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合5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內容:蠟筆《太陽公公您好》

  活動目標:

1、認識太陽,瞭解太陽,培養小朋友豐富的想象力。

2、瞭解擬人化的表現手法。

  活動準備:紙、記號筆、範畫。

  活動過程

一、啓發談話,讓幼兒認識太陽、瞭解太陽。

師:小朋友都見過太陽,誰能告訴我,太陽是什麼樣子的?(幼兒隨意討論)

師:太陽是個大火球,又發熱,又發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太陽表面好象有千千萬萬顆氫彈在爆炸,所以能發出這麼亮的光和這麼多的熱。

太陽離地球非常非常遙遠,它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熱減弱了許多,植物才能生長。植物又養活了地球上的動物和人類。

二、教師出示範畫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師:圓圓的太陽小朋友們都會畫,如果要把太陽畫“活”起來,亮起來,該怎樣畫呢?

教師出示一些擬人化的範畫(太陽媽媽、姐姐等)給幼兒欣賞,讓他們覺得太陽是那麼有趣,那麼美麗,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三、教師向幼兒提出繪畫的要求。

1、大膽想象,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陽。

2、採取疊加的方法,先用暖色調畫出太陽光芒的變化,然後用冷色調刻畫“太陽公公”的神韻。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在繪畫的過程中,教育幼兒注意冷暖色調的搭配及畫面的佈局要合理。

五、教師展示並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樹和喜鵲》是一篇比較簡單的散文詩,活動的關鍵是讓孩子們理解散文內容,所以活動設計時從情感出發,通過初步幫助幼兒瞭解了“孤單”是一種消極情緒。同時,通過關注幼兒生活實際,聯繫實際經驗,並加以恰當的引導“孤單”是一種情緒體驗,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找出了許多“孤單”的體驗。環節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提供一些語言表達上的支持性幫助,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的第三環節在提升經驗的基礎上用繪畫和表演的方式,讓樹和喜鵲也擁有很多朋友,幫助樹和喜鵲排解孤單。同時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讓幼兒體驗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藉助散文詩內容,聯繫實際生活情景理解體驗孤單,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2、在生活中會自己排解孤單,體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重點:

理解體驗孤單,並能用語言表達。

難點:

生活中自己排解孤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幅(可轉換表情的樹[孤單、快樂],兩隻喜鵲[孤單、快樂])。

2、畫紙若干,記號筆、剪刀、雙面膠、油畫棒。

3、音樂:《夢幻曲》(體現孤單)、《小步舞曲》(體現快樂)。

教學重難點:

用語言表達生活中的孤單。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聯繫實際生活經驗,初步體驗“孤單”。

1、(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裏有什麼?

2、呀!它們表情怎麼樣呀?它們爲什麼傷心難過的?

3、理解詞語“孤單”。

4、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詩第一段。

二、孤單的樹和喜鵲——欣賞散文、進一步理解孤單,並表達排解孤單的方法。

1、你是不是也感覺到樹和喜鵲很孤單?

2、我們肯定也有孤單的時候,告訴大家你什麼時候也覺得孤單的?

3、孤單時你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不孤單呢?

4、當我們有好多朋友在一起時就不覺得孤單了,可是樹和喜鵲還是那麼孤單,我們來想辦法幫幫它們吧。

三、幫助樹和喜鵲趕走孤單——動腦筋想辦法,體驗朋友在一起時的快樂。

1、有什麼辦法能使大樹和喜鵲不再孤單呢?

2、讓我們來幫樹種上許多樹朋友,再添上更多的小鳥和鳥窩,讓喜鵲有更多的朋友,這樣它們就不會再孤單了。

2、幼兒繪畫大樹和小鳥,並黏貼在大圖上。

3、有了這麼多的樹,每棵樹上都有鳥窩,你們猜猜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4、完整欣賞配樂散文詩《樹和喜鵲》。

附:散文詩《樹和喜鵲》

(夢幻曲)從前,這裏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裏只有一隻喜鵲。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小步舞曲)後來,這裏種了好多好多樹,每棵樹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裏都有喜鵲,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每天喜鵲們都嘰嘰喳喳地在樹林裏飛來飛去,快樂地唱歌、跳舞、做遊戲。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設計思路:

《找朋友》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這個活動本身歌詞很好理解,孩子一聽就知道在唱什麼,是什麼意思,如:敬個禮,握握手等詞,對大班孩子而言是有接觸經驗的,而且還很美好,所以孩子樂意去說、去唱。在動作方面,只要簡單的走步、拍手、握手,並沒有很規範的要求,而找個朋友拉拉手,彼此擁抱一下,讓孩子覺得很有趣,所以他們都很想去找朋友。因此,這次活動很符合幼兒的實際,也很能抓住孩子的興趣。

