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錦集5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錦集5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複習呈封閉狀排列的石榴花托的數數方法。

2、嘗試用統計的方法記錄分類結果,並願意用簡潔語言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對封閉型數數已有初步接觸;分類盒、統計表、筆每人一份;幼兒撿的石榴花托每組一盤。“石榴快長大”操作圖片:依次爲石榴花托一小石榴一青石榴一成熟的石榴。

活動過程

1、複習呈封閉狀排列物的數數方法。

(1)數數石榴花托有幾瓣

師:請小朋友每人在盤裏取一個石榴花托,仔細數一數它有幾個瓣?你是用什麼方法數的?

小結:在數花瓣的時候,先要認準一個開始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然後一瓣一瓣接着數,這樣就知道數到哪裏可以結束,不會漏數也不會重複數了。

(2)相互檢查,重新確定石榴花托花瓣的數量。

小結:石榴花托瓣數是不相同的。

2、按花托瓣的數量分類。

(1)運用故事《三隻蝴蝶》的經典對話交代操作要求,如“4號房子說‘4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請進來,其他數量的別進來。’”“5號房子說‘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請進來,其他數量的別進來。’”

分類盒:

(2)幼兒操作,按花托瓣數量的不同,分別將5朵石榴花托送到對應的數字分類盒裏。

(3)幼兒相互展示,介紹自己的分類結果,說說4、5、6、7號房分別請到幾個石榴花托。

3、嘗試用統計的方法記錄分類結果。

(1)教師與幼兒討論並確立記錄的方法。

出示統計表:請幼兒仔細觀察在記錄紙上看到了什麼?猜猜它們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2)幼兒操作,用點子符號記錄分類盒中不同瓣數石榴花托的數量。

教師巡迴指導:注意觀察每個幼兒記錄的方法和步驟,瞭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3)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紙,找找幾瓣的石榴花托最多,幾瓣的石榴花托最少。

4、遊戲“石榴快長大”。

(1)教師和幼兒確立遊戲規則:用簡潔的話說出不同花瓣數量的石榴花托的個數,講述正確後,石榴花托會慢慢長大。(幼兒根據自己記錄的石榴花托個數,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如: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1朵,6片花瓣的石榴花托一共有3朵……幼兒講述正確後,用抽拉的教具演示石榴逐步長大的過程。)

(2)同伴間彼此交流,學習用正確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3)進行遊戲“石榴快長大”,幼兒依次講述,並用抽拉的方式展示石榴花托慢慢成長的過程。

活動反思

教育內容源於生活。我在發現幼兒對石榴花托的興趣後,不斷挖掘、發現孩子們興趣後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散落一地的石榴花托的花瓣數量是不同的。由此,我創造性地設計了給石榴花托分類統計的教育活動,把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內容變成有意義的教材。隨着問題的不斷解決,幼兒原有的興趣不斷深入、發展,進而引發了新的活動,通過統計的方法解決了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如給玩具、家庭成員乃至生活中一些常見事物進行有目的的分類統計。

注重活動過程指導。爲了避免活動中幼兒放任自由、毫無目的的操作行爲,我在操作前都明確說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體的操作方法,然後再由幼兒自由操作。如用故事《三隻蝴蝶》的經典對話有效提出操作要求;在嘗試運用統計的方法記錄分類結果時,我鼓勵幼兒自主發現記錄紙的祕密,探索記錄的方法;在展示、交流操作結果時,又通過遊戲“石榴快長大”的遊戲情境,提出講述要求,並有意識地提示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這樣較好地杜絕了形式主義的操作現象。

這次活動也存在着不足之處,有些環節需要進一步調節和改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在開始部分引導幼兒數石榴花托的瓣數時,由於是呈封閉狀態的數數,幼兒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但這一環節教師結束得太匆忙、歸納得太早,教師代替了幼兒的回答。這個環節應該讓幼兒自主探索各種有效的數數方法、爲接下來的石榴花托分類做知識技能的鋪墊。

2、在引導幼兒嘗試記錄分類結果時,雖然教師引導幼兒自主觀察記錄表,探討記錄的方法,但教師缺乏較好的評價總結,導致一部分幼兒記錄錯誤。

3、活動中氣氛較融洽、師幼互動也較好,但生生之間的互動顯得不足,較多地注重幼兒的個體探索。活動後反思,在給石榴花托分類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小組合作,有的進行分類操作,有的進行記錄統計。有的進行對外交流、展示等,這樣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以及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還缺乏激勵性和針對性,面對幼兒的回答,除了用“你真聰明”“你真棒”外,還可說“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小朋友用完整的話說出了5片花瓣的石榴花托有2個”等。使幼兒在探索過程中感受到教師對他們每人的觀點和意見都很重視。同時也有利於幫助幼兒更好地回答問題,提煉探索的價值。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知識目標:

