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集錦十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集錦十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在數學活動中找規律快樂。

2、能認真觀察物體的顏色排列規律,並按規律進行排列。

3、學習用多種方式探索和尋找物體的排列規律。

4、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按紅、黃、黃規律穿成的花瓣項鍊,盒子,記錄紙,水彩筆。

2、幼兒分組練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直線型花瓣項鍊,引導幼兒觀察項鍊的顏色排列規律。

1、請幼兒討論花瓣顏色的排列順序。

2、教師將幼兒的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二、出示環形花瓣項鍊,感知環形項鍊的顏色排列規律。

1、將直線形項鍊連接,引導幼兒觀察其顏色排列規律。

2、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3、教師引導幼兒沿相反方向觀察項鍊顏色排列順序,並記錄排列規律。

4、讓幼兒觀察、比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順序。

三、遊戲:“猜一猜”。

1、將項鍊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裏,請幼兒猜猜盒子裏藏的是什麼顏色的花瓣。

2、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再打開盒子,進行驗證。

3、根據幼兒掌握情況,隱藏不同數量的花瓣再次進行遊戲。

四、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操作方法。

2、幼兒操作。

第一、二組:畫一畫。

方法:請幼兒從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張,根據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紙上畫出一串項鍊。

第三、四組:猜一猜。

請幼兒猜一猜山洞和大樹後面藏着什麼樣的動物和娃娃?

五、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體上的花紋排列規律,如地墊、餐桌布、牀單、衣服等,豐富幼兒有關排序的經驗。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慾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特徵選標記。

2、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徵。

活動準備:

1、黃色小蘑菇、紅色大蘑菇、黃色和紅色標記、大小標記若干

2、各種顏色、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

3、標記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蘑菇的大小和顏色

師:(出示紅、黃蘑菇)小朋友看這是什麼?這兩個蘑菇有什麼不同?(大小、顏色不一樣)

師:用什麼辦法可以把不一樣的地方記錄下來?(標記)

師:(出示標記)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這些標記嗎?現在請小朋友來給蘑菇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什麼顏色的蘑菇我送你什麼顏色的`標記。

二、比較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

師:(出示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他們有什麼不同?(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給這兩個圖形寶寶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看圖形找標記卡

師:(出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圖形)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你們認識它們嗎?他們有什麼不同?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個圖形寶寶,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找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和你們圖形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

師:小朋友找好了把他們貼在黑板上介紹你找的是什麼?

四、師總結:

這個長方形寶寶找到了大的藍的長方形標記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遊戲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寶寶們都找到了朋友。現在我們也來玩一玩找朋友遊戲。老師給你們發圖形和標記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圖形就去找和你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標記卡就去找圖形寶寶做朋友。

師:現在我們帶着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十以內的數量,並能匹配相應數量的物體。

2、能按照物體的數量多少進行排序,並理解相鄰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3、積極參與排序遊戲,對數量的排序感興趣並掌握方法。

活動準備

1、一片荷葉、兩朵荷花、三隻蝦、四隻螃蟹、五條小青魚、六條小鯉魚、七隻河蚌、八塊小石頭、九個田螺、十根水草的卡片各一。

2、1~10的數字卡片一套。

3、小青蛙彩圖一張,小旗一面。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青蛙圖片,故事引入:

師:這是誰呀?(小青蛙)小青蛙住在一個美麗的池塘裏,今天啊我們的小青蛙要和好朋友們一起到河對岸玩。他有許多許多好朋友,都有誰呢?我們一一看。

二、出示圖像卡片,感知十以內數量:

1、師按順序逐一出示十張卡片,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麼,數一數每種物體的數量。

2、看着卡片上物體的數量來拍手數數:“一片荷葉我拍手一下,兩朵荷花我拍手兩下……”集體來拍手數數,直至說完十張卡片。

三、學習十以內數字的排序:

