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5篇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5篇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1

一、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小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我班不少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過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爲了讓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爲此我班開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瞭解基本的交通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知道行走時具體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培養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準備

1.圖片:紅、綠燈,斑馬線。

2.有關情景遊戲的創設。

3.兒歌《交通燈》。

五、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做動作。

二、談話,引入主題。

1.“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在馬路上我們要右側通行,跟大人一起時要讓大人握着手走,不能亂跑。當我們要過馬路時,一定要左右看看,沒有車輛經過時我們才能穿過馬路。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斑馬線。

3、講解交通規則。

4、幼兒跟教師學說兒歌

“人行道上右側行,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三、遊戲體驗《過馬路》。

(1)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四、延伸活動:

小班安全活動反思精選3篇教學反思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順利的通過馬路了,一起跟紅綠燈說再見吧!

課後反思

因爲本週是安全教育周,結合周主題,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自選了一個內容《和媽媽在一起》開展安全教育活動。通過情景表演來讓幼兒懂得不隨便跟陌生人走,體驗其帶來的不良後果。活動開展時,我們事先聯繫了幼兒園裏我們小班幼兒不認識的大班裏的阿婆扮演成陌生人來到我們教室,我們老師則在一旁躲起來,當奶奶扮演的陌生人拿着糖果和餅乾問:“誰願意跟奶奶出去玩滑滑梯?吃糖?看奧特曼”小朋友紛紛地說:“我要去,我要去。”說明我們小班孩子的控制能力真的很差,沒有一點防範意識,也可以看出家長在家也沒有重視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於是,我問了一句:“你們都認識這位陌生人嗎?”這時候,有些小朋友好像有點意識到了,很多小朋友走走都回來了。只有夏ww還是跟着陌生人走了。我們又着重對幼兒講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爸爸媽媽接不到寶寶,寶寶也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小朋友一個個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當再一次問他們:“如果在馬路上,要不要跟陌生人走?和誰在一起呀?”小朋友一個勁得說:“和媽媽在一起”。

因此,我覺得從小對孩子進行這樣的安全教育是很必要的,特別是對小班的幼兒單憑說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多對他們進行情景性的模擬演習,才能讓他們更深的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我們除了在一日活動中一定要相互監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以保證幼兒的在園安全。還要切實做好家長的安全工作,讓家長配合班級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告訴幼兒一些安全知識以及一些防範措施,讓我們的孩子都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因此,我覺得安全教育應該滲透在每日活動中,應不斷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使他們建立牢固的自我防護意識。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圖片、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誌。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方式導入活動:在哪裏看到過火,火有什麼用處,它能幹什麼?

教師小結:火有很多的用處,能燒水做飯,能照明,能取暖

二、觀看火災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

師:可是火也有它的壞處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幼兒園或者家裏着火了怎麼辦?

師:如果着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並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

2、那着火的時候,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自己要做些什麼呢?讓幼兒自己思考並說出自救辦法()

教師小結: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菸頭,見了沒熄滅的菸頭應及時踩滅。如果着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並且給他們打電話119,讓他們來幫助我們。如果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可以用溼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彎着腰從安全出口離開……。

四、出示防火安全標誌圖片,引導幼兒認識並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五、遊戲:"安全防火自救"遊戲。通過遊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說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並讓幼兒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體現《綱要》理念,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活動中,通過看火災錄相及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使幼兒在大腦中形成表象,並讓幼兒通過觀察、思維、想象,自主做出判斷,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爲幼兒一生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最後,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自救知識、技能。總之,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幼兒,給所有幼兒提供開放的環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幼兒防火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3

【活動目標】

1、認識並會撥打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在什麼危險時撥打什麼號碼。

2、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認識並牢記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並學會在危險面前保護自己,學會逃生。

難點: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119、120、110號碼片、玩具電話、小動物頭飾,小手絹人手一份。

2、警笛聲錄音、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逃生錄像及圖片

【活動過程】

第一個環節:聽警笛聲,激起幼兒興趣,引出主題。

1、出示警車警笛聲。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早上來幼兒園的路上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你們想不想聽聽。(出示警笛聲)

2、讓幼兒討論這是一種什麼聲音,是什麼發出的這種聲音。

3、依次出示消防車、救護車的聲音。提問:這三種聲音一樣嗎?引導幼兒仔細聽一聽每種聲音的不同並進行討論。

4、鼓勵幼兒大膽進行猜測,這三種不同的聲音代表了什麼

5、出示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讓幼兒更進一步瞭解警笛聲代表了什麼?讓幼兒瞭解每種車發出的警笛聲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老師進行小結:每種不同的警笛聲代表的急救方法是不同的,它們的車型也是不同的。

第二個環節:認識110.119.120急救號碼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車上的號碼。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注意在不同的車上有三種不同的數字。(出示圖片)

2、鼓勵幼兒說一說這些數字,瞭解這些數字的意義。

3、出示號碼片加深幼兒的認識。

4、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連線

師:小朋友,咱們剛纔認識了110.119.120三種不同的急救號碼,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看看誰記清楚了哪種車上是哪種號碼,哪種號碼代表了哪種救護方法。(出示圖片,讓幼兒進行連線)

5、請幼兒做評判看一看連線對不對,說出自己的理由。

第三個環節:加深印象,幼兒分組進行場景表演

1、設置場景,幼兒分組進行討論分析,並一名幼兒回答討論的結果。

(1)、小熊妮妮發現小兔家失火了,妮妮應該做些什麼?