1、探索發現多種規律排序的方法。

2、能掌握排序的規律及遞進關係。

操作目標:能利用操作板及棋子進行拼擺幾種不同規律的排序。

能力目標:

1、能進行兩種以上的規律排序。

2、能有創新可進行知識遷移。

3、能進行完全自檢和互檢,並大膽表述。

活動內容:《探索多種規律排序方法》

活動準備:棋子、操作板,上一次幼兒操作成果。

活動過程:

一、回顧

1、回顧上一次活動情況。

請幼兒觀察上一次幼兒的排序成果,並說一說有幾種方法。

2、向幼兒交待本次活動的要求、任務。

二、幼兒動手探索實踐新方法

1、讓幼兒複習一下簡單的排序方法,然後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排的。

2、探索發現新方法

鼓勵幼兒比自己上次拼擺要好,要和別人不一樣,拼擺後自己檢查是否有規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3、請幼兒間進行交流作品。

你是怎樣排的?有什麼規律?

那種方法是自己新想出來的?

三、 活動延伸

1、成果展示,幼兒互相參觀、交流。

2、將材料投放活動區,供幼兒主動練習。

案例反思:

從今天的活動中發現,幼兒有了創新的意識,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提高。大多數幼兒都能拼出兩種以上的規律排序:有的按數量排的,有的按顏色變化排的',有的是變換方向排的,不僅如此,幼兒都能做到邊拼擺,邊檢查,發現不對的地方,馬上進行調整,這體現了幼兒已經掌握了規律排序的基本要求,還體現了幼兒的創新意識。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有些幼兒仍停留在最簡單的水平線上,只能排出紅的、綠的,紅的綠的,我覺得對於這樣的幼兒就需要老師在日常活動中加以個別指導,使他們循序漸進的掌握更多、更新的排序方法。真正達到既掌握知識,又增強動手能力。老師切忌急燥或放任,要做耐心的指導。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判斷物體的多少,認識數的不變性。

2、能熟練運用對應排列的方法判斷出多少,並且靈活運用變成一樣多的方法,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氣球、燈籠圖片若干;畫有多少不一兩組物體的卡片。

不同顏色的積木若干。

幼兒操作用白紙、彩筆。每人一份不同顏色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遊戲:師舉畫有多少不一兩組物體的卡片,請幼兒快速判斷,如果是一樣多的,就把手舉過頭頂;如果是不一樣多的',就把手抱住膝蓋。比比誰的反應最快。

二、動物王國的迎國慶聯歡會正在熱熱鬧鬧地準備着,這幾天長頸鹿和大象可忙壞了。大象力氣大負責吹氣球,瞧,它吹了好多氣球。出示紅氣球(6個)綠氣球(5個)

1、請幼兒分類並且對應排列

2、比比兩種氣球是否一樣多,哪種顏色的氣球多(少),多(少)幾個?怎樣才能使他們一樣多?

打亂對應排列的形式,如:不綠氣球擠在一起或把紅氣球變

成豎形排列,問:現在紅氣球和綠氣球是不是一樣多?(引導幼兒知道不管怎麼排列它們的數量沒有變化)

三、長頸鹿脖子長,它負責掛燈籠,它第一次掛上了4個紅燈籠,第二次掛上了6個燈籠(兩排對應排列)

1、兩次掛得是否一樣多?多(少)多少?

2、怎樣才能使兩次掛得數量一樣多?(去掉多的兩個、加上兩個或多的給少的一個)

四、爲了招待客人,它們還準備了許多積木。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的(紅、綠、黃),這些不同顏色的積木也想來比多少,怎麼辦?(幼兒自由回答)

1、示範教幼兒對應記錄比較的方法。如紅的和綠的比較,先確定記錄符號,紅的用紅圓圈表示,綠的用綠圓圈表示。記錄時,拿一個記錄一個,強調要對應排列,進行比較。(師生共同記錄)

2、請幼兒進行記錄:紅的和黃的比較(教師邊出示幼兒邊記錄)。分別用紅筆和黃筆作記錄。

3、請幼兒拿自己的一份積木,邊拿邊記錄。得出比較結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故事,激起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區分並說出以自身爲中心的上、下方位,認識並說出近處物體的上、下位置。

2、在遊戲中,能正確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讓幼兒知道上下的含義以及上下的相對性。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材料準備:

背景:平面房子圖,猴、熊手偶,狗、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1、表演故事:《懶惰的.猴子》,老師與保育員分別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給幼兒表演。

聽故事:懶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會屋休息,小猴搶先躺在了下鋪。並說:“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說:“這是我的鋪,你上去。再說,我這麼胖,怎麼爬上去?”小猴還是不聽,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問:

A、小猴玩累了,搶先睡在哪裏啦?(下鋪)

B、小熊是怎麼說的?小猴聽了嗎?

