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5篇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5篇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1

目標:

1.觀察遊戲卡片上的圖案,理解遊戲中"石頭、剪子、布"相互剋制的關係。

2.在翻動、覆蓋、疊加卡片的過程中提高判斷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準備:

1.自制16宮格遊戲底板一塊。

2.用KT板自制的並用透明膠包起來的"石頭、剪子、布"單面圖案卡片各5張,另外增加1張"石頭"卡片,一共16張遊戲卡片,所有遊戲卡片的背面爲白底。

3.每張遊戲卡片的大小與遊戲底板16宮格的格子大小一致。

玩法:

1.兩名幼兒遊戲。遊戲前,幼兒共同把"石頭、剪子、布"遊戲卡片打亂,然後將其圖案朝下,任意覆蓋在16宮格遊戲底板上。

2.遊戲時,一名幼兒先選擇翻開任意一張遊戲卡片,另一名幼兒也選擇翻開一張遊戲卡片,隨後,幼兒要快速判斷自己所翻的遊戲卡片能否剋制對方翻開的遊戲卡片。如果能夠剋制,則可以把自己的卡片疊放在對方的卡片上,覆蓋住它的圖案,比如"石頭"可以覆蓋"剪子","剪子"可以覆蓋"布","布"可以覆蓋"石頭"。如果兩張卡片不能形成互相剋制的關係,則保持原有的翻開狀態。

3.兩名幼兒依次輪流遊戲,幼兒每翻開一張卡片,都要觀察和判斷自己的卡片能否將遊戲底板上翻開的任意一張卡片剋制住。如果能剋制住,則馬上進行疊加,即覆蓋在那張或那疊卡片上;如果沒有能剋制住的對象,就讓卡片繼續保持翻開狀態。

4.當遊戲底板上的卡片被全部翻完時,遊戲雙方就用猜拳方法來決定每次誰先行動。每次猜拳獲勝者可以選擇將遊戲底板上任意一組形成相互剋制關係的卡片疊加在一起。

5.當遊戲底板上沒有相互剋制的卡片時,遊戲結束。

6.最後,兩名幼兒數數遊戲底板上的卡片數,每疊卡片分別由幾張卡片組成,比較每疊卡片的數量,多者爲勝。

規則:

1.翻遊戲卡片時,每次只能翻一張。一次猜拳遊戲,勝出者也只能選擇疊加一次。

2.疊加後的卡片應在被剋制的一方格子內整齊放置,如果卡片倒下或超出格子,則需要重新疊放。

3.疊加的遊戲卡片沒有數量限制,只要最上面的兩張卡片圖案能夠形成相互剋制關係,就可進行勘口。

評析:

"石頭、剪子、布"是一個傳統的民間遊戲。教師將16張遊戲卡片和16宮格遊戲底板結合在一起,通過翻卡片決定輸贏的方法,賦予了這一民間遊戲新的價值。幼兒只要實際玩過這一遊戲,就能理解"石頭、剪子、布"三者之間的相剋關係,就可以自主遊戲。

該遊戲的玩法設計頗有特色。針對中班上學期幼兒對輸贏結果敏感度不高的特點,本遊戲通過讓幼兒翻遊戲卡片的動作,產生觀察、思考和判斷。幼兒的觀察、思考和判斷是與"石頭、剪子、布"這一既靠運氣也需智力參與來完成的遊戲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爲每次的遊戲結果都不一樣,這讓幼兒樂此不疲。在遊戲過程中,幼兒需要全面觀察遊戲底板上的卡片,快速尋找兩張卡片之間的`相剋關係。爲了把卡片疊加得更高,幼兒會盡量往厚的那疊卡片上疊加。

