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2023幼兒園教案14篇

2023幼兒園教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3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3幼兒園教案14篇

2023幼兒園教案 篇1

甜甜的糖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5以內的數量,提高幼兒點數、計數、匹配等數學操作能力.

2、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鍛鍊幼兒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1、糖(幼兒每人15顆)、小籃子20只、保鮮袋幼兒每人5只(裏面裝有數量爲1-5的點卡),

2、數字卡片1—5.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看看籃子裏裝着什麼呀?(糖)

鼻子湊上去聞一聞,有什麼味道?(很香)

你們喜歡糖嗎?

好,那我們先來玩糖,再來吃糖,好嗎?

二、猜糖、夾糖遊戲

1、猜糖

(1)教師:看看我的手裏有糖嗎?(沒有)

請你閉上眼睛,我要變糖了。

(2)教師拿一粒糖放在手心裏後

教師:好,把睜開眼睛,請你猜一猜我的手裏有幾粒糖?

你們可以在1、2、3、4、5這5個數裏猜一個數。

(3)幼兒猜對後請全體幼兒都拿出和教師一樣多的糖

(把糖送給猜對的那位小朋友。)(幼兒遊戲數次)

2、手指夾糖

(1)教師:來,把手做成夾子(幼兒用兩隻手指頭做“剪刀”狀),伸到籃子裏去夾一夾糖,能夾住嗎?

(2)教師:下面,我們來玩夾糖遊戲,我來數“1、2、3”,你來把糖一粒粒夾到桌子上,老師數到“3”你馬上停下來,然後數一數你夾了幾粒糖?準備好了嗎?

(3)教師:開始------停!數一數,你夾了幾粒糖?

(幼兒點數,並講述結果“我夾了X粒糖。)

(4)提問:誰也夾了X粒糖?

站起來去數一數別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誰的'糖和你一樣多?

(5)幼兒玩夾糖遊戲3-4次,每次停讓幼兒先自己點數,並講述結果“我夾了X粒糖一邊操作一邊講述。

教師每次都要改變數數的速度。

三、裝糖遊戲

1、請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籃子拿起來。籃子裏是什麼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過來,數一數有幾隻塑料袋?

(幼兒點數塑料袋一共5只),每隻塑料袋裏都有一張圓點卡片。

2、請小朋友來裝糖,先數數口袋裏的卡片上有幾個圓點,然後往口袋裏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聽清楚了嗎?

(幼兒裝糖,教師觀察與指導)。

四、買糖、品糖遊戲

1、教師買糖,幼兒賣糖。

檢查糖裝得是否正確,再次點數5以內的數量。

2、教師:糖都裝好了,我想買你們的糖,行嗎?

(“我想買有X粒那袋糖”)(收回4袋糖。)

結束語:還有一袋糖有幾粒?(一粒)你喜歡吃糖嗎?好,這袋就獎給小朋友吃吧!

2023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反映幼兒園新事的PPT,圖譜若干,歌曲錄音。

活動目標

學會演唱歌曲,能簡單進行創編。

喜歡地方民歌,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體驗五河民歌的演唱風格,感受歌曲的輕鬆有趣。

活動過程

1、導入

(l)師:小朋友們好,我是安徽五河的樑老師。今天我帶來兩句五河的方言,可有趣了,教你們說一說吧(邊做動作邊說):她們說的該,說的什麼該?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意思是:她說的,說的什麼呢?

(2)教師出示嘴巴和問號圖片,教幼兒邊動作邊說:她們說的該,說的什麼該。

師:來,和我一起說一說。

(3)教師邊做動作邊唱方言對白。

師:這兩句五河方言不光可以說,還可以唱呢,來,和我一起試一試。

2、觀看PPT,瞭解幼兒園的變化

(1)她們說的該,說的什麼該。到底說的是什麼事呢?請看~(播放PPT)

(2)這是以前的幼兒園,又矮又破的教室,看,這是如今的幼兒園,象一座快樂的城堡一樣拔起,‘陝樂城堡拔地起”。

(3)這是我們以前的'教室,破舊的桌椅,小小的黑板,可是如今幼兒園都換上新新的桌椅了,們看。“班裏換上新桌椅”。

3、教唱歌曲

(l)師:老師帶來一首五河民歌《如今幼兒園新事多》,說的就是這些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提問:你們聽到了什麼?

