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說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內容。

2、能夠大膽想象並主動發表自己的想法。

3、能初步感受與人分享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實物棉花、棉花糖、小老鼠頭飾若干,枕頭、棉衣圖片,課件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棉花,激發幼兒興趣。

它是什麼顏色的?摸上去什麼感覺的?棉花像天上的什麼?

2、播放課件分段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理解。

第一段提問:故事中有誰啊?什麼東西飛到了鼠小小的屋子裏?鼠老二把棉花做成了什麼?鼠老大把棉花做成了什麼?(邊講邊出示枕頭和棉衣的圖片)

第二段提問:鼠小小把棉花做成了什麼?鼠小小把棉花糖分給誰吃了?它爲什麼要把棉花糖分給別人吃呢?你會把棉花做成什麼?

3、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體驗角色情感。

提問:爲什麼三個小老鼠把棉花糖分給了別人,自己只吃了一點點還很高興呢?

好吃的只有與大家一起分享纔會吃的更加香甜。

4、分享棉花糖,體驗分享快樂。

帶上小老鼠頭飾一起分享棉花糖。

提問:棉花糖吃到嘴裏什麼感覺?什麼味道?可能加了哪種水果?

活動結束:

活動後提醒幼兒漱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椅子練習跑、鑽、跨等基本動作,樂意探索椅子的多種玩法。

2、能進行自我調節,學會躲避危險保護自己,並能與同伴協商解決遊戲中遇到的問題。

3、喜歡與同伴合作,敢於接收挑戰,體驗自由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安全的大活動場地,椅子若干。

2、鳥鳴聲、口哨曲

3、野餐墊、小水杯、擦汗巾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和椅子交朋友

教師與幼兒跑步進場,跑一跑,跳一跳。

幼兒自己找椅子坐下,放鬆。

師:好舒服哦!坐上小椅子的感覺真好!小椅子每天陪伴我們,真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感謝過小椅子嗎?你會怎樣感謝它?

二、交流討論:怎樣感謝椅子。

師:感謝是需要用行動來表達的,你有沒有抱過它?有沒有好好地摸一摸它?我們來和椅子擁抱一下。

幼兒自由表現。

三、自主探索:我和椅子玩遊戲

師:我們都有一把椅子,你會用身體哪些部位和小椅子親熱一下?試一試吧。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發現創新的玩法隨時鼓勵肯定,並加強對幼兒的安全保護。

幼兒稍作休息,師幼互動:說說是怎麼玩的。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

教師進行動作知道。如單腳站立如何保持平衡:單腳站穩,雙手打開側平舉;雙腳交替向前跨如何保持平衡:跨越時雙手側平舉,幫助身體保持平衡。

四、合作探索:我們一起玩椅子

師:一個人一把椅子玩不帶勁,請你邀上幾個好朋友一起玩椅子吧。

幼兒自主結伴,小組合作將椅子組合起來,嘗試多樣玩法,如搶椅子、過獨木橋、繞椅子跑等。教師觀察、肯定幼兒創新的玩法,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爲。

幼兒組成參觀團,依次觀看每個組的創意玩法,教師給予每組幼兒鼓勵。引導幼兒嘗試改變椅子的立位,並將椅子組合,探索新玩法。如把椅背橫過來,形成障礙,提高遊戲的難度。(請幼兒輪換做安全員,負責遊戲中椅子的穩固)

幼兒休息,擦汗。師幼互動:說說遊戲中遇到什麼問題,夥伴們是如何合作解決的。如:玩搶椅子游戲時,椅子數量與幼兒人數一樣多,沒有人可以淘汰,是如何調整的;把椅背橫過來搭建山洞時,椅子易倒下,不安全,夥伴們又是如何合作解決問題的。

