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合理續編故事,並連貫講述

2.啓發幼兒思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幼兒廢物利用的習慣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難點:續編故事並連貫講述

活動準備

自畫故事《皮鞋車》掛圖3幅、舊皮鞋一隻、頭飾(故事中出現的各種小動物)、各種廢舊材料,如:各種飲料瓶、舊掛曆紙等、彩筆、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出示舊皮鞋,小朋友說說這是什麼?幼兒觀察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皮鞋車》的故事

二、觀察掛圖,引導幼兒說話。

1.仔細觀察第一幅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說話:哪裏躺着一隻舊皮鞋是哪些動物經過看見了?他們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2.仔細觀察第二幅圖,看又是誰經過看見皮鞋了?小朋友猜猜小老鼠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的呢?

3.仔細觀察第三幅圖,看小老鼠真聰明,把舊皮鞋變成了一輛漂亮的皮鞋車,小動物們看見了都怎麼說呀?

4.假如是你遇見了,你會把皮鞋變成什麼呢?幼兒自由想象舉手回答。

5.小結,小朋友真聰明,能想出把皮鞋變成那麼多漂亮的東西。下面我們來聽一聽故事《皮鞋車》

三、續編故事

聽完故事了,小朋友想象一下,小老鼠開着這麼漂亮的皮鞋車會去幹什麼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發言,注意引導幼兒說連貫完整的句子。

四、表演故事

五、延伸活動:

變廢爲寶。

1.小結故事內容。

2.廢舊材料製作。

3.作品展評,進行廢舊利用教育。

教學反思

活動開展下來總的來說達到了目標。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幼兒比較感興趣,能很好地配合老師完成各活動環節。能打破舊的教學慣例進行教學,先讓幼兒觀察故事掛圖,大膽想象,鍛鍊說話,連貫理出故事情節再完整地聽講故事。活動效果良好,大部分孩子基本上熟悉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內容進行故事表演,並得到了廢舊利用的教育。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師引導幼兒說話耐心不足,不能從多方面考慮着手。另外,組織故事表演有些亂,有待加強。

小百科:皮鞋是指以天然皮革爲鞋面,以皮革或橡膠、塑料、PU發泡、PVC等爲鞋底,經縫鞝、膠粘或注塑等工藝加工成型的鞋類。皮鞋透氣、吸溼,具有良好的衛生性能,是各類鞋靴中品位最高的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主題區域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自主參與各區活動時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遊戲,善於探索運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來了解靖港古鎮的特色,從而感受靖港古鎮傳統文化的魅力。

3、遵守遊戲規則,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自我評價及評價他人,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專注、認真地進行遊戲,善於探索運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來了解靖港古鎮的特色,從而感受靖港古鎮傳統文化的魅力”。

難點:遵守遊戲規則,學會與人合作,學會自我評價及評價他人,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自己園所環境十分熟悉,並對各個功能區域作用瞭解;幼兒對各區的規則已經基本熟悉,有使用區域卡的經驗。

2、材料準備:PPT、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PPT導入,指導語:小朋友仔細看,靖港古鎮什麼樣兒?大家喜歡嗎?

古鎮美麗又好玩,蒲扇、花傘、烏篷船;

一半街一半水,小吃、展館、商鋪滿;

尖尖房頂白牆面,古香古色青石板;

垂釣、拍照、踩高蹺,戲臺、古街、小寺廟;

2、觀看教室內區域擺放,進一步瞭解每個區域的名稱與功能。

師:歡迎大家來靖港遊玩,靖港古鎮被劃分成5個區域,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每個區域裏都有什麼好玩的?一會兒把你們的發現告訴我!去吧!

師:如果你看完了,可以坐到小椅子上來了,都坐下來了嗎?

師:說說你的發現:每個區域裏有什麼好玩的?

師:今天,老師也有自己的發現:區域卡取放位置、區域材料製作示範圖。

3、介紹今天開設的區域,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每個區域的遊戲規則與要求。

師:今天有這麼多好玩的區域,你最想去哪個區域幹什麼呢?