幼兒說出聽到的歌詞,教師及時唱出並出示相應的圖譜。幼兒說不出的部分教師直接說來,並告訴他們哪些是對白,哪些是襯詞。

(3)教師指着圖譜清唱一遍。略帶動作

(4)教師帶領幼兒集體清唱2遍,加上動作

(5)提問:剛剛我們唱的五河民歌和平常小朋友唱的歌曲呀不一樣,五河民歌裏隙了有歌詞,有方言對白和襯詞。

4、表演唱

(1)師:現在呢,老師唱歌詞,你們唱方言對白和襯詞,注意了唱的時候一定要做出相應的作,要做的誇張一點。

(2)師幼互換表演唱。師:你們表演的很好,那我們現在換過來表演唱

(3)幼兒互換角色表演唱。

5、幼兒創編歌曲

小朋友說一說你們的幼兒園還有那些新事?讓我們把它編進歌曲裏吧。

6、和客人老師互動表演唱

師:我們一起唱歌詞,客人老師唱對白和襯詞,請聽音樂。

客人老師和幼兒互換角色表演唱。

7、活動結束

與客人老師再見。

2023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天季節特點,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的詩歌形式。

2.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朗誦詩歌。

3. 積極參與詩歌朗誦,體會詩歌的意境。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

瞭解秋天季節特點,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的詩歌形式。

活動準備:

音樂(秋天多麼美、背景音樂)、幼兒調查表、大調查表版子(相關秋天的圖片)、詩歌圖譜、一張黑板、背景圖版、一張遮蓋布、每個幼兒一個墩子(椅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享關於“秋天”的調查,引發幼兒已有經驗。

1. 引出話題:現在是什麼季節?

2. 討論幼兒結合調查表分享自己的調查。

提問:大家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秋天)前不久我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去尋找了秋天,也做了記錄表,我相信你們一定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發現到了秋天的變化。請拿出你身後的調查表,接下來請把你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感受到的秋天的祕密分享給我們,誰想說一說?

4. 教師藉助圖片歸納總結幼兒分享的內容。

4.教師小結: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

二、 藉助圖譜,引導幼兒體會詩歌韻律節奏。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感受詩歌。教師設計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

2.教師再次朗誦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設計提問:詩歌中你都聽到了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朗誦詩歌,幼兒感受詩歌句式韻律節奏。

3.幼兒理解詩歌中的“跳、飄、嘗”。

重點理解“跳、飄、嘗”的意思,跳是怎麼跳的?你覺得秋雨它會怎麼跳?秋天會是什麼味道呢?(秋天的味道甜甜的、酸酸的)

三、 藉助圖譜,感受詩歌形式。

1.幼兒看着圖譜大聲完整地朗誦詩歌,幼兒感受詩歌的問答形式。

小結:原來這首詩歌和我們以前朗誦的詩歌不一樣,它是問答形式的。前面問,後面回答。

2.設計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用詩歌中的語言說出來。

秋天很快樂!那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的語言把秋天的美好,好玩的,好問的,好吃的,我們把它說出來。鼓勵幼兒朗誦詩歌時:加上動作、手勢。

3.集體朗誦詩歌。

教師總結:秋天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用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去體會,相信你們會感受到秋天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附詩歌:

秋天

秋天,

怎麼來?

秋雨滴滴答,

秋天從雨滴裏跳出來。

秋天,

怎麼來?

桂花朵朵開,

秋天從花香裏飄出來。

秋天,

怎麼來?

水果香又甜,

秋天從果子裏嚐出來。

活動反思:

學習詩歌一定有孩子的`前期經驗,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初步的欣賞文學作品,並結合自己已有經驗,展示豐富想象,嘗試用文學語彙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活動前我請孩子們分享自己關於秋天的調查,在秋天裏你用眼睛、耳朵、鼻子、內心感受到了什麼?爲理解詩歌打下基礎。

爲了讓孩子理解詩歌裏的文學想象,我緊緊抓住詩句中的“跳、飄、嘗”三個動詞,以三個重要提問“爲什麼說秋天是從雨滴裏跳出來?”“爲什麼說秋天是從花香裏飄出來?”“爲什麼說秋天是從果子裏嚐出來?”讓孩子深入思考,發揮想象,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關聯文學想象,使孩子能深刻理解詩句的文學想象。學前兒童對詩歌,故事和漢語語詞的經驗主要涉及他們在接觸文學作品中運用的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和感知、理解的基礎上,能夠調動已有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

2023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蔬菜圖片若干、疏菜整株與部分

活動過程

一、回憶蔬菜?

