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01K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造字的故事

設計思路:我們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學期對漢字已經有一定的興趣,經常把在家寫的字拿來給老師看,一此爲驕傲。進入大班後,有一天一個小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漢字是怎麼來的呀老師?我接住了這個球后,就把這個球拋給了全班孩子。這下字有個別的小朋友回家詢問家長,於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麼到底是什麼是象形字?我把知識即使給了孩子,還拿出了象形字的卡片,讓孩子觀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興趣不斷地蔓延着,併產生了這個主題活動。

活動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中感受人的聰明才智。

2、激發幼兒讀漢字的興趣和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漢字(象形字、甲骨文、現代文)若干的卡片

活動過程:

1、引導語,激發幼兒說說漢字的興趣。

2、說說我們的字寶寶。

師:1)誰願意來向我們說說你認識的字寶寶?(在幼兒說的過程中,教師隨即引導,鼓勵幼兒發表不同的想法)

2)師:你們有什麼看不懂的字寶寶嗎?

3、設疑

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字寶寶有個祕密?(鼓勵幼兒仔細觀察,並積極參與討論)

4、活動延伸

根據幼兒的熱點繼續對漢字進行探究,並讓幼兒回家與家長一起討論,學習認識更多的漢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裏的。

2.知道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難重點:

瞭解電是怎樣傳輸到家裏的。

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大電池若干節、電線3若干根(大約1尺5)、小燈泡若干個、各種型號的電池、手電筒一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提問,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需要用電呢?”(電視機、錄音機、燈棍、消毒櫃、空調等)。

2.“這麼多東西都需要用電,你知道電是從哪裏來的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國家在很多地方建有發電站,有用火力發電的火力發電站,用水力發電的水力發電站。還有用風力發電的風力發電站。這些發電站發好電後,電工叔叔通過長長的電線把電傳到工廠、醫院、商店、幼兒園和小朋友的家裏等所有地方,照亮城市,照亮千家萬戶。

師:“電工叔叔的本領大嗎?”(大)“你們長大了想不想也當一名電工?”(想)

二、基本部分:

小實驗:燈泡亮了

1.教師出示手電筒:

提問:(1)這是什麼?(手電筒)

(2)它有什麼用?(照亮路)

(3)在沒有電的地方我們可以用手電照亮路,你們知道手電是靠什麼發光的嗎?(電池)

2.教師出示電池:

提問:

(1)這是什麼?爲什麼叫它電池?(因爲它裏面儲存着電)

(2)它裏面儲存的電量比較少,可供一些小電器使用,(如:手電筒、電動玩具)

(3)還有什麼東西用電池?(電動剃鬚刀錄音機手機遙控板電子錶等不同型號的電池可給不同的電器供電。)

(4)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電線、小燈泡,小朋友想想並動手操作,看怎樣可以用電線把電池裏的電傳輸給小燈泡,使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探索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通過這個小實驗,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小朋友都明白了電池有“+”、“—”標記,“+”叫正極,“—”叫負極,電流從正極通過小燈泡和電線流入負極,負極通過電池再流入正極,電流不斷循環流動,小燈泡就會亮起來。

4.幼兒兩兩合作探索操作:用兩節電池怎樣可以使小燈泡亮起來?小燈泡又有什麼變化?

小結:電量越大,小燈泡越亮。有的小朋友說:“我想讓小燈泡更亮,,就用5節6節電池連接,這樣可以嗎?這樣是不可以的,每個用電器,它的用電量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他的用電範圍,就會損壞電器。

5.教師提問:“小朋友學會了電工叔叔的本領,能使小燈泡亮起來,你們真棒!那你們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安全用電嗎?”

三、結束部分:

討論:日常生活中怎樣安全用電?

1.不用溼手、溼抹布觸摸燈頭、開關、插座和電器。

2.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插銷。

3.不要在高壓線附近玩耍,不要爬電杆。

4.不要在電線附近放風箏。

延伸活動:

提供手電筒、電動玩具,供幼兒操作,探索電池的正確使用方法。

反思

在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電》中,目的在於讓幼兒瞭解電的來之不易,要知道節約用電,並知道電的正確使用方法,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的意識。