不僅如此,在遊戲過程中,教師還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遊戲規則,比如:"遊戲卡片放哪兒?怎麼玩?如果贏了,卡片放哪兒?出現什麼情況時表示不輸不贏?如果翻出的兩張卡片是一樣的怎麼辦?"從而引導幼兒通過動手動腦來增進對遊戲規則的理解。教師投放材料後,並沒有直接介紹玩法,而是讓幼兒重溫"石頭、剪子、布"三物相剋的關係,並說說自己是怎麼記住三者關係的,鼓勵幼兒按"石頭、剪子、布"三物相剋的關係去探索玩法,去積累更多取勝的經驗。教師重在觀察幼兒是否能將自己理解和掌握的記憶方法運用於本遊戲中,教師重在引導幼兒提高自己的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逐步掌握遊戲規則和玩法。本遊戲讓我們看到,幼兒的"玩智"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與遊戲材料和同伴的互動中主動獲得的。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2

【活動目標】

1、遵守遊戲規則,學習正確的猜拳與跨步。

2、兩兩合作,配合協調。

【活動準備】

場地上貼好起止線、紅藍標記若干、課件。

【活動過程】

一、熱身操。(隊形:半圓形,看到每一個幼兒)

喜歡運動嗎?這兒有一段適合的音樂,找個空的地方跟着我一起動起來!

二、談話導入。

師:哇,運動的感覺真好!知道嗎?我小時候除了和你們一樣喜歡做運動,還喜歡玩各種有趣的遊戲。比如老鷹捉小雞、跳房子、踢毽子,還有猜拳跨步。你們想玩嗎?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猜拳跨步的遊戲,好嗎?

三、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及玩法。(隊形:兩豎排,讓每一個幼兒看清楚遊戲的玩法)

1、玩這個遊戲必須會猜拳會跨步,你們都會嗎?

①猜拳怎麼猜?剪刀贏?布贏?石頭贏?非常清楚,真棒!

②跨步會嗎?試試看?跨得又大又穩,真不錯!

2、怎麼玩呢?請一個孩子和我一起先來玩一下!看仔細,我們是怎樣玩的!

這是起跑線,那是終點線。兩個人站在起跑線上,然後猜拳,誰贏了,誰就往前跨一步,跨好後站着不能動,然後繼續猜拳,最先到達終點的.就是勝利者。明白了嗎?

3、我和他誰會先到到終點呢?請看仔細!

四、幼兒自主遊戲兩遍,教師觀察指導。

1、幼兒第一次兩兩合作玩遊戲。

知道怎麼玩了嗎?找一個朋友,一起來玩一玩!

2、交流遇到的問題,重申活動規則。

剛纔玩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誰來說一說?

3、幼兒第二次兩兩合作玩遊戲。

只有遵守規則,才能玩得快樂。換個朋友再來玩一玩。

五、遊戲《猜拳跨步之紅藍大對抗》。

1、介紹比賽內容。

①這個遊戲好玩嗎?喜歡嗎?這樣,我們來個《猜拳跨步之紅藍大對抗》吧!紅隊隊員和藍隊隊員猜拳跨步,勝利的獲得一顆星,比比哪個隊的星星多!

②紅隊隊員在哪裏?藍隊呢?開始組合。

2、紅藍對抗第一輪。

3、紅藍對抗第二輪。

換個對手,重新組合!

六、放鬆活動。

多優美的樂曲啊,跟着旋律一起放鬆我們的肢體。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能按音樂的節拍協調的做動作,學會聽音樂做跑跳步。

2、體驗與同伴一起跳舞的心情。

二、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玩過猜拳遊戲。

2、幼兒學過跑跳步。

3、樂曲錄音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感受旋律:

----教師組織幼兒欣賞樂曲。

----引導幼兒爲樂曲伴奏。

----引導幼兒隨樂去做跑跳步。

2、集體遊戲

----教師示範舞蹈跳法。

----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重點提醒幼兒在音樂結束前要找好兩個邀請者。音樂最後一拍,三人猜拳時,與別人動作出的`不一樣的幼兒到圈內當邀請者。如三人動作出的都一樣,原邀請者仍做邀請者。

----集體跳猜拳遊戲舞。

動作說明:

