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精華】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前言:常言說的好“|六月的天就像是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因此平時出門,家長們與孩子最好提前帶上傘,以下就我們一起來看一款有關幼兒分傘的相關活動,很有意義的噢,還可以讓孩子們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活動目標:

·在分花傘的遊戲情境中,能根據物體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分花傘。

·知道“夏天是個炎熱多雨的季節”,願意瞭解一些常用的氣象用語。

活動準備:

PPT,操作板

活動過程: 一、天氣 1、天氣預報

“兔先生是傘店的經理,他每天上班前都會去關心一下天氣預報。你聽過天氣預報嗎?天氣預報都會說些什麼?你知道可以從哪些地方瞭解天氣情況?”

(幼兒自由講述,ppt)

小結:天氣預報可以提前告訴我們,明天會是個什麼樣的天氣,幼兒教案《分花傘(幼兒園活動教案)》。讓我們提前做好準備,是需要帶上傘呢?還是需要穿上涼快的短袖等等。

“今天兔先生從天氣預報裏聽到些什麼呢?”(播放歌曲一段)

2、夏天的雷雨

“今天天氣怎麼樣?是哪個氣象預報圖?”(幼兒回答)

小結:原來呀,今天要下雷陣雨。雷陣雨就是有時候有雨,有時候卻沒有。

“那讓我們也來做做天氣預報員,趕快告訴動物村裏的其它小動物。”(歌曲夏天的雷雨)

二、開店 1、分花傘

“兔先生猜這樣的天氣一定會有許多客人要來買傘,他趁着沒有下雨時趕快把商店裏的傘整理一下,方便顧客來選購。”

“我們一起來幫兔先生的忙,把傘歸類放。”(出示傘)

“在這麼多的傘中,有哪些傘是一樣的?哪些傘不一樣?可以放在一起,歸爲一類的呢?請你們仔細看看,和身邊的朋友討論討論。”(幼兒討論)

幼兒操作:請一名幼兒說一說他歸類的結果。(重點:總結按什麼特徵歸類的)

“按這種方法分類,每一種裏面有幾把傘呢?讓我們來數一數。”(幼兒點數)

小結:教師小結幼兒歸類的方式。

“除了按這個特徵歸類,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這裏二塊板上也有這些傘,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分類的結果告訴大家的嗎?”

幼兒操作:請幼兒先說自己是按什麼方法歸類的。然後將其分類的結果貼在板上,只擺前二個。請其它幼兒按照這個結果將傘全部分類好。最後點數。

小結:教師小結這二個幼兒歸類的方式。

“剛纔我們根據傘的這三個共同特徵歸類,還有其它的辦法歸類嗎?”(請幼兒泛講)

小結:我們根據傘的顏色、使用對象、打開收起的狀態、長短等共同特徵將其歸類。

2、傘裝櫃

“兔先生又新進了兩排貨架,這二排貨架是怎麼樣的呢?”(幼兒觀察,泛講)

“這些貨架上都有許多小鉤子,小兔準備把這些傘掛在櫃子中。請你們來猜一猜,兔先生會怎麼來掛這些傘呢?”(幼兒談論,講述)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瞭解什麼是冠狀病毒。

2、通過活動,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預防冠狀病毒。

3、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進一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過程

1、導入

小朋友們的瞭解了什麼是冠狀病毒,那小朋友們知道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嗎?

2、幼兒討論如何預防冠狀病毒。

小朋友們都說出了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冠狀病毒了,那還有一些是小朋友不知道的,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

3、教師總結

1、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口鼻,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觸。

2、避免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

3、儘量減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活動。

4、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

5、注意飲食健康,適當增強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

三、結束部分

讓我們一起用七步洗手法,給自己小手上的小細菌一起洗掉吧!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平衡現象感到好奇,有探索的慾望

2、嘗試保持平衡的方法。

活動準備: 水彩筆,蝴蝶20只;每組回型針、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操作

1、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幼兒探索興趣。

蝴蝶想穩穩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嗎?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並演示自己的方法。

4、引導幼兒觀察手指抵在蝴蝶的什麼部位,才能保持平衡,並在此位置上用筆作上標記。

二、第二次操作

1、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幼兒探索興趣。

不抵在這個部位,但能讓蝴蝶穩穩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嗎?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並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結論:將手指抵在加上重量的翅膀一側。