活動過程中,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生活中的電視機、空調、微波爐、洗衣機等等都需要用到電,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電,並瞭解了電是從發電廠傳輸過來的。探索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因此,在第二環節,通過小實驗“小燈泡亮了”,充分調動起幼兒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在親身感受、體驗和發現中提高能力,達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電的正確使用方法,並瞭解了電流是不斷循環流動的。第三個環節,通過討論,得出了幾條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並適時的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致很高,探索慾望很強,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動手去探索,三個環節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效果很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真絲織物與蠶絲的關係。

2、知道抽絲的簡單步驟,學習抽絲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絲的長度。

3、知道我國養蠶抽絲的歷史及對人類的貢獻。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1、爲每個小組準備:一個蠶繭,一杯熱水,小蘇打,小竹條,幾種繞絲的工具:紙筒、纏線板等。

2、有關養蠶知識、抽絲錄像、真絲織物圖片(課件)

3、絲巾一條,幾種繞絲的工具。

4、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瞭解蠶絲的作用

1、出示絲巾後觀看真絲織物圖片

說說這條“絲巾”是什麼材料做的?(幼兒猜想)

2、教師總結

這條絲巾是這種叫蠶絲的材料紡織而成的(出示蠶絲)

蠶絲是一種優質的紡織原料。

3、蠶絲還可以做什麼呢?

(1)幼兒猜想後觀看真絲織物圖片

(2)幼兒再次回答:蠶絲可以做領帶、衣服、被子等。

二、交流討論蠶絲的來歷

1、誰知道蠶絲怎麼來的?

幼兒回憶已有認識:蠶絲是蠶吐出來的。(蠶繭只是蠶蛹的保護體)

2、觀看有關養蠶圖片

3、教師總結

三、抽絲活動

1、觀看錄像,初步瞭解抽絲方法

(1)想一想人們是怎麼把蠶絲從蠶繭內抽出來呢?

(幼兒猜想抽絲的方法並實踐)

(2)小朋友講了許多蠶絲從蠶繭內抽出來的方法,蠶繭究竟是怎麼變成我們所需要的蠶絲的呢?(觀看錄像)

(3)請幼兒說出蠶絲從蠶繭內抽出來的具體方法。

教師總結:

蠶絲從蠶繭內抽出來的具體方法,

摘亂絲——制溶液——浸泡——挑絲頭——抽絲。

我們把對蠶繭進行處理變成絲這個過程就是抽絲的過程。

2、指導幼兒抽絲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當一回抽絲工人,我們來抽絲。

具體方法:我們一邊看錄像,一邊學習每個環節的具體操作方法。

(1)摘亂絲(看錄像)

提問:現在誰來做個小老師,向大家介紹怎樣摘亂絲?

(個別幼兒操作)。

(2)制溶液:是將小蘇打浸泡在熱水裏。

這個溶液是小蘇打溶液。

這個溶液內小蘇打的含量不同、溶液溫度高低都將影響蠶繭抽絲效果。

由於溫度比較高,所以熱水就由老師來倒。等會在操作中我們必須要注意安全,別被燙傷了。

(3)浸泡:

讓蠶繭浸泡在熱水裏充分浸泡,爲了充分浸泡可用筷子把蠶繭壓入水中(出示圖片),直到蠶繭表面有一些絨毛出現爲止。

浸泡時間大概爲1分鐘。

(4)挑絲頭抽絲:

師:當我們挑絲時發現有好多條蠶絲一起粘在上,此時,就需要我們把蠶絲進行整理,並找到絲頭。

(5)有什麼好的方法?

幼兒自由發表抽絲挑絲頭的方法,並作好記錄(用表1)

請看整理蠶絲的錄像。

3、幼兒示範抽絲

學會找絲頭抽絲了嗎?老師這裏剛好還有一個浸泡好的蠶繭,誰來試試找出絲頭,請幼兒來做。

4、指導纏繞

當我們找到絲頭以後,我們要將絲線粘在繞絲的工具接着開始纏繞。

(幼兒說一說自己猜想纏繞工具,並作記錄。用表2)

5、幼兒小組抽絲活動

(1)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吧,但老師有一個幾個要求:

比一比哪個小組抽的好、抽的長;