總結:每個區域的規則都不一樣,先完成好手裏的工作歸還區域卡才能進入另一個區域玩耍,聽到音樂收整玩具回座位。

師:好了,大家心裏是不是都有自己想進的區域了?請大家進區吧!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願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教師巡迴觀察,瞭解每個區域的幼兒活動情況,並及時給予指導。

3、教師觀察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三)、分享快樂

指導語: “分享經驗:今天玩得開心嗎?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好嗎?”

1、幼兒說一說。今天在哪個區域玩?玩了什麼?怎麼玩的?玩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困難?你怎麼解決的?

2、“看看其他小朋友都有哪些收穫?可以分享一下嗎?” (播放照片)

幼兒評一評。你覺得今天哪個區域玩得最好?什麼地方做的最好?(爲什麼不好?你覺得可以怎麼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收拾整理較好的區域?合作精神較好的?”(建構區、科學角、運動區)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通過美工坊巧手小畫家,瞭解到靖港古鎮花傘、摺扇、小船的製作工藝非常精美;科學角泡泡堂爲我們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建構區的小小工程師爲古鎮的建築付出的辛苦;生活區垂釣人爲我們獻上的鮮美小吃;運動區小玩家們開動腦筋玩出了很多新玩法。靖港古鎮正是因爲有這麼一羣智慧的人古鎮的文化才得以傳承,我們的生活才更幸福、更美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孩子現有生活經驗之上進行新授,投放材料按照孩子發展水平的不同由易到難進行投放,瞭解靖港古鎮特色和文化,加深對古鎮的印象,通過遊戲設置的動靜交替讓孩子在自由空間內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自己的探索任務,在活動中有交流合作分享的真實快樂的感受。對於活動中孩子表現的突發狀況,教師以參與者、引導者身份適當介入,正面鼓勵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學習按羣計數。

2、練習物品捆紮的生活技能。

準備:

彩色小棒若干,橡皮筋若干,計時器一個,任務轉盤一個(如圖一)。

玩法

1、四名幼兒圍坐在桌子四周,一名幼兒轉動任務轉盤,依其指針指向明確此輪遊戲任務。

2、一名幼兒打開計時器開始計時,四名幼兒同時開始按任務轉盤上的任務要求捆紮彩色小棒。

3、計時時間一到,所有幼兒立即停止捆紮,並開始點數彩棒數量。如果任務轉盤指向的任務要求是“2根一捆”,幼兒就要兩個兩個數,也即按“2、4、6、8……”點數自己所捆紮的小棒;如果轉盤指向的任務要求是“5根一捆”,幼兒就要五個五個數,也即按“5、10、15、20……”點數自己所捆紮的小棒。最後以所捆紮的小棒數量最多者爲贏(如圖二)。

規則

1、需按任務轉盤的指向決定每輪遊戲的任務。

2、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時間一到就必須停下來。

3、點數小棒時必須以數羣爲單位,以達到按羣計數的學習目的.。

說明

1、每幅任務圖都由三部分信息組成。如在左側這張任務圖(如圖三)上,數字5代表每捆5根小棒,字母代表捆小棒的顏色要求,“A一5”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顏色要一致;在右側這張任務圖(如圖三)上,“ABCDE”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顏色需不同。兩張任務圖上的“5分鐘”表示的是捆紮日寸間。

2、教師可依據幼兒的實際水平來設計任務圖,以每捆5根小棒爲例,上述兩個任務要求都比較簡單,如果幼兒能順利完成這兩個任務,教師就可以設計難度更大一些的任務來挑戰幼兒,如“AABBC”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要由三種顏色組成,其中某兩種顏色的小棒各兩根,第三種顏色的小棒一根。

3、任務轉盤上的8張任務圖可以根據需要更換,也可以提供空白任務圖(如圖四)讓幼兒嘗試着自己商量、確定遊戲任務,以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遊戲興趣,並藉此幫助幼兒真正理解任務圖的意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鏡子的特徵以及會反射的道理。

2.觀察理解隨着兩面鏡子之間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數就越多。

趣味練習

準備活動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鏡子裏有幾個小朋友呢?)

活動內容

【導入】

1.觀看多媒體資料【鏡子分身術】,推測兩個鏡子對照可以看見很多個物體的原因。

- 照鏡子的時候你看到過好多個自己嗎?

- 在哪兒看到的?

- 同時用兩個鏡子照的話,爲什麼能看到那麼多個物體呢?