《綱要》中指出:“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遊戲環境,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爲幼兒創設了情景表演,讓幼兒在遊戲表演中學唱歌曲,學會和同伴結伴遊戲。音樂對於幼兒來說,生來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優美的旋律中,在音樂帶來的寬鬆氛圍中,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他們內心的感受。正是這種寬鬆和諧的氛圍,這份積極愉悅的心情,能促使幼兒大膽嘗試,勇於實踐,同時也爲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

本節課是大班音樂活動《找朋友》第二教時,我緊緊圍繞三條目標展開活動。保留第一教時的能力和情感目標,即“嘗試在固定節拍處創編動作;享受與舞伴共舞、交流的快樂”,在知識目標“學習集體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動作模式和交換舞伴”基礎上提出新的技能目標:練習雙圈集體舞,學習間隔交換舞伴和裏外圈互換位置。

在學習《找朋友》的時候,老師用了幾次示範,一次是老師與老師之間的找朋友,另一次是老師與孩子之間的找朋友,反覆的進行找朋友以後,讓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據歌詞來做動作。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教師或孩子多次地示範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更直觀地感知動作。

二、活動目標:

1.學習音樂遊戲《找朋友》,初步熟悉教學口令,合拍地做動作。

2.嘗試跳集體舞,能和同伴友好合作的表演。

3.感受集體舞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點:

學習音樂遊戲《找朋友》,初步熟悉教學口令,合拍地做動作。

四、活動難點:

嘗試跳集體舞,能和同伴友好合作的表演。

五、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紅、綠絲巾各半,音樂磁帶

經驗準備:《跑跑看》、《影子游戲》的遊戲經驗

六、活動過程:

(一)引入:《跑跑看》、《影子游戲》進入場地

老師:我們一起來玩跑跑看、影子游戲。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玩跑跑看、影子游戲,一邊進活動室。綠絲巾的小朋友在裏圈,紅絲巾的小朋友在外圈。

【評析:在幼兒園的集體舞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標記,可以幫助幼兒解決空間辯識困難和角色記憶困難。在本次活動過程中,首先,藉助紅、綠兩色手腕花,使幼兒在最短的時間裏把握了面對面的空間狀態。當老師說:“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裏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很快區分裏圈、外圈並站到相應位置;當老師說:“握着戴腕花的手,舉起手、換位置”時,幼兒能迅速交換位置。其次,場地上帶四個箭頭的圈使幼兒迅速找準位置並站好。圈是我即將上課前用即時貼上的,幼兒一次沒接觸過,但憑藉帶箭頭的圈,當聽到老師的語言指令:“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裏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迅速找準位置並站好。實踐說明,這種利用標記解決孩子空間辯識困難和角色記憶困難的方法,效果也非常好。】

(二)創編《找朋友》的遊戲。

1.老師講解遊戲玩法。

(1)舉起你戴絲巾的手,指一指你對面的朋友,和你的朋友點點頭。順着戴絲巾手的方向移動,指一指你斜對面的朋友,也和他點點頭。

(2)戴綠絲巾的小朋友聽着音樂在原地拍手歡迎你的新朋友,戴紅絲巾的小朋友聽着音樂一邊拍手一邊走到你的新朋友面前,和他敬禮、握手、抱一抱。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教師清唱)

2.幼兒跟着音樂練習一遍。

3.幼兒交換位置練習一遍。

【評析:集體舞教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會忽略動靜交替。這一環節活動中從三個方面體現動靜交替:(1)在設計動作時,將相對安靜的創編活動安排在間隔找朋友和互換位置之間,以避免幼兒疲勞。(2)活動過程中,讓孩子坐下梳理經驗:“戴綠腕花的小朋友找了幾個朋友,找第幾個朋友換位置的?”也爲幼兒提供了休息的機會。(3)完整隨樂舞蹈時,在間奏處安排了放鬆動作,在結尾增加了和客人老師擁抱合影的動作,這些安排都爲幼兒提供了放鬆的機會。】

(三)集體舞。

1.我們進來時一起玩了跑跑看和影子游戲,剛纔又學了找朋友的遊戲。

把三個遊戲合在一塊兒就有一段好看的集體舞,我們一起來跳一跳吧。

2.幼兒跟着音樂進行集體舞的表演。(兩遍)

