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9篇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名稱:《漂亮的糖果》

活動類型:故事活動

活動內容:通過故事活動,讓孩子認識顏色,並學習按顏色分類。

活動材料:糖果瓶,圖書等

活動流程:看看講講——聽故事——動手操作

1、 看看講講

老師出示糖果瓶,引導孩子看看說說,並認識紅、綠顏色。

2、聽故事

老師講述,一邊講一邊配上動作,讓孩子聽聽,看看、講講,並理

解故事內容。

提問:<1>、你們聽到什麼?故事中有誰?

<2>、貝貝是怎樣分糖的?

3、動手操作

孩子操作,尋找糖果的顏色,並學會分類,認識顏色。

幼兒園教案 篇2

學習一一對應(數學)

目 標

讓幼兒學習把相關物體進行一一匹配,獲得對應經驗。

準 備

1.實物:碗、勺、梳子、鏡子、毛巾、臉盆等。

2.動物和相應的食物卡片多種,填空練習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 程

1.遊戲《找朋友》

(1)教師出示實物,啓發幼兒說出各種實物名稱後,再討論哪兩種實物可以做朋友,爲什麼?(發現實物之間的關係)請幼兒動手把它們一對一對地配好。

(2)啓發幼兒在室內找有關聯的物品,比一比誰找得又對又快。如:黑板與黑板擦,掃帚與簸箕等。

2.遊戲《喂小動物吃食》

教師出示動物卡片,並從左到右擺成一行,然後引導幼兒討論:每種動物最喜歡吃什麼?讓幼兒找到相應的食物卡片-一對應地擺在下方。

3.分組活動

幼兒分成四組活動。第一、二組:對應擺放實物卡片。如教師先從一個袋中取出花、帽、傘、手電筒等卡片擺成一行,再請幼兒從另一個袋中取出有關聯的卡片(蝴蝶、圍巾、雨鞋、電池)一一對應擺放。

第三、四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畫有雞、碗、書、籃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內填畫相應的東西(蛋、筷子、筆、球)。

4.教師或家長指導幼兒利用幼兒用書第4頁的內容進行補充練習。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中瞭解故事內容。

2、根據圖片提示,猜測故事情節並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

3、幼兒懂得節約是種傳統美德。

活動準備

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怕浪費婆婆”圖片,與幼兒討論什麼是“浪費”?

1、師:是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客人,她是誰啊?你怎麼知道她是位老婆婆,(帶幼兒觀察老婆婆臉上的皺紋、老花眼鏡、手拿柺杖等細節)這位老婆婆叫“怕浪費婆婆”。

2、師:你們知道什麼叫“浪費”嗎?(教師:“浪費”就是不珍惜、不愛惜東西)

二、出示浪費現象的圖片1、2、3,幼兒猜測“怕浪費婆婆”看到會怎麼做?

師:“怕浪費婆婆”最怕浪費了,如果她看到了……(出示圖片,手指圖片問什麼呀?)她會怎麼做呢?

三、出示繪本,帶領幼兒閱讀書的前半部分。

師:這裏有一本好看的書就講了“怕浪費婆婆”的故事,我們一一看吧。

1、第一個故事:

(1)怕浪費婆婆在哪?(手指)圖裏除了怕浪費婆婆還有誰?怕浪費婆婆在看哪?爲什麼?小男孩眼睛在看哪?爲什麼?

師:晚上豆豆吃完晚飯,瞧他的臉上、桌子上、碗裏到處是米飯,怕浪費婆婆看了真心疼。

(2)怕浪費婆婆在幹嘛呢?她爲什麼要吃碗裏的米飯?

師:“太浪費了,太浪費了”怕浪費婆婆看着碗裏的剩飯一邊說一邊端起碗咯吱咯吱、咕嘟咕嘟、唏哩呼嚕吃了起來。

(3)瞧,怕浪費婆婆伸出長長的舌頭在幹嗎?她發現了什麼?

師:咦,這兒還有不少,太浪費了,太浪費了。說着怕浪費婆婆伸出她那長長的舌頭去吧唧吧唧的舔去了豆豆臉上的飯粒。

2、第二個故事:

(1)“怕浪費婆婆”她做了個什麼動作?她爲什麼要伸出長長的手臂去關水龍頭?她會說什麼呢?

師:豆豆正在刷牙,水池裏的水嘩啦啦的流着,怕浪費婆婆急忙伸出長長的手臂,一邊關上水龍頭一邊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2)你們瞧怕浪費婆婆的表情……(很生氣)她爲什麼會生氣呢?

