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害怕。

能圍繞換牙話題進行討論,並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瞭解換牙時應注意的衛生,並學會保護新長出的牙齒。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乳牙圖片、漢字:換牙、乳牙、恆牙;記號筆、手工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通過講故事,引起興趣。

樂樂的牙齒怎麼了?好好的牙齒怎麼會掉下來呢?誰來說說換牙是怎麼回事?

小結:我們生下來以後慢慢長出來的一口牙齒叫乳牙,乳牙比較小,也不夠堅硬,當我們慢慢長大後,到了五六歲的時候,乳牙就會脫落,開始長出新牙,這新長出的牙叫恆牙。恆牙比較大而且很堅硬,比乳牙還要多,對人的身體很重要。恆牙掉了就不會再長出新牙。乳牙脫掉長出恆牙,就叫換牙。

二、經驗交流:結合自身經驗,掌握換牙的衛生知識。

1、請班上個別牙齒鬆動的或脫落長出新牙的小朋友,分別讓大家看看。

你們想不想知道換牙的時候是什麼感覺?誰想問問他們?

2、提問:1)如果你的牙齒活動了,能不能用手搖搖讓它快一點掉下來?爲什麼?

2)有的小朋友喜歡用舌頭去舔剛長出來的牙齒,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3)有些小朋友,乳牙還沒掉,新牙就在旁邊長出來了,這時該怎麼辦?

有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很長很長時間了,還沒有長出新牙,怎麼辦呢?

4)你們還有什麼換牙的問題要問嗎?

小結:原來我們在換牙時用不着害怕,對活動的牙齒不要用手去搖,也不要用舌頭舔剛長出的新牙,對換牙時出現的問題,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也可以到醫院請醫生幫忙。

三、繪畫:如何保護新牙。

1、當我們換牙齒的時候,應該怎樣保護新牙齒呢?

2、交流幼兒的護齒方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適合本班幼兒的生活實際,活動中通過師生互動,讓幼兒大膽、清楚的說出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幼兒畫畫,說說中瞭解了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幼兒經過本次活動都瞭解了一些換牙知識,有個別幼兒的乳牙活動了,他可以站起來對老師說,老師我換牙時不會哭的,我要好好保護牙齒,但有3個幼兒不能積極參與活動,因爲這幾個孩子還沒換牙,所以不能集中精力參與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願意跟着老師一起進行10以內的唱數活動。

2.能按正確的順序唱數1-10。

3.能合着身體動作有節拍地唱數。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學具:小矮人指偶,卡紙製作的10步階梯。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矮人上樓梯

1.老師操作紙偶講故事: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樓梯上去玩玩,看看上面有什麼。小矮人一邊爬樓梯一邊有節奏地唱數:12345,678910。小矮人爬到了10步高的樓梯上,他高興得跳呀跳,向小朋友們揮揮手。

2.請幼兒用手點桌子或身體某部位,老師操縱小紙偶,師生一起有節奏地學小矮人唱數,反覆唱數幾遍。

3.幼兒操縱小指偶玩上樓梯唱數遊戲。教師觀察幼兒唱數的情況,能否按正確的順序唱數,是否有節奏,手口能否配合一致等。對不能正確唱數的幼兒老師可操作教具同小朋友一塊玩遊戲,帶領幼兒唱數。

二、音樂遊戲:《十個小矮人》

1.請十個小朋友當小矮人。老師一邊唱一邊輕輕摸小朋友的頭。邊唱歌曲《十個小矮人》。

2.十個手指頭當做十個小矮人,一邊唱一邊伸出手指頭。

三、戶外遊戲:小朋友上樓梯。

帶小朋友到教室外樓梯處,邊上樓梯邊唱數。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數前教育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熟悉10以內各數詞的順序。在幼兒學習點數之前,首先要學會按照順序念數詞,爲幼兒正式學習數數打下基礎,這種唱數活動常常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比如:一邊走路、或者上樓梯,一邊和孩子念數詞;通過兒歌進行唱數練習,如《上山打老虎》等。當然,也可以組織一些典型的遊戲活動,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強化訓練。上面這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典型的唱數練習活動。在組織這個活動是要注意三點:

(1)趣味性。整個活動以遊戲的口吻貫穿,使活動充滿趣味,這樣才能激發兩歲多到三歲左右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以動作伴唱數。在唱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幼兒做各種不同的動作伴隨口頭唱數,這樣有利於幼兒從口頭數數逐步發展到按物點數。

(3)注意練習的密度。老師要少講,幼兒要多練,變換不同的形式,不斷地練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感受樂音與噪音,理解樂音、噪音兩詞的意義,能正確運用。

2、通過、聽、說、玩、看使幼兒瞭解樂音的作用與噪音的危害。

3、通過感受樂音與噪音,培養幼兒的聽覺感受能力和比較能力,正確區分樂音和噪音。

4、養成不發出噪音的習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6、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區別噪音和樂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培養幼兒的聽覺感受能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錄有樂音和噪音的磁帶、打擊樂器、圖片等。

活動流程:

(感受樂音和噪音)→(區別樂音和噪音)→(敲敲打打)→感知噪音的危害→操作活動

活動過程:

一、感受樂音和噪音,引起興趣。

1、和幼兒一起玩手指遊戲,引導:加點聲音伴奏怎樣?

2、說說在音樂伴奏下的感受,優美的音樂讓我們感到舒服,想不想再聽一聽?

