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10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熱愛和關心小動物,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2、瞭解動物眼睛的特點和作用。

3、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課本、網絡圖片或圖片(課堂所需的動物眼睛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眼睛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請問小朋友們動物有沒有眼睛呢?

教師舉一兩種動物爲例,請幼兒說說它們的眼睛長在哪裏。

二、開拓視野。

1、自主觀察。

請幼兒兩兩一組閱讀課本P14—15頁,看一看、說一說動物的眼睛。

2、有意觀察。

教師利用課件,帶領幼兒一起觀察動物的眼睛。

鳥類的眼睛比人類的要多一層眼皮,它覆蓋在眼睛上,能保持眼睛溼潤,阻擋灰塵。

蒼蠅頭上有一對大大的複眼,裏面還有許多用來接受光線的`單眼。

魚類的眼睛是合不上的,它們連睡覺都是睜着眼睛的。

老鷹的眼神很銳利,在同樣的距離下,它的視力是人類的8倍。

貓在夜裏視力很好,它的眼睛像鏡子一樣會反射光線。(像貓這樣的動物在晚上視力很好的還有:貓頭鷹)

變色龍的眼睛很善於變化(變方向),左右眼可以不保持一致。

師:你覺得哪種動物的眼睛最厲害,爲什麼?

3、比較分析。

師:動物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麼不一樣?(教師引導幼兒舉例來說明:例如魚的眼睛睡覺也是睜着的,人睡覺時眼睛是閉着的)

三、畫眼睛。

請幼兒根據活動裏面所提到的動物的眼睛,畫一對眼睛出來,看看誰的眼睛畫得最有神。

分享作品,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畫的動物眼睛,並說說它的眼睛的特點。

活動應變

教師尋找的網絡圖片或視頻要突出眼睛部位,讓幼兒能有重點地進行觀察。

區角活動

語言區:將幼兒用書裏面的動物打印出來放在語言區,請幼兒認一認這些動物,並說說它們眼睛的特點。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養殖區裏小動物的眼睛,並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

環境創設

主題牆展示區:貼動物眼睛的圖片,讓幼兒去觀察。

家園同步

家長在帶幼兒參觀動物園的時候,可以刻意讓幼兒觀察一下動物的眼睛,說說其特點。

隨機教育

相關鏈接

和幼兒一起觀看《動物世界》。瞭解動物眼睛的作用和特點。

附錄:眼睛最多的動物

工蟻600只小眼,蟻后是800—900只,而公蟻1200只,家蠅4000只小眼,蠹蛾有1100只,鳳蝶17000只,蜻蛉24,000只,蜻蜓竟有200,000—280,000個小眼,算是最多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用鼻子識別氣味的活動感興趣。

2.嘗試用觀察、比較、分類等方法識別氣味。

3.知道鼻子的用處,懂得要保護好鼻子。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裝有陳醋、花露水、啤酒、純淨水的透明杯子和紙杯各一份。

2.各種不同氣味的物品:香氣(香水、香皂、空氣清新劑)、酸氣(白醋、陳醋、酸菜)、酒氣(白酒、紅酒)、無味(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你們喜歡畫畫嗎?說說看,最喜歡畫什麼?

師:如果把你們的這些東西合在一起,一定是一幅很美的畫。我也很喜歡畫畫,今天我來畫一樣東西,請你們邊看邊猜,我畫的是什麼?

二、瞭解鼻子的結構。

1.教師畫鼻子,邊畫邊問:快猜,我畫的是什麼?

2.師:剛纔我畫的第一步像小山一樣的是鼻子的哪裏?(鼻孔)摸一摸有幾個鼻孔?

3.師:你還知道鼻子的其它地方叫什麼嗎?(引導幼兒認識鼻尖、鼻樑、鼻翼)

小結:你瞧,一個小小的鼻子有好幾部分組成,那你有鼻子,我有鼻子,大家都有鼻子,爲什麼我們要長鼻子呢?

三、知道鼻子的功能。

1.鼻子可以呼吸。

師: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嗎?(嘴巴)你嘴巴什麼時候呼吸的?還有什麼時候用嘴巴幫助呼吸?