五、綜合遊戲:我們去郊遊

1.、播放鳥鳴聲。

師:聽!小鳥兒在叫,大自然召喚我們去郊遊。

2、設置情境,幼兒遊戲。

(1)繞過樹林:將椅子排成“小樹林”,幼兒曲線跑。

(2)跳過水坑:將椅子放倒在地,形成一個個的“水坑”,讓幼兒練習跳過水坑。

(3)爬過草地:將椅子兩兩面對面組合,排成一排,幼兒爬過草地。

(4)鑽過山洞;用椅子搭建山洞,幼兒側身鑽過。

(5)鑽過山洞後,爬上高臺,坐在野餐墊上,喝水、擦汗。

六、評議小結

1、幼兒圍坐在一起,邊放鬆邊互評,如XX小朋友能安靜等待,不推不擠,真是棒極了!XX的玩法不安全,很容易受傷,我們不能學他。

2、交流:說說最喜歡哪種玩法。

3、擁抱小椅子,謝謝小椅子,將椅子擺放整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主要活動:

1、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

2、用五官找春天

3、用五官做遊戲

活動一: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

活動目標:通過故事瞭解五官的名稱,主要作用。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小鏡子、香水、錄音機。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幼兒能夠認識五官的名稱,但對五官的用途不是很明確,因此,需要通過活動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五官的名稱和用途以及相互之間的對應。

一、出示布娃娃引導幼兒找五官。

二、講述故事《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三、幼兒操作,重現故事內容。

1、人手一面小鏡子,對照自己找自己的五官。

1、 用鼻子聞一聞香水的香味。

3、聽一聽錄音機播放的鳥叫聲。

四、嘗試一下:如果閉上眼睛還看得見嗎?耳朵捂住還能聽得見嗎?鼻子捏住了還能聞得到氣味嗎?

1、 幼兒能準確地找到五官,會說出名稱,指出具體的位置。

2、 幼兒照一照鏡子,摸一摸五官很開心。

3、 教師啓發幼兒聽音樂,然後再用手捂住耳朵聽,幼兒發現聽不清楚。

4、 教師鼓勵幼兒用鼻子聞香味的時候,他們有的說聞到了香味,有的說沒有聞到香味。

5、 教師提示:鼻子還能做什麼?幼兒:“還能呼吸。”

6、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戶外呼吸新鮮的空氣。

活動二:用五官找春天

活動目標:到戶外用五官感受大自然的美,聽聲音,聞花香,看五顏六色的植物。

活動形式:集體外出春遊。

活動準備:水、食物。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幼兒對五官有了初步的認識,對靈活運用五官很感興趣,因此,有必要帶幼兒到戶外用五官感受大自然的美。

一、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豐臺花園,一路走來,孩子們對花,草,樹木以及周圍的景色都非常感興趣。

二、幼兒自由自在的在花園裏玩耍,他們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呼吸一下春天的氣息。

三、教師走到每位幼兒身邊,與他聊天,用“我看到花開了”等語言啓發幼兒說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四、鼓勵幼兒與同伴說說自己是用五官的什麼部位感受到的。

五、幼兒靜靜的聽鳥叫聲、看花草樹木他們發現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下玩耍心情非常的愉快。他們能夠用五官去感受大自然,在幼兒親身體驗過後,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通過這次活動,幼兒進一步瞭解了春天,認識了自己的五官的作用,使他們的五官更加靈敏。活動後與家長聯繫,帶幼兒外出春遊時,多鼓勵幼兒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事物。

活動三:用五官做遊戲

活動目標:進一步瞭解五官的突出特徵,會用五官識別事物。

活動形式:小組活動

活動準備:能配對的卡片、瓜子、水果、糖果、香水、白酒、自來水、聲響玩具。

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

教育反思

在前幾次的活動中,幼兒能夠認識五官,並能調動五官去感受周圍的事物。但是幼兒對各個五官的特殊功能還是不夠明確,因此針對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情況,設計此活動,以幫助幼兒學會利用五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一、將運用五官的目的性非常強的材料分組擺放。

1、 色塊卡片:紅黃藍

2、味覺食物:鹽、糖、 醋、水果、瓜子。

3、嗅覺瓶: 香水、白酒、水。

4、聲響玩具。

二、幼兒選擇一組操作材料,用五官進行辨別。

三、教師指導,提出一些問題請幼兒想辦法解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1、主色是藍色的玩具若干。

2、棒紙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各種玩具。

3、藍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動目標:

1、在與藍色玩具的親密接觸中進一步認識藍色。

2、能通過大膽嘗試,掌握初步的塗刷方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玩具的顏色,初步認識藍顏色。

教師問:你玩的是什麼玩具?這麼漂亮的玩具是什麼顏色的?