1、幫助幼兒回憶都吃過什麼蔬菜?

2、是什麼樣子的?

教師:蔬菜王國裏有很多蔬菜,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課件)

二、蔬菜是怎樣長出來的?

1、教師出示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蔬菜如:

西紅柿、白菜、土豆、蘿蔔請小朋友辨別一下是哪種蔬菜,並找出我們吃的部分。

2、教師出示蔬菜的整體與局部的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

(有的長在土裏;有的長在水裏;有的吃地上的.莖葉;有的吃底下的莖)

3、看到蔬菜的圖片,認識蔬菜各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猜猜看:看課件引導幼兒猜出謎語(西紅柿)。

4、列舉植物的果實: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幼兒說說這些蔬菜可以怎麼吃。

5、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蘿蔔”的謎語。出示課件讓幼兒知道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6、出示吃葉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7、蔬菜的塊莖:土豆、藕。

三、蔬菜分類。

1、出示多種整株蔬菜,請幼兒根據我們吃的部分進行分類。大體分爲(葉菜類、瓜果類、根莖類)

2、出圖說一說這些蔬菜分別吃哪一部分。

3、做遊戲:找朋友(給蔬菜找朋友)

2023幼兒園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幼兒特別喜歡“玩火”,如:劃火柴或玩打火機,或者用火點燃紙,破布等等。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成人所不允許的。看到這一現象,一方面我感到不讓幼兒“玩火”會扼殺幼兒對火的探索的興趣,使幼兒失去學習和學會自我保護的好機會;另一方面我也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情,所以我結合前段時間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空氣在哪裏?”設計了這樣一節課。主要讓幼兒通過探索觀察蠟燭燃燒時的一些有趣現象,知道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幼兒探索求知的慾望。

1、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在感知蠟燭燃燒現象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

3、知道蠟燭燃燒時會發光、發熱、燃燒時需要空氣中的氧氣。

【活動準備】

蠟燭若干個,主蠟燭6個,大、小杯子各32個、盤子若干個、瓶子若干各個、打火機、火柴、彩色顏料。

【活動過程】

1、將教室內的燈關掉,告訴小朋友停電了,教室裏這麼黑,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來照明?(手電筒、火柴、打火機、蠟燭)

2、今天我這正好有蠟燭,我們可以用什麼把蠟燭點燃?(火柴、打火機)我用打火機把蠟燭點着。點蠟燭的時候注意將蠟燭稍微傾斜一下,小心燙到手,然後把蠟燭放到桌子上。現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小蠟燭,我把點燃的大蜡燭放在你們的桌子上,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小蠟燭點燃。我們的教室亮起來了,剛纔教室還黑黑的,爲什麼蠟燭點燃以後教室亮起來了呢?(因爲燃燒的蠟燭會發光)

(1)呀!來電了。現在我們不需要蠟燭了,那我們用什麼方法將這些蠟燭熄滅呢?(用嘴巴可以把蠟燭吹滅、用扇子扇也可以將蠟燭扇滅、把蠟燭拿到外面讓風一吹也會熄滅、把蠟燭放在水裏就熄滅了、用沙子、用土)

(2)我這有一個玻璃瓶,我想用這個玻璃瓶能將蠟燭熄滅,你們說我能做到嗎?我該怎麼做?請小朋友幫我想個辦法。

3、做一做:

(1)幼兒點燃蠟燭,然後將瓶子罩在蠟燭上,看有什麼現象發生,說明原因。(蠟燭熄滅了,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當蠟燭燃燒時,將瓶裏的空氣用完了,蠟燭就熄滅了)

(2)燃燒的蠟燭罩上玻璃杯除了蠟燭會熄滅 ,還會有什麼現象呢?請小朋友點燃蠟燭我們再試一試。(玻璃杯有點熱) 爲什麼杯子會有點熱?(蠟燭燃燒時會散發熱量所以杯子會有點熱)

(3)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請小朋友先將蠟燭點燃,然後放到桌子上,一會當我喊 :“一、二、三”我們一起把玻璃杯罩在蠟燭上,看誰的蠟燭先熄滅?誰的'蠟燭後熄滅?說說爲什麼?

