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徵及其生長環境,知道竹子是由筍子長成的。

2.瞭解竹子的用處,知道竹子及竹製品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筍、帶葉的竹子、竹製品若干。

2.竹林的圖片1張[最好有筍、竹、地下根狀莖(竹鞭)及根]。

3.幼兒用書:《竹子和竹製品》。

4.教學掛圖:《竹林》。

活動過程:

1 . 引導幼兒觀察竹子的外形特徵。

教師:這是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摸摸、捏捏,觀察竹子的外形特徵,如圓柱形、長長的、一節一節的等)教師:再來看看竹子裏面是怎樣的?(分別橫斷、縱剖開竹子,裏面是空的,有一層薄薄的膜)教師:竹子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出示筍,引導幼兒觀察筍的一層一層皮,裏面也是中空的等)教師:竹子有根嗎?根是什麼樣的.?(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竹子在地下也是一節一節的,橫着長在土中,叫做根狀莖,每一節上都長有須狀的根)教師:竹子長在什麼地方?(生長在山坡上,它不怕冷,冬天不落葉)你見過竹子嗎?在哪見過?是什麼樣子的?(竹子有粗有細)師幼共同小結竹子的外形特徵。

2.引導幼兒討論竹子的用處。

教師:竹子有什麼用途?有什麼用處?(根據幼兒講述,出示部分竹製品或圖片)教師:還有什麼也是竹子做的?(引導幼兒擴大視野,講述竹子可以蓋房、做竹筏運輸、搭腳手架、制筆、做樂器等)

3.小結。

教師:竹子的用處真大,小朋友可以在家裏找找,或者讓媽媽帶你出去仔細看看,還有什麼是用竹子做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瞭解水量的多少產生的聲音不同。

2.感受探索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套相同的玻璃瓶子(四個標有紅黃藍綠標記的瓶子、水裝的不同)。

2.幼兒人手一根筷子。

3、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小朋友,你們發現我們桌上有什麼?(瓶子)這些瓶子有什麼特別的

地方?(有水)

2.你們再仔細看一下這些水,你們發現了什麼?(水不一樣多)

3.你們想玩一玩這些瓶子嗎?(想)我們怎麼玩?(用筷子敲)

4.好的`,我們來玩一下這些瓶子,看看你們有沒有更多發現,好嗎?

5.幼兒自由探索。(師幼個別交流)

6. 你們發現了什麼?(聲音不一樣)你們知道聲音爲什麼會不一樣嗎?到底祕密在什麼地方呢?

二.個別展示探索結果,再次探索並做記錄。

1.接下來,我們有一張記錄表,你們看,這張記錄表上紅黃藍綠四個顏色標記代表了什麼?(四個瓶子),這個音量的標記多的就表示聲音是高的脆脆的,就下面兩格的表示聲音很低沉的,你們再仔細的探索一下,並且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好嗎?

2.幼兒再次探索。

3.幼兒個別展示自己的發現和記錄表。

誰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展示)

聲音很低沉的瓶子裏的水怎麼樣?(水多)聲音脆脆的高的瓶子裏的水就怎麼樣?(試着再敲敲看,驗證一下自己得出的結論)

4.教師:瓶子裏的水越是多,聲音越是低沉;瓶子裏的水越是少,聲

音越是高。

三.聲音不同產生的美妙音樂。

1.瓶子敲擊的聲音都不一樣的祕密都被你們發現了,這些瓶子就變成樂

器,現在我就要讓這些瓶子發出美妙的音樂。

教師演奏。

2.你們想嘗試一下嗎?幼兒演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幾中常見蔬菜,知道名稱。

2、觀察各種蔬菜,瞭解其外形特徵,知道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

3、樂意將自己帶來的蔬菜向同伴介紹,體驗與同伴交流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幼兒每人從家裏帶一棵菜,教師也準備一些蔬菜。

3、照相機一部。

活動過程:

1、交流自己帶來的蔬菜。

教師:今天,我們班上將舉行一個蔬菜聯歡會,有哪些蔬菜來參加聯歡會了?