2、出示天線寶寶丁丁,展示藍顏色。

教師問:快看,誰來了?丁丁穿的衣服可真漂亮。這麼漂亮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你有沒有藍色的玩具呀?

3、擴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教師問:你還在哪裏見過藍顏色?

4、遊戲“捉迷藏”。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手矇住眼睛,請配班老師把玩具藏起來,可以藏到櫃子裏、椅子下、窗臺上等,藏好後大家開始找玩具。當幼兒找到玩具時,引導幼兒說出在哪找到的玩具,玩具的名稱。重複遊戲時,逐步加深遊戲的難度,可讓幼兒再找出彩色玩具身上的藍顏色。

5、遊戲“照相”。大家做攝影師,爲玩具拍照片。

6、遊戲“洗相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棒紙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示範“洗相片”。用刷子蘸上藍色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刷,全部刷滿顏料後,相片就洗出來了。

(2)、輔導

幼兒“洗相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塗刷的方法。

7、自由探索。鼓勵幼兒到戶外去尋找漂亮的藍顏色。

反思:

在本次美術活動設計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愛遊戲的特點,使美術活動多樣化、遊戲化、活動化。活動設計中,教師爲幼兒提供實物、實景、實在的生活經驗,創設了一種寬鬆的學習環境,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精神,並巧妙的利用“油水分離”這一科學現象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讓幼兒毫無顧忌地塗抹揮灑,充分體驗在美術活動中的成功和快樂。

羅丹曾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要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讓孩子儘可能多地親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去感受美、發現美,從而萌發創作慾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瞭解傾聽的好處。

2.欣賞故事,學習傾聽的方法。

3.在活動中學會傾聽,並能清楚地說出想說的話。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故事《我知道》及教學掛圖

2.動物的各種叫聲錄音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遊戲,引起幼兒傾聽的興趣

1.老師播放貓、狗、雞、鴨等動物的叫聲錄音,請幼兒逐個猜一猜:這是什麼小動物在叫?

2.師:你們怎麼猜出來的?

教師小結:你們聽得真仔細,所以很快就猜出來了,真棒!

(析:選擇小動物的叫聲讓幼兒聽辨,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幼兒每猜對一種小動物的叫聲,老師就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引起了幼兒傾聽的興趣。)

  二、欣賞故事《我知道》,懂得傾聽的重要,並學習傾聽的方法

1.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和情節: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大家跟小兔子說話時,小兔子是怎麼做的?

2.討論:爲什麼小兔遇到大灰狼卻不認識它呢?後來它聽清了誰的話轉身逃跑的?

3.假設:如果你是一隻小兔子,你會聽完媽媽、山羊公公和小松鼠的話嗎?爲什麼?

4.教師小結:小朋友聽故事聽得很仔細,也很完整。以後不管聽誰講話,都要聽別人把話說完,聽清要求再做事情。

(析:教師通過生動的講解、豐富的表情、圖片的演示,讓幼兒瞭解了小兔子傾聽的不良習慣——聽話不完整,以及因爲沒有完整傾聽帶來的嚴重危險。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不僅懂得了傾聽的重要性,也學習了傾聽的方法——把話聽完整。)

  三、師生再次互動,學會傾聽

1.遊戲《傳電報》

四人一組,教師輕聲對第一個小朋友說一句簡短的話,如:我愛媽媽,我喜歡小汽車,滑梯真好玩……要求幼兒聽清前面同伴的話,並清楚地說給後面的幼兒聽。給準確的小組貼上兔寶寶的標記。

2.分析、討論

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得出傳話正確的原因——認真傾聽前一個小朋友的說話,清楚地說給後面的同伴聽。

(析:在遊戲中體驗傾聽帶來的愉悅與成就感,進一步懂得傾聽的重要,並願意傾聽。)

  四、活動延伸,鞏固傾聽,逐步養成傾聽習慣

1.操作:請給正確傾聽的小朋友貼上小紅花。

2.在幼兒的各個活動中提醒幼兒注意傾聽,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3.和家長聯繫,關注幼兒傾聽習慣的養成。

