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籤朝不同的方向大膽畫小蝌蚪的方法。

2、體驗棉籤畫帶來的快樂。

3、樂意向同伴講述自己的作品。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提供小蝌蚪照片供幼兒觀察。

2、每組一盤黑色水粉顏料,棉籤,圖畫紙。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剛纔小朋友聽了一首什麼好聽的兒歌呢?(小蝌蚪找媽媽)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教師邊播放小蝌蚪的圖片邊提問:可愛的小蝌蚪是什麼顏色?它長的什麼樣子,在水中是怎麼游泳的?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和細細的尾巴,在水裏向各個方向遊動。並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蝌蚪游水的樣子。

3、教師示範講解小蝌蚪的畫法(現場示範)。

教師在畫紙上示範並講解:我們請小蝌蚪來遊玩吧!輕輕地用棉籤蘸黑色顏料點在畫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後一拉,一隻小蝌蚪就畫成了。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在畫紙上畫小蝌蚪,要畫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畫出朝着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勵幼兒大膽細心地作畫。

5、評價和欣賞作品。

教師邊展示作品邊說:小蝌蚪在河裏遊得真開心,他們長着圓圓的身體,細長的尾巴。它們怎麼遊的?(幼兒用動作模仿)它們要去找媽媽了。(幼兒跟着音樂游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上做的不夠。部分幼兒畫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在個別指導上做的不夠,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對凌亂些,最後桌面也沒能保持乾淨,可能因爲平時缺少這方面的鍛鍊,所以幼兒對此次活動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靈活性也不夠,以後結合教學活動多給孩子一些這方面的訓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對玩具的把玩與觸摸,感知軟軟的、硬硬的,嘗試按玩具的軟硬分類。

2、樂意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大膽表達和表現。

3、培養探索軟硬的興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1、玩具球兩個,一軟一硬;百寶箱一個。

2、“玩具王國”場景;各種軟軟的、硬硬的玩具若干。

3、軟軟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

活動過程:

1、比一比,初步感知軟和硬。

教師出示兩個小球,比比它們有什麼不同(幼兒用手觸摸後發現一個是軟的,另一個是硬的)

2、猜一猜,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出示百寶箱,猜猜裏面是什麼,用手摸一摸,說說自己的感受。(軟軟的和硬硬的)

3、玩一玩,進一步感知物體的軟硬屬性。

教師帶領幼兒爬過軟軟的草地,走過硬硬的小橋去玩具王國玩,幼兒通過摸一摸,捏一捏,壓一壓,把玩各種玩具並進一步認識玩具的特質(有軟軟的、硬硬的玩具)。

4、分一分,給玩具歸歸類。

出示軟軟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幼兒嘗試對軟硬玩具進行分類。邊放邊說:軟軟的(硬硬)xx放在了軟軟(硬硬)的玩具家裏。

5、找一找,鞏固軟軟的和硬硬的。

出示糖果盒,請幼兒每人挑選兩顆糖果,一顆軟軟的,一顆硬硬的,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首先讓幼兒分組實驗,科學教育的目標包括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分組實驗可以讓幼兒自己探究各種感知方法,這樣對探究結果印象更深刻;然後讓幼兒交換分組,檢驗其他組的操作是否正確,幼兒在檢驗過程中,在發現別人存在的問題的同時也會反思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錯誤,產生好奇;最後,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和檢驗別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物體軟硬特性的認識。《綱要》中明確要求,在科學教學活動目標中,幼兒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在活動延伸中,讓幼兒尋找並感知身邊的物體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分類物體的軟硬並運用到生活中。

小百科:硬度,物理學專業術語,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稱爲硬度。固體對外界物體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是比較各種材料軟硬的指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各動物的特徵,並知道它們愛吃的食物。

2、引導幼兒學說一句話:(小狗)我請你吃(肉骨頭)。

3、幫助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學做小主人。

活動準備:

1、請大班幼兒排練好情境表演“請客”。

2、佈置娃娃家,長毛絨玩具若干,分散在活動室四周。

3、自制玩具食物若干,小狗、小兔、小公雞頭飾。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請客”,引起幼兒興趣。

大班小朋友做主人,在餐桌上擺上三盆菜,準備招待客人。

表演內容

主人:今天,我要請三個小動物來家裏作客,我準備了三盆菜,,肉骨頭,小蟲和蘿蔔。

“叮咚、叮咚”

主人:你是誰?

小狗:見到主人搖尾巴,見到生人汪汪叫,最喜愛吃肉骨頭,請你猜猜我是誰?

主人:小朋友,你們猜出是誰嗎?(小狗)

小狗,我請你吃肉骨頭。

“叮咚、叮咚”

主人:你是誰?

小兔:紅眼睛、短尾巴、長耳朵,走起路來蹦蹦跳,愛吃蘿蔔愛吃菜,請你猜猜我是誰?