三、第三次操作

1、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幼兒探索興趣。

在蝴蝶的一側加上重量,蝴蝶還能穩穩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嗎?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並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結論:在蝴蝶另一側加上相同重量的物品。

重心移動,將手指抵在加重的翅膀一側。

四、結束部分

1、給蝴蝶塗上顏色。

2、在音樂聲中,蝴蝶停在幼兒手指尖上翩翩起舞。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保護環境衛生。

2、樂意大膽使用材料與夥伴合作製作垃圾箱。

3、感受到共同製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剪刀、不同大小的紙盒、包裝紙、漿糊、雙面膠、抹布等。

經驗準備:有與夥伴合作的經驗。

重點和難點:

1、此活動的製作教師考慮到紙盒有不同薄厚,孩子們在剪厚紙盒時會有困難。

2、製作的盲目性。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

我們今天帶來這麼多的材料想做什麼樣的垃圾箱?

怎麼做?

都需要什麼材料?

想與誰合作?

教師帶幼兒分別進行討論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2、幼兒意願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製作。

在過程中教師做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儘量滿足幼兒的需求,給與適時的指導與幫助,使孩子們能獲得成功。

活動結束:

請孩子們說出製作的過程,將自己的成功與夥伴共同分享。教師尊重孩子們的意見將垃圾箱放在有用之處。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前言:天氣越來越炎熱了,媽媽說再過幾天就要帶我去海邊玩了,最近媽媽一直都在張羅着準備呢,並且還給我買了一件漂亮的小泳衣,夏季有太多好玩的娛樂活動了,我漸漸的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這個季節。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更多的瞭解一年四季的變化,還可以增強孩子們各個方面的能力!

活動目標:

智慧成長:

1、瞭解夏天的 主要季節特徵。

2、瞭解防暑驅熱的常用辦法及夏季生活衛生要求,學習照顧自己。

3、學習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多種特徵。

集體成長:

1、在體能遊戲中增進動作的靈敏度,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與初步的競爭意識。

情感成長:

1、體驗表演、造型活動的樂趣。

2、學習勞動的人們不怕熱、不怕苦,勇於克服困難。

審美成長:

1、採用多種形式表現夏季的常見景物及對夏季的感受。

2、感受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能隨着音樂節奏做動作。

社會成長:

1、能與同伴合作設計並印畫太陽傘,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

2、積極參與活動,與同伴共同討論遊戲規則。

創造性成長:

1、大膽嘗試用色彩、線條、符號等表達自己"熱"的感受。大膽嘗試運用抽象的表達手法。

環境創設:

活動室環境創設:

1、將幼兒合作設計印畫的太陽傘展示到活動室牆面上。

2、佈置幾幅冷暖色繪畫作品供幼兒欣賞。

3、發動家長與幼兒一起運用多種材料如紙板、皺紙、布條等製作拖鞋並在活動室內進行展示,也可作爲角色遊戲的材料。

心理環境創設:

1、爲幼兒營造一個師生融洽和同伴友愛的氛圍,積極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講述自己的想法2、經常播放輕鬆、優美的音樂,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

活動安排:

1、夏天真熱(健康、藝術)夏天的雷雨(科學、藝術)水上花園(語言、藝術)美麗的太陽傘(藝術)不怕熱的人們做好各項防暑降溫工作,確保幼兒將抗度夏。

2、衛生拍手歌(健康、語言、科學)拖鞋(語言、社會、科學)夏天裏的動物(語言、社會、科學)做買賣(語言、社會、科學)蓮蓬和藕(語言、科學)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養成良好 的生活衛生習慣。戶外活動儘可能選在涼蔭下或非太陽直曬的場地上進行。

3、冰淇淋(語言、藝術)有趣的西瓜(健康、語言、科學)大草帽(語言、社會)夏裝舞會(科學、藝術)開心在夏天(語言、社會、藝術)

4、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使幼兒瞭解並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暑驅熱的辦法。

家園配合

1、請家長配合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減少夏季常見病的發生。

2、 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帶孩子參加嬉水、週末度假等有益的活動,增強孩子的體質,開闊孩子視野。