活動反思:

幼兒教育專家說過:“一個優秀的教育活動應該是精彩、合理、和諧、清晰、生動、順暢、創新、感染力、自主學習、質疑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真實自然、以幼兒爲本位的……”故事《我知道》內容生動、情節驚險,能引起幼兒傾聽的願望。本次活動選用故事《我知道》和遊戲《傳電報》對幼兒進行引導教育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另外,教師的提問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符合孩子的知識經驗範圍,採用啓發性的開發式提問,使得活動生動又具有感染力,爲幼兒的認真傾聽創設了一個積極的心理環境。整個活動過程,幼兒的參與意識都很強,傾聽得也很認真。

當然,幼兒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外部的激勵和不斷的強化才能逐步完善。每次活動前提出傾聽要求,徵求家長共同配合,養成傾聽的好習慣,爲孩子將來的快樂生活、積極交往、有效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感知花生的特徵。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

2、探索剝花生的方法。

3、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並懂得好朋友分享東西。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花生若干、盤子若干,空桶若干。各種積木。

配班老師分發材料,以及輔助教學,保育員組織紀律以及安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噓,聲音是從哪裏發出來的啊,

幼:包包裏面那我請小朋友來試一下看是不是從這裏發出來的呢?是不是?

師:那我們一起來摸摸看裏面是什麼吧!有沒有勇敢的小朋友想來嘗試一下呢?你可以告訴我們你摸到得是怎麼樣的嗎?

幼:硬硬的,不光滑,搖起來還回響……

老師:猜猜他是什麼?

幼:……花生

(1)認識花生

師:我們在請其他小朋友再來摸一下我們剛纔是不是像我們說的那樣。

幼:……是的,硬硬的,不光滑,搖一搖也會響。

師:看,這是什麼?輕輕地打開花生,

幼:(花生米)(硬硬的花生殼)裏面住着花生米寶寶,

師:在睜大你們的小眼睛看看,裏面住着幾個花生寶寶?我們一起來數一下!(老師在拿幾顆花生讓小朋友猜猜裏面有幾顆花生米寶寶)

(2)總結:我們吃的花生裏面的花生米寶寶有的多有的少。

(3)認識花生米。

師:那小朋友看看這個花生米寶寶它穿了一件什麼顏色的衣服呀?

幼:(穿着一件紅衣服)

師:我們幫它脫掉紅衣服,看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

(白白的肉)

(4)總結:一顆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殼,裏面有好多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紅衣服。

(5)師:小朋友知道了這麼多那老師來考考你們了,麻屋子,紅帳子,裏面住着個白胖子。是什麼啊?

二、探索剝花生的方法。

(1)師:是的,這就是我們的花生,好了,小朋友認識花生這麼久了,想不想嘗一嘗他的味道呢?那我們就一起去自己動手吧!我們可以剝給好朋友吃,剝給自己吃,還可以剝給客人老師吃。(老師巡迴觀察、指導,提醒幼兒可以用桌子上的工具。)

(2)師:你是怎麼剝花生的?(引導小朋友自己說出方法,並做示範。)

(3)師:現在我們小朋友都只知道了怎樣剝花生,那我們現在做一個遊戲叫看誰剝得又快又好,待會老師會給每一桌的小朋友發花生,每一桌小朋友一起剝桌子的花生,看那一桌小朋友剝得又快又好,那老師現在要提要求了,我們只能剝自己桌上上的花生,剝開的花生米要放在我們自己面前的空盤子裏面,花生殼要放在我們都垃圾桶裏面。現在小手放好,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就開始一起剝花生。(發放花生,材料)開始......

三、結束活動。

恩,小朋友今天都收穫了很不錯嘛,待會就和好朋友一起吃吧。今天我們認識了穿了紅色寶寶衣服的寶寶,今天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一看還有沒有穿其他顏色衣服的花生寶寶?