1、師:小青蛙的朋友們到齊了,現在他們要一起過河了,請小朋友來給小青蛙的朋友排排隊,數量最少的朋友排在最前面,數量最多的朋友排在最後面。看,小青蛙拿着小旗子迫不及待地要出發了呢!(出示小旗子圖片,放在小青蛙下方)

2、師將卡片順序打亂,請一名幼兒給卡片排序,其他幼兒檢查。

3、再請一名幼兒在卡片的下方貼上相應的數字。

4、師:有了小朋友們的幫忙,小青蛙的朋友們已經整整齊齊地排好隊了,我們從小青蛙開始來給好朋友們點點名,看看有沒有掉隊的。(一片荷葉……十根水草)

5、師:你們看看小青蛙的朋友們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排隊的?(數量從少到多)

四、知道相鄰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師:剛纔小朋友們說了,他們是按照數量多少來排隊的,也就是說從一排到十。那每一個數字和它前後的.數字有什麼關係呢?

師用指一個數字,例如“3”:3的後面是幾?4和三誰大?4比三多多少?3比4少多少?(以此形式來舉例其他的相鄰數字,可指定幼兒回答)

五、幼兒參與排序操作:

師:小青蛙和朋友們過了河,看到了河對岸美麗的風景,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但是小朋友們要排好隊小青蛙才願意帶你們去哦。

師將1~10的卡片隨機貼在十名幼兒的身上,讓幼兒根據數字進行排隊。(師當小青蛙,拿旗子)

活動建議

可將1~10的數字卡片投放到區域,供幼兒排序操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引起幼兒對生活中出現的“0”的興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活動準備:

1、10只籃子,依次放入數量爲9,8,7,6,5,4,3,2,1的實物玩具,第10只籃子內不放玩具。

2、多媒體課件(有關“0”的課件,尺、溫度計、門牌號、車牌、比分牌、球衣編號)。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數字“0”

1、依次出示籃子裏的玩具。

提問:籃子裏有什麼?用數字幾表示?(複習數字1-9)

2、第10只籃子內沒有放玩具,知道沒有用數字“0”來表示。

3、感知“0”的形狀。

4、讓幼兒說說還有什麼沒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討論

1、教師: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0”。

2、幼兒自由講。

老師放多媒體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東西沒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沒有。

(2)溼度計上的“0”表示溼度0度,越往上溫度越高,越往下的溫度越低。

(3)車牌、門牌、電話號碼、年曆、球衣上的“0”表示一個數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5)球賽時比分牌上的“0”表示沒有進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進了一個球。

3、總結。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義。

三、觀看錶演

1、複習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數列中的位置。

3、啓發幼兒說出“0”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比其它數字大。

四、遊戲“找朋友”

1、要求兩個數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誰大誰小,大數字娃娃站着,小的數字娃娃蹲下。

2、要求兩個幼兒能聽音樂找朋友,並能根據老師出示的數字用相應的身體表現出來。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數詞準確表達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兩個箭頭標誌、1-6數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動物園裏的小動物可高興了!因爲他們要去旅遊啦!看!他們排着隊伍來了。

二、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感知小動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1、師:小動物們還請來了一個神奇的標誌,你們認識它嗎?(它是箭頭,箭頭表示方向。)

師: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兔排在第幾位?(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兔排在第1位,所以我們給小兔貼上數字號碼1。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4位的是誰?(你真棒!)那麼我們該給小雞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豬排在第幾位?那麼我們該給小豬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狗排在第幾位?那麼我們該給小狗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6位的是誰?那麼我們該給小貓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3位的是誰?那麼我們該給小猴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2、我們的箭頭可調皮了,看它跑到哪裏去了?(它跑到了這邊)

師:大家一起動動小腦筋,從這邊箭頭方向數過去,小兔排在第幾位?我們該給它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豬排在第幾位?那麼我們該給小豬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小狗排在第幾位?那麼我們該給小狗貼上數字號碼幾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4位的是誰?哪個小朋友來給ⅩⅩⅩ貼上數字號碼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6位的是誰?哪個小朋友來給ⅩⅩⅩ貼上數字號碼呢?