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用鼻子呼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跑步累了的時候,游泳的時候,感冒了鼻子不通的時候等等,你可以用嘴巴幫一個小忙。

2.鼻子可以聞氣味。

(1)師:講到這兒,我們知道了鼻子的第一個本領——鼻子可以呼吸,鼻子還有一個本領呢,是什麼本領?(聞東西)

(2)師:你聞過什麼氣味?(香味、臭味、油煙味等)

(3)師:老師這裏有四個杯子,裏裝着四種不同氣味的東西,你來看,裏面是什麼?

(4)既然眼睛看不見,就得找另一個東西來幫忙,找什麼東西呢?(鼻子)

(5)誰上來聞一聞?你們會聞東西嗎?怎麼聞呢?

(6)請3-4位孩子上來聞一聞,並說一說是什麼氣味。

 小結:

你們用鼻子把這四樣東西都一樣一樣聞出來了,第一個杯子裏是酸酸的醋,第二個杯子裏是酒,第三個杯子裏是香香的花露水,第四個杯子裏是沒有味的白開水,所以氣味是不一樣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而有的是沒有氣味的。小鼻子能幫助我們鑑別不同的氣味。小朋友們要記住:不是所有的`氣味都對人體有好處,如:煙味,油漆味等,所以當你聞一樣東西時,要記得老師教你的辦法,學會了嗎?

 四、比較、分類(找朋友)。

1.出示各種帶氣味的物品,交代分類要求:先用鼻子聞一聞這些物品是什麼氣味,如果聞到的氣味和剛纔聞到的四杯氣味差不多,就把他們分別送到相應的桌子上。(幼兒操作)

2.幼兒給物品分類並驗證。

師小結:鼻子的用處很大,可以幫助我們呼吸,讓我們辨別氣味。有時候鼻子也會失靈,比如感冒、鼻炎或者鼻子受傷了,它就不能發揮自己的本領了。所有我們要好好保護鼻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能夠辨別不同的氣味,並嘗試講述自己的感受。瞭解簡單的保護鼻子的方法。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出自己的鼻子,我用手指指出了自己的鼻子,然後引導幼兒們也指出認識了鼻子的結構,鼻樑鼻尖。鼻孔。第二個環節是發現鼻子的特殊功能,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孩子說說鼻子的功能,然後又出示了四個小杯子,醋、酒、香水、水。。分別請幼兒們來用自己的小鼻子聞一聞是什麼,在聞味道的過程中告訴了幼兒怎樣去聞。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去分類。最後我還教育幼兒保護鼻子,引出了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鼻子?讓幼兒垃圾以後怎樣去保護自己的鼻子不受到傷害。

活動結束後,我反思到這節課有着不足的地方,老師們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這節課我應該讓孩子多說(放開讓孩子說)、多做、多練(說完讓孩子練習體驗),老師不要限制包辦,在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聞氣味中,我就應該顧及到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聞一聞說一說。在課前準備所需東西時也要考慮到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豐富。在教育孩子保護鼻子的環節中,我應該讓孩子們去思考,讓孩子們去說一說結果。科學是比較嚴謹的,一定要讓孩子先猜想在驗證。老師們到位的點評讓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提升。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爲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設計意圖:

我帶的是中班幼兒,我認爲這節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我是在小班活動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將觸角往外延伸了一下。其實鼻子的話題很多,除了本節活動涉及的結構、功能外,還有鼻子的不同之處。還有動物的鼻子……讓幼兒感覺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鼻子,但聊起來很有趣。通過這節課,我想幫助幼兒認識鼻子的部位,瞭解鼻子的作用。鼻子除了呼吸之外還有其他作用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聞各種各樣的氣味。不同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能幫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小百科:

味道通常是指鼻子舌頭等味覺所體會到的滋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通過改變形狀可以把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2、能用符號記錄自己的發現。

3、樂意與同伴、教師分享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物質:

1、裝水的大臉盆每組一個、毛巾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托盤、內裝:包裝紙、橡皮泥、蠟光紙、帶蓋玻璃瓶。

幼兒人手一份“沉浮記錄表”、筆。

活動準備

1、問題激趣

提出問題:誘發幼兒討論:輪船爲什麼會浮在水上?

2、猜測結果

組織幼兒觀察材料:看一看,托盤裏有什麼?