教案二:

【活動目標】

1、探索剝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徵。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

3、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花生若干盤、人手空桶一隻、各種積木、剪刀、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情景,介紹故事的內容,瞭解故事捕捉信息。

師:小松鼠給小朋友帶來一份禮物。

二、認識花生。

(1)直觀形象瞭解了花生的外部特徵

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一顆花生)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花生的果實長在哪裏嗎?(地裏)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花生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花生是白色的,有長的,有短的;摸一摸,表面是不光滑的很粗糙;捏一捏,硬硬的。(觀察花生的顏色、形狀,體會摸上去的感受。)

(2)探索剝花生的方法,及進行剝花生比賽,激發幼兒興趣。

(3)直觀形象瞭解花生米的外部特徵。

師:硬硬的花生殼裏面住着花生寶寶,是什麼?(花生米)看看,裏面住着幾個花生寶寶?我們一起來數一下!(寶寶有的多有的少)

師:那小朋友看看這個花生寶寶它長的什麼樣子呀?(穿着一件紅衣服)

我們幫它脫掉紅衣服,看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白白的肉)

總結:一顆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殼,裏面的多花生米有的多有的少,白白的花生米穿着一件紅衣服。

三、瞭解花生的吃法。

啓發幼兒說出花生可以怎麼吃:炒、煮、炸,做成各種花生製品,如:花生酥、花生餅乾、花生醬等,邊說邊一一展示。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花生,知道了花生的營養豐富,要多吃花生,現在把我們剝的花生,可以送給好朋友吃,也可以送給客人老師吃。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科學教育目標,是能運用各種感觀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我設計這麼幾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摸一摸,看一看,搖一搖花生,在這個環節中,幼兒能運用感觀去感知操作,運用和體會。在第二個環節中,探索剝花生的方法,充分調動幼兒動手動腦的積極性,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打開花生,爲了養成幼兒探究問題的好習慣。設計第三個環節,認識花生米, 觀賞花生食品,拋出一些問題,讓幼兒探索。最後環節吃花生,花生殼作品製作,包含了《綱要》中教育幼兒的目標,樂意與人交往,合作分享,突出了與人交往和分享,讓孩子相互團結,分享成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知道瓶蓋子的作用,在尋找瓶子特徵的過程中,嘗試選擇合適的蓋子與瓶子進行匹配。

2. 樂意探索擰、按等不同方法,嘗試蓋緊瓶蓋,發展手部動作。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重難點:

通過自己動手給瓶子蓋蓋子,發現不同的蓋子適合不同瓶子。

發展孩子的手部動作,給各種瓶子蓋蓋子,並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瓶子都是有蓋子的,如果生活中少了蓋子會帶來很多方便;

環境準備:幼兒收集各種不同形狀、功用的瓶子;泡沫板若干(和幼兒人數相當);橡皮筋(細而長,便於孩子操作);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並引導幼兒討論蓋子的作用

老師:我們的超市裏有許多有用的瓶子,有飲料瓶、食品瓶、化妝品瓶、洗滌用品瓶等大大小小式樣不一的瓶子,老師想在這些瓶子裏裝東西,可是一不小心把瓶蓋子全弄亂了,這下該怎麼辦呢?

重點提問:老師心裏真着急,沒有了蓋子,瓶子還能用嗎?爲什麼?

【這一問題幫助幼兒瞭解蓋子對瓶子的重要性,旨在和孩子們共同討論缺少了蓋子會發生哪些問題。孩子們紛紛表示沒有瓶蓋子是絕對不行的,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髒東西會跑到瓶子裏面去的。”;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瓶子裏面的東西會流出來了,都浪費了。”;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裏面的東西不衛生了”;有的孩子說:“沒有蓋子,小蟲子會飛進去,東西就不能吃了”……】

老師根據孩子的回答進行小結:引導幼兒討論瓶蓋子的作用——沒有瓶蓋子裏面的東西會跑出來,會被弄髒,用時不方便,吃的東西就會變得不衛生。

二、“找蓋子”

1、 教師鼓勵幼兒動手爲瓶子找合適的蓋子,將配好蓋子的瓶子放在自己的泡沫板上。

這一環節中,能力較弱的孩子最少爲3個瓶子找到蓋子,能力較強的孩子最多爲6個瓶子找到了蓋子,他們高高興興地將配好蓋子的瓶子捧到了自己的“家”裏(泡沫板上),還和旁邊的同伴互相介紹自己的瓶子和蓋子呢!