從箭頭方向數過去,排在第3位的是誰?哪個小朋友來給ⅩⅩⅩ貼上數字號碼呢?

3、討論:爲什麼小動物的數字號碼不一樣呢?每個小動物都有兩個數字號碼呢?

4、師小結:原來從不同的方向數過去,小動物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小動物的數字號碼就不一樣。

三、幼兒操作。

師:看!接小動物的.火車開來了,(出示火車圖片)你們數一數一共有幾節車廂?你是從哪個方向開始數的?(從車頭到車尾)哪個小朋友的數法不一樣呢?(從車尾到車頭)

那麼第一節車廂在哪裏呢?(哦,原來靠近車頭的這節車廂就是第一節車廂。

第一節車廂的第一個座位在哪裏呢?(哦,第一節車廂裏的第一個座位就在這裏。)

第二節車廂的第二個座位在哪裏呢?(哦,原來第二節車廂裏的第二個座位就在這裏。)

1、幼兒操作:幫小動物乘火車

師:火車就要出發了,小動物想請我們幫他們安排一下位置,可是小貓有一個要求她說:“我有點暈車,想坐在第一節車廂的第一個座位。”小豬也說:“我有點胖,我想坐在最後一個位置”。其它小動物呢都沒什麼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操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幫小貓和小豬選擇座位,再幫其它小動物選擇。請小朋友把垃圾放在盒子裏,不要亂扔。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先完成操作的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我請ⅩⅩ動物坐在第幾節車廂裏的第幾個位置。”

4、教師評價小結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不僅能幫小動物安排座位,還能準確說出小動物的位置。

四、結束:遊戲“開火車”。

小動物們乘着火車去旅遊了,我們也跟着小動物們一起去旅遊,好嗎?快排隊

(我的汽車就要開,開哪裏?誰來開?)ⅩⅩⅩⅩ,從前往後數,你排在什麼位置呢?向後轉後再請幼兒說出自己的位置。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在操作中認識2的分解與組合。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 製做玩具滅火器兩個。

2. 與幼兒數量相同的多類玩具,每類兩個。

3. 小黑板、數字卡2數字卡1 多個。

活動過程:

1. 出示玩具滅火器,向幼兒提問:

這是什麼工具,什麼會人使用它?

共有幾個玩具滅火器,並請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卡 2。

2. 認識 2 的分解。把兩個玩具滅火器分給兩名幼兒,向幼兒提問每人手中有幾個玩具滅火器,並讓兩位幼兒分別取 1 個數字卡 1 ,引導幼兒明白兩個滅火器分給兩個小朋友就是每人 1 個,也就是 2 這個數可以分成 1 和 1 。老師在黑板上貼出 2 的組成形式(即 2 分爲 1 和 1)。

3. 認識 2 的`組合。請兩位幼兒把玩具滅火器和數字卡還給老師,引導幼兒明白兩個小朋友的滅火器合起來又成了兩個滅火器,1 和1 合起來就是 2 ,老師在黑板上貼出 2 的組合方式(即 1 和 1 合成 2 )。

4. 請幼兒說出剛纔的過程,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 2 的分解與組合。

5. 給每個幼兒發兩個玩具和相應的數字卡 2、1,讓幼兒操作 2 的分解與組合,老師進行指導。

活動評價:

1.理解 2 的分解與組合。

2.能利用玩具進行 2 的分解與組合操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感知2的分解組成,掌握2的1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活動圍繞着教師分花進行,每個教師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給教師分花並記錄的過程中,找出了“2”的一種分法,並告訴幼兒分解符號。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兩位老師把花貼到黑板上,並演示和的過程,在第二次給記錄和花的過程中,掌握了有序的進行記錄“2”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花的結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發現班級幼兒對米奇妙妙的動畫片很感興趣,米奇妙妙屋裏的一個個問號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兒的目光。幼兒的主動學習來自幼兒自身的興趣。於是,我就設計了《數的守恆(10以內)》這個數學活動,創設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賞米奇妙妙屋裏動物們表演舞蹈貫穿整個活動。活動中我爲避免傳統數學活動的枯燥無味,就將音樂和遊戲有機地整合到數活動中,讓枯燥的數學“動”起來;同時我還大膽嘗試讓幼兒用簡單符號進行記錄。就這樣,幼兒從設計的各個環節中,感受到數的守恆現象,體驗了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數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改變,準確計數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體驗數守恆的有趣現象。