3、帶孩子參觀一次附近的蔬菜水果市場。

4、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拖鞋帶到幼兒園來。

5、引導孩子平時注意觀察在炎熱的夏季仍從事戶外作業的人們及勞動。

6、鼓勵孩子採用多種方式向鄰居、親戚朋友瞭解夏天裏一些動物的情況。

總結

在夏季裏,我瞭解了更多的蔬菜及水果,並且還知道各種蔬菜及水果都有什麼養生的療效,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懂得了如何保護自己皮膚不在太陽光下曝曬,並且還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我要將自己知道的小知識與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圓形是幼兒熟悉的圖形,一個個簡簡單單的圓,添畫幾筆就變成了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常見的物品,他們對此有着豐富的感性經驗,會覺得既親切又趣味十足。本活動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多感官參與的方式,讓幼兒認真仔細觀察畫面,嘗試理解畫面內容並較清楚地表述故事,同時能抓住物品的特點和功能向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對圓圈的添畫創想。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及動手繪畫能力。

2、啓發幼兒在規定的圖形上添畫成不同的物體。

3、能根據自己繪畫的物品添加背景。

活動準備:

1、在生活中接觸過圓的物品。

2、彩筆、記號筆。

3、畫好的圓形數張、白紙數張。

活動過程:

一、以神話形式導入活動。

昨天,老師做了一個很美的夢,夢見一位仙女,她手中拿了一根神奇的魔術棒,她走到了一個叫“圓圓圈的國家”,那裏的人們很窮,用泥巴製作了一些列的“圓圓泥巴傢俱”有:泥巴圓凳、泥巴圓櫃、泥巴竈臺、泥巴放糧的鬥……,小仙女看到這裏的人們生活的這麼貧苦,就舉起了手中的魔棒,說道:“變、變、變”那些圓形的泥巴傢俱頓時變成了各種形狀的現代豪華傢俱,你們覺得神奇吧!(幼:“好神奇、我想有一根魔棒、我爲我媽變一根珍珠項鍊……”“對,有魔棒最好,但是我們沒有魔棒,不過我們有聰明的腦袋,讓我們用智慧來變一變這些圓形好麼?(好)”(集體討論要變得物品,從中啓發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

二、動手操作:大家來畫

1、師:“小朋友們想的真好,現在就請小朋友們把我手中的圓圈變成神奇的物品好麼?(好)小朋友們開始變吧。”

2、教師要求:用圓變出物品後再添畫上背景。

3、教師參與其中,啓發幼兒用一樣的圓形變出不一樣的物品。

4、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要敢想、敢變、敢畫。

5、作品展示:並說一句話描述一下自己畫的物體。

三、活動延伸

將幼兒作品彙編到《圓圈變變變》圖冊中,供幼兒以後隨時欣賞。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由於幼兒的個體差異,發展水平不同,有的幼兒在畫畫的過程中顯得“如魚得水”,拿筆就畫,畫得活龍活現,畫出了農家小院的“小雞一家”、“七彩葡萄”“神奇的扇子”“美麗的地球”“好吃的水果”等等。但有幾個幼兒顯得焦慮不安,缺乏自信不敢去添畫,就是勉強畫出來也是簡單呆板,我抓住幼兒的這一心理,及時鼓勵、積極引導,對他們畫出的畫給予了肯定及讚賞,讓他們從中樹立了自信。這節活動是孩子們自己的繪畫活動,真正體現了以幼兒爲主的主題教育活動,幼兒表現的積極性很高,課堂秩序也很活躍,能夠達到師幼互動的效果。但也有欠缺的地方:他們在添置背景及塗色上還需加強訓練,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教授和引導。

幼兒園教案 篇7

小手掛衣服

活動目標 1:結合運動中發現的問題,鼓勵幼兒學着又快又整齊的將衣服掛在衣架上,從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2:激發幼兒表現自我能力的積極性,初步形成我的小手真能幹,會做許多事的積極想法。

活動重點 鼓勵幼兒學着又快又整齊的將衣服整掛在衣架上,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難點 知道正確的掛衣方法。

材料與環境創設 衣架、衣服若干

設計思路 運動時由於運動量的變化,幼兒會感到熱,所以脫衣服掛衣服是運動中的一個必要環節。中班幼兒年齡小,自我服務能力不強,有的幼兒脫下衣服後隨手將衣服甩在衣架上;有的想掛卻不知道如何掛;還有的掛時動作太慢而影響了運動……種種現象對幼兒的 生理、心理健康極爲不利,作爲教師有必要創設一定的情境與機會,使幼兒的自理能力初步形成與提高。因生活活動來自與生活,所以本次活動就班級的實際情況,就運動中發現的問題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使幼兒知道合適的掛衣方法並學着動作迅速的去完成,同時最後的集體掛衣又給了每一位幼兒行爲鞏固的機會。本生活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使

幼兒知道我有一雙能幹的`會做事的小手。

活動流程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行爲鞏固——延伸

一 發現問題

1. 你們快來看呀,衣架上的衣服怎麼是這樣的?