【展開】

2.觀看實驗視頻【鏡子分身術】,說說實驗目標,實驗順序和備品。

-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麼?

-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 利用鏡子的特徵,觀察在鏡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個物體。

- 看一看實驗順序 。

1)把兩面鏡子的背面用膠帶粘起來。

2)在鏡子中間放一個球。

3)觀察一下鏡子折射出的球的數量。

【活動1: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遠】

3. 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遠的話,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把兩面鏡子粘在一起,中間放一個綵球。

- 鏡子折射出來的球有幾個?

- 鏡子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的話,鏡子裏的球的數量有什麼變化?

【活動2:把兩面鏡子的距離拉近】

4.觀察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變近的話,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兩面鏡子之間距離拉近。

- 鏡子裏有幾個球呢?

5. 說說鏡子之間距離的變化,球的個數有什麼變化。

- 鏡子之間變遠和變近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

- 爲什麼球的數量會不同呢?

【結束】

6. 實驗結束後,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鏡子分身術(球越來越多)寫一寫實驗結果。

活動評價

- 對於鏡子特徵的理解以及觀察的積極度進行評價。()

教師活動相關信息

鏡子有反射的特徵。利用兩面鏡子看物體的時候,隨着兩面鏡子之間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數就越多,所以就會看到更多的物體。利用同樣的原理,用兩面鏡子製作一個潛望鏡,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於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爲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着強烈的興趣。於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爲幼兒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瞭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隻小螃蟹,兩隻大螃蟹。

2、二十隻小塑料箱,四隻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裏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爲什麼?

幼兒l:因爲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說: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着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說: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麼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隻腳。

幼兒4,不對,有四隻腳。

4、教師說:螃蟹到底有幾隻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範,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裏,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麼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後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後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爲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並沒有什麼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慾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鑑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衆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慾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爲小班設計,現設計爲大班活動,你認爲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語言活動"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講述一個謎語。

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活動背景: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孩子們紛紛跟着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活動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導入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開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2)請幾名介紹有特色的'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花燈。

2、猜謎活動。

(1)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A組持有花燈和獎品,並給B組幼兒念謎語,B組來猜燈謎,猜中了即得到獎品。教師講清玩法後,幼兒自願展開遊戲。(根據時間進行交換)

(2)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3)集體將難猜的燈謎找出來,大家一起猜,或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猜。

三、結束

將A組和B組得到的獎品比一比,看哪隊勝利了?鼓勵幼兒將自己猜到的謎語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猜一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種物體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用標記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並能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幼兒實驗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鐵絲、吸管、報紙(小組一份);幼兒記錄單,大記錄單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一隻乒乓球被管老師不小心掉到了杯子裏,你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嗎?有什麼辦法呢?(幼兒相互交流)

二、引導幼兒嘗試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問題: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進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來,在杯子不動的情況下,用什麼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幼兒想辦法)

2、介紹材料和記錄單。

(1)老師這裏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細鐵絲、報紙、吸管,請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猜測,教師在記錄表上記錄)

(2)到底他們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呢?你可以每一種材料都去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用標記記錄在記錄單上。

(3)幼兒探索操作

(4)交流探索、記錄的結果。誰願意來說說你的`發現。

(5)總結性提問:從記錄單上我們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鐵絲能取出乒乓球,有的報紙卻不能取出乒乓球,這又是爲什麼呢?你是怎麼用鐵絲取出乒乓球的?解決鐵絲取出乒乓球:可以改變形狀。

3、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

(1)發散性提問: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讓細鐵絲、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自由講述辦法)到底你們說的行不行呢,只有試試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2)幼兒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教師巡迴指導,並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實驗的情況

(3)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結果。怎麼樣,都成功了嗎?你這次用了什麼把乒乓球取出來的?用了什麼方法?

(4)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麼方法把乒乓球取出來的?