教師將幼兒帶來的蔬菜放在所在小組的`桌子上,請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蔬菜,並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蔬菜的名稱以及外形特徵。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豐富幼兒的蔬菜經驗,培養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的能力。

2、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瞭解蔬菜的主要特徵。

(1)看圖說說:圖中有哪些蔬菜?這些蔬菜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的?鼓勵幼兒讀一讀旁邊的漢字。

(2)啓發幼兒想一想,你還吃過哪些蔬菜?你還知道哪些蔬菜?這些菜是什麼樣子的?

活動中第二個環節讓幼兒看圖片我換爲看電腦上的蔬菜圖片。最後一個環節在電腦上展示蔬菜沙拉圖片。

活動反思:

這一課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認識蔬菜的形狀和顏色,並利用其特點加以自由聯想,拼拼湊湊,創造出奇妙的新形象。這個內容題材新穎,形式活潑,既訓練孩子的視覺能力,又鍛鍊其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激發其創作慾望,多種方法容爲一體,綜合運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瞭解小草的多樣性,並對小草感興趣

能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學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小草,積極尋找發現各種小草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小草的多樣性,並對小草感興趣

難點: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察並認識幼兒園裏的幾種小草,聯繫園林工程師講解

材料準備:有關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錄像帶,在幼兒園附近找一處野草較多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介紹園林工程師並向他問好。

二、在幼兒園裏尋找小草

1.請幼兒告訴工程師叔叔,幼兒園裏有什麼草

2.工程師找出幼兒未知的小草,出示並告訴幼兒這些草的名稱。

3.啓發幼兒向工程師叔叔提出有關這些草的問題,區分種植草和野草。

4.觀看錄像:種植草和野草的生長,讓幼兒知道人們爲了美化和淨化環境而鋪上草坪,種植花草,因此要愛護它們。

小結:幼兒園裏有許多種植草,像草坪、金盞菊、菊花、沿街草都是人們種植的草,我們要愛護,幼兒園裏也有一些野革,像蒲公英、空心草,它們是自己長的,我們也不能隨便拔野草。

三、在幼兒園外尋找小草

1.帶幼兒到幼兒園附近野草較多的地方。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這裏有什麼樣的小草,也可以把每一種草拔一根來。 (幼兒分散尋找、觀察、採集、交流)

2.你找到哪些小草,它是種植草還是野草,你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3.看看工程師叔叔找到了哪些小草,聽他介紹其中一些草的`名稱、生長特徵等。

4.數一數,你一共找到了幾種小草,誰找的小草最多

小結:小草真多,大多數都是野草,有各種各樣,有的會開花、有的結籽了、有的有香味,它們長在樹根旁、臺階邊、牆縫裏、草原上、山上、沙漠裏……我們以後可以再到別的地方去找一找小草,看一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

2、進一步感知鼻子的作用。

3、能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

 活動準備

氣味比較濃的東西(醋、芳香劑、香水等等)、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在上次活動中,大家認識了我們的鼻子,知道了鼻子有不同的種類,你還記得有哪些嗎?

——師:大家的鼻子都很漂亮,那請問我們的鼻子有什麼作用呢?

二、感知體驗。

——請幼兒捏住自己的鼻子,過10—20秒後請幼兒說說感覺,並說說爲什麼?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也就是說可以幫助我們把新鮮空氣吸進身體,再把身體裏的廢氣呼出來。如果堵住了鼻子,就會很難受。時間長了,還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小朋友玩的時候千萬不要堵住鼻子,例如,用枕頭捂住頭就是非常危險的,那會讓鼻子無法呼吸。

——教師出示氣味比較濃的東西,請幼兒聞一聞,並說一說聞到的氣味。

——請幼兒先聞一聞醋,再聞一聞香水。讓幼兒說一說喜歡哪一種氣味,爲什麼?

——教師小結:鼻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不過鼻子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它能聞氣味。

三、故事分享。

——教師利用課件《用鼻子聞一聞》與幼兒分享故事。

——請幼兒說一說,故事中的小猴都聞到了哪些味道?