4、教師小結做過的三個實驗。剛纔我們做了幾個實驗,知道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蠟燭燃燒時還會散發熱量,當我們把大瓶子罩在蠟燭上時,蠟燭燃燒的時間會比較長,小瓶子罩在蠟燭上時,蠟燭燃燒的時間會比較短。

5、下面我要帶小朋友做一個有趣的小遊戲,我這有一個小盤子、一個小瓶子、一支小蠟燭、一杯彩色水,我先把蠟燭點燃,放在盤子裏,然後將彩色水也輕輕倒在盤子裏,我的問題出來了,現在我不動盤子,但是我要讓盤子裏的彩色水跑到我的瓶子裏來,你們說我能做得到嗎?

(1)小朋友猜想(有的說能做到、有的說做不到,教師請不同意見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想法)

(2)如果孩子們不知怎麼做,教師說:“我有一個想法,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教師請幼兒把蠟燭點燃,放在盤子裏,然後將彩色水也輕輕倒在盤子裏,最後將小瓶子罩在蠟燭上。一會,蠟燭熄滅了,彩色水跑到瓶子裏去了。

(3)請小朋友說一說彩色水爲什麼會跑到瓶子裏?(你們知道爲什麼把瓶子罩在點燃的蠟燭上時,一會,蠟燭熄滅了,彩色水跑到瓶子裏了麼?)如果孩子們說不出原因,教師利用圖示講解(蠟燭燃燒需要空氣,當瓶子裏的空氣被燃燒的蠟燭用完了,瓶子外的空氣就把彩色水擠壓到瓶子裏去了)

6、小朋友你們現在知道彩色水跑到瓶子裏的原因了,那你們還想不想把這個實驗再做一遍,教師指導幼兒再做一遍。

7、今天我們做了好幾個和蠟燭燃燒有關的小實驗,小朋友喜歡嗎?一會兒,我會把今天的實驗材料投放到活動區去。但是老師有一個小要求,在做這些實驗的時候,一定要在老師或爸爸媽媽在身邊的時候才能做,不然自己動火會有一定的危險,不小心會燒傷自己,所以,一定要在老師或爸爸媽媽在身邊的時候才能做,小朋友能做到嗎?

8、請小朋友將所有的瓶子輕輕放在筐子裏,把彩色水倒在小盆裏,然後將小盤子也放到筐子裏,我們現在把實驗材料一起送到活動區去。

【活動延伸】

“我和媽媽巧制蠟燭花” 準備彩色蠟燭一包(普通蠟燭也可)、裝水的盤子一個。蠟燭點燃後,將蠟燭拿至盤子上方,當蠟燭一融化,立即傾斜蠟燭,讓蠟燭油滴入盤中(可從不同角度滴蠟,效果會不同),蠟燭油會飛快地濺開並凝結成一朵朵非常漂亮的蠟燭花。

【效果分析】

組織這節活動剛開始我還是比較擔心的,怕很少接觸火的孩子們,在點燃蠟燭的過程中會緊張、害怕、不敢去點蠟燭,再有怕孩子們會燒着手。可是當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很投入,探索的積極性也非常高,沒有出現我課前擔心的問題,這樣在孩子們的帶動下我也逐漸放開手,和孩子們邊探索、邊討論、邊總結,效果出奇的好。特別是我利用圖示講解“彩色水爲什麼跑到瓶子裏去了?”把孩子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利用圖示進行講解並配合幼兒的實驗操作,順利的解決了難題。

2023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繪本故事,知道不同“魚爸爸”照顧寶寶的方式。

2、嘗試用印畫的方式表現海馬的色彩。

3、樂於參與活動,大膽添畫海馬爸爸與寶寶遊戲的場景,在活動感受父愛的溫暖。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孩子們嘗試用印畫的方式表現海馬的色彩。

教學難點:激發幼兒想象力,添畫海馬爸爸與寶寶遊戲的場景。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閱讀區分享了繪本《海馬先生》。

2、《海馬先生》繪本PPT,海底世界圖片,海底世界佈景,8開正方形紙、鏤空海馬底板、棉花團、各色顏料、抹布等作畫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一說和爸爸的故事(出示PPT)

師: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嗎?你最喜歡和爸爸一起做什麼事情?

2、出示小海馬繪本,回憶繪本內容。

師:這是誰呢?故事裏面都有誰?故事裏面的海馬爸爸是怎麼照顧寶寶的?

小結:《海馬先生》這個故事裏,海馬爸爸讓寶寶們藏在自己的口袋裏,時時刻刻保護着寶寶的安全。比如,海馬爸爸來到水草邊,首先是自己觀察,看看水草裏面有沒有危險。海馬寶寶在爸爸的精心呵護下終於長大了,他們多幸福呀!