3、逐步樹立自信心和創造意識。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學過5以內數的守恆,幼兒學會念咒語和“十個印第安小朋友”的遊戲玩法。

2、教具準備: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魚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魚7條、米老鼠10只)

3、環境創設:米奇妙妙屋一間,佈置成小舞臺樣。

4、幼兒操作學具、記錄紙、鉛筆、托盤各45份。

5、背景音樂4首。

活動過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動

師出示米老鼠布絨玩具引入活動:“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

師:“進入妙妙屋要念什麼神奇的咒語呢?”

(幼兒唸咒語,師邊掀開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遊戲—“猜影子”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妙妙屋裏有三種小動物,是誰呢?這些是它們的`背影,小朋友們來猜一猜。

三、體驗數守恆的有趣現象。

通過觀看妙妙屋裏的動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數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變化,體驗數守恆的有趣現象。

師:小動物們要表演節目給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觀察它們的隊形發生什麼變化?兒童

(一)欣賞第一個節目《兔子舞》(複習5的守恆)

1、在音樂《兔子舞》的伴奏中,師出示5只穿着不一樣的、動態不一樣的兔子。

提問:①“這幾隻兔子都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②“一共有幾隻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樂伴奏下,師在妙妙屋舞臺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進行表演舞蹈,當變換一種隊形後,音樂停止時。

提問:①兔子的隊形發生什麼變化?

②小朋友數數現在有幾隻兔子,跟原來一樣多嗎?

③請1個小朋友到大記錄卡上記錄上這次兔子表演時隊形的變化,並引導全班幼兒一起驗證該幼兒記錄是否正確。

3、師引導幼兒通過《兔子舞》大記錄卡上5只兔子隊形變化的記錄情況,體驗5守恆的有趣現象?

師小結:不論5只兔子的隊形怎麼變,5只還是5只,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二)欣賞第二個節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識點:7的守恆)

1、在音樂《四小天鵝》伴奏中,師逐一出示7條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的魚。

提問:①“這些魚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幾條魚參加表演?”

2、師在《四小天鵝》伴奏音樂中,操作7條魚表演水中芭蕾舞,當變換一種隊形後,音樂停止時。

提問:①現在魚的隊形有沒有發生變化?

②小朋友數數現在有幾條魚在表演舞蹈?和原來一樣多嗎?

③請1個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記錄卡上記錄上這次魚表演時的隊形變化,引導全班幼兒一起驗證該幼兒記錄是否正確。

3、師引導幼兒通過《水中芭蕾》大記錄卡上7條魚隊形變化的記錄情況,體驗7的守恆的有趣現象。

師小結:7條魚雖然顏面、大小、形狀不一樣,不論擺的隊形怎麼變,但總數數量都不會變,7條魚還是7條魚。

(三)欣賞第三個節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識點數量:10的守恆)

1、在音樂《恰恰恰》伴奏中,師出示:10只性別、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

提問:①“這幾隻米老鼠哪裏不同?”

②“一共有幾隻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師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10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當變換一種隊形後音樂停止時。

提問:①“米老鼠的隊形變化沒?”

②“我們來數數變了隊形後,有幾隻米老鼠在表演?和原來一樣多嗎?”