(策略)撥打火警電話119,說清楚發生火災的位置,請消防員幫忙。

(2)、小豬嚕嚕發現小狐狸偷了母雞家的兩個雞蛋,該怎麼辦?

(策略)撥打報警電話110,請公安叔叔來抓壞人。

(3)、小松鼠在路上發現了受傷的山羊公公,應該怎麼做呢?

(策略)撥打急救電話120,請醫生來救護山羊公公,並在醫生來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幼兒自由分組,選擇喜歡的小動物頭飾,進行場景表演。

3、請幾組幼兒爲大家進行表演

在進行情景表演時老師可提醒幼兒如何正確撥打求救電話,敘述事情時儘量要完整,準確。

第四個環節:觀看自然災害圖片及逃生錄像,學會逃生。

師:小朋友,咱們現在已經學會了發生危險時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學會怎樣應對危險,知道發生危險時該如何撤離危險地帶、如何保護自己,現在咱們來觀看一些自然災害圖片(出示幻燈片)。

1、引導幼兒觀看並說出這是什麼危險。

2、鼓勵幼兒說出遇到這種危險時該怎麼做。(幼兒集體討論)

3、觀看逃生錄像,在觀看中提醒幼兒注意觀察小朋友的動作。

4、讓幼兒討論爲什麼要這麼做,請幼兒進行模仿。

5、全體師生開展遊戲:逃生。拉響警笛,幼兒進行逃生演練。在演練中要提醒幼兒聽到警笛後,立刻停止一切活動,按照老師的.要求(抱頭或用小手絹捂住口鼻)一個接一個的離開,在跑的過程中不要推擠,防止摔倒。可多練習幾次

第五個環節:活動結束,到戶外進行演練

小朋友咱們今天不僅認識了不同的求救電話,還在室內進行了火災、地震逃離方法,現在咱們去戶外練習一下吧。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要培養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幼兒不是被動的“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護幼兒的同時,鍛鍊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學習生活中的自理技能。爲了讓小班幼兒掌握髮生危險時的保護,逃離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我設計和組織了《保護自己我知道》這個教育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動中採用了綜合性、趣味性、直觀性較強的視頻,圖片,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各種感官,讓他們更直觀的瞭解危險及求救方法。

在創設故事情景時選用了幼兒較喜歡的小動物來做故事主角,幼兒更容易理解並接受。通過幼兒分組表演及逃生演練讓幼兒更深的瞭解了這些安全知識常識,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安全知識。在幼兒進行思考過程中,我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幼兒角度進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得到滿足。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4

活動目標:

1 、知道火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

2 、懂得自我保護。

3 、鞏固認識0-9數字

活動準備:

1 、《自我保護》視頻。

2 、電話號碼字卡(能認識119、110和一些相關標識的衣服以及警車、消防車)

活動過程:

1、拿出10個數字字卡,讓小朋友們拼出火警電話和報警電話。

2、請小朋友們指出消防車和警車。

3、請小朋友們說出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

4、選擇性觀看視頻

A、觀看視頻一:在外面走丟了怎麼辦?

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 、走丟了應該怎麼辦?

B、觀看視頻二: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 、陌生人敲門應該怎麼回答?

C、觀看視頻三:我要保護自己的身體

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1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2 、別人要觸摸自己的身體你該怎麼回答?

活動反思:

通過談話活動,孩子們知道了火警電話、報警電話,和爸爸媽媽的電話,部分孩子還能用數字拼出爸爸或媽媽的.電話號碼。通過觀看視頻和討論活動,孩子們也瞭解了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但也還有個別孩子還是不能記住爸爸或媽媽的電話號碼,課後應注意讓家長配合這方面的教育。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5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靠近危險物品。

3、瞭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掛圖3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出示3幅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圖上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做的對嗎?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後,總結出:尖銳的器具、火、電、煤氣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危險的。

三、尋找危險的物品

將幼兒分成5人一組,分別到洗手間、各個區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裏等地方尋找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危險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後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對危險的預見能力。

滲透方式:

在一日活動中隨時發現危險物品或事情,及時提醒幼兒注意。

活動反思:

通過這類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對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夠讓幼兒在看圖和聽老師講解的途中學習到危險的概念,懂得什麼東西能夠玩什麼東西不能玩。在幼兒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類教學活動中,並不能把所有的危險和有危險的物品都讓孩子們掌握,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尤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