師:怕浪費婆婆很生氣的說:一杯水漱口還不夠嗎?還要開着水龍頭,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3)豆豆很傷心的蹲在了地上哭了起來,怕浪費婆婆會說什麼呢?

師:怕浪費婆婆和藹可親的對他說:哎呦呦,淚水白白流掉,也太浪費了。

3、第三個故事:

(1)豆豆在扔什麼?你們看到“怕浪費婆婆”的樣子了嗎,她皺着眉頭在想什麼呢?

師:豆豆折完紙把它揉成一團扔的到處都是,怕浪費婆婆皺着眉頭搖搖頭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2)你猜到了怕浪費婆婆在什麼了嗎?

師:怕浪費婆婆把一張張紙團展開,喀嚓喀嚓的剪、吧嗒吧嗒的貼,不一會兒一個怪獸紙偶就做成了,豆豆看了可開心啦!

4、:現在你知道“怕浪費婆婆”是怎樣處理這些浪費現象的嗎?誰來說說看?

四、出示另外兩張浪費的圖片,讓幼兒帶着問題去看圖片。

1、師:鉛筆頭太短了,不要了,豆豆把鉛筆頭扔的到處都是,怕浪費婆婆噘着嘴巴嘆息道:太浪費了,太浪費了!一邊說,一邊蹲下來把綠色、紅色、橙色、黃色、青色、藍色、紫色的筆頭撿起來,綁在了一起,變成了……(彩虹鉛筆),豆豆在旁一直喊道,我也要用彩虹鉛筆畫一道漂亮的彩虹。

2、師:豆豆最喜歡吃橘子了,他把吃完的橘子皮隨手扔進了垃圾桶,怕浪費婆婆看到了連忙伸出長長的手臂,撿起橘子皮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橘子皮曬乾後,放進浴缸裏,泡澡可舒服啦。

3、提問:“怕浪費婆婆”看到了這些現象後(手指圖片)她又是怎麼做的?出示另外“節約”圖片。

五、出示最後一張“開燈”圖片,幼兒猜測“怕浪費婆婆”會怎麼做。

師:天黑了,豆豆“啪嗒”打開了燈,你猜“怕浪費婆婆”會說什麼?做什麼?(幼兒猜測)是不是向你們說的一樣呢?我們一一看。師:天黑了,還不想睡覺的豆豆“咔嗒”一聲打開了燈,怕浪費婆婆搖着頭說:太浪費了。她領着行李,拄着柺杖往家走,“開燈太浪費,天黑了就睡覺唄!怕浪費婆婆蓋上了被子睡覺了!猜猜怕浪費婆婆的被子上都是什麼啊?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獲取紙的再生的經驗。

2、有初步環保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紙(宣紙、毛邊紙、報紙、掛曆紙、紙盒、捲紙)

2、煮過的碎報紙

3、研鉢每人1個,紗布、毛巾。

活動過程:

1、看看各種各樣的紙,引起幼兒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講出紙的不同特徵:大家看一看,這裏的紙都一樣嗎?(宣紙、毛邊紙等,有的紙薄、有的紙厚、有的紙軟、有的紙硬)。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紙?啓發幼兒回憶生活經驗,知道許多地方都需要用大量的紙。

2、討論關於廢紙的利用

用過的紙都到哪裏去了?有什麼辦法再利用?(簡單介紹,廢紙做紙漿)

3、瞭解紙變成紙漿的過程

(1)幼兒每人玩紙漿,這是什麼?幼兒看看摸摸,自由議論,引起幼兒想操作的願望。

(2)教師把報紙撕碎,我們一起來把報紙撕成碎紙放在水裏浸泡。

把加熱10分鐘的碎紙倒入粉碎機中攪拌,或倒入研鉢中碾碎,變成紙漿。

教師引導幼兒提出問題:你們發現了什麼?有什麼要問的?

教師組織幼兒仔細觀察,並將發現告訴大家。

4、感知紙漿變成紙

(1)提問:這些紙漿能變成紙嗎?怎樣才能使這些紙漿變成紙呢?

(2)幼兒自由議論,在恰當的時候教師示範製造再生紙。(將紙漿倒在紗布上,鋪平加壓,將溼紙片翻扣在兩條幹毛巾中間擠壓出水分。)

5、有趣的願望

提問:(1)除了用廢紙做紙漿,你還喜歡用哪些東西做紙漿?

(2)如果給你很多紙,你想用它們來做什麼?啓發幼兒大膽自由設想,不受到限制。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喜歡認表,能認出整點、半點,準確認讀12點、3點、5點半

2、 建立時間概念,感受時間的不可逆性。

活動準備:

示範大鐘一個 、幼兒人手一個小鐘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活動。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他會告訴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

二、出示時鐘,認識時鐘

1、(出示時鐘)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你們家裏都有時鐘嗎?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時鐘?他們是什麼樣子的?爲什麼那麼多地方要用到時鐘?時鐘有什麼作用?