引導幼兒猜想:拿起來摸一摸,哪些東西放水裏是浮的。哪些東西是沉的。

交代記錄要求:在記錄表上,把你認爲會沉的東西畫上“↓”符號,會浮的畫上“↑”符號。

引導幼兒假設、猜想:我認爲:橡皮泥會浮、玻璃瓶會沉。因爲……。

3、驗證假設

引導幼兒將自己假設的材料放入水中,驗證沉浮事實。

引導幼兒討論驗證結果,重點觀察:沒帶蓋子的玻璃瓶是沉還是浮。

:通過實驗,我們瞭解到橡皮泥一下子就沉進水裏了,沒蓋子的玻璃瓶會浮一會,一會兒過後也沉進水裏了。

4、讓沉的東西變成浮的。

引發幼兒思考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沉的`東西浮起來?

引導幼兒用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讓的四種東子浮起來,如:蠟光紙、包裝紙折成船,將橡皮泥捏成碗,將空瓶子擰上蓋。

引導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操作和實驗結果。

教師重複幼兒的方法,做一遍示範。並在驗證途中加入新的發現:在紙船和碗中可以加入新的東西,他們還可以運物。

教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熊貓的外形特點,瞭解熊貓的生活習性。

2、瞭解動物、獸類、野獸、熊貓的關係,學習歸類,並學習用比喻、形容詞來描述熊貓的形態。

3、知道熊貓是我國獨有的野生動物,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熊貓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熊貓,引發幼兒對熊貓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謎語: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當糧食,竹林裏安家。

二、觀看幻燈片,感知像貓的外形特徵。

1.提問:你知道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熊貓長的是什麼樣子?他們喜歡吃什麼?讓幼兒和同伴自由交談。

2.教師講解熊貓生活的相應區域“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知道熊貓是雜食動物。

三、感知講述熊貓的形態和生活習性。

1.講述熊貓的外形特徵。

2.提問:熊貓的頭上有什麼?身體是怎樣的?身上有什麼?熊貓的.身上和身下有什麼?

3.引導幼兒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觀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貓的形態。

表達自己對熊貓的喜愛,講述熊貓性情溫和、憨厚、胖嘟嘟的樣子,十分逗人喜愛,以及熊貓走路、爬樹慢悠悠的姿態。

教師:你知道熊貓喜歡生活在哪些地方?它們是怎麼生活的?

四、知道熊貓是我們珍愛的國寶。

1.教師:熊貓爲什麼是我們的動物寶貝?

(熊貓是我們獨有的動物,熊貓的數量很少,熊貓生出來的寶寶很小,只有150克,

媽媽每次只生1-2只,兩年後離開媽媽生活,壽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師:熊貓被全世界人們喜愛,是我們國家珍貴的一級保護動物,我國除了在各地的動物園有熊貓展覽館外,還把它作爲珍貴的禮物送給一些有好國家,你知道我們送給哪些國家的朋友觀賞嗎?

五、欣賞教師朗誦兒歌《大熊貓》,感知可愛的大熊貓形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關於春天的天氣,和基本的有關天氣的表現圖標.

培養孩子記錄的能力

活動準備

① 天氣記錄紙(活動紙) ② 氣象的網頁 ③ 太陽, 雲, 雨傘, 風等天氣的表現圖標

■ 照片準備

觀看氣象的有關的照片.

■ 活動辦法

① 進一步討論

-今天天氣怎樣呢?

-天氣能夠提前知道嗎?

② 對於表現天氣的圖標進行講述.

-這個圖片是什麼呢 ? 雨傘是下雨的時候使用的',所以表示有雨.

③ 記錄一下今天的天氣情況.

■活動 tip

一週以內的天氣情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輕重,對稱,支點移動等因素與物體保持平衡的關係。

2.積極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發現,並能記錄結果。

3.能舉出兩個以上生活中運用平衡原理的例子。

活動準備

畫筆 剪刀 鉛筆 橡皮泥 卡紙 別針

活動過程

1.蝴蝶玩偶引出主題,激發孩子們積極探索興趣

小蝴蝶飛累了,落在花枝上休息一會,可是它怎樣才能站穩呢?快幫小蝴蝶想想在花枝上平穩站住的辦法吧!