(5)小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多去嘗試,細鐵絲、報紙也能把乒乓球取出來。

4、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是從杯子裏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裏掉進去的是鐵球呢?在不動杯子子的情況下能用什麼方法取出呢呢?我們以後遊戲的時候去試一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鞏固掌握生活中常出現的反義詞

2、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3、認真傾聽《顛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積極大膽嘗試創編。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兩支不同的鉛筆,水瓶,馬夾,“顛倒歌”,白紙,大頭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準備好的兩支筆,請幼兒觀察有什麼不同

1、引出反義詞:大~小,高~矮,新~舊

2、以遊戲的形式初步練習使用反義詞語和相對的話(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小朋友不僅要說出反義詞,還要配上相應的動作。)

二、感受體驗

1、通過教師的.情景表演:喝水,穿衣服,拿筆,引導幼兒觀察事情發展的對錯

2、理解“顛倒”的含義

3、引出“顛倒歌”——吳老師撿到了一張紙,上面寫着一首兒歌叫“顛倒歌”,我來說說,你們仔細聽聽啊。

稀奇稀奇真稀奇,小魚飛在藍天裏,小鳥游泳在水裏,

老鼠開始捉小貓,螞蟻扛起大樹跑,你說稀奇不稀奇。

4、請幼兒找錯,並說明理由,再一起朗讀兒歌,熟悉兒歌的內容,幫助幼兒加深理解。

三、創編“顛倒歌”

1、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根據小動物的特徵,用相反詞語創編出兒歌。

(注意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不變)

2、將幼兒分成小組的形式,請幼兒每人選一個小動物,根據特徵創編一句顛倒兒歌。

3、再把一組四個小朋友的每一句兒歌合在一起,創編出新的“顛倒歌”。

四、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顛倒歌好玩麼?今天你們自己創編出了顛倒歌開心麼?給自己一些掌聲吧!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生活中,用你們的眼睛細心觀察每一件事物的特徵,發現更多美好有趣的東西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磁鐵能吸鐵的特性。

2、激發幼兒對磁鐵吸鐵現象的探索興趣,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能初步瞭解磁鐵的基本特性,知道磁鐵在生活中的用途。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小籃子、一塊磁鐵;積木、積塑、螺絲帽、鑰匙、回形針、硬幣、紙張、布條、茶杯等物品。

2、帶有磁鐵的文具盒、書包等實物及一些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尋寶"導入活動。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尋寶,但是去尋寶時我們小朋友都要帶上一樣東西才能尋到,我們看看我們要帶什麼東西進去?(教師出示磁鐵)。磁鐵有什麼用呢?人幼兒自由說說。

2、現在小朋友們可以拿着磁鐵進去玩了?你們看看會發生什麼事?老師巡迴指導。師:小朋友看看爲什麼磁鐵吸不住這個東西啊?幼:因爲它是木頭的。師:朋友聰明,那你們看看磁鐵爲什麼又不能吸住這個東西呢?幼:因爲它是塑料的師:小朋友,你們玩好了嗎?現在時間到了,你們去找個位子坐下來,老師請小朋友說一說剛纔磁鐵都吸了什麼東西啊?幼:有釘子,有夾子,有瓶蓋,有別針。

師:哇!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啊!磁鐵吸了這麼多東西?那你們看看磁鐵吸得東西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啊?幼:他們都是鐵做的。教師小結:原來磁鐵可以吸住鐵的東西。

二、兒動手操作,發現磁鐵隔物吸鐵的特性

師:現在老師再請你們來玩一個遊戲,現在每個小朋友一個人拿一個紙板,把磁鐵上面的東西拿下來放在紙板裏,你們再玩玩看會發生什麼事?師:小朋友,你們說說看爲什麼這些東西在紙板上動起來啊?幼:因爲紙板下面有磁鐵。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告訴你們磁鐵還有一個祕密就是它還可以隔着物體吸鐵,但是這些物體不能太厚 。

三、創設情境,讓幼兒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用途

1、剛纔老師不小心把很多的別針掉進了這些沙子裏,你們能不能幫助老師想想辦法撿起來啊?但是用手撿太麻煩了,你們有沒有更好地辦法啊?師:剛纔我們剛剛學過了一個磁鐵的特點,你們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鐵來把老師的別針撿起來啊!誰來試試?啊!原來真的可以啊!