——小猴後來爲什麼聞不到味道了?它心裏是怎麼想的?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還可以聞到各種氣味,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鼻子。

四、快樂遊戲。

——請幼兒到幼兒園周圍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麼氣味,喜歡哪種氣味。

活動應變

教師在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時,可以邊複述故事,邊讓幼兒回答。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麼氣味,喜歡哪種氣味。

區角活動

科學區:用透明塑料小瓶裝一些醬油、醋、可樂、白酒、水等放在區域內,引導幼兒去聞一聞,鍛鍊幼兒的嗅覺。

 環境創設

在種植區種植一些清香的花卉。例如:桂花等。

家園同步

家長可以讓幼兒聞一聞食物的味道,並讓幼兒說一說這些味道,自己喜歡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

隨機教育

提示幼兒注意鼻子的安全。

附錄:《用鼻子聞一聞》

小猴的`鼻子特別的靈敏,它能聞到很多的氣味,早上上學路上它要路過一個公園,公園裏的花草散發出來的香氣讓它心曠神怡。走一會兒要路過一個垃圾處理房,那裏的味道臭臭的,它可不喜歡,大踏步地往前走,趕緊離開這裏。路邊遇到一個人抽菸,濃濃的煙味把小猴嗆得直咳嗽。終於來到了幼兒園,幼兒園的環境真是舒服。突然小猴聞到了一股非常濃郁的香味,小猴順着香味找去,原來是廚房的阿姨們在準備午餐,哇,好香的飯菜啊,饞得小猴直流口水。小猴心想,有鼻子可真好啊,可以聞到這麼香的香味。可是,有一天,小猴突然聞不到一點的味道了,還不停地打噴嚏。它着急地問媽媽:媽媽我的鼻子是怎麼了?媽媽告訴它:你感冒了,鼻塞了,自然聞不到味道了,等你感冒好了又能聞到了。小猴長舒了一口氣,哦,原來是這樣。小猴說:我要好好鍛鍊身體,保護好鼻子,不再讓自己感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意圖:我們幼兒園裏面的小區就有健身器械,每次散步的時候小孩都特別感興趣,都想去玩玩。但有些器械師不適合幼兒玩的。通過這節課,想讓孩子都能瞭解各種器械的用處,並能知道獨自玩這些器械可能發生的危害。

活動目標:

1、認識、瞭解小區裏運動器械的名稱、作用。

2、知道多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但有些器械不能獨自玩耍,會造成傷害。

活動準備:小區健身地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到小區健身的地方去觀察觀察各種運動器械,然後我們回來要完成個任務,要說出一種你喜歡的器械,它是什麼樣的?是怎麼玩的?幾個人玩的`?

二、觀察各種器械,瞭解各種器械作用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上面怎麼有個大圓圈啊?”

——“上面是扶手”

——“這個上面有個大腳丫是什麼意思呢?”

——“是可以踩到上面的”

——“哦,是踩到上面然後扶住扶手。”那你們猜猜這個是鍛鍊什麼的呢?

——幼兒相互猜測。教師可以示範模擬。

——原來這個事鍛鍊腰部的,叫扭腰器。

——教師一一帶幼兒進行探索瞭解。

三、瞭解各類器械的危險性

——教師故意不按健身規則進行活動引導幼兒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

——引導幼兒知道獨自玩這種器械的危害。

四、鞏固認識

——回到教室,師幼討論。

——你最喜歡的器械?是怎麼玩的?幾個人可以一起玩?

——教師總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通過故事進一步比較四季的明顯不同。

2、感受季節的不斷漸變以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準備:兒歌掛圖,大字紙;故事書《魔法奶奶的電話》;寫有四季字卡的紙條,後面有雙面膠(人手一套);魔法電話教具

活動過程:

複習兒歌“春夏秋冬轉圈圈”,及四季排列,月份分配

1.觀察魔法電話:魔法電話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它能撥通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和冬爺爺,找找四個鍵分別在哪裏?

2.邊聽故事邊通過觀察圖片,猜想小朋友喜歡某個季節的理由。

3.提問:故事裏誰喜歡夏天?她爲什麼喜歡夏天?你喜歡夏天嗎?爲什麼?老師用簡畫記錄,從而補充故事內容。(其他季節按同樣方法提問)

遊戲四季輪換拍

1.幼兒每人一套寫有春夏秋冬的`紙條,分別畫上四季簡易圖,將畫好的紙用雙面膠貼在衣服雙手易拍到的地方,化裝成季節娃娃。

2.聽遊戲帶領着發出的語言指令迅速做出反應,即用手拍貼在身上的圖畫

*單手拍:如聽到“吃火鍋是什麼季節?”邊答邊拍身上圖片。

*雙手拍:如聽到“夏天過去是什麼季節?再過去又是什麼季節?”兩手分別拍在相應圖上,並回答“夏天…….”