①用剪刀剪出造型不同的蝴蝶;用橡皮泥把鉛筆固定住。筆尖朝上。

②嘗試將蝴蝶平穩的立在筆尖上,用筆在支點上做出記號。

③在蝴蝶身上的不同部位夾上別針,看看支點改變了嗎?

你的小蝴蝶落穩了嗎?將你找到的支點畫下來,並將小蝴蝶粘貼在花園裏。

2.通過自制小天平,加深體驗輕重,對稱,支點移動等因素與物體保持平衡的關係

a.粗細均勻的.長棍,紙杯做小桶,線繩沙子。

b.自制的小天平歪了,怎麼辦呢?請給另一邊煩人紙杯中倒入沙子直到平衡。

科學樂園

當天平左右兩邊的物體的重量相等時,兩個托盤距支點的距離也相等,當重量不等時,距支點的距離則不等。小朋友們。你發現了平衡的祕密了嗎?你還知道哪些物品也用到了這些原理呢?與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聲音感興趣,瞭解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

2.主動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

3.體驗探索聲音祕密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簍子、裝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幣、米粒、蠶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個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硬幣、米粒、蠶豆等物品,對生活中各種聲音感興趣,玩過讓紙發出聲音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用不打開瓶蓋的方法尋找空瓶(聽音遊戲——找空瓶)。

1、老師的每個簍子裏都有4個口香糖瓶,其中有一個是空的,你有什麼辦法把空瓶找出來呢?

教師出示裝有4個瓶子的簍子,請幼兒想想、說說找出其中一個空瓶的辦法。

2、如果不能打開瓶蓋,你會想什麼辦法呢?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爲每個人提供一個簍子,要求用不打開瓶蓋的辦法找出空瓶。

環節自評: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在吃瓶裝或杯裝食物時,有的習慣打開瓶蓋檢查裏面的食物有沒有吃完,有的則會搖一搖瓶子聽一聽,於是我將觀察到的這一生活細節用在了第一環節中,意在激發孩子回憶、運用已有經驗。

二、嘗試用各種辦法讓空瓶發出聲音(發音遊戲——玩空瓶。)

1、小朋友真聰明,用搖一搖、聽聲音的辦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請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辦法讓它不裝東西也能發出聲音,看誰想的辦法多。

教師鼓勵幼兒想出、玩出多種讓空瓶發出聲音的方法。

2、你是怎麼玩的?還有不同的玩法嗎?

請部分幼兒示範剛纔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時鼓勵其他幼兒說出不同玩法。

小結語: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這麼多讓空瓶發出聲音的辦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會兒。

環節自評:基於第一環節的嘗試,孩子拿到空瓶後的直接認知經驗就是瓶子裝了東西搖後就會有聲音。我利用孩子們已有經驗的同時提出了具有“懸念”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鼓勵孩子通過多次嘗試發現了讓空瓶發出聲音的各種辦法,引導孩子在已有經驗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識即:瓶子與任何物體碰撞以後就會發出聲音。

三、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的不同聲音(辨音遊戲——找祕密。)

1、剩下的這3個瓶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再去仔細聽一聽,告訴我你聽出了什麼祕密。

幼兒自主探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2、你聽出了什麼?爲什麼不一樣?

小結語:原來瓶子裏裝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猜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在教師搖動瓶子,幼兒聽聲音猜測瓶內物體並檢驗的互動環節中進行。特別幼兒對於自己猜測結果的驗證很期盼,所以教師將硬幣倒入透明瓶檢驗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4、請你也去搖一搖、聽一聽找到藏硬幣的的瓶子。

幼兒用搖一搖、聽一聽的方法找到簍子裏藏硬幣的瓶子。

5、那這個瓶子發出的聲音像什麼?猜猜裏面裝着什麼?你能用小耳朵幫忙找到裝米粒的瓶子嗎?

教師請找到的小朋友分兩組將米粒倒到透明瓶子裏檢查,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米粒潑在地上,培養孩子要愛惜糧食的習慣。

6、最後這個瓶子裏裝的什麼呢?到底是什麼我們把瓶子拿來看一看。你的瓶子裏有多少豆豆?