主人:小朋友,這是誰呀?(小兔)

小兔,我請你吃蘿蔔

“叮咚、叮咚”

主人:你是誰?

小狗:紅紅的雞冠花花衣,唱起歌來喔喔啼,每天催人早早起,請你猜猜我是誰?

小朋友:小公雞。

主人:小公雞最愛吃什麼?誰願意幫我招待小公雞,並象老師那樣說一句好聽的話。

一小朋友:小公雞,我請你吃小蟲子。

小狗、小兔、小公雞:謝謝你,姐姐,我們吃飽了要回家了,姐姐,再見!

二、回憶表演內容,學說話“***,我請你吃***”

提問:

1、姐姐請誰來做客?小狗、小兔、小公雞都喜歡吃什麼菜?

2、姐姐請小動物吃東西時,說了一句什麼話?

(幼兒練習對話)

三、自由活動,鞏固說“***,我請你吃***”

教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許多動物朋友,認識一下它們

(幼兒每人抱回一個小動物玩具)

老師在前面準備了許多小動物愛吃的菜,請小朋友找食物餵給小動物吃,還要說一句好聽的話。

教師巡迴指導,要求每個幼兒都能邊喂邊說。

四、結束活動

小動物們吃飽了,帶它們到外面去散散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玩具名稱:

有趣的動物車

適用區角:體育區。語言區。表演區。科學區

  創作情況:

獨立設計

計者:福建省順昌縣市 第二實驗 幼兒園 教師 連小燕

  玩具製作方法及玩法

(一)、製作方法

1、預先備好數個安全帽、鐵線、小木板、各種顏色的油漆、硬紙皮、有色貼紙、膠水、鐵釘

2、用鐵釘把每個安全帽鑽四個孔(每邊兩個要對稱)

3、用鐵釘把對邊的兩個孔連在一起並裝上小木輪。

4、根據動物的不同特色分別在安全帽小木輪上漆上不同的底色(如:蝌蚪黑色、青蛙綠色等)

5、用硬紙皮製作出各種動物的不同眼睛,尾巴,觸鬚,腳等,並用膠水固定。

(二)、玩法:

1、推、拉:幼兒可推或自由拉着動物車行走,訓練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

2、跳躍:把動物車排成各種不同形狀,幼兒連續跳過運物車。

3、表演:幼兒可載上小動物帽,進行故事表演。

4、功能:還可當教具使用,認識各種小動物的不同特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抹香香的簡單方法,並嘗試自己抹香香。

2、知道天冷要保護皮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願意和同伴合作抹香香。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一個包裝好的快遞盒

2、各種香味不一香香(放在桌上)、擺放若干鏡子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入:今天真開心,朋友送我禮物,想看看嗎?

1、教師神祕地拿起盒子,你覺得會是什麼東西呢?(猜想)

2、老師打開禮物取出來:“看!是什麼禮物呀?”進一步引導:師誇張地做“聞”的動作“有一股香味,會是什麼呢?(猜想)

二、說一說:調動孩子生活經驗

1、教師走到幼兒前面,讓幼兒都聞一聞(可以誇誇猜對的孩子)

師:“是寶寶霜(可以和幼兒打招呼)”

小結:寶寶霜,香噴噴。

2、回憶經驗

抹過香香嗎?什麼時候抹香香?爲什麼要抹香香?

小結:天冷了,皮膚很乾燥,香香抹在臉上會很舒服,能保護皮膚。

三、抹香香:學學抹香香的方法

1、“香香怎麼抹的?”

(1)教師示範抹香香

(2)請一位幼兒任意塗,讓幼兒觀察,你發現什麼了?

小結:臉上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不均勻。香香取多了,塗不了了(強調取少一點)誰來幫助他?(幼兒自己解決)

2、(幫幫老師)“今天教室來了很多客人老師,請你們幫客人老師抹香香,好嗎?”幼兒邊塗抹,教師念兒歌:寶寶霜,香噴噴,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點一點,抹一抹,抹均勻了嗎?“快檢查一下,每個地方都抹到了嗎?”

3、徒手練習抹香香的過程。

(3)一起來抹香香

“你們想抹香香嗎?桌子上放了很多種類的香香,請你找到一個好朋友,互相幫助抹香香。”

師巡迴指導:“桌子上有鏡子,你們抹完香香可以照照看?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和老師聞聞、摸摸。香不香?皮膚滑不滑?(配音樂)

小結:我們真高興,我們會自己保護皮膚了,我們把香香放好,每天都和它做朋友。

【延伸活動】

教師:請小朋友回家幫你的爸爸媽媽抹香香吧!

