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集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集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集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我縣的旅遊資源豐富,該如何選取旅遊點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呢?從多方面考慮:我決定選取長湖風景區。長湖美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和獨特的自然資源都很吸引幼兒。若能將這些信息契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予以教學,一定對激發幼兒的情感和挑戰幼兒的認知有較大的價值。"跟我一起遊長湖"就這樣誕生了。

進入大班以後,幼兒在交往、協作能力上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本次活動設計我就採用了自由結伴、分組協作的方法,以挑戰與推動幼兒間的友好交往與交流。"旅遊"話題相對於其他教學內容有其獨特之處,素材豐實、信息量大、且容易情景再現。在活動中我設計了"情境模擬"的方法,帶領幼兒經歷了一次完整的模擬旅遊,給予幼兒強烈的視覺感受與快樂的情緒體驗,努力體現活動的目標與內容。

活動內容:跟我一起遊長湖

活動目標:

1、知道長湖是我們石林縣的一個風景區,瞭解長湖的娛樂項目。

2、幼兒在與同伴的模擬活動中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愛家鄉、愛長湖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長湖是我們石林縣的一個風景區,瞭解長湖的娛樂項目。

難點:幼兒在與同伴的模擬活動中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模擬旅遊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知道我們石林縣有幾個風景區嗎?

2、請小朋友猜猜老師圖片上的風景是哪個風景區的?

二、觀看課件--瞭解長湖旅遊設施

1、幼兒討論你最想玩什麼?爲什麼?(比如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2、教師適時推薦幾個旅遊娛樂項目

教師小結:看來每個項目都有不同,都有好玩的、好看的,它們不相上下。今天老師帶寶寶去長湖捉小魚、捉泥鰍、玩泥巴、住帳篷好嗎?

三、模擬遊戲--體驗"旅遊"的快樂

1、幼兒自由分組遊玩,集中感受旅遊景點好玩、好吃、的特點。

2、玩的時候要注意弄髒自己的衣服褲子和桌子、地板,做的到嗎?

四、教師小結

剛剛老師帶寶寶去長湖遊玩,誰能告訴老師你的感受是什麼?喜歡我們的長湖嗎?以後家裏來親戚朋友,我們也可以帶來長湖遊玩,讓更多的人認識長湖,喜歡長湖,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大班社會:幫助別人

一、活動目標:

1、在情境化學習中體會幫助別人快樂的情緒及行爲認知。

2、產生幫助別人的向善慾望,增強社會適應性。

二、活動準備

老奶奶圍裙、圍巾各一,PPT一個、視頻兩段,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

三、活動過程

1.觀看幫助別人的情境表演

開場:今天有一位老奶奶送完寶寶上幼兒園回家路上

看到什麼了?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來,心情怎麼樣?如果是你看見了你會幫助老奶奶嗎?

2.談話回憶幫助別人經驗

你幫助過別人嗎?

小結:我們長大了幫助的人真不少,幫助別人真的能快樂自己。

3.觀看PPT學習正確的助人方法

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怎樣幫助他們?

展示PPT,討論 ,表演

小結:我們小朋友都非常聰明遇到危險的事情不能直接幫助別人 ,我們可以找大人來幫助他們。

4.觀看雷鋒事蹟視頻

你能天天幫助別人嗎?天天做好事嗎?

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有一位解放軍叔叔叫雷鋒,就是所有人做好事的.榜樣。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做好事的。

看視頻。雷鋒叔叔怎麼樣做好事的?

只要我們天天幫助別人,天天做好事,世界將會怎麼樣?

5.欣賞成人幫助視頻

看看大人怎麼樣互相幫助的?

看視頻。看到什麼?你是怎麼樣想的?

小結:只要人人都幫助別人,人人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世界將變成美好地人間。

6.欣賞《學習雷鋒好榜樣》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麼樣幫助別人,讓我們來找一找在我們周圍有誰需要我們的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理解古詩中有關詞的含義,如:出塞、擒賊。

通過學習古詩,初步理解古詩的內容,培養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準備

相關的音樂;板書

活動流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四幅特別美的畫,請小朋友們仔細的觀察,並試着講講上面都畫有什麼?

請幼兒說說畫上都有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不斷引導啓發。提問:圖上有什麼?箭長嗎?人怎麼樣?戰馬怎麼樣?用一句話把內容講出來。

教師在幼兒充分講述的基礎上加以小結並引出古詩的`含義。(拉弓就應當拉強硬的弓,用箭就應當選用長箭。要射敵人,先得射中敵人騎的戰馬:馬射中了敵人也就摔下去了;要捉敵人,先要捉敵人的頭兒:頭頭被捉住,敵人就會潰退、投降。)

二、欣賞古詩

古人把這四幅畫按意思寫出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一直流傳至今,下面就請小朋友聽這首詩。

三、放錄音

提問:首古詩共有幾句?