C、小熊生氣了,把小猴扔到哪裏去了?(下鋪)

3、讓幼兒能清楚地辨別和正確說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詞,並會做手勢(往上指、往下指)。

二、1、議論:

A、你看見過自己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嗎?

幼1:燈泡吊在房頂上。

幼2:鍾掛在牆上。

.....

B、放在下面的東西有嗎?你知道爲什麼放下面嗎?

幼1:我的牀是上下層的,我睡在下層。

幼2:鞋子放在牀下面,放在牀上髒呀?

2、老師小結:

A、以自身爲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頭、手等。

B、以近處物體爲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陽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遊戲活動:《小狗和小貓》

1、教師介紹遊戲的玩法:小貓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讓幼兒別人扮演小狗和小貓,在老師的帶領下做遊戲。

3、看誰找到有快又好,表揚找對房子的幼兒,給最快的掛金牌。

4、遊戲進行二、三次,小結,遊戲結束。

四、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讓幼兒自由組合,繼續做遊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能說出相1或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活性靈。

活動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活動難點: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6張蘑菇房子圖片。

2、1-6的大點卡和數卡一套。

3、小猴、小熊頭飾各一個和老虎的圖片一張

4、幼兒數學操作板1個/人,1-6的點卡一套/人。

5、標有1—6的數字卡片,每個小朋友一張

6、故事《住賓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初步理解“鄰居”關係。

1、拍手遊戲:“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裏?”“嘿嘿嘿,在這裏!”(被問的小朋友舉起旁邊小朋友的手。)

2、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牀,請你說一說自己的鄰居都有誰,讓幼兒理解什麼是鄰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講述並表演故事(助理教師配合故事表演)

1、講述並表演故事後提問:

(1)熊貓說2號有兩個鄰居,它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的家應該是幾號呢?

(2)小熊說它的家是5號的鄰居,5號的鄰居是誰呢?

(3)小熊的家不是6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2、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貼數字卡片,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幼兒相鄰數的定義。

(1)2的鄰居是誰呀?( 1和3是2的鄰居,也叫做2的相鄰數。)

得出結論:2有兩個相鄰數是1和3;5有兩個相鄰數,是4和6。

(2)提問:a、那麼3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

、4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

得出結論:每一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

3、幼兒自主探索3、4、5的相鄰數(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說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二)複習數字1-6。

1、請你說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問你,比2多1就是幾?”“

2、接着往下數,一直說到數字6。

(三)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並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1、“你幫2找到了哪兩個相鄰數?爲什麼1是2的相鄰數,3是2的相鄰數呢?”引導幼兒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2、 發放幼兒數學操作板及操作點卡,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係。“你找出比2多1的點卡,請你找出比2少1的點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數,引導幼兒依次說一說3、4、5的相鄰數及其之間的關係。

三、結束部分:遊戲中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遊戲:1、給黑板上的數字找相鄰數。

2、 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1-6其中一張數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問你,ⅹ的相鄰數就是ⅹ和ⅹ?”。。。。。。活動結束。

附一:故事《住賓館》

小動物們去旅遊,來到了森林賓館,要在賓館休息。熊貓負責給小動物們分房子。熊貓把所有動物的房子都分好了,貪玩的小猴很晚才趕到。小猴跑到熊貓面前說:“我的鑰匙呢?”熊貓管理員拿出了鑰匙笑眯眯地說:“在這兒。給你,你是2號的鄰居。”小猴一聽:“2號的鄰居我知道,不就是3號嗎?拜拜!”不等熊貓把話說完一陣風似的就跑了。

小猴拿着鑰匙來到了3號房,可是3號房裏面好象沒有鎖,小猴正納悶,開門一看,呀,裏面住着一隻大老虎,可把小猴嚇壞了,趕緊關上房門。小猴想:“一定是熊貓管理員搞錯了。”可是熊貓管理員說2號的鄰居有兩個,不只是3號。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小猴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家,原來1號纔是自己的房間,從此小猴知道了原來2號有兩個鄰居,一個是1號,一個是3號。

