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安全教案範文9篇

實用的幼兒園安全教案範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安全教案範文9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 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教學過程:

1、 導入: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場所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爲有的人安全意識不強。

b、 班級舉例: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後果。

c、 國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d、 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學生討論。

2、 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牆,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課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切勿雙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 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 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衛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黴變或過期食品。

學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後要加強注意。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因本班出現的幼兒平翹舌發音不準的現象,爲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愛好和需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課改綱要的自主學習,本土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引發的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喜歡並能流利的說繞口令,發音準確。增強幼兒表演的慾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重點難點

分辨平翹舌音。

活動準備

繞口令磁帶《登山》。寫有繞口令文字的圖片。

活動過程

遊戲

1. 教師做登山、跑等動作,請幼兒按照動作逐一猜測與動作相應的詞語。

2. 教師把幼兒猜出的詞用繞口令中的語言朗誦出來。

學說繞口令

1. 請幼兒聽幾遍繞口令的錄音,然後提問。

教師:繞口令中的小朋友叫什麼名字?要去做什麼事?什麼時候去登山?去了幾次?衣服怎麼了?

2. 教師指導幼兒學說繞口令,注意糾正平翹舌音,如:山、三、上、尺、只等。

3. 出示繞口令文字圖片,請幼兒看文字自由練習說繞口令。

4. 將幼兒分組,邊朗誦邊做動作,提醒幼兒注意發音。

比賽

1. 小組比賽:教師計時,記錄哪組小朋友說得最快最好。

2. 個別比賽:每組選一個說得最快最好的幼兒代表本組參加比賽。

操作練習

請幼兒看書,在繞口令中找出平、翹舌音的字,並自由朗誦。

活動拓展

1. 投放大量的平翹舌音字卡,指導幼兒練習將漢字按照平、翹舌音分類。

2. 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繞口令,共同練習朗誦。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活動名稱:《壞人來了怎麼辦》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壞人闖入幼兒園自己該怎麼辦。

2、能夠根據情況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保護自己。

3、通過情景表演,體會在面對危險時要機智勇敢。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並提問:

(1)教師:如果有壞人進了幼兒園,小朋友該怎麼辦?我們一起看看飛飛是怎麼做的?他的做法對嗎?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

①圖上有誰?他在做什麼?他發現了誰?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②有壞人闖進幼兒園,飛飛是怎麼做的?

③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壞人去哪裏了?

(2)教師小結:幸好飛飛及時發現了壞人並報告了老師,要不然壞人可能就會來傷害小朋友和老師了,飛飛真是好樣的。

活動展開:情景劇表演。

(1)教師談話導入:那麼,如果有壞人闖進幼兒園,我們還可以怎麼做?請小朋友們來看一個表演,想一想下面這幾種做法,那一種正確呢?

(2)教師用布偶表演情景劇《壞人來了怎麼辦?》場景一:看到壞人,小男孩自己衝過去和他打起來。場景二:看到壞人,小男孩嚇得大喊大叫。

場景三:發現壞人在遠處,小男孩趕忙跑去報告老師。場景四:正在玩耍,看到壞人出現在附近,小男孩偷偷躲藏起來。

活動展開:討論壞人闖進幼兒園該怎麼辦?

教師:(1)如果有壞人闖入,能不能自己跑過去抓他或者嚇得大叫呢?

(2)如果壞人離你比較遠,你該怎麼辦?離你比較近呢?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討論正確的應對的方法。

活動總結集體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幼兒分組討論。

(1)分享討論結果。

(2)教師總結。如果碰到壞人闖入幼兒園,我們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靜,進來那個不要讓壞人發現。如果壞人離你比較遠,你可以跑去告訴老師或者保安;如果壞人離你比較近,你要想辦法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就像這個小朋友一樣。總之,遇到壞人,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2、讓幼兒知道正確安全的使用剪刀這學習工具;

二、準備材料:奇奇頭飾、剪刀(尖頭的一把、幼兒剪刀一把)卡紙(各種顏色若干分以及剪出許多不同的東西如:小花,眼鏡,蛋糕等)字卡、大範例、紙盒等

三、教學流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2、律動;3、提問導入:(變魔術)