古詩的每句話寫了些什麼?

四、幼兒和教師一起朗誦

五、跟隨伴奏唱古詩

活動延伸

聽一些歷史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幼兒主動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並根據發現的規律進行排序,數學教案-站隊遊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去郊遊。內容:1、獅子大王組織小動物去郊遊,小動物們按照大王的要求(矮高矮高矮高,走的、蹦的、走的、蹦的.,)已經排好兩隊,小兔子、小松鼠、狗、貓、刺蝟、小豬、大象、熊遲到了,它們該怎麼樣站隊呢?2、隊伍走着走着,中間的幾隻小動物因爲去追路邊的蝴蝶掉隊了,它們很着急,請大家幫忙找找它們應該站在哪?怎麼排?

活動過程:

一、幫助小動物排隊

1、 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1,尋找規律接下去向後排。

2、 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2,找出哪個地方缺了,缺了什麼。

二、站隊遊戲

1、幼兒站成四豎排,進行遊戲。

遊戲方法:教師悄聲告訴每組前幾名幼兒做出兩組規律,請後面的幼兒接着把規律做完。(如:坐下、起立、坐下、起立)

2、 教師請中間幾名幼兒停止動作,集體尋找中間缺了那些動作?

(幼兒熟悉方法後,可請幼兒代替老師接下去遊戲。)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看規律符號進行站隊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瞭解火箭的基本構造,並嘗試用多種材料自制火箭。

2、發展幼兒的動手及想象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航空知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孩子對火箭的興趣及初步的瞭解。

2、範例,幼兒收集的各種瓶子,色紙、鉛畫紙、蠟筆、即時貼、剪刀、膠水、雙面膠等。

活動重點:

能積極嘗試自制火箭。

活動難點

火箭頭的`製作和各部分的粘貼。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1、出示“神六”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2、航天科學家真了不起,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小航天科學家,自己動手來做一個火箭。

二、觀察討論

1、說說火箭的主要結構。

2、重點介紹火箭頭的製作方法。

三、探索操作

1、幼兒按意願選擇材料製作。

2、指導幼兒進行粘貼組合,製作火箭頭。

3、對有創意的幼兒及時表揚,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展現交流

1、幼兒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參觀並請個別幼兒介紹。

1、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航空知識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並跟讀《小小的希望》,初步理解《小小的希望》是對鳥類生存環境的關注。

2、感受作品對小鳥的關愛之情,表達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良好願望。

3、認讀字詞:“希望”、“這”、“那”、“往”、“張”等。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

活動準備:

大範例、字卡、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

你們聽說過希望這個詞嗎?(出示字卡“希望”並解釋希望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在這幅圖中也有字精靈豎豎的希望,你們能發現豎豎的希望是什麼嗎?

二、出示大範例,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這是什麼地方?有誰?豎豎在對着誰說話?

2、你覺得他們會說些什麼?

3、後來,豎豎帶着小鳥來到什麼地方?他的表情有什麼變化?

4、兩幅圖有什麼區別?

三、欣賞課文,理解散文內容。

1、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作品。

2、提問:誰知道小小的希望是什麼?

3、豎豎希望告訴小鳥什麼(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出示字卡“這”、那、往、張)

4、豎豎希望和小鳥飛到什麼地方去,去做什麼?

四、帶領幼兒朗讀散文。

五、遊戲:叫醒字寶寶。

六、複習兒歌《,讀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準確地觀察圖片,瞭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躲過狗熊追捕的。

2、學習有關的字詞:曬、追、滾、抱等動詞,靈機一動、迫不及待等好詞。

3、通過講述活動,培養幼兒的幽默感和創造性。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相關的字詞卡。

【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瞭解圖中發生的事,幫助幼兒進入圖中的情景。討論題可以這樣設計:圖中有誰?它們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結果怎樣呢?

2、在幼兒初步瞭解圖中的主要內容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仔細地去觀察,理解圖片中主要角色與次要角色的神態、動作。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圖中有誰?烏龜看見狗熊來追它們,臉上露出什麼樣的表情?狗熊看見了烏龜是怎麼想的?臉上有什麼樣的表情?烏龜想了什麼辦法來對付狗熊?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將幼兒分成若干組進行結伴講述,在幼兒講述時,教師傾聽幼兒的講述,幫助幼兒既能整體把握圖片中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來進行講述,又能較細緻地通過描述“烏龜”和“狗熊”的表情、動態、或對話進行生動的講述,教師在巡視知道時注意幫助幼兒糾正“只注意描述人物,而忽略整個情節的描述”的錯誤。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進行完整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1、教師完整地講述圖片的內容,引導幼兒找出老師講的與剛纔小朋友講的哪裏不一樣,從而幫助幼兒歸納出這樣講述思路:烏龜在什麼地方遊玩?它們遇見了誰?心理怎麼想的?狗熊到樹林裏來幹什麼?它看見烏龜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烏龜怎樣逃脫了狗熊的追捕?它們最後都怎樣了?