2. 你們覺得這樣放衣服好嗎?

二 解決問題

1. 哦,你們都發現了,這樣掛衣服是不對的,那應該怎麼樣掛呢?

2. 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講講自己的方法。

3. 師:是這樣掛的呀,你能掛給我們看看嗎?(個別幼兒示範)

4. 師:這樣掛衣服還真不錯呢,一件一件就象我們小朋友排隊一樣真整齊,我記住**小朋友的方法了,你們知道了嗎?

小結:先找到衣服或帽子的中間,再把衣服輕輕掛在鉤子上就行了。

5. 我還想問你們一個問題,爲什麼衣服要一件一件整齊地掛在鉤子上,不能隨手一放呢?(幼兒議論、發言)

6. 小結:這樣掛衣服看上去比較整潔,拿的時候又方便不容易掉而且最重要的是說明我們小朋友長大了,我們的小手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三:行爲鞏固

1. 那兒還有幾個衣架上的衣服沒有掛好,我們一起去把它掛好吧,看看哪些小朋友掛的又快又好。(幼兒操作,師觀察指導)

2. 看呀,這些衣服一件一件多整齊,這可都是我們小朋友的功勞,你們開心嗎?老師也爲你們高興,因爲你們有一雙能幹的小手。

3. 最後我還有一句話送給大家:希望你們在平時也象今天一樣又快又整齊的掛衣服,你們說能做到嗎?

四 延伸

1. 待會兒,我們把這些衣服送到其他班級去,再把你們今天學會的本領教給他們,讓他們也變的和我們一樣能幹好嗎?

2.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幫助幼兒)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中瞭解故事內容。

2、根據圖片提示,猜測故事情節並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

3、幼兒懂得節約是種傳統美德。

活動準備

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怕浪費婆婆”圖片,與幼兒討論什麼是“浪費”?

1、師:是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客人,她是誰啊?你怎麼知道她是位老婆婆,(帶幼兒觀察老婆婆臉上的皺紋、老花眼鏡、手拿柺杖等細節)這位老婆婆叫“怕浪費婆婆”。

2、師:你們知道什麼叫“浪費”嗎?(教師:“浪費”就是不珍惜、不愛惜東西)

二、出示浪費現象的圖片1、2、3,幼兒猜測“怕浪費婆婆”看到會怎麼做?

師:“怕浪費婆婆”最怕浪費了,如果她看到了……(出示圖片,手指圖片問什麼呀?)她會怎麼做呢?

三、出示繪本,帶領幼兒閱讀書的前半部分。

師:這裏有一本好看的書就講了“怕浪費婆婆”的故事,我們一一看吧。

1、第一個故事:

(1)怕浪費婆婆在哪?(手指)圖裏除了怕浪費婆婆還有誰?怕浪費婆婆在看哪?爲什麼?小男孩眼睛在看哪?爲什麼?

師:晚上豆豆吃完晚飯,瞧他的臉上、桌子上、碗裏到處是米飯,怕浪費婆婆看了真心疼。

(2)怕浪費婆婆在幹嘛呢?她爲什麼要吃碗裏的米飯?

師:“太浪費了,太浪費了”怕浪費婆婆看着碗裏的剩飯一邊說一邊端起碗咯吱咯吱、咕嘟咕嘟、唏哩呼嚕吃了起來。

(3)瞧,怕浪費婆婆伸出長長的舌頭在幹嗎?她發現了什麼?

師:咦,這兒還有不少,太浪費了,太浪費了。說着怕浪費婆婆伸出她那長長的舌頭去吧唧吧唧的舔去了豆豆臉上的飯粒。

2、第二個故事:

(1)“怕浪費婆婆”她做了個什麼動作?她爲什麼要伸出長長的手臂去關水龍頭?她會說什麼呢?

師:豆豆正在刷牙,水池裏的水嘩啦啦的流着,怕浪費婆婆急忙伸出長長的手臂,一邊關上水龍頭一邊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2)你們瞧怕浪費婆婆的表情……(很生氣)她爲什麼會生氣呢?