(二)玩色創作

1、教師將鏤空的海馬底板藏在教室的角落裏,引導幼兒尋找並觀察海馬輪廓,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師:今天海馬寶寶和海馬爸爸一起來到了我們的教室裏,找一找它們在哪裏?

師:海馬爸爸和海馬寶寶跟我們玩變魔術的遊戲,把自己藏起來了,你們能把它們變回來嗎?

2、啓發幼兒用印畫的方式創作。

師:這裏有棉花團、顏料,想一想怎麼用能幫到你?

3、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

第一,觀察幼兒使用棉花團的方式,提醒幼兒輕輕使用。對於多次蘸色後較難使用的棉花團,要及時提醒幼兒更換。

第二,觀察幼兒印畫的情況,及時用情境性語言提醒幼兒儘量蘸色均勻,不留空白。比如,海馬的頭還不是很清晰,在蘸些顏料,讓他變得漂亮起來。

第三,印畫結束後,提醒幼兒爲海馬添畫眼睛。

4、海馬爸爸和海馬寶寶在哪裏?它們在幹什麼?遇到了誰?

(三)分享與交流作品

1、分享自己畫的海馬爸爸的故事

師:誰來講一講你所畫的海馬爸爸和海馬寶寶的故事。它們在哪裏?在幹什麼?

2、延伸談話內容,提升幼兒對自己爸爸的愛。

小結:你們喜歡海馬爸爸嗎?海馬爸爸深深愛着自己的寶寶,它溫柔又勇敢,非常了不起!生活中爸爸和媽媽一樣,也深深地愛着你們。所以,回家後別忘了也對爸爸說一聲:“我愛你,爸爸。”

2023幼兒園教案 篇7

【年齡段】

5—6歲

【遊戲人數】

6人

【遊戲類別】

益智遊戲

【預期構建經驗】

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思考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伴間的合作能力及觀察與謀劃能力。

【遊戲準備】

材料準備:

PPT、遊戲棋盤、每隊七顆棋子,分別是大象一顆;獵豹、貓、老鼠各兩顆,棋子收納盒,取棋杆,隊旗,手環、音樂。

經驗準備:

幼兒有下棋的經驗

【遊戲玩法】

6名小朋友自由組合,3人爲一組,分爲紅、綠兩隊。兩隊用推棋子的方式進行領地爭奪,棋子在同一區域內時,強者將吃掉弱者,吃掉對方棋子多的一方爲勝。

【遊戲規則】

1.除大象棋子和獵豹棋子外,貓和鼠棋子只能在陸地上,如果進入水裏,則歸對方所有。

2.任意棋子壓線或者出棋盤不能被吃掉,也不能吃掉其它棋子,即爲暫時無效的棋子。

3.幼兒不能踩到棋盤,如果取棋,只能用取棋杆取走棋子。

4.兩隊要輪流出棋。

【關注點與支持策略】

關注點1:觀察幼兒在遊戲過程中能否根據對方推入動物棋的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遊戲策略。

支持策略1:引導幼兒專注遊戲,注意觀察遊戲次序與推入動物棋的情況。

關注點2:觀察幼兒是否能與隊友密切配合,協商解決所遇問題。

支持策略2:引導幼兒虛心聽取同伴的意見,遊戲中能積極想辦法,找到對應策略。

關注點3:關注幼兒是否有觀察、等待、思考、推理、表達等良好的遊戲品質。

支持策略3:耐心的'等待孩子,不急於干預,給與幼兒表達與思考的空間。

【建議】

1.增加動物棋的數量及參與人數,激發幼兒的挑戰性。

2.可將棋盤擴大或添加障礙,增加遊戲難度。

3.如果幼兒長時間不出棋,可以採用倒計時10秒的方式督促幼兒出棋。

2023幼兒園教案 篇8

教學設計

孩子們對泡泡充滿了幻想,看到漫天飛舞的泡泡,興奮地手舞足蹈,追逐着泡泡自由奔跑,大聲歡笑。因此,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神奇的泡泡》,幼兒通過觀察泡泡,更加深入理解泡泡的祕密。

教學活動一:尋找泡泡

教學目的:

1、尋找日常生活中能製作泡泡的物品。

2、樂意參加尋找泡泡的活動,體會其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吹泡泡的用具。

2、把教師佈置成超市,並放上關於泡泡的物品:肥皂、牙膏、牙刷、啤酒、雪碧、飲料品瓶等;和泡泡五官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參觀“超市”

老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班新開了一個新超市,我們一起去參觀吧!