2、給故事取個名字:會想辦法的烏龜。

3、幼兒將故事完整地講述。

四、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鼓勵幼兒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碰到困難的話,也要像故事中的小烏龜一樣要動腦筋想辦法,自己來解決問題。

【活動反思】

具備獨立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是一個人形成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古人曾經說過:“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在小學教育中,學生是否敢問、敢想,對其獨立思維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想飛的烏龜》一課時,我主要圍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

1、教師示範,提示思路和方法,讓每個學生善於提出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提問,吸引學生積極思考,熱烈討論,並誘發學生產生一種想要自己提問供大家討論的慾望。在教學《想飛的烏龜》這一課時,出示課題後,我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後,你想知道些什麼?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討論熱烈:

--------“烏龜爲什麼想飛?”

--------“烏龜怎麼會飛呢?”

--------“烏龜飛起來了嗎?”

這一個個有趣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們主動探究的熱情。

2、教師應善於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評價,合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的.樂趣。在組織學生討論“烏龜爲什麼想飛?”這一問題時,突然有一個平時調皮好動的男同學站起來說:因爲烏龜和小鳥是好朋友,他不願意和小鳥分開,如果他飛起來就可以和小鳥永遠在一起了。多麼精彩的回答呀,當時的我被孩子那獨特的心理體驗所感動,於是,我抓住時機,在班上好好地表揚他:你真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老師佩服你。教室裏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學生也特別積極,想出了一個個精彩的答案:

-------因爲烏龜想到天上去看一看。

-------因爲烏龜想去看看小鳥去的那個地方,到底有多美?

-------因爲烏龜想:飛起來一定很舒服!

-------因爲烏龜想到天上看看宇宙飛船到底是什麼樣的。

聽着孩子們的發言,你怎能不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呢?

3、教師要抓住時機,啓發學生想象,讓學生敢說、會說。

在學生們對烏龜有了一定的瞭解後,我啓發學生思考,烏龜還想再一次飛起來,你能幫幫它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的辦法個個新穎獨特,無不展現着智慧的光芒。

-------請神仙姐姐幫忙,幫小烏龜裝上翅膀,讓它自由飛翔。

-------找白雲妹妹幫忙,帶上烏龜,飛上天空。

-------利用彈簧的彈力,把烏龜帶上天空。

-------讓烏龜坐上熱汽球,飛上天空。

-------請彩虹阿姨幫忙,讓烏龜爬上天空。

-------讓烏龜坐在小鳥的背上,飛上天空。

-------讓烏龜坐着宇宙飛船去遨遊太空。

孩子們的想象多麼精彩、美妙啊!教師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充分尊重,能促使他們展開熱情奔放、毫無拘束、無限快樂的想象,從而使他們活躍了想象思維,拓展了想象空間,同時又在自由想象中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愉悅。

小百科:烏龜(Chincmys reevesii )隸屬於龜科、烏龜屬的一種。有時特指 烏龜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兩個人用棍子運球。

2、通過教師的語言提示和同伴的示範作用,逐步掌握運西瓜技能。

3、控制自己的耐心,堅持把西瓜運到終點。

重點:

學習兩個人用棍子運球

難點:

掌握運的`技能,控制力量

活動準備:

棍子人手一根、球(幼兒人數的一半)、障礙物(椅子或者蹺蹺板代替)3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隊列練習:四路縱隊——兩路縱隊——開花走——大圓。

遊戲:大皮球,邊唱歌邊做動作。

2、基本部分:

⑴教師引出遊戲"豬八戒運西瓜"

師:你們知道豬八戒最喜歡吃什麼嗎?豬八戒像多運一些西瓜,在家裏吃起來方便。如果請你們兩兩合作用棍子來運,該怎麼完成?

⑵幼兒自由找空地方嘗試運球

要求:兩個人一組,商量好誰拿皮球,看哪組小朋友能堅持長時間不掉下來。

⑶請兩組幼兒示範

講解:兩個人手裏的棍子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太近,球會滑下來,距離太遠,球會漏下來,兩人走路速度要一樣。

⑷全體幼兒排隊進行擡西瓜接力

反饋:如果球掉下來,再用兩根棍子從地上把球夾起,繼續前進。

⑸幼兒再次進行比賽

要求:到了終點後要繞過小椅子過來。

3、結束部分:幼兒收拾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