一個水果大呢?我們用圓圈把它畫出來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來玩了,小蜜蜂和小貓的身體誰更小呢?

我們用小圓點把他畫出來吧。

2、出示數學卡比較

媽媽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個更大一些呢?

(1)請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兒相互說一說)

(2)請幼兒聯想生活中,爸爸、媽媽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請小朋友看這三張圖片,你認識他們嗎?

(小雞,蝴蝶,大象。)

教師:最大的動物,我們用圓圈畫出來,最小的動物,我們用圓點畫出來。

(幼兒說,教師畫)

3、按標記將相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形片分類。

出示這些圖形片:

(1)這是什麼圖形片?該回哪個家?

(幼兒講,老師操作大圖形片,我送你到大標記的家;

小圖形片我送你到小標記的家。)

(2)請幼兒把餘下的圖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操作過程)

4、遊戲活動:《大豐收》

幼兒園教案:認識大和小 篇12

活動目標

1、按大小特徵排序並進行相應的匹配。

2、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各1個,圖片,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你們瞧!他們是誰啊?出示圖片(小熊大熊)兩隻熊哪裏不一樣?你們能猜出誰是大熊誰是小熊啊!爲什麼?(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師:你們都認識了這兩位客人了,你們怎麼跟他們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實物直觀比大小師:大熊和小熊想來做運動帶來了一個球(出示大皮球)。你們說這個球應該給誰呢?

你們覺得這個球是大球還是小球啊?爲什麼?

我再拿來一個球,現在請你來比一比,哪個球大,哪個球小?你們是用什麼辦法比出來的呀?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較出大小,一個東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個好朋友跟它一起比,兩件東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誰大誰小。(目測法)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隻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麼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師:兩隻熊非常開心又來了一隻熊,她來了,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個熊最大,哪個熊最小?請幼兒從大到小排序。三隻熊現在要去動物園找朋友做遊戲。看是什麼動物?你能給三隻熊找到相應的好朋友嗎?爲什麼?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裏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現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七、延伸活動

師:玩累了,我有兩塊正方形的餅乾,你們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時候,有其他的好辦法知道誰大誰小嗎?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兩塊餅乾重疊在一起,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現在請小朋友到後面每人拿一塊餅乾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遊戲:三隻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能按我的教學目標完成我的教學任務。我通過大量的實物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在第一環節出示盆子讓幼兒比較大、小一樣大時,大多數的孩子能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大盆、小盆、一樣大的盆。在集體操作練習這個環節是突破教學教學重難點的環節,我爲孩子們準備了一個綠色的大圓形、一個黃色的小圓形、兩個藍色的一樣大的圓形。在操作過程中我清楚地觀察到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能力強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積極參與,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確,這可能我給他們準備的圓形太多,以至導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樣拿。在第三環節遊戲中我進行了一些調整,孩子的興致最高,通過活動延伸這一環節鞏固了孩子對大小的認識,但在摸到物體後孩子對物體的描述還欠佳。在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還得多加強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