2、原來磁鐵在我們生活中給了我們這麼多的方便啊!那我們再來看看磁鐵還有什麼用處?教師出示鉛筆盒,揹包,磁性玩具 和圖片引導幼兒觀看了解。

四、活動結束

剛纔我們知道了磁鐵有這麼多的本領,回家後河爸爸媽媽再找一找磁鐵還有什麼本領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樂於參與,積極發現。簡單而有平常的活動準備,又爲幼兒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機會。簡單容易的記錄過程更適合幼兒的操作能力。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依據幼兒的需求設計了置疑、猜測、驗證、交流等各個環節,讓孩子們在每個環節中對磁鐵特性的瞭解層層深入,同時對記錄單和實驗的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從而培養孩子樂於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孩子觀察、比較、發現等科學探究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首先我引導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引導孩子發現磁鐵的特性,從而讓孩子瞭解磁鐵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 的特性。 在科學活動中參插遊戲,並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對活動的興致加濃,而在有趣的遊戲情景中,幼兒也願意主動去探索,主動去參與,從而使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得到了發展。我們認爲,整個活動的全過程,將“嘗試精神”滲透在了教育教學之中,基本遵循了“先練後講”的嘗試原則。讓幼兒在不斷嘗試,不斷探究,不斷髮現中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現象。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分層遞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教學的環節比較分明,教學重點突出,時間分配得當。操作材料充足,在活動中教師言語只是一般的引導性語言,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

本次活動存在的問題是,我在課前還應爲幼兒提供豐富的便於操作觀察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親自進行實驗探索,從而能更加引發孩子們的探索慾望。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於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個別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不夠大膽,模仿性強;有些幼兒在材料的使用上還有磕磕碰碰的現象,雖然老師多次提醒,但還是影響了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活動中有時還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今後,在教學活動中需注意這方面的指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多種蔬菜拓印來進行繪畫。

2、體驗拓印帶來的喜悅感。

3、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展開想象。

難點:幼兒自己動手能力有限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水粉顏料、水粉筆、畫紙、一次性盤子;

2、常見的蔬菜進行橫切面:生薑、蓮藕、胡蘿蔔等。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

教師: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

蔬菜可以用來做什麼?

教師:原來蔬菜也可以用來進行繪畫,我們來試一試。

二、教師示範

1、用手捏住蔬菜,在顏料盤裏蘸一蘸,輕輕按,蘸蘸滿,放在盤邊舔一下,快快送到紙上面,小手用力往下按。

2、教師:把蔬菜拿起來,發現了什麼?

3、通過小朋友們的想象對蔬菜拓印畫進行深加工,畫出小動物。

三、幼兒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品展示,集體欣賞。

教學反思

當小朋友們把蔬菜拓印完後進行想象,畫出小動物的時候,小朋友們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想象成小動物,而是把自己所想到的任何東西都畫出來了,使課程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們在物質財富日益增長的同時,同情、善良、關愛等品質卻在走下坡路,社會上的熱心事越來越少。不但大人顯得很冷漠,就連孩子也受到大人的影響,也變得很冷漠。我想通過此活動來喚起幼兒內心的善良,從而激發他們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過節。

2、知道有許多窮苦的孩子不能在這一天開開心心地過節,從而激發幼兒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3、激發幼兒善良、博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佈置六一場景。

2、錄像:社會慈善活動的感人場景;描述窮困、戰爭、飢餓的兒童片段。

3、歌曲磁帶《`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提問:

(1)“今天我們要過六一節了,六一節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你們開心嗎?”

(2)“你的六一節想怎樣過?”(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打算)

(3)“你們想過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了嗎?”

2、小結:我們在一起開開心心過兒童節真幸福,但是你們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小朋友因爲窮困、戰爭、飢餓而不能過上一個快樂的兒童節,你們想看看嗎?

二、播放錄像,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從而引發幼兒對他人的關心與幫助。

1、幼兒觀看錄像。

2、提問:

(1)錄像裏的小朋友怎麼了?(請幼兒自由討論)

(2)你們看了有什麼感覺?(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3)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們想幫幫他們嗎?

(4)你想怎樣幫助他們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幼兒的討論。)

3、觀看社會募捐的錄像。

小結:我們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過的書、或者自己的零花錢去捐獻給那些生活在痛苦裏的小朋友。

4、“除了送東西你還想對這些小朋友說些什麼話?”

(1)先引導幼兒互相說說,注意傾聽幼兒談話。

(2)請幾名幼兒到集體前面來說一些祝福的話、關心的話。

結束活動:

欣賞歌曲《愛的奉獻》,邊觀看錄像。

活動延伸:

考慮本班實際情況,組織一次募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