【活動反思】

冬天天氣寒冷,孩子柔嫩的皮膚需要得到適當的呵護。這是孩子親身經歷和體驗的事情,但我發現許多孩子在自己塗寶寶霜時,往往只是在臉上胡亂抹通,臉上都是沒有塗勻的寶寶霜,因此想到設計這樣一個活動來幫助孩子們學習抹寶寶霜的簡單方法,培養孩子願意並且樂意做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但是在活動中也產生了許多問題,如我沒有注意到提問的有效性以及對孩子回答的迴應,以及一些小細節,如香香要在洗完臉以後抹、香香抹完要蓋上蓋子等等,本次的園內教研活動讓我學習很多,希望以後我能做的更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作品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學習作品中的象聲詞、對話以及“小熊還在睡覺”和“小熊睡得很香”兩句話。

2、啓發幼兒體會作品中的母子情感。

活動準備

1、熊寶寶一個,動物圖片。

2、幼兒操作材料“小熊醒來吧”。

活動過程

1.分別出示熊寶寶和動物圖片,教師富有激情地朗誦,一直講到“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師:小熊在幹什麼呀?有哪些動物在叫?是怎麼叫的?幫助幼兒學習有關象聲詞,指導幼兒邊學習邊表演該動作的動作。

師:小熊有沒有被吵醒?誰會吵醒小熊呢?引導幼兒通過想象,說出熟悉的動物及發出的聲音,如小鴨呷呷,大狗汪汪等。

2、幼兒想象後,老師繼續朗誦下一段。

師:小熊醒了嗎?誰叫醒了它?媽媽是怎麼說的.?帶幼兒一起學說媽媽說的話,體驗媽媽說話時的親切、溫柔的語氣。

3、啓發幼兒思考問題。

師:爲什麼那麼多的聲音沒有吵醒小熊,媽媽只說一句就叫醒了小熊?(那是媽媽的聲音,每個孩子都對自己的媽媽的聲音最熟悉)

4、讓幼兒完整的欣賞一遍故事,請小朋友一起學說象聲詞、對話以及“小熊還在睡覺”和“小熊睡的很香”

5、啓發幼兒思考:

師:小熊愛媽媽嗎?媽媽愛不愛小熊?小朋友愛不愛自己的媽媽?怎樣愛自己的媽媽呢?

小結

今天我們小朋友都不錯,我們小朋友應該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教師講述故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注意語言、語氣、神情的變化之外,手勢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起到輔助的作用。作爲教師,在講述多遍故事時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提高幼兒的傾聽積極性。故事《小熊醒來吧》,內容淺顯易懂,比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故事中的小動物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形象生動的圖片教具吸引着每個幼兒,我有趣兒的模仿聲也吸引着孩子的神經。他們始終跟着我的思路和節奏認真地聆聽着,積極地和我互動着,學着小動物的叫聲,興奮的跟着我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孩子們的興奮感染着我,我的用心感染着孩子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是那樣的盡興,這讓我很開心,沒想到這些小傢伙還真的挺乖巧的。從活動中可以感受到有好的常規是重要的,有了規矩纔有活動的效果。所以,什麼樣的行爲只要我們去認真的執行,那麼孩子們就一定能堅持做到。

這次活動中孩子們只是受到隻字片語的促動,但是相信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隨着知識的積累和活動的不斷體驗,慢慢地孩子們會對這樣的愛產生更深的理解,獲得更真切的感受。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語言;感受故事中小熊和媽媽之間的情感。讓孩子從中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內涵及寓意。整個活動都在積極的氛圍中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基本理解故事內容;

2、初步瞭解交朋友的方法;

3、感受和好朋友一起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小烏龜上幼兒園》,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1、出示故事大書,幼兒觀察封面,說一說看到了什麼?猜一猜書中講的是關於誰的故事?

2、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故事大書,組織幼兒討論

——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心情怎麼樣?它都遇到了誰?

——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會怎麼辦?

  二、再次欣賞故事並討論,感受小烏龜心情的變化

——小烏龜的表情有什麼變化?

——小動物們看到小烏龜後,是怎麼做的?

——你們在幼兒園裏開心嗎?——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烏龜一樣害怕,我們怎樣幫助他呢?

(如:跟他說我們一起玩、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

  三、故事表演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帶上頭飾表演故事,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講故事。

  活動延伸:

1、播放歌曲《好朋友》,幼兒隨音樂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

2、在語言區投放動物頭飾和大書,幼兒可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小班語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欣賞、討論、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節活動,在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一直保持較好,活動目標也基本達成。首先我出示故事大書,引起幼兒的興趣,並引導幼兒觀察大書封面,初步瞭解大書中講的是關於誰的故事,然後一頁一頁講故事,討論故事內容,再次欣賞故事,感受小烏龜表情的變化,接着鼓勵幼兒表演故事,最後播放歌曲,鼓勵幼兒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後的環節,我進行了小結,引導幼兒學習小烏龜,每天要開心的來幼兒園,這是活動的重點教育目標所在。表演故事環節由於準備的頭飾只有一套,而幼兒的參與興趣很高,由於時間關係,部分幼兒沒有參與表演,有些失落。

  改進措施:

我將故事大書和動物頭飾投放在語言區中,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再次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