3.邀請老師也來參加集體舞的表演。

【評析:《綱要》指出:“幼兒同伴羣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活動開始,幼兒與現場教師玩遊戲“找朋友”即是下一個活動的鋪墊,也活躍了氣氛;活動中間,幼兒練習間隔一人交換舞伴時,請現場教師伴唱,既緩解了本人邊唱邊提示的困難,又起到了場上場下互動的效果。活動的最後,利用聽課教師這一資源,引導幼兒幼兒主動邀請客人老師加入,幼兒和客人老師手拉手快樂地舞蹈,充分感受了與成人共舞、與陌生人交流的樂趣,音樂結束時,教師與幼兒擺出造型,定格照相,活動在師生開心的笑容中戛然而止。

複習集體舞《找朋友》以向老師表演的形式進行,調動孩子的表現欲;聽口令、聽音樂間隔一個人交換舞伴,在“你是我的好朋友”處創編動作,裏外圈交換位置,三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既適合幼兒當前水平,又具有挑戰性。】

(四)聽着音樂,跟着老師做動作出活動室。

七、自我評價:

《找朋友》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優美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孩子進入寬鬆的音樂氛圍,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他們內心的感受,積極愉悅的心情,能促使幼兒大膽嘗試,勇於實踐,同時也爲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本次活動總的來說比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這次活動很符合幼兒的`實際,孩子自始至終都保持很高的學習興趣。反思這次教學活動,有以下啓發:

1. 巧妙運用好標記。

在幼兒園的集體舞教學中,標記運用的價值主要在於幫助幼兒解決空間辯識困難和角色記憶困難。在本次活動中腕花和圈幫了我。首先,我藉助紅、綠兩色手腕花,使幼兒在最短的時間裏把握了面對面的空間狀態。當我說:“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裏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很快區分裏圈、外圈並站到相應位置;當我說:“握着戴腕花的手,舉起手、換位置”時,幼兒能迅速交換位置。其次,場地上帶四個箭頭的圈使幼兒迅速找準位置並站好。圈是我即將上課前用即時貼上的,幼兒一次沒接觸過,但憑藉帶箭頭的圈,當聽到我的語言指令:“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裏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迅速找準位置並站好。

2.最大化利用好活動現場資源。

《綱要》指出:“幼兒同伴羣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活動開始,幼兒與現場教師玩遊戲“找朋友”即是下一個活動的鋪墊,也活躍了氣氛;活動中間,幼兒練習間隔一人交換舞伴時,請現場教師伴唱,既緩解了本人邊唱邊提示的困難,又起到了場上場下互動的效果;活動的最後,我利用聽課教師這一資源,引導幼兒幼兒主動邀請客人老師加入,幼兒和客人老師手拉手快樂地舞蹈,充分感受了與成人共舞、與陌生人交流的樂趣,音樂結束時,教師與幼兒擺出造型,定格照相,活動在師生開心的笑容中戛然而止。

3.充分利用鼓勵性語言激勵孩子參與積極性。

“堅持積極鼓勵、啓發誘導的正面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則,《綱要》也指出,應“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活動中我始終給幼兒以積極的鼓勵。活動開始,當幼兒以向現場教師表演的形式複習完集體舞《找朋友》後,“請老師們把掌聲給孩子們”,幼兒受到鼓舞,各個臉上笑眯眯的;當幼兒能間隔一個人找到朋友時,我及時給孩子鼓勵:“太棒了,給自己掌聲!”使幼兒帶着自信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當個別幼兒糾正了互換位置的錯誤時,一句“請大家把掌聲送給他們”,使個別孩子避免了尷尬、找回了自信,也讓所有孩子分享了他們的成功喜悅。

4. 有效處理好動、靜關係。

集體舞教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會忽略動靜交替。在本次活動中,我從三個方面體現動靜交替:(1)在設計動作時,將相對安靜的創編活動安排在間隔找朋友和互換位置之間,以避免幼兒疲勞。(2)活動過程中,讓孩子坐下梳理經驗:“戴綠腕花的小朋友找了幾個朋友,找第幾個朋友換位置的?”也爲幼兒提供了休息的機會。(3)完整隨樂舞蹈時,在間奏處安排了放鬆動作,在結尾增加了和客人老師擁抱合影的動作,這些安排都爲幼兒提供了放鬆的機會。

5.恰當安排實現教學環節的層層遞進。

活動過程中,複習集體舞《找朋友》以向老師表演的形式進行,調動孩子的表現欲,聽口令、聽音樂間隔一個人交換舞伴,在“你是我的好朋友”處創編動作,裏外圈交換位置,三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既適合幼兒當前水平,又具有挑戰性。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中的人物與環境的關係,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藉助圖夾文的形式,初步感知閱讀漢字"愛",並嘗試訪編兒歌。

3、能參與自主閱讀和學前識字遊戲活動,感知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1、教師(播放課件出現漢字"愛"):你知道這是什麼字嗎?你會用"愛"字說一句話嗎?