幼兒瓶子裏的豆子數量爲一個或許多,請幼兒先觀察自己瓶子裏的豆子,再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後再引導他們比較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大還是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小結語:原來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環節自評1:對於瓶子裏裝的物體也是精心設計的`,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原則:硬幣發出的聲音特點最明顯,孩子最爲熟悉,能輕鬆猜到;米粒發出的聲音和沙子、泥土發出的聲音相似,不同生活經驗的孩子便有了幾種不同的想法;而蠶豆發出的聲音對孩子來說相對陌生,孩子的猜測難度加大。

環節自評2:在這一環節還有一個孩子十分感興趣的遊戲,就是通過聽聲音依次找出裝有硬幣、米粒的瓶子,雖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檢驗時卻用了三種不同的形式:檢驗硬幣,是孩子一個接一個搖動瓶子,其他孩子傾聽並判斷;檢驗米粒,是孩子分組將其倒入透明器皿;檢驗蠶豆,是請孩子打開瓶蓋,並在打開瓶蓋後發現豆豆多少的不同,再根據豆豆的多少進行分組比較聲音的大小,從而巧妙的得出“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都豆豆發出的聲音大”的結論。

7、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很大很大呢?如果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有什麼變化呢?

8、你發現了什麼?瓶子裝得滿滿的爲什麼沒有聲音了呢?

環節自評:是不是豆豆越多,聲音越大呢?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在孩子積累了新經驗的同時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越來越大呢?如果你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會有什麼變化?”幼兒通過不斷嘗試,巧妙解決了這一認知衝突,改組了原有的認識結構,從而形成了新的認知結構即瓶子裏裝得滿滿的時候聲音卻沒有了。

四、繼續探究瓶子裝滿其他東西后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指導語:瓶子裏裝滿了豆豆搖了以後就聽不到聲音,那如果裝滿了其他東西會不會發出聲音呢?請小朋友回去試一試。

環節自評:在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孩子課後去嘗試瓶子裏裝滿其他東西是不是也聽不到聲音,讓科學真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科學活動真正成爲溝通幼兒生活與學習的橋樑。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圓圓的物體能滾動。

2、激發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心。

3、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4、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教學難點:

讓幼兒能初步的感知滾動現象。

課前準備:

1、塑料球、衝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塑料玩具若干(每人一份);記錄紙每人一張(上畫有沒輪子的汽車);集體記錄紙兩張。

2、情景表演的幼兒一名(大班);沒有輪子的汽車一輛。

課時安排:

四課時。

教學過程:

1、情景表演,引出問題C(大班):嗚嗚嗚""""",我的汽車"""T:小朋友,你怎麼了?C:(大班)我的汽車的輪子不見了,汽車不能玩了,小朋友,你們幫幫我,什麼東西可以象輪子那樣滾動呢?T: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滾動嗎?C:氣球可以滾動!C:鈴鼓可以滾動,圓形的東西可以滾動。C:老師,地球也可以滾動的,還有口杯也可以滾動。C:奶瓶也能滾動,還有喇叭…………2、幼兒設想,老師做集體記錄C(大班):老師老師,你看,我找到了這麼多的東西,它們能不能滾動呢?T:這個?我得試試才知道。小朋友,我們一起想想這些東西誰誰能滾動C:圓形的東西可以滾動的,三角形就不行。C: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好象也可以滾動的。C:圓形的就可以滾動。T:我們一樣一樣的來想,然後老師把你們的想法記錄下來,好嗎?如果認爲圓形能滾動的小朋友就站到曾老師這邊,認爲不能滾動就站到馬老師那邊。(幼兒選擇後)咱們來數數曾老師這邊有幾個人?馬老師那邊又有幾個?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選擇同上。

2、幼兒分組實驗,驗證想法T:每個小朋友說的都不一樣,那咱們試試,看看到底誰能滾動,好嗎?幼兒實驗,操作C:你看,圓形的可以滾動吧。C:正方形也可以啊!(這個小朋友在用手不停的翻動着正方形,他就認爲這是正方形在滾動)C:老師,你看,我的三角形也能滾動(他用一隻手指輕輕壓住三角形的一角,然後用另一隻手來彈三角形,三角形就能移動)

3、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T:你們剛纔都試了,誰能滾動啊?那好,咱們把能滾動的形狀畫到汽車上,給它當輪子,好不好?