師:怕浪費婆婆很生氣的說:一杯水漱口還不夠嗎?還要開着水龍頭,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3)豆豆很傷心的蹲在了地上哭了起來,怕浪費婆婆會說什麼呢?

師:怕浪費婆婆和藹可親的對他說:哎呦呦,淚水白白流掉,也太浪費了。

3、第三個故事:

(1)豆豆在扔什麼?你們看到“怕浪費婆婆”的樣子了嗎,她皺着眉頭在想什麼呢?

師:豆豆折完紙把它揉成一團扔的到處都是,怕浪費婆婆皺着眉頭搖搖頭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

(2)你猜到了怕浪費婆婆在什麼了嗎?

師:怕浪費婆婆把一張張紙團展開,喀嚓喀嚓的剪、吧嗒吧嗒的貼,不一會兒一個怪獸紙偶就做成了,豆豆看了可開心啦!

4、:現在你知道“怕浪費婆婆”是怎樣處理這些浪費現象的嗎?誰來說說看?

四、出示另外兩張浪費的圖片,讓幼兒帶着問題去看圖片。

1、師:鉛筆頭太短了,不要了,豆豆把鉛筆頭扔的到處都是,怕浪費婆婆噘着嘴巴嘆息道:太浪費了,太浪費了!一邊說,一邊蹲下來把綠色、紅色、橙色、黃色、青色、藍色、紫色的筆頭撿起來,綁在了一起,變成了……(彩虹鉛筆),豆豆在旁一直喊道,我也要用彩虹鉛筆畫一道漂亮的彩虹。

2、師:豆豆最喜歡吃橘子了,他把吃完的橘子皮隨手扔進了垃圾桶,怕浪費婆婆看到了連忙伸出長長的手臂,撿起橘子皮說:太浪費了,太浪費了,橘子皮曬乾後,放進浴缸裏,泡澡可舒服啦。

3、提問:“怕浪費婆婆”看到了這些現象後(手指圖片)她又是怎麼做的?出示另外“節約”圖片。

五、出示最後一張“開燈”圖片,幼兒猜測“怕浪費婆婆”會怎麼做。

師:天黑了,豆豆“啪嗒”打開了燈,你猜“怕浪費婆婆”會說什麼?做什麼?(幼兒猜測)是不是向你們說的一樣呢?我們一一看。師:天黑了,還不想睡覺的豆豆“咔嗒”一聲打開了燈,怕浪費婆婆搖着頭說:太浪費了。她領着行李,拄着柺杖往家走,“開燈太浪費,天黑了就睡覺唄!怕浪費婆婆蓋上了被子睡覺了!猜猜怕浪費婆婆的被子上都是什麼啊?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弱起的歌曲。嘗試根據前奏的速度變化反映並歌唱。

2、嘗試根據前奏的速度變化反映並歌唱。

3、引導幼兒進行默唱遊戲,能在規定默唱的地方及時控制住自己不發聲。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歌曲《頭髮肩膀膝蓋腳》導入。

  2、幼兒學唱歌曲《快來拍拍》。

教師師範唱歌曲《快來拍拍》一遍,注意用點頭的動作提前暗示幼兒歌曲即將開始,教師在演唱的過程中不做動作,以避免動作干擾幼兒傾聽歌曲。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內容。

教師:我唱歌中,拍了身體的哪些地方?

教師再次示範唱歌曲,引導幼兒找出歌詞排列的規律。

幼兒跟着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

  3、教師變換歌曲前奏的速度,讓幼兒用與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體動作。

幼兒跟着教師,隨鋼琴彈奏歌曲的不同速度,邊做動作邊唱歌兩遍。對於有困難的幼兒,教師引導他們聽清前奏並看自己的動作暗示。

教師:這次,我們不僅要把歌曲出來,還要跟着鋼琴的速度做動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麼辦呢?

  4、教師與幼兒玩“藏起來”的唱歌遊戲。

教師指導幼兒以較慢的速度玩“藏起來”的歌唱遊戲。

教師:這個歌曲還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當唱到身體部位的時候,我們忍住不唱,仍做觸摸該身體部位的動作。比如:當唱到“腳”的時候,我們忍住不唱腳,仍做觸摸腳位的動作。 我們來試試!

教師與幼兒嘗試根據前奏的速度變化玩這個唱歌遊戲。

教師:我們的伴奏音樂要快一點,大家試一試,看能不能按快的音樂節奏做動作。

  5、教師清唱《小寶寶要睡覺》,幼兒放鬆,活動結束。