1---8小節:邀請者站在圈中邊拍手邊做跑跳步前進,到8小節時,邀請者站在圈上任何兩個幼兒前面,這兩個幼兒便是被邀請者。

1小節:邀請者與被邀請者左手叉腰,右腳跟在右前方點地,同時右手向右前方攤開做邀請狀。

2小節:右手和右腳還原。

3—4小節:動作同1---2小節,方向相反。

5---8小節:三個幼兒手拉手成圓圈,依逆時針動作做跑跳步。

9---10小節:三個幼兒猜拳,如有一幼兒不同,則出去做邀請者,如有相同,則原邀請者還做邀請者。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4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學唱歌曲,並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遊戲。

2、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遊戲,掌握在“嘿”的地方出拳的遊戲規則。

3、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

2、《猜拳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

1、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和老師學本領嗎?今天老師要教你們一首新歌,叫《猜拳歌》,叫什麼呀?你們想聽嗎?仔細聽老師唱。

師:好聽嗎?

2、師:想再聽一遍嗎?不過這次請你們仔細聽,你都聽到了些什麼?(師範唱音樂伴奏)

師:在歌裏你們聽到了什麼?

3、師:歌詞都在黑板上了,可是它們的位置怎麼排列呢?再聽老師給你們唱一遍,然後我請你們上來排一排。(音師範唱音樂伴奏)

4、師:歌詞我們已經排對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學唱這首歌。(集體學唱歌)

5、師:學會了嗎?現在我們在加上動作,聽着音樂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集體邊做動作邊唱歌)

二、玩遊戲《猜拳》

1、師:《猜拳歌》這首好聽的歌呀,我們還可以用它來玩遊戲呢!可是怎麼玩呢?

規則:剪刀可以剪布;布可以包石頭;石頭可以敲剪刀

2、師:遊戲規則我們都瞭解了,現在我們和旁邊的小夥伴兩兩聽着音樂邊唱邊玩遊戲吧。

(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師:老師剛纔看見有的.小朋友出拳快,有的出拳慢,有點不公平,怎麼纔可以公平呢?(說明有戲規則:唱“嘿”的時候在進行猜拳。出相同的動作時候要再次唱“剪刀石頭布,嘿”)

3、再次進行遊戲,強調在“嘿”的時候出拳

4、師:現在我們來用這個猜拳歌玩一個新的遊戲,兩個小朋友一組,面對面聽音樂進行遊戲,猜拳贏的小朋友做火車頭,猜拳輸的小朋友做火車尾。別忘了,在什麼時候出拳啊?好,聽音樂,做遊戲啦!

5、師:小火車頭們,恭喜你們,你們勝利啦,現在請火車頭帶着你們的火車在去找一列火車進行遊戲,贏的火車坐火車頭,輸的就只能做火車尾。(直到所有的孩子排成一列火車)

三、結束

師:小火車們,我們要出發啦!不過,出發之前請你們想一想,今天我們是用手來玩猜拳遊戲的,那我們還可以用什麼來玩呢?你們回去想一想,下次再和你們玩,好嗎?師:好,我們一邊唱猜拳歌,一邊去找其他小朋友玩。

幼兒園猜拳遊戲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與動作基礎上,學跳集體舞《猜拳遊戲舞》。

2、藉助動物角色,能根據遊戲中輸贏情況,隨音樂變換相應的動作。

3、嘗試交換朋友舞蹈,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學唱歌曲“猜拳歌”,能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物質準備:藍、綠兩色椅子交替放成圓形。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猜拳歌”

二、嘗試兩人合作玩“猜拳”的遊戲

1、幼兒結伴玩“猜拳”的遊戲。

2、教師清唱輸贏部分歌詞,幼兒瞭解並嘗試合作表現輸贏的`結果。

3、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合作遊戲。

4、隨琴聲,兩兩邊唱邊合作遊戲。

三、加入“老虎、兔子、鴿子”的角色動作進行遊戲

1、通過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遊戲角色。

2、教師邊唱邊與配班教師完整示範遊戲動作。

3、教師清唱,幼兒嘗試隨音樂遊戲一遍。

4、幼兒隨音樂遊戲2遍。

四、學習交換朋友,學跳集體舞《猜拳遊戲舞》

1、幼兒站雙圈隊形跳一遍。

2、教師示範,幫助幼兒瞭解交換朋友的玩法。

3、集體練習換朋友。

4、練習換朋友跳《猜拳遊戲舞》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