提出問題:請大家仔細觀察,超市裏都有什麼?

二、幼兒說說超市裏有什麼,教師做記錄。

提出問題:1、在超市裏都看到了哪些物品?2、哪些物品有泡泡?

請幼兒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做記錄並出示相應的實物圖片。

三、幼兒動手操作,尋找泡泡。

老師: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什麼東西能產生跑跑呢?我們動手試一試,找一找,看看每種物品有沒有泡泡出來。讓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在一旁觀察知道。

四、幼兒相互交流,得出結論。

提出問題:說一說哪些東西能產生泡泡?是如何發現的?請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在黑板上相應圖片下面打“√”或“×”。2、師生總結。

五、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其他的泡泡。

提出問題:小朋友還在哪裏見到過泡泡?請幼兒回家嘗試。

教學活動二:吹泡泡

教學目的:

1、水、肥皂。

2、幼兒每人一個小杯子、吸管。

3、在幼兒吸收的時候,引導幼兒觀察肥皂搓出的泡泡。

教學過程:

一、老師拿出分別裝有肥皂水和清水的被子,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看一看,老師手裏面是什麼呀?

二、感知兩個杯水的不同

1、提出問題:這兩杯水有什麼不同?

讓幼兒用小木棒、勺子等工具攪拌探索,或者用鼻子聞一聞,用眼睛看一看。

2、請幼兒說一說這兩杯分別是什麼水?並說說是如何區分的。

得出結論:可以吹出泡泡、攪拌出泡泡的水是肥皂水。

三、吹泡泡

老師:肥皂水可以吹泡泡,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1、介紹吹泡泡的材料:肥皂水、吸管。

2、吹泡泡

(1)幼兒嘗試用吸管吹泡泡。

(2)請吹出泡泡的幼兒示範自己是怎樣吹出泡泡的。

(3)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吹泡泡。(用吸管蘸上肥皂水,輕輕吹。)

(4)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

四、幼兒感受吹的力量和泡泡的大小有很大關係。

1、幼兒嘗試先輕吹泡泡然後再用力吹泡泡。

引導幼兒發現:輕輕地吹可以吹出大的泡泡,用力吹可以吹出小的泡泡。

2、請幼兒用力吹休幹,觀察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的?

五、帶領幼兒到戶外吹泡泡,請幼兒觀察泡泡是什麼樣的。

教學延伸:請幼兒回家找找什麼東西可以做成泡泡水,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一下,然後做下記錄。

教學活動三:圓形的泡泡

教學目的:

1、幼兒通過探索得知用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2、幼兒樂意參加探索活動。

教學準備:

1、吹泡泡工具(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橢圓形、五角星)

2、記錄表。

3、場景設置(泡泡王國)

教學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帶領幼兒進入泡泡王國。

老師:歡迎大家來到泡泡王國!大家看看這都是什麼形狀的?

2、認識不同形狀吹泡泡工具。

2023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皮球的基本組成部分,能夠大膽、自信的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皮球。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能力。

3、體驗用水粉塗鴉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皮球圖片 實物皮球

學具:繪畫紙、顏料盤、顏料、擦手巾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件好玩的東西。

出示皮球(ppt)提問:這是什麼?皮球可以用來幹什麼?

(2)今天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皮球。

二、整體觀察皮球以及展開想象

1、 引導觀察各種各樣皮球。

看,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樣皮球?

2、 咦,這個皮球是什麼樣的?看上去像什麼?

3、 繼續觀察各種各樣的皮球,展開想象

你覺得這個皮球像什麼?

2、 師小結:原來皮球的形狀是圓圓的`,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漂亮的圖案,想怎麼變就怎麼變,真有趣!

三、教師示範畫

1、教師引導幼兒作畫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紅色、藍色、黃色的顏料,然後伸出自己的手指,輕輕的蘸一點顏料,點在白色的卡紙畫。先畫圓圓的的皮球形狀,再在皮球上想怎麼畫就怎麼畫。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可有趣了!

2、作畫要求

(1)畫畫先想好,然後輕輕的蘸一點顏料,輕輕的畫。

(2)畫畫時,不要讓顏料跑到你的衣服上。

四、幼兒作畫

1、教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

2、請畫好的幼兒說說自己畫了什麼樣的皮球。

五、評價

自評:你畫了一個什麼樣的皮球?