③請1個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記錄卡上記錄這次米老鼠表演時隊形的變化,引導全班幼兒一起驗證該幼兒記錄是否正確。

3、師引導幼兒通過《米老鼠恰恰恰》大記錄卡上10只米老鼠隊形變化的記錄情況,體驗10的守恆的有趣現象。

師小結:不管這10只米老鼠排成什麼隊形,始終都是10只米老鼠。

四、遊戲活動—“十個印第安小朋友”

師:小朋友閉上眼睛,數到3時打開眼睛看着我們今天的遊戲一次要請幾個小朋友出來玩遊戲。

五、幼兒操作

1、幼兒根據不同歌曲指示,分組拿操作學具到自己座位上進行操作。

2、播放輕音樂,幼兒安靜地分組進行操作學具,並將操作結果記錄到記錄紙上。

第一組學具:形態各異的兔子

第二組學具:顏色不同的小魚

第三組學具:顏色不同的星星

六、延伸活動

完成操作冊練習。

附:記錄卡

附:遊戲“十個印第安小朋友”玩法

請1名幼兒當組長,在清唱歌曲“十個印第安小朋友”歌聲中,組長去請出9名幼兒後,念“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的咒語,整組幼兒自由合作,組合設計動作,變換隊形後,老師引導其它幼兒一起驗證組長邀請的人數是否正確,錯誤的要跳10下。若場地允許,可若干組同時進行。

教研組評析:

該活動設計獨特新穎,別具一格,能將動感音樂有機融入到枯燥的數學活動。活動中能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師幼互動好,幼兒課堂常規好。活動過程能注意由淺入深,緊扣活動中心,層層遞進,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記錄卡的使用執教者大膽放手讓幼兒嘗試運用符號表示物體的數量、排列形狀等,從小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並能有效達到幫助幼兒體驗數守恆的有趣現象。活動中教師能及時小結,及時幫助幼兒梳理知識點,知識點能把握在讓幼兒跳一跳夠得着的高度,有效達到預設的各項目標。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一、談話導人

1師:天氣漸漸涼了,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有隻大熊肯尼準備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儲藏室裏過冬

2請幼兒猜猜大熊會在儲藏室裏放些什麼食物

二、播放畫面一至四:

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徵

1師提問:大熊都準備了哪些食物?(引導幼兒說一說什麼樣子,什麼顏色)大熊準備的食物可真多啊!於是他準備把所有的食物都放進儲藏室裏,可是儲藏室堆不下了,大熊決定整理一下

2師提問:要怎麼整理呢!誰來幫大熊出出主意?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

我們來看看大熊是怎麼做的大熊說:讓我來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類放吧!

三、播放故事畫面五、六,概括顏色特徵,認識顏色標記

1師提問:大熊他怎麼分的呢?是按什麼分類的?(顏色)大熊把食物按顏色分成了幾種?(黃、紅、綠三種、

2認識顏色標記:大熊按食物的.顏色來分,可以用顏色標記來表示如:香蕉、梨子、小魚乾黃黃的就用黃色標記來表示

3遊戲“找錯誤”:大熊按顏色分,好像有一個錯了,誰來把錯誤找出來?大熊按照顏色分類可是這個方法好像不太合適儲藏室放不下

四、播放故事畫面

1師提問:這回大熊又是按什麼分類的?(大小)

2認識大小標記:大熊按食物的大小來分,可以用大小標記來表示

3遊戲“找錯誤”:這回大熊分對了嗎?請你把錯誤的找出來!大熊按大小分類,可是儲藏室的空間好像還是不夠!

五、操作活動:

幫大熊按顏色、大小特徵給食物分類

師:大熊按顏色分,按大小分,都遇到了困難,那我們來幫幫大熊吧!

1交代要求:桌子上有許多大熊帶來的食物,請你把大熊的食物既按顏色又按大小來分一分

3示範操作(集體與個別),根據操作紙上的標記進行分類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看清標記進行分類

5講評: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六、繼續閱讀故事,瞭解二次分類的方法

師:小朋友真能幹,根據食物的顏色、大小兩個特徵幫大熊把食物進行分類,可是故事裏的小猴子還有另一種方法來幫大熊分食物呢,你們想知道嗎’

1閱讀故事後提問:小猴子用了什麼方法?第一次是按什麼分的?第二次呢?