2、教師(播放課件出示鳥兒、魚兒、蜜蜂、蚯蚓、小朋友)。

3、師:你知道他們喜歡什麼?愛什麼嗎?

二、師生閱讀圖夾文詩歌。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師:他們把他們愛的東西編成了一首詩歌,聽我來把它念一念。

2、教師指圖文,帶領幼兒閱讀詩歌。

師:我們看着圖畫一起來念一念詩歌《從小愛祖國》。

3、教師:在念"愛"的時候,怎樣念更好?

4、師生看圖文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師:我們用有感情、開心的、好聽的聲音來念一念。

三、閱讀漢字,探索運用多種方式,朗誦兒歌。

1、教師在“鳥兒、魚兒……”圖片前面寫上相應的漢字,鼓勵幼兒對照圖片認讀相應的漢字。

2、將圖片拿掉,帶領幼兒閱讀漢字,朗誦詩歌。

3、在簡筆畫的旁邊寫上漢字,引導幼兒讀漢字念兒歌。

4、擦去簡筆畫,引導幼兒閱讀漢字念兒歌。

四、啓發幼兒仿編詩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除了鳥兒愛藍天等,你知道還有誰愛藍天?

師:除了魚兒愛江河,還有誰愛江河?

師:除了蚯蚓愛泥土,還有誰愛泥土?

師:除了蜜蜂愛花朵,還有誰愛花朵?

五、閱讀幼兒用書,感知閱讀詩歌。

1、教師:除了鳥兒愛藍天、魚兒愛江河、蚯蚓愛泥土,蜜蜂愛花朵等,你還知道誰也愛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呢?

2、教師鼓勵幼兒根據仿編的內容完整編進詩歌裏。

師:你可以把剛纔你想到的或者小朋友說的,完整的編進詩歌裏嗎?

師:誰來試一試?

師:小朋友們編的的真不錯,那我們回家後還可以編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採用課件的形式導入"愛"字,調動起了幼兒的積極性。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於圖文結合的方式學習起詩歌來興趣也比較濃厚,很快能夠掌握詩歌內容。這個活動中,重點就是進行詩歌創編。我是採用一幅一幅圖片讓幼兒進行創編的,那麼在創編的過程中,幼兒一開始說的很多,越到後面就興趣不太高了。說的也都是比較重複的內容。一幅幅圖片呈現的方式太單一,也容易讓幼兒產生疲倦。而且後來直接讓他們看着圖片把這首詩歌進行創編,沒有給他們思考的空間,進行討論。如果最後的創編環節採用開放式提問讓幼兒選擇一幅圖來進行創編,給他們討論過後,再完整創編詩歌。活動效果應該會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5

適合年級:大中小班皆可

製作方法:用長約65cm的鬆緊帶縫牢兩頭成圈,圈上粘五彩縐紙做成。

單人玩法:

1、手上繞圈:幼兒將圈套在手指上,在胸前或頭頂上繞。熟練後可邊跑邊繞,進行單腳跳着繞或原地繞。

2、 拉弓射箭:右手食指勾住圈;左手拉直鬆緊帶,向空中射出並接住。比比誰射得高,誰接到的次數多。

3、 打氣筒:將"五彩圈"一邊踩在腳下,雙手用力拉另一邊。嘴裏可模仿打氣的聲音。

雙人玩法:

1、 拉力器:把兩個"五彩圈"擺成十字交叉,幼兒面對面站成弓射箭步,雙手伸平,輪流將圈向兩側拉送。

2、踩小蛇:兩個拴地一起。一幼兒彎腰拖圈學蛇遊動,另一幼兒則追着踩蛇。踩到後交換進行。

體玩法:

1、 接邊跑:全班幼兒分組,多組第一位幼兒將圈拴在距起點6米處的椅子上,返回後第二位再將圈解開後把圈交給第三位,如此來回,比哪一組先結束。

2、 鑽山洞:兩個圈拴在一起,兩幼兒拉緊,手放腰部,搭成動詞。全班幼兒都搭成山洞後,排尾幼兒鑽過山洞,站在排頭又搭成山洞俯依次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