互評:你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師評:小朋友的皮球畫的真有趣啊!下次我們一起再玩哦!

2023幼兒園教案 篇10

教案反思的寫作內容標準是關注實踐性、現實性、實效性和個體體驗。

主要表現爲:

1、反思教科書處理的得

對教科書優點、缺點的教學處理,把握的適切度(包括對教科書中有關內容進行微調、增加、替換、重組等處理的有效性、適切性,課程、教學目標達成的實效性等等)的.反思構成了反思教科書處理得失的基本內容。

2、反思教學環節的實效性

反思教學環節設計,既要反思原來設計的成功之處,也要反思不成功的教學案例,尋找教學設計與教學實際的差距,促使新課程理念向教學行爲方式的轉變。

3、反思教學細節把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反思教學目標的準確性和教學效果的實效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具有很多衡量指標,其中,師生的積極互動、高質量的課堂參與,有效的課堂提問,有效的課堂活動時間,合理的課堂結構,是其核心要素,尋找師生互動的契合點及師生積極參與的方式方法,提高師生參與的質量與效果,強化提問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優化課堂活動時間和課堂教學結構,可以有效推動課堂教學走向高質量、高效率。反思教學目標,可以圍繞課堂提問、課堂參與、課堂活動時間、課堂結構、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

5、反思教學得失

(1)反思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接受情況

(2)反思學生在學習中的獨到見解

(3)反思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反應和表現

6、反思教學機智與課堂生成的合理性和再生性

2023幼兒園教案 篇11

活動內容:

歌曲《老師再見了》

活動目標:

1、讓孩子跟着老師和音樂初步學會歌曲,用連貫的聲音演唱。

2、抒發幼兒畢業前對教師的一片深情。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馬上要畢業了,你們有什麼話對老師說?

二、欣賞歌曲

1、聽一聽歌曲裏的小朋友是怎樣表達對老師的'感情的?

2、欣賞後說說裏面唱了什麼?

3、你會對老師說嗎?

4、跟着歌曲一起唱

5、引導幼兒唱出深情的感受。

三、表現歌曲

1、 邊唱歌曲邊用一些動作表示。

2、 集體深情地場給老師聽。

四、老師爲幼兒提一些希望。

活動反思:

即將畢業了,我們的孩子因爲是隻上了一年的大班,所以很多的孩子在情感上面並沒有多少的表現。

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中班年齡的所以在情感激發方面也不是很明顯。

2023幼兒園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情節,嘗試根據畫面認出相應的故事內容。

2、瞭解天冷水會結冰,遇熱冰會融化的道理。

活動準備:

掛圖20號;《小朋友的書·冬天裏》;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難點:

瞭解天冷水會結冰,遇熱冰會融化的道理。

活動重點:

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情節,嘗試根據畫面認出相應的故事內容。

活動過程:

一、朗誦兒歌,引出主題。

有個奇怪的小娃娃,呼呼地吹着口哨過來了,小朋友們看到它,趕緊戴上帽子、圍上圍巾、戴好手套,小娃娃再呼呼的.吹,水結成了冰。大家猜猜,它是誰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一遍,提問:你喜歡北風娃娃嗎?爲什麼?

2、教師出示掛圖,再次講述故事,提問:下過了雨,地上有什麼?

誰來了,它想幹什麼?它爲什麼要這樣做?吹呀吹,地上的水吹乾了嗎?變成了什麼?小水窪結冰了,北風娃娃爲什麼很着急?

小水窪爲什麼會不見呢?

三、閱讀《小朋友的書·冬天裏》“北風娃娃”,幼兒自由講述故事內容。

四、幼兒邊看書,邊聽故事錄音,要求幼兒能根據故事觀察並講述相應的畫面。

活動反思:

北風娃娃》這堂課主要是讓幼兒學會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情節,嘗試根據畫面認出相應的故事內容,並且瞭解天冷水會結冰,遇熱冰會融化的道理。在課的一開始,教師就利用謎語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猜想。然後教師講述故事,並且出示相應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整堂課幼兒興趣高昂,但是對於小班來說“水遇冷會結冰,遇熱會融化”這個知識點有點難,小朋友只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並不瞭解它的真正過程,所以我想在這期間可以加入一些科學的元素,幫助幼兒理解這一個知識點,比如說,實驗法。

2023幼兒園教案 篇13

活動目的:

1 引導幼兒以歡快的情緒較完整參與演唱。

2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3激發幼兒上幼兒園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布娃娃一個 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布娃娃,因出主題

教師以布娃娃的身份講述在幼兒園的高興事,激發幼兒愉快的心情,因出歌曲。

二 教師師範演唱歌曲。

三 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1 教師領唱,幼兒跟唱。

2 重難點句教唱,引導幼兒用自然聲演唱。

3 引導幼兒有表情的演唱。

4 集體和分組練習演唱。

5 請個別幼兒演唱,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四 幼兒集體演唱,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小班語言教案:我上幼兒園

活動由來: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我們想讓幼兒逐步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讓幼兒感受在集體中與老師、阿姨、朋友一起生活、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創造性的認知發展目標:學習兒歌,初步體會兒歌朗誦的語感,培養其對兒歌的'興趣。

2、創造性的情感發展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上幼兒園的快樂情感。

3、創造性的人格發展目標:在幼兒園幼兒通過悅納自己,悅納他人,禮貌待人,提高適應性。

4、身體與動作發展目標:能用身體模仿事物,提高身體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布偶小兔和兔媽媽、小兔頭飾若干

2、知識經驗準備:觀察幼兒對木偶的興趣濃厚與否。

3、空間與環境準備:在教室裏佈置一個用積木搭成的幼兒園大門

活動過程:

1、引題:

(1)出示木偶小兔和兔媽媽提問:“這是誰?”(引導幼兒向小兔和兔媽媽問好)

(2)老師邊表演邊講述:早上,兔媽媽要上班去了,它問小兔:“媽媽要上班,小兔上哪兒?”小兔說:“媽媽去上班,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媽媽把小兔送到幼兒園,小兔向媽媽揮揮手說:“媽媽再見。”媽媽說:“小兔再見。”小兔就高高興興來到班上,看見老師說:“老師早!”小兔有禮貌,老師真喜歡它。

2、理解和熟悉兒歌的詞句。

提問: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小兔到幼兒園來幹什麼?今天誰像小兔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引導幼兒說給小兔聽“我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3、欣賞兒歌。

(1)你們很喜歡小兔對吧,那看看小兔是怎樣上幼兒園的。教師出示小兔木偶邊表演邊朗誦。

(2)再次演示時。鼓勵幼兒跟着朗誦。

4、請幼兒做小兔,進行情境表演。

(1)幼兒扮演小兔,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念一念,演一演。

5、跟小兔和兔媽媽道別。

小兔說:“今天我和媽媽到小班來做客,很高興認識這麼多的小朋友,現在我們要回家了,下次再來和你們玩遊戲吧,再見!”(引導幼兒跟小兔和兔媽媽說再見)

四、活動延伸

1、開展歌曲活動《我上幼兒園》,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2、家庭中滲透。請爸爸媽媽在家裏和幼兒一起玩“上幼兒園”的遊戲。

3、生活中滲透。幼兒在一日生活、學習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附兒歌:《我上幼兒園》

我上幼兒園,

爸爸媽媽去上班,

我上幼兒園。

我不哭,也不鬧,

叫聲老師早。

2023幼兒園教案 篇14

教學設計:

幼兒經常會問我:老師,小魚爲什麼會游泳啊?這讓我感受到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慾,幼兒對一些未知領域的探索不是簡單地童話故事就可以滿足的,因此我們設計了本次主題活動,讓幼兒瞭解魚,知道大自然的祕密,從而萌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慾望。

教學目的`:

1、幼兒知道魚身體各器官的名字。

2、知道魚各器官的用處,懂得魚爲什麼會游泳。

教學準備:

1、一條活魚

2、魚的圖片,並把各個器官都剪開。

教學過程:

1、猜謎語,引出魚。老師:小朋友們,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大家猜一猜它是誰?謎語:它生活在水裏,尾巴好象一把小扇子,還會吐泡泡,你們猜猜它是誰?

2、老師出示魚,讓幼兒仔細觀察魚,討論:魚長得什麼樣?

3、老師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並作補充,並介紹魚的各個器官。

4、讓幼兒觸摸魚,感受魚鱗和魚身上的粘液。

5、向幼兒介紹魚各個器官的作用,重點告訴幼兒魚是靠尾鰭的擺動作爲動力向前遊的,背鰭用來保持身體平衡。

6、把魚的圖片進行分解,讓幼兒動手拼成一條魚,加深幼兒對魚各個器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