安靜操作,當音樂響起活動停止;並在音樂聲中整理材料。

(2)幼兒操作,並做記錄,教師指導操作方法。

四、交流各小組繞絲工具與挑絲的方法,知道幾種纏繞工具的好處與壞處。

1、大家都把絲抽了出來了,但是大家纏繞用的工具不一樣,請每個小組介紹本小組的工具,

出現了什麼問題,爲什麼?(幼兒討論原因)調整自己的記錄。

2、請每個小組介紹挑絲的方法,哪種方法最好,並調整記錄。

3、教師總結

我們的抽絲還真得離不開耐心、細緻。蠶絲是最長的天然動物性蛋白纖維,

是高級的紡織原料,被稱爲“纖維皇后”。一般的蠶繭長度都在1000—3000米之間往往要用很多的時間才能抽完。

古代人們爲了解決抽絲時間長的難題,他們創造了各種抽絲機器。

【活動延伸】

1、測量蠶絲長度並作記錄。

2、相關知識與其他幼兒共同分享。

3、鼓勵幼兒到科學角繼續學抽絲的方法,探究抽出好絲的方法。

4、要求家長配合幫助幼兒查閱蠶和蠶絲的其他用途的有關資料,瞭解絲綢之路的由來。

【活動反思】

《我們來抽絲》是第二單元的第三節內容,課本上要求學生在養蠶的基礎上對抽絲地得過程進行體驗,並瞭解絲織成綢的過程。因爲本地的氣候條件不適合養蠶,所以沒有讓學生體驗的機會。但是爲了充實課堂的內容,在設計時由嫘祖發現蠶能抽絲的視頻短片引入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先民在距今5000年以前就懂得了養蠶,繅絲、織綢的技術,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短片中提到一千隻蠶一生要吃25到30公斤的桑葉卻只能吐0.5公斤,並引用唐代詩人的詩“昨日如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使學生了解到蠶絲的珍貴。提到絲綢我們都會想到絲綢之路,通過一段資料使學生簡單瞭解絲綢之路對中西文化的影響。絲綢對我們的生活和文化有這麼深遠的影響,那麼蠶繭是如何繅成絲並織成綢的呢?再通過一個短片使學生了解繅絲——浸泡——絡絲——並絲——捻絲——卷緯——整經——織造的過程。視頻結束後使學生對短片中提到的八個步驟進行排序。

本節課的內容很緊湊,學生對這些內容也非常的感興趣所以當課程結束時學生對本課的內容都掌握的很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

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椅子2把,放在終點線。

玩法: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以3人爲一組,各隊按順序排列在起點先後,面對終點線後,面對終點線後的椅子。每組3人橫排,兩邊的幼兒扮演助人爲樂者,內側手相拉,中間的一名幼兒扮演殘疾人,一隻腳站立,另一隻腳彎曲搭在兩位"助人爲樂者"相拉的手上,兩臂搭在"助人爲樂者"的肩上、教師發出口令後,"助人爲樂者"駕着"殘疾人"向前跑,"殘疾人"單腳跳。至終點線時,"殘疾人"跑步繞過小椅子,3人在恢復原樣,跑回起點線,依次進行。先跑完的隊獲勝。

規則:

各隊兩組間接替時,必須由前一組扮演殘疾人的幼兒,拍後一組"殘疾人"的手掌後,後一組方可起跑。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節教學活動,我充分認識到在體育課中,要在“引導幼兒探索動作、相互交流,掌握動作要領”上下功夫,讓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學習中提高學習動作的積極性。能善於充分利用空間、大膽利用材料,教師的講解要精煉、透徹,把握好幼兒活動的密度和強度,一節體育活動才能真正的使幼兒體質逐漸增強、動作發展更完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身高、體重的含義,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身高、體重。

2、大膽的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較方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重難點:

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身高、體重

教學準備:

幼兒用書(數學)白紙、筆人手一份;測量用的木棍、繩子與保健老師聯繫,告知活動的意圖,獲得配合重點與難點

活動過程及指導策略:

(一)測量並記錄身高、體重。

1、交流自己對身高和體重的已有認識。(豐富詞語:身高、體重)帶幼兒至保健室,測量身高、體重,幼兒記錄,教師也記錄。

(保健教師依次按次序給每個幼兒測量,大聲報出幼兒的身高和體重,請幼兒自己記錄在紙上。)檢查記錄結果,交流記錄方法。

2、哪個數字表示身高?哪個數字表示體重?應該怎麼記錄?記錄有錯誤的幼兒再次測量記錄。

(引導幼兒辨認兩位數和三位數,並區分左右進行記錄,知道數字從左至右寫。)