*連續拍:如從春天到冬天

*結伴拍他人

*邊拍圖畫邊念兒歌“春夏秋冬轉圈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目標:

(1)初步知道磁鐵有磁性,能吸住鐵的東西。

(2)能圍繞磁鐵的問題積極地探索,培養對科學探索活動的濃厚興趣。

準備:

每人一盤物體:磁鐵.鐵製品.塑料製品.木製品.玻璃製品.布製品等

過程:

(1)瞭解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東西。

操作:幼兒自由玩盤中的東西,用磁鐵吸住東西。

提問:磁鐵能吸住什麼東西?不能吸住什麼東西?

小結:磁鐵能吸住鐵製的東西,吸不起來的就不是鐵做的。

(2)探索:用磁鐵吸非鐵製的東西。

提問:磁鐵能吸住不是鐵製的東西嗎?(不能)鼓勵幼兒積極探索,並把自己的發現和方法告訴大家。

(3)自由操作:在班級周圍尋找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和玩具。

活動延伸:

(1)在科學角中提供磁鐵和磁性玩具以及其他不同材料,讓幼兒繼續做實驗。

(2)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磁性:磁鐵能吸住水中的東西嗎?磁鐵能吸住埋在沙中的東西嗎?

(3)幼兒可以利用磁鐵特徵來製作玩具。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慾望,發展幼兒的比較、觀察、判斷能力。

2、探究沙漏速度與漏口多少的關係。

3、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用飲料瓶製作的沙漏若干。

2、鑽有不同漏洞的瓶蓋若干。

3、記錄單、筆若干。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沙漏速度與漏口多少的關係。

難點:製作一個比原來流的快的沙漏。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沙漏

1、認識沙漏,並提出猜測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用一種新的工具來玩沙,你們看!

這是沙漏,它是由兩隻粘在一起的瓶子組成的`,下面的一個瓶子裏有沙。請你們猜猜,如果我把瓶子倒過來,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2、幼兒操作,進行論證

(1)、操作

師:到底誰猜的對呢?請你們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試一試,玩一玩。

(2)、交流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誰願意來告訴大家?

那麼,沙是從哪裏漏下來的?

(3)、小結

師:原來沙是從瓶蓋上的洞口流下來的,看看,它有幾個洞?哦!有兩個洞!

(師打開一隻瓶子讓幼兒觀察瓶蓋是否真的有洞,數數有幾個,引發孩子的探究興趣。)

(二)、製作沙漏

1、設疑討論

師:那麼,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沙流的快一些呢?(幼兒討論)

2、實驗交流

⑴、進行實驗

師:老師爲你們準備了一個做好的沙漏,還有一個裝有沙子的瓶子,一個空瓶和蓋子,要請你們兩個小朋友合作做一個比原來沙漏流的快的沙漏,並進行記錄。

老師要提醒你們,製作的時候把你們選的蓋子先旋在裝有沙的瓶子裏,然後將空瓶倒着再旋在蓋子上。

(幼兒和同伴合作,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教師觀察幼兒的實驗情況,如幼兒是否把自制的沙漏和原來的作了比較,詢問孩子爲什麼採取這種方法。)

⑵、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是怎麼做的?你們遇到了什麼困難嗎?誰願意來告訴大家?(結合記錄單)

⑶、再次實驗

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⑷、師生共同總結:原來洞口多了,可以使沙子流的多,時間花的少,所以速度就快了。

(三)、引發新問題

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製作了一個比原來漏的快的沙漏,那麼你有辦法制作一個比原來漏的慢一些的沙漏嗎?