3、繼續播放音樂。突然音樂停,錄音機裏發出難聽的拖拉桌子的聲音。

提問:聽得好好的,你們爲什麼把耳朵捂起來?你們覺得哪一種聲音好聽,爲什麼?

4、小結:原來有的聲音讓人聽了覺得舒服,也有的聲音讓人聽了很難受。

二、區別噪音和樂音(播放音樂片段)並能用樂音和噪音來表達。

1、老師這裏還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咱們一起來聽聽吧。

2、聽到了哪些聲音?

3、喜歡哪些聲音,不喜歡哪些聲音?爲什麼?

4、小結:剛纔大家都說的'特別好,我發現小朋友聽到動聽、悅耳的聲音時,都是笑眯眯的,這些讓我們覺得很舒服的聲音我們把它叫做樂音,樂音通常是指那些動聽的,令人愉快的聲音。還有一些不好聽的聲音小朋友聽到時都皺起了眉頭,這些聲音我們把它叫做噪音。噪聲通常是指那些難聽的,令人厭煩的聲音。(教師拿出樂音和噪音字卡片)

5、認讀“噪音”、“樂音”兩個詞,理解它們的意義,請幼兒來說說。

三、敲敲打打,感受聲音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1、老師這裏有許多打擊樂器,你們覺得打擊樂器會發出樂音還是噪音?

2、請幼兒自己試一試,並把打擊樂器發出的聲音錄下來,放給幼兒聽,區別是樂音還是噪音?你們快來聽一聽,剛纔你們的小樂器到底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

3、怎樣才能讓打擊樂器發出樂音?(幼兒一起演奏《春天我把小樹栽》)聽後提問:現在你們覺得是樂音還是噪音?爲什麼?

4、小結:原來同樣是打擊樂器,大家亂敲亂搖就會發出噪音,大家一起有節奏有規律的演奏就會發出樂音。

四、回憶、探討和交流。

1、在生活中你聽到過哪些噪音和樂音?

你們發出過噪音嗎?(舉例孩子愛大聲說話,和拖椅子發出的聲音,搶着回答問題,讓人聽不清,別人在回答問題時總說話等等)

2、噪音這麼難聽,我們都不喜歡噪音,現在請大家想想,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爲什麼?

3、如果我們在這些地方應該怎麼做?

小結:我們要養成不發出噪音的習慣。

五、噪音有什麼危害呢?

噪音除了讓我們覺得難聽、不喜歡,它還有很多的危害呢,你們知道噪音都有哪些危害嗎?欣賞故事《噪音國》。

1、提問:爲什麼叫噪音國?後來變成什麼了?噪音對我們有哪些危害?

2、與幼兒小結:遠離噪音,不製造噪音。

六、活動延伸。

出示評比表,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的每件事做起,不做噪音的製造者,養成“說話輕輕,做事輕輕”的習慣。

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有點緊張,語速有些偏快了。前面的三個環節處理的比較好,在第四個探討交流的環節中,沒能結合幼兒的表現,給他們足夠多的時間充分表達,當孩子說到身邊的某些噪音時,沒有抓住契機進行隨機教育,如有部分孩子樂器沒放下,還總髮出聲音。同時對於孩子平時製造出的噪音沒有一一例舉,錯過引導教育的機會。自己感覺整個活動比較順暢,目標達到,但是細節處理還不夠,隨即教育能力有待加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地操作實驗材料,進行各種探索,觀察蠟燭燃燒的有趣現象,初步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係。

2、培養幼兒科學實驗的認真態度,激發幼兒探究科學的慾望。

3、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在於讓幼兒理解空氣與蠟燭燃燒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每組幼兒準備長短不同的蠟燭若干,大、小實驗杯各一個,每組一個打火機。

2、爲活動作好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老師通過猜謎的形式,讓幼兒猜出蠟燭,引出主題。

2、通過提問讓幼兒瞭解蠟燭的用途。

3、點燃蠟燭讓幼兒一同唱生日快樂歌。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提問:燃燒的蠟燭寶寶可以怎樣讓它熄滅?(有的幼兒說可以用嘴巴吹、有的說可以扇、有的說可以放到水裏、有的說可以用杯子罩着等。)

2、教師演示蠟燭用實驗杯怎樣將它熄滅?

3、教師再次演示蠟燭用實驗杯熄滅的過程,並同時學着蠟燭寶寶的口吻向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燃燒時需要空氣中的氧氣。當我被杯子蓋住後,裏面的氧氣就會越來越少。最後氧氣沒有了,我也就熄滅了。

4、幼兒分組實驗體會蠟燭熄滅的過程,探索蠟燭燃燒的有趣現象。

5、教師請幼兒將實驗的結果表述給大家聽。(有的發現小杯子的蠟燭熄滅的更快,有的發現杯子變黑了等等。)

6、教師根據幼兒實驗的發現再次向全班幼兒實驗展示。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再次實驗探索。

2、教師引導幼兒將發現的現象再次做一做。

四、延伸部分。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知道了蠟燭的燃燒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很多與空氣中的氧氣有關的東西,小朋友下去以後在仔細的觀察一下,把你發現的與氧氣有關的東西告訴老師好嗎?

教學反思

1、我覺得這次活動的形式枯燥單調了些,還不夠豐富,主題和趣味性基本具備了,啓發性還欠缺點。

2、這個活動稍顯深奧了些,對於孩子們能否理解領悟沒有十足把握,對於引導幼兒發現現象還可以進一步加強。

3、活動中可以讓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實驗結果。活動結束時可以讓幼兒玩用口袋去抓空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