(二)小組成員相互比較身高與體重,教師巡迴瞭解信息。

1、提出要求:比比小組裏誰最高,誰最矮,誰最輕,誰最重。

2、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教師儘量爲幼兒提供所需物品。

(三)交流整理比較的方法。

1、實物比較的方法:逐個站立比較高矮;相互抱抱感覺輕重等。

2、測量比較的方法:用繩子量身高,看誰的繩子最長等;稱稱體重,比比誰最重。

3、數字比較的方法:比較體重的數字(兩位數),先從左邊的數字比,如果一樣,就比比右邊的數字,哪個大就是哪個重;兩個數字都不一樣就用減法算一下等。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髮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關注周圍事物,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觀察分類能力。

3.瞭解電池的基本知識,知道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

活動準備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遙控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事物,引出課題。

提問:桌子上放的是什麼?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等)

教師:怎樣才能人這些東西亮起來、動起來呢?我們一起來尋找它們的祕密。

二、展開

1.複習電池的基本特性。

教師:這些物品裏都有電池,它們運作和轉動都離不開電池。

提問:你知道電池的哪些知識?

小結:電池分正負兩極,凸起的一端爲正極、凹進取的一端爲負極,正極和負極鏈接才能保證有電。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電池。

2.電池分類

教師:請把這些電池從物品裏面拆下來,按照不同的型號進行分類。

小結:電池按照型號可以分爲1號、5號、7號等,鈕釦電池,鋰電池等。

3.生活經驗講述,我見過的電池。

提問:

(1)你見過什麼型號的電池?放在什麼物品裏使用?

(2)你們家是怎樣處理廢舊電池的?

4.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萌發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電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廢舊電池處理不當會嚴重破壞我們的環境。

不同類型的電池對環境的破壞不同。

廢舊電池埋在土壤中會影響土質,在這片土壤中將不會生長出植物;

丟在河水中會嚴重污染水質,水中的小魚會死掉;小朋友玩廢舊電池會引起汞中毒。

提問:怎樣正確處理廢舊電池?

小結:廢舊電池對人類和環境都有危害,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標記的垃圾箱中。

三、結束

活動評價:從幼兒是否大膽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動物之最",體驗交流分享的樂趣。

2、知道各種"動物之最",積累相關經驗。

3、主動探索"動物之最"的問題,積極尋找答案。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動物之最"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動物之最的話題。

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猜一個關於動物的謎語:頭小四腿長,脖子高過牆,身穿花皮襖,不聲又不響。小朋友們猜出來了嗎?

提問:小朋友們真聰明,答案就是長頸鹿,你們知道長頸鹿爲什麼長得這麼高嗎?它長這麼高有什麼好處嗎?

小結:長頸鹿是動物王國裏面長得最高的小動物,它長長的脖子可以使他看的更遠,很快就能發現敵情,這樣它就能很快的逃走,它還能吃到大樹頂上最新鮮的葉子呢!

二、辯論的形式,說說幾個"動物之最"

1、提問:你們知道最重的動物是哪一個嗎?幼兒辯論。

小結:(出示圖片),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動物,平均有26米長,平均體重有150噸。

2、提問: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動物是什麼嗎?幼兒辯論。

小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獵豹)獵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動物,他的最高時速達110公里,相當於高速行駛的小汽車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起。

3、猜測:有一種動物活了152年,據科學家研究,有的能活到200多歲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中的老壽星(出示海龜龜)

三、出示一些"動物之最",幫助幼兒認識瞭解簡單介紹飛的最快的昆蟲,最小的鳥,最大的鳥,遊得最快的魚,最厲害的恐龍(依次出示澳大利亞蜻蜓,蜂鳥,鴕鳥,旗魚,霸王龍的圖片)

小結:今天我們看來好多的動物之最,有最重的藍鯨,跑的最快的`獵豹,最大的鳥鴕鳥,最長壽的烏龜,飛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鳥蜂鳥,最大的鳥鴕鳥,遊得最快的魚旗魚,最厲害的恐龍霸王龍。

四、分組搶答遊戲,鞏固學習到的知識遊戲規則:將幼兒分成3組,舉手回答知道哪些動物之最,哪個小組回答正確的次數最多的獲勝。

教師小結講評。

附:

(1)脖子最長的動物是:長頸鹿;

(2)鼻子最長的動物是:大象;

(3)耳朵最長的動物是:兔子;

(4)跑的最快的動物是:獵豹;

(5)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

(6)嘴巴最大的動物是:河馬;