教師小結:時鐘和手錶都是計時工具,他可以告訴我們,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應該幹什麼事情了,能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時鐘是人類的朋友。

2、請幼兒仔細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麼?(12個數字和針)那這三根針一樣嗎?

教師小結:這三根針都有自己的名字,最細的叫秒針,最長的叫分針,最短的跑得最慢的叫時針。

3、 教師撥時鐘,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都指在那個數字上?(12點)今天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一次跑步比賽,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有什麼祕密?教師反覆操作,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和半點。

1、 認識整點。

請幼兒看鐘面:(分針指在數字12上,時針指在數字3上)提問:小朋友,現在是幾點?你是怎麼知道的?(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12上,時針指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當時針和分針都指在數字12上,表示12點)

(幼兒操作)早晨7點起牀,上午9點上課,11點午餐,下午5點放學。

2、 認識半點。

在理解整點的基礎上認識半點,提問:分針走一圈是一個整點,分針走多少是半點?幼兒操作:上午9點半下課,下午1點半上課,下午5點半放學。

教師小結: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的`中間,分針總是指在數字6上。

四、幼兒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名稱:七彩光和果娃娃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的含義,感受友好、快樂的情緒。2、學唱歌曲,嘗試唱準附點和休止附。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水果店,重點觀察水果顏色的豐富多彩。

2、各種色彩並面帶笑容的紙製果娃娃。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理解歌曲內容

1、完整欣賞一遍歌曲,說說聽到了什麼,與哪個故事有關。

2、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說說有哪些果娃娃。

3、按歌詞順序出示“果娃娃”,幫助幼兒唸白歌詞。

4、重點學念歌曲唸白部分。

5、再次欣賞歌曲一遍,感受其節奏感和趣味性。

二、學唱歌曲

1、師幼一同演唱歌曲,感受樂句中的附點和休止附。

2、教師演唱歌曲,其中唸白處讓幼兒插入,提高幼兒的興趣。

3、啓發幼兒用友好、歡快的聲音演唱。

4、請幼兒用其他水果名替換唸白處的內容,引導其餘幼兒學念。

5、採用個別幼兒創編的唸白,演唱歌曲。

大班音樂活動――畢業歌(榮娟娟)

活動名稱:畢業歌

活動目標: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發與老師、小朋友的離別之情以及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感受樂曲A、B、A的曲式結構,用不同的情緒表現不同的樂段。

活動準備:以學過畢業詩,小鳥和笑臉娃娃的指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有感情的朗誦畢業詩

1、教師按音樂節奏朗誦畢業詩。

2、幼兒學習按音樂節奏朗誦畢業詩。

二、學習歌曲。

1、聽教師範唱歌曲,說一說這首歌聽上去有什麼感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教師演唱,幼兒輕聲演唱若干遍。

3、說說用什麼樣的情緒來演唱比較合適。

三、分段跟唱

1、老師用小鳥和笑臉娃娃的指偶邊演示邊範唱,

2、幫助幼兒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結構

四、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1、集體齊唱

2、男孩唱第一、第三段,女孩唱第二段。

3、請個別幼兒領唱第一、第三段,全體幼兒唱第二段。

4、提醒幼兒用不同的情緒來演唱。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粉印版畫的人物畫,能清晰、生動地表現媽媽漂亮的樣子。

2、通過觀察照片、臥憶等方法,能講述自己媽媽的樣子,表達媽媽在外形上的主要特點。

3、進一步激發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媽媽化妝、打扮的樣子。

2、媽媽化妝後的照片(藝術照、寫真)。

3、各色顏料,作業紙,調色盤,水粉筆,抹布,桌布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淡一談自己的媽媽,激發幼兒創作的願望。

(1)教師:你的媽媽是什麼樣子的?你覺得你媽媽哪裏最漂亮?她什麼地方與衆不同?

(2)教師:化妝、打扮後的媽媽是什麼樣的呢?媽媽什麼樣的髮型最好看?媽媽穿什麼樣的衣服最好看?媽媽的裙子是什麼樣的?