師:小朋友看李老師這裏有一個盒子,裏面裝的是什麼呢?好的,現在老師伸手進裏面去摸,老師唸咒語,芭拉拉小寶貝,變變變加上表情動作把剪刀拿出來,啊,小朋友這是什麼?剪刀,對,剪刀是用來幹嗎的?剪東西的。對,剪刀有什麼用處呢?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剪刀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奇奇的小剪刀》小朋友安靜坐好來認真地聽故事,不要有聲音。

(二、)故事欣賞:1、助教表演;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師:奇奇手工課學會使用剪刀,他拿剪刀幹什麼了?幼:做壞事。 師:小朋友在使用剪刀時注意什麼?幼:注意安全。

師:最後奇奇的剪刀有什麼用處?幼:剪出許多好看的東西。 故事小結:小朋友,奇奇最後正確的使用他的小剪刀,剪出許多漂

亮的東西。奇奇的剪刀真神奇。

(三)、兒歌教學:

剪刀的用處很大,正確使用可以剪出好多東西,如果不正確使用會把人弄傷的,下面我們來學兒歌《小剪刀用處大》:

1、老師讀,要求(幼兒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字不出聲;)

2、幼兒跟老師讀一遍,(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讀輕聲)

3、幼兒集體朗讀一遍(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聲音洪亮)

四、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知道奇奇的小剪刀很神奇,那我們小朋友的剪刀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小朋友今天晚上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你們的小剪刀剪出什麼漂亮的東西來呢?明天小朋友把它帶來給老師看。

五、延伸部分: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一起出外面去看一下,有什麼東西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小朋友找出來告訴老師。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水源自於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經過工廠的加工、過濾等程序,才能飲用。

2、瞭解水中有許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樂意觀察生活,觀察各種儀器,感受觀察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顯微鏡若干臺。

2、帶領幼兒參觀自來水廠,瞭解水加工、處理的過程三、活動過程:

3、組織幼兒進行談話活動:水從哪裏來。

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幼兒經過談論後,得知水可以從天上的雨水那裏來,也可以從江、河、湖裏得來)江河裏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嗎?爲什麼?

要經過怎樣的處理才能飲用?(引導幼兒結合經驗水加工、處理的過程)2、教師小結:

我們飲用的水是江河裏的水,自來水廠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設備把這些江河裏的水經過加工、過濾使水邊得乾淨、再傳輸到地下水管中,水龍頭和這些水管連接着,通過水龍頭我們就能用到這些乾淨的水了。

4、瞭解水中的物質成分。

教師:雖然這些水變乾淨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飲用了呢?爲什麼?

分組請幼兒在顯微鏡下觀察水,知道水中有許多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對我們人體有益處,而有些微生物對我們身體是不利的。

我們要怎樣處理才能飲用這些水呢?

教師小結:

自來水雖然經過了加工處理,但裏面有些微生物對我們身體是有害的因此要將自來水再進行高溫消毒殺死一些微生物,這樣的水飲用起來就很安全了。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活動名稱:安全小衛士

  目標:

1、瞭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識;

2、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準備:

1、課件;

2、實物:鞭炮、氣球

3、錄音機、圖片、方向盤

  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們這來玩,看!他們在幹什麼?

(大班幼兒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傷手的事情)

老師問:大班哥哥姐姐這樣做安全嗎?爲什麼?我們能不能這樣做?

2、觀看錄像,討論娃娃丫丫的行爲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娃娃、丫丫的媽媽不在家,他們做了許多不安全的事,請小朋友仔細看,他們做了哪此錯事,這樣做好不好,爲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鏡;不能玩煤氣;不能玩插頭;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髒抹布擦;不能亂吃藥;喝水前要試試水溫;不能用手撿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電視時離電視太近;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不能玩錘子;不能亂掏耳朵、眼、鼻.