【老師觀察到,孩子在幫瓶子找蓋子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方法,有的孩子通過觀察瓶子和蓋子的顏色來配對;有的孩子通過瓶子和蓋子的大小來配對,老師仔細觀察,記住孩子們的這些方法,小班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比較弱,可能自己使用的方法說不清楚,老師觀察入微,稍後可以幫助孩子梳理經驗。】

2、你給幾個瓶子找到了蓋子?

【一筆帶過的一個環節,鞏固小班孩子點數的能力,尋找到數量多的孩子老師可以在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幫助。】

3、爲什麼還多出來幾個蓋子呢?它們到底是哪些瓶子的呢?

【孩子們大多找的都是大的、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一些瓶子,例如飲料、洗髮水、沐浴露、面油等,而一些平時不常見的,例如香水瓶、保健品都沒有人幫着找蓋子,還有就是一些蓋子特別難蓋的,蓋的方法和平時使用的不太一樣的,孩子們就採取放棄的辦法了。】

4、是怎麼找到最合適的蓋子的?怎麼幫它蓋蓋子的呢?

【根據孩子尋找過程中的方法,以及剩餘瓶子大家共同找出的方法,幫助孩子共同梳理瓶子找蓋子的各種方法:有的孩子根據瓶口大小找到蓋子的;有的孩子根據瓶子和蓋子的顏色找到蓋子的;有的孩子根據蓋蓋子的方式找到蓋子的;有的孩子根據擰、按的不同方式找到蓋子的(老師重點介紹蓋子的不同蓋法)……】

5、每個瓶子都有不同的蓋子,那麼瓶子裏的東西是怎麼出來的呢?

【通過老師和孩子的演示,總結出了各種瓶子出東西的方法:按、擠、倒……】

三、“找朋友”

1、每個孩子去找兩個“好朋友”瓶子,這兩個好朋友要有一個地方是一樣的,比如說它們都是飲料瓶子……;

【旨在鼓勵孩子發現瓶子之間的共同點,例如顏色、功用、按取方式或者是一摸一樣的瓶子,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辨別事物的能力。】

2、將找到的兩個“好朋友”瓶子用橡皮筋捆綁在一起,送到自己的泡沫板上;

3、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的兩個“好朋友”瓶子一樣的地方;

【因爲老師介紹演示的是飲料瓶子找朋友,所以找飲料瓶的孩子特別多,還有的孩子找到洗髮水的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將顏色相同的兩個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兩個都是玻璃瓶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兩個都是用按德方法將東西弄出來的瓶子做朋友……】

四、活動小結

小結瓶子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

【激發幼兒繼續尋找、探究的興趣。】

活動反思:

針對小班幼兒來說,我設計的這個活動總體上比較滿意。活動前,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瓶子和蓋子、把玩弄瓶子和蓋子,目的就是爲了讓幼兒積累一定的經驗,經常見到幼兒對瓶蓋的擰、開等動作很感興趣,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較多見, 活動很容易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在活動中幼兒都能動手嘗試,在反覆的操作中能找出瓶蓋和瓶口匹配才能蓋上的方法。

活動結束後.我將活動操作材料投放到區角遊戲中,一來讓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得到鞏固練習,二來進一步滿足幼兒的操作慾望,三來鼓勵幼兒留意觀察生活中不同類型的瓶子和蓋子,發現了奇特的瓶子和蓋子,可以帶來與同伴一起分享。讓幼兒初步產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並有初步的探究意識。

專家點評:

這節課有三個特點:一是要求明確,操作有序;二是擴大了幼兒的活動範圍,活動時更寬敞;三是注意了幼兒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活動的過程中,鄭老師沒有牽着幼兒的鼻子走,也沒有一放了事,而是讓幼兒明白了具體的操作要求後進行自主活動,並且有充裕的時間鼓勵幼兒看看、講講。整個活動始終保持着寬鬆、和諧、快樂、有序的氣氛。目標層層遞進,教學方法使用得當,體現了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