2、與幼兒討論描繪媽媽的方法。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畫一畫自己的媽媽。怎樣把自己的媽媽畫得漂亮呢?(抓住媽媽的特徵,注意髮型、面部、服飾的細節表現)

(2)教師:在繪畫的時候可以爲媽媽的而部進行什麼樣的裝飾?你想給媽媽穿卜什麼樣的衣服?戴上什麼樣好看的首飾呢?什麼地力‘可以用誇張的方法去表現?(髮型、服飾、五官)

3、出示以往幼兒的粉印版畫作品,與幼兒一起討論人物廁的製作技巧。

(1)教師:這幾幅作品有竹麼問題?爲什麼五官都看不清楚了?(塗色與勾線的問題)

(2)教師:塗色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先塗大塊的地方,比如臉頰、額頭等,再塗小塊的五官)媽媽紅紅的臉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表現?(疊印)

4、幼兒創作。

(1)重點:媽媽打扮後的樣子。

(2)難點:五官的生動、誇張。

要點提示:

1)教師可以事先讓幼兒欣賞一些髮型的圖片作爲創作基礎(根據本班幼兒的已有水平,此條也可以忽略)。

2)由於幼兒在一幅畫上既要畫臉部又要畫身體,因此最好爲幼兒提供大一些的作業紙。

3)降低活動難度,讓幼兒只表現人物頭像。

5、展示幼兒的版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你是怎麼爲你的媽媽打扮的?你覺得你媽媽最漂亮的是什麼地方?你是怎麼表現的?

活動建議

☆日常活動 與幼兒一起欣賞人物麗i的粉印版畫作品,發現創作人物畫要注意的地方。

☆區角活動 美術區:進行蠟筆畫《我的媽媽》的創作。

☆家園共育 邀請媽媽來園欣賞幼兒的粉印版畫作品,發現幼兒的進步。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發展寶寶走路的平穩性。

2.通過活動,讓寶寶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螞蟻去旅行

2.糧食(替代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螞蟻媽媽:今天天氣可真好呀,寶寶們,跟着媽媽一起去曬曬糧食吧!

外面的空氣真好,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師幼共同做健身操準備活動)

二、展開

1.去糧倉

(1)教師:孩子們,我們去糧倉看看吧,看看有多少豆豆需要搬出來曬曬呀。

(2)寶寶們,跟媽媽去糧倉嘍。

(組織幼兒平穩的練習走)

2.曬糧食

(1)教師:孩子們我們每人搬一袋糧食,放到操場上去曬曬吧。

(2)組織幼兒每人拿一袋糧食,平穩的走到指定地點,然後把糧食放好。

(3)孩子們,我們動動腦筋,糧食怎樣擺放才能曬得好呢?

3.收糧食

(1)教師:孩子們,天氣要下雨了,我們把糧食收起來送回糧庫去吧!

到糧庫去還要經過一條小路,走過一段彎彎曲曲的草地才能到呢,

孩子們跟媽媽走吧!

(2)組織幼兒練習走小路,走彎路。

三、結束

教師:孩子們曬好了糧食,還送到了糧庫,好了,我們幹完活了,媽媽帶你們到遊樂場去玩玩吧!

幼兒園教案 篇9

  目標:

1、初步認識漢字“甜”“酸”,培養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2、通過品嚐實物來加深幼兒對酸甜的理解。

3、培養幼兒能主動跟別人打招呼的良好習慣。

準備:酸甜娃娃,各種酸甜食物,漢字卡片。

  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認識酸甜。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你們看看,是誰呀?

(出示酸甜寶寶)你們看看這兩個寶寶一樣嗎?

2。 這個笑嘻嘻的寶寶是甜寶寶,它最喜歡吃甜的東西,(出示甜字)幼兒跟讀。

這個皺着眉頭的寶寶是酸寶寶,它是最喜歡吃酸的東西(出示酸字)幼兒跟讀

跟老師做一做酸甜寶寶的表情。

3、酸甜寶寶還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禮物,它喜歡有禮貌的寶寶,誰主動跟它打招呼,它就把禮物送誰。

(請幼兒上來跟酸甜寶寶打招呼)

4、請幼兒看看禮物是什麼?一起讀讀上面的字——酸甜

二、品嚐食物,利用味覺理解酸甜兩子的含義。

1、師:兩個寶寶還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我們看看,有香蕉、蘋果、梨、李子、話梅、檸檬。請幼兒品嚐。

說明要求:你如果吃到的東西是甜的,就把甜寶寶的卡片貼上去。

你如果吃到的是酸的,就把酸寶寶貼上去。

三、幼兒講述自己吃到的是甜的,還是酸的。

四、小節,老師帶幼兒一起去看看蘋果、話梅等物體上的酸甜卡片。

五、結束

今天我們認識了誰,還吃了許多酸酸的、甜甜的東西,那咱們回家去,問問你們的老師,還有什麼東西也是酸酸的或甜甜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