4、交流,討論幼兒交流,再請每個孩子都上臺講述自己的發現。T:剛纔你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也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老師也想聽聽你們的實驗,誰願意來告訴老師?C:我發現圓形的東西可以滾動,是這樣的(他用兩隻手在胸前不停的上下前後交替畫圈,象開火車那樣)C:我看到圓形的東西能滾動,能做汽車輪子,讓汽車動起來,爸爸就可以帶我上幼兒園了。

活動延伸:

有趣的圓形

讓幼兒回家去尋找圓形的物體,並試試看,它們能不能滾動呢?課後隨想在這次實驗活動中,孩子的主動性很高,很樂意去探索。語言表達又有了進步。但是,活動結束後,我自己覺得在這次活動中還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這次活動用的是汽車貫穿整個活動,可是,好象對孩子的暗示行比較大,因爲在孩子的生活經驗裏汽車的輪子就是圓形的;還有就是,可能滾動這個現象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他們在活動中總是容易把滾動和移動的現象混爲一談,可是如果解釋,我也感覺到不知道改怎樣去向小班的孩子解釋這個問題。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探索,感知空氣的存在,初步瞭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

2.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知道空氣有助燃、充氣的'作用。

3.喜歡進行小實驗活動探究空氣的祕密。

活動準備

1.充氣皮球一隻、癟皮球一隻、氣球、塑料袋若干。

2.玻璃杯、蠟燭、透明塑料杯、粉筆頭、吸管。

3.裝有水的玻璃盆、充氣玩具。

活動過程

1.出示充滿氣的皮球與沒有氣的皮球,請幼兒觀察,引起幼兒的興趣。

問:是什麼讓皮球鼓起來的?(讓幼兒大膽猜測)併爲癟皮球充氣。

2.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空氣,尋找空氣,啓發幼兒說出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着。

(1)氣球放氣,讓幼兒觀察,看一看,能看到空氣嗎?

(2)讓幼兒用鼻子聞一聞,能聞見空氣嗎?

(3)讓幼兒用手抓一抓,能抓住空氣嗎?

3.引導幼兒探索實驗,發現空氣是無處不在的。

(1)請幼兒分組用塑料袋在活動室內及走廊各處找空氣。

(2)分組實驗:用吸管往杯子裏吹氣;在水中捏充氣玩具;把點燃的蠟燭用玻璃杯罩住;往透明塑料杯中扔粉筆頭;搖晃裝有水的塑料瓶看看有什麼現象,想想這是爲什麼?

(3)啓發幼兒說出還有什麼地方有空氣?(輪胎、游泳圈、熱氣球等)

4.簡單瞭解空氣的作用,知道空氣是寶貴的,樹立環保意識。

(1)請幼兒捏住鼻子,閉上嘴巴,感受片刻。

(2)幫助幼兒瞭解空氣與我們生活的關係,瞭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空氣,所以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空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探索自身的興趣。

2.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

3.引導幼兒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

活動準備:

1.紅色印泥若干盒白紙,抹布若干。

2.放大鏡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給幼兒講一個關於用指紋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兒觀察指紋的.興趣。

二展開

(一)印指紋

讓幼兒用手指蘸印泥將指紋印在紙上,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觀察指紋

1.引導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指紋和紙上的指紋印,說說自己的指紋是什麼樣的,它像什麼。

2.引導幼兒互相觀察指紋印,說說每個人的指紋有什麼不同。

三、瞭解指紋的作用

1.出示老師們的兩種較爲典型的指紋印,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差異,找一找自己指紋的特徵。

告訴幼兒;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紋永遠不會變,因此可以用來辨認人。

2.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觸摸玻璃杯、筆、電話等物,請幼兒說說有什麼發現。當我們的手指和物體接觸時,將會留下指紋。

這一點對哪方面有幫助(警察叔叔能夠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紋作爲證據抓住罪犯。)

3.還有什麼用處?老師出示圖片 ——有關指紋的科技產品爲幼兒講解,開闊幼兒眼界。

4.還有什麼東西像指紋一樣有一些紋理?

四、進行指紋印畫

引導幼兒指紋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