小猴子剛找到自己的房間,小熊又拿着鑰匙來找房間了,小熊左找右找,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間了,小熊只知道自己是5號的鄰居,可是5號的鄰居是誰呢?這下可把小熊難壞了。最終還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找到了5號房的鄰居。一個是4,一個是6,可是兩個房間,到底哪一個是小熊的家呢?結果用鑰匙一試,沒有打開6號,卻打開了4號,小熊的家原來是4號房,從此小熊也知道了,原來5號的鄰居有兩個,一個是4號,一個是6號,它自己住在4號房間。

附二:說課稿

中班數學活動《5以內的相鄰數》說課稿

說教材:

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簡單的說可以包含了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係四大領域。數以及數與數間的邏輯關係是事物各種屬性關係在人腦中引起的綜合反映,複雜且不易理解。在近日的遊戲活動中觀察發現,幼兒對“鄰居”關係非常感興趣,經常聽見小朋友說: “我的鄰居家有個小弟弟,經常來我家和我玩玩具。”“我也有鄰居,陸一是我的好朋友,她住在我家的旁邊,我們是好朋友鄰居。”“我**的辦公室和開心哥哥的**的辦公室挨在一起的,他們也是鄰居,一起來接我們回家。”“米奇班和尼莫班是我們史努比班的鄰居,因爲我們捱得最近。”同時,在區角遊戲中,幼兒對操作中出現的相鄰數的練習都能夠完成,只不過沒有形成相鄰數這一概念(比如在“火車接龍”的遊戲中,幼兒知道3號車廂應該放在2號和4號車廂的中間,5號車廂應該放在4號和6號車廂的中間)。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我設計了這堂《5以內的相鄰數》的教學活動,希望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和積極參與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

說分析:

經過了小、中班的學習,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的序數》、《5以內數的形成》等,幼兒有了初步的數與數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係的概念。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根據中班幼兒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發展的年齡特點,幼兒所要學習的知識和法則應避免由教師直接提示或者教授給他們,而是應該安排成幼兒在操作體驗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因此,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將通過故事講述和表演爲幼兒設置遊戲化的情景,通過情趣化、有趣化的遊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相鄰數的過程中,我們將以幫助小動物找房間爲導線,讓幼兒自主尋找數字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的關係,爲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

說目的: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原則,結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標: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情感)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認知)

3、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認知)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能力)

說重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2、活動難點: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說過程:

1、 開始部分:通過拍手遊戲和幼兒講講說說,初步理解“鄰居”關係。

2、 基本部分:

(1)“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通過有趣生動的故事講述和表演,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內容,並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貼數字卡片,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並幫助幼兒相鄰數的定義。

(2) 幼兒自主探索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說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複習5以內數的形成,“ⅹ添1就是ⅹ,ⅹ比ⅹ少1”爲後面理解5以內相鄰數(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打下基礎。

(4) 幼兒操作,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並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3、結束部分:遊戲中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說教法與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爲此,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採用本活動中採用、故事講述法、情景表演法、猜測法、模仿法、遊戲法、操作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採用個別提問、小組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的說課還很粗糙,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活動反思:

1、 對本次活動的反思:

A、活動《5以內的相鄰數》屬於新授課,在選材的過程中,我充分結合幼兒的對“鄰居”關係非常感興趣和幼兒對相鄰數有初步瞭解但沒有形成相鄰數的概念的現狀,結合中班幼兒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萌芽的年齡特點,通過以故事講述和故事表演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的形式運用較好,讓幼兒在輕鬆地在故事中將問題解決。

B、在活動的過程中,我首先以遊戲的形式幫助幼兒複習“鄰居關係”、數的排列、數與數的關係,爲幼兒後面理解“相鄰數”的概念,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係打下基礎,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學習2的相鄰數是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什麼是相鄰數,及相鄰數的關係,從而爲探索3、4、5的相鄰數作鋪墊。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處於主動探索狀態,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但是突破難點的過程中,雖然幼兒能在之前的遊戲操作中完成相關的相鄰數的練習,但對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係這個看似簡單的內容,對幼兒來說難度較大,要讓幼兒在新授過程中充分理解相鄰數的關係,還需要老師的引導。

2、通過本次觀摩活動在數學教學方面的收穫:

(1)通過這次的觀摩活動,首先讓我學習到更豐富的數學教學方法,故事講述和表演爲幼兒設置遊戲化的情景,通過情趣化、有趣化的遊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對幼兒數學學習和數學思維訓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jojo老師精心佈置的場景,準備豐富多彩的遊戲材料和頭飾等。

(2)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範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和應變能力也顯得尤爲重要。

(3)數量充足、色彩鮮豔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教學的目標。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