等到區域活動時,我們再來製作,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是沉的,哪些是浮的。並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專心傾聽別人講話及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學試驗材料:各種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塊、勺子等),大容器7個、記錄表等。

2、科學術語及詞彙:沉、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這些物品寶寶想到水裏游泳,你們猜猜看會怎麼樣呢?(出示沉↓、浮↑卡片)2、師:你們說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我也不清楚,那我們就把玩具扔進去看看呢?

3、讓幼兒大膽猜測其餘物品寶寶的沉浮現象。

二、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浮”現象。

1、第一次實驗:幼兒把物品放進水裏,看看結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嗎?。

2、第一次記錄:記錄猜想和實驗的結果。

3、交流:幼兒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測和實驗結果,探索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體浮起來。

1、這些物品寶寶,他們在水裏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去玩一玩,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你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使浮起來的東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時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訴我們。

2、幼兒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麼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的?成功了嗎?

幼兒:沉下去的東西請沉的東西幫忙會沉下去,要請浮的東西幫忙纔會浮起來教師小結: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沉的東西可以幫助浮的東西沉下去,而且和物體的輕重、大小有關四、經驗遷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圖片),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了水裏,我們人也會沉到水裏了,這個時候,我們想什麼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圖片)五、結束小結。

科學家很聰明的,他們運用水的神奇力量發明了船、潛水艇,可以使我們人在水裏走來走去,我們小朋友長大以後也可以發明一些在水裏沉、浮的東西。

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遊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如船爲什麼會浮在水上走?爲什麼有些東西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裏?等等,爲了滿足幼兒的的好奇心,探索身邊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象,並對沉與浮的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我設計了這個科學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猜想和發現中,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活動目標

1.在探索物體沉與浮的過程中,體驗操作與探索的樂趣。

2.感知不同物體的沉浮現象,並能對其分類;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嘗試記錄猜想與發現,學習預測和驗證的科學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積累有關水的經驗,初步感知過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材料準備:棗、鐵夾子、塑料瓶、積木、石頭、泡沫、沙子,記錄紙、筆等。

活動過程

1.觀察樹葉和鑰匙放進水缸的現象,簡單瞭解物體的沉與浮。

(1)教師分別將兩樣東西放入水缸中,請幼兒觀察。

指導語:這兩樣東西放入水中會怎樣?

2.觀察材料,猜測物體的沉浮現象。

(1)逐一觀察材料。

指導語:你的籃子裏有什麼?

(2)玩遊戲"猜一猜"並記錄。

指導語:如果把這些材料放在水裏會怎樣?我們來統計一下人數。

3.動手操作並記錄,驗證物體的沉浮現象。

(1)觀察記錄紙,討論記錄方法。

(2)自由探索物體的沉與浮,並記錄操作結果。

4.交流操作結果,對沉浮物體進行分類。

(1)分別展示記錄結果,驗證猜想。

(2)共同小結。

指導語:這些材料在水裏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東西很大,一開始很多人猜它會沉下去,可是一試卻發現不是這樣。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試一試才知道。

(3)根據沉浮現象進行分類。

指導語:現在我們給這些東西來分類,你打算怎麼分呢?

5.動手製作潛水艇,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1)討論方法。

指導語:現在老師要給你們佈置一個任務,請你們用塑料瓶來做潛水艇,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你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浮起來的塑料瓶沉到水底。

(2)動手製作潛水艇,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

(3)個別介紹,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

(4)共同小結。

指導語:瓶子就好比是一艘潛水艇,石頭和水等就好比是潛水艇的壓艙物。當瓶子充滿水時,壓艙物就有足夠的重量,潛水艇便潛入水中。如果我們把潛水艇內的水等排出艙外,隨着壓艙物的減少,潛水艇就浮了起來。

6.播放潛水艇視頻,擴展經驗。

指導語:小朋友都很聰明,科學家也很聰明,他們運用水的神奇力量發明了船、潛水艇,可以使我們人在水裏走來走去,我們小朋友長大以後也可以發明一些在水裏沉、浮的東西。

自我反思:

1、事先沒有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所以在實驗結束的時候,會聽到好幾個幼兒說“浮下去,沉上來”,這個問題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

2、有幾組幼兒在做實驗的時候,出現爭搶實驗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後將紙船玩得變成紙漿的現象,這個是我事先沒有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造成的,每一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常規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