(7)唱歌最好聽的動物是:百靈鳥。

活動反思:

幼兒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認知不全,記錄自己認知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培養。對教師現場用簡筆畫記錄的方式感興趣。總體說來,教學內容對幼兒有吸引力,但是幼兒交流分享的習慣和方法需要培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使幼兒初步掌握10以內的相鄰數,並知道相鄰數之間大1,小1的關係。

2、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3、讓在遊戲、互動中學習,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引發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5、初步瞭解其相鄰數的特性。

活動準備:

大數字卡“1—10”一套,幼兒人手一塊數字板,1—10數字各一套,身上帶有數點的小動物10個。相鄰數的作業單。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看一看,擺一擺

出示數字卡1—10。小朋友們,你們看黑板上有什麼呀?(數字),這些數字你們都認識嗎?每個小朋友的面前都有一塊數字板,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從數字袋中取出數字,取出後請小朋友把數字在數字板上,按從小到大從左到右的順序給數字排隊,老師也把黑板上的這些數字排排隊。(幼兒和教師分別動手排數字:這些數字一個挨着一個就像是我們好朋友一樣,親親熱熱的在一起。)

2、想一想,說一說

小朋友們,你們有自己的好朋友嗎?(有)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每個數字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它們的好朋友是誰嗎?現在數字“3”說我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2,一個是4;數字“6”說,我也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5,一個是7。(引導想一想,說一說3和6的好朋友有什麼特點)

3、小結:

我們發現3和6的好朋友,都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數,比它小1的數排在它們的前面,比它大1的數排在它們的後面。它們的好朋友也就是它們的鄰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2和4是3的相鄰數。5和7是6的相鄰數。一個數的相鄰數就是比這個數大1和比這個數小1的兩個數。

4、遊戲“舉數字”:

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玩一個舉數字的遊戲,我舉一個數字,請小朋友們舉出這個數字的兩個相鄰數,看哪個小朋友舉得又對又快。(舉出後要求幼兒說出幾的相鄰數是幾和幾)(幼兒結伴取數字)

5、遊戲 “找朋友”:

看到數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動物們也來了,你們看它們是誰呀?小動物們也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請幼兒幫助動物找朋友,要求好朋友身上的點數是這個動物身上點數的相鄰數)(2、7)

6、幼兒練習。小朋友們真棒,你們看,我這兒有幾張紙片,每張紙上都有一些數字或是圓點,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要我們幹嘛的呢?(請小朋友們擺出或是畫出他們的相鄰數)

7、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相鄰數,知道了一個數的相鄰數就是比這個數大1和小1的數,我們還玩了好玩的遊戲,小朋友們可以把數字卡帶回去和你們的爸爸媽 媽也玩一玩找朋友的遊戲。

小百科:相鄰數是數學名詞,意思是在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數中,一個數前面和後面相互鄰近的兩個數就是該數的相鄰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手、腳協調向前爬的能力,發展大肌肉羣的靈活性。

2、鼓勵個別體弱幼兒和大家一起參加遊戲。

活動準備

1、跳跳袋每人一個、紙板餅乾若干。

2、錄音機,《生命之樹》、《單簧管波爾卡》等節奏輕快、活潑的樂曲帶。

3、大地毯鋪成幼兒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音樂起,教師和幼兒分散在地毯上,隨着音樂走跑交替,做動物模仿操。

2、幼兒自由地玩場地四周的布袋,看誰玩的花樣多。

3、教師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並請玩法像扭扭蟲爬行的幼兒表演,其餘幼兒仔細觀察並說出該幼兒爬行的動作方法。(站在袋內,手提袋子跳一跳將腳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雙手抓住袋口,跪地,慢慢趴下,練習扭扭蟲爬行。)

4、幼兒自由練習扭扭蟲爬行。

5、遊戲——扭扭蟲吃餅乾。

場地四周放好紙板餅乾若干塊,幼兒在場地中間。請孩子作扭扭蟲爬到場地四周吃餅乾,“吃”飽了再爬回場地中間。

6、遊戲——扭扭蟲運餅乾。

要求幼兒作扭扭蟲排成十字隊行,分四隊爬向四角取餅乾,然後手提布袋學袋鼠跳回來,把餅乾放到中間的簍子裏,比賽哪組運得快。

7、在音樂《單簧管波爾卡》的旋律下自由地做布袋放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