3、平時在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請幼兒講述。

4、電話鈴響,原來是邀請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圖片展(徵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兒判斷圖片上安全行爲的對與錯,並說出原因。

當幼兒講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時,與幼兒一起唱滑滑梯歌曲,並與幼兒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後結束。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7

  一、 活動的背景:

最近,很多學校都發生了踩踏,造成了多名學生死亡和受傷,其中的厲害程度值得我們引起重視。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這方面的意識更加的薄弱,所以對小班幼兒進行一次踩踏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活動目標:

1. 師幼充分認識瞭解發生擁擠踩踏的主要原因、嚴重後果及其防範措施。

2. 深入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三、 活動準備:

踩踏、踩踏後傷亡、預防的圖片

  四、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瞭解踩踏的原因

(1)出示圖一,這張圖上的人怎麼了?(都擠在一起了)

(2)想一想,擠在一起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幼兒猜測後出示圖二、圖三)

師小結:他們擠在一起使得有人受傷了甚至死亡了。

(3)那他們怎麼會受傷的呢?

(因爲遇到突然情況比如說一個人摔跤了,他們仍舊繼續往前走,腳都踩在了摔在地上的人的身上。後面的人也繼續往前走,這樣就越來越多的人踩在摔在地上的那個人身上,那個人就會受傷。)

2.瞭解預防踩踏的方法

(1)遭遇擁擠的人羣怎麼辦?

幼兒討論後師小結①發覺擁擠的人羣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②如果路邊有超市、理髮店等可以暫時躲避的地方,可以暫避一時。記住不要逆着人流前進,那樣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③若已經陷入人羣之中,一定要先穩住雙腳。④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採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繫鞋帶。⑤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例如路燈柱之類,待人羣過去後,迅速而鎮靜地離開現場。

(2)出現混亂局面後怎麼辦?

幼兒討論後師小結:①在擁擠的人羣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羣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②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後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急救方法

師:我們小朋友看到有很多人擠在一起可以馬上打急救電話,急救電話是多少啊?(出示120)

3.說說自己

(1)排隊時也經常看到有的小朋友故意摔倒在地上,這樣做對嗎?爲什麼不對?

(因爲如果後面的小朋友沒有看到就會壓在你身上,這樣會把摔跤的小朋友壓傷的。)

(2)那上下樓梯應該怎麼走呢?

(我們小手要扶好扶手,靠右行走。)

五、 活動延伸:

在平時的日常活動中教師多強調、多提醒。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瞭解簡單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

2、收集容易造成燙傷的高溫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1)這些圖片上的人怎樣啦?他們怎樣會這樣的?你被燙傷過嗎?

(2)教師小結:這些人都是因爲自己或別人大意把自己燙傷了,燙傷後有時會留下很難看的疤痕,有時會對自己的生活也帶來不利的影響。

2、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1)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2)這些東西會怎樣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3)幼兒園哪些東西可能會燙傷我們?

(4)這些東西會怎樣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5)還有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對這些東西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3、討論一些輕度燙傷的處理方法。

(1)討論:如果我們不留意燙傷了,怎樣辦?怎樣處理纔是最好。

(2)教師小結:燙傷了先用冷水衝一會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院。千萬不能隨意撥弄燙傷的地方。如果燙得很厲害,就不能直接脫掉上面的衣服,不然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1.指導幼兒簡單時裝表演,不要讓幼兒知道

2.各種標誌圖

活動過程:

1. 時裝表演,吸引幼兒注意力。

師:“今天,咱們班的四位小朋友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小節目。”

2. 鞏固認知圖形,鼓勵幼兒大膽完整的講述。

師:“表演結束了,我的問題也來了——你認爲小演員表演的怎麼樣?哪兒比較好(衣着,動作),還有一個非常特別之處你們發現了嗎?(衣服上帖了標誌圖)

師:“那現在咱們將這些標誌介紹一下好嗎?(這是什麼標誌,表示什麼意思?)

3. 認識新標誌

師:“告訴我,這上面畫着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爲什麼要設立這些標誌?標誌有什麼作用?”

4. 小結:標誌可以告訴人們在這裏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人人都應該遵守標誌的要求。

5. 延伸:(1)你還在哪兒見過什麼樣的標誌?它表示什麼意思?

(2)你認爲咱們班那些地方需要設立什麼樣的標誌?

活動由來:

目前,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爲了更好的落實昌平區教委關於安全系列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真正做到安全教育融入幼兒日常教育活動中。

活動目標:

1. 豐富幼兒安全常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2. 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知道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3. 鼓勵幼兒完整語句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