2小結:小猴子第一次是按食物的種類,第二次是按食物的大小來分的,這是一種二次分類法,我們以後會學到的

七、觀看日常物品分類PPT,瞭解分類在生活中的運用

1觀看PPT,師:運用分類的方法,使大熊的儲藏室看起來整整齊齊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地方要用到分類,我們一起來看看!

2師總結:原來分類有這麼大的用處,讓我們回到教室把圖書、玩具等物品分一分、理一理,讓班級看起來更整潔好嗎!

設計意圖《大熊的儲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數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把幼兒階段的分類知識融人到繪本故事中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和分類,但概括分類的水平還很低,因此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環節的設計主要以繪本情節爲主線,以感知與操作體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力求通過活動讓幼兒能夠概括出食物的外部特徵,根據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並感受分類的重要性發展數學思辨能力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做做中,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嘗試概括食物的外部特徵,學習按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教具:繪本故事PPT、日常物品分類PPT、顏色標記、大小標記學具:各種食物圖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判斷圖形

活動目標: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判斷圖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動準備

1、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2、教育掛圖,幼兒操作學習包。

活動過程

一、遊戲"看誰舉得快"

1、複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幼兒手上拿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教師說圖形名稱,幼兒舉起相應的圖形。

2、教師根據幼兒反應的`情況可逐步加快語速,以提高難度。

二、出示掛圖《機器人》,讓幼兒尋找圖形。

1、引導語:這裏有個機器人,它的身上藏着許多圖形寶寶,請小朋友找找圖形寶寶藏在哪裏。

2、請幼兒根據掛圖上的圖形來找出學過的圖形。

三、指導幼兒操作《塗一塗找一找》

1、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請小朋友爲圓形塗上紅色,三角形塗上黃色、正方形塗上綠色,然後數數圖片中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各有幾個。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並引導幼兒表述分類的結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輕重,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正確運用“輕”、“重”表述物體比較結果。

2.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並按物體輕重進行正、逆排序。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備對輕重的初步認識。

物質準備:花片、積塑、石頭、核桃、積木、幼兒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積塑、石頭、核桃、積木圖片人手一套記錄表幼兒人數一份、示範記錄表二份

活動過程:

1.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能正確運用“輕”、“重”詞彙表述比較的.結果。通過師幼互動遊戲“抱一抱”,引導幼兒通過目測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1)師:老師和小朋友,誰重?誰輕?爲什麼?

(2)學習用“”符號表示物體輕重。

師小結:我們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師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師輕。

2.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導幼兒通過提一提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師:雷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袋子,小朋友猜猜,這兩個袋子哪個輕?哪個重?

小結:看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準確,這時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斷物體的輕重。

(2)出示蘋果和梨,介紹天平,通過工具稱一稱,比較兩個物體輕重。

師:雷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蘋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個重,哪個輕?(介紹天平)

小結: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還可以用工具稱一稱。

(3)幼兒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第一組:乒乓球和實心球

第二組:花片和積木

第三組:實心球和綠球

師:

(1)請小朋友比一比它們誰重,誰輕?

(2)你是用什麼方法判斷的?

3.比較和討論三個物體輕重,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

師:(請出兩個小朋友)

(1)你們知道它們誰重?誰輕?你是怎麼知道的?(幼兒討論)那麼老師和小朋友誰輕,誰重?

(2)爲什麼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重,一會兒說它輕?他到底是重還是輕?

(3)小結:看來這個小朋友是重還是輕要看它和誰比。

4.進行3個物體重量的正、逆排序練習。

師:請小朋友根據我們三個人重量給它們排排隊,怎樣排呢?

5.提供材料(石頭、積塑、花片),介紹材料的名稱及操作方法。

(1)幼兒操作,按照排隊的順序,用圖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師巡迴指導。

(2)師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6.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5種材料(核桃、積木、石頭、積塑、花片